APP下载

高素质农民培育 沪上农广人在行动

2023-08-10顾凤霞费建

农民科技培训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研学

顾凤霞 费建

编者按: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是农村里的佼佼者,渴求成功,希望改变。“超七成的高素质农民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支持,平均每人带动17户”。多年来,农广校在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等方面建设,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如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民,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本期专题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刊发一组文章,敬请关注。

从2015年开始,上海市农广校围绕农民教育模式创新、认定管理办法制定和扶持政策配套三方面,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制定颁布《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农广体系办学优势,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9年,启动了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多年来,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上海市农广校紧紧围绕本市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建设,立足主责主业,采取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育模式,集聚优秀培训资源、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多年来,共培育全市高素质农民2.2万名、开展技能培训鉴定1.4万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近1000名,一部分优秀学员先后荣获“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称号。

一、抓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这个重点群体

上海市农广校教师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准遴选培育对象。通过遴选授课老师、设置精品课程、营造成长环境等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创业创新动力。

(一)青年农场主的培养

在对青年农场主的培训过程中,上海市农广校教师设置“视野拓展环节、能力提升环节、创业辅导环节和展示评价环节”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培养内容均丰富多彩,针对性强。视野拓展环节中,主要组织学员参观农业创业成功企业、听取成功人士的现场教学,促使学员不断挑战、不懈追求。能力提升环节中,主要帮助学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能力。创业辅导环节中,在学员有了创业激情的同时,借助创业辅导专业的力量,训练学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适应自身的创业提升方法和商业运作模式。展示评价环节中,通过路演的形式相互交流、学习,并由专家、老师和学员共同对项目设计做出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设计。

(二)农业经理人的培养

在农业经理人培训过程中,采用“集中课堂授课+分班企业研学+集中分享交流”的模式,分三个阶段组织开展培训并邀请专家对学员的体会进行点评、指导,指导性强。

集中课堂授课阶段,所有学员赴浙江大学集中培训8天,着重围绕培训目标开展课堂授课与现场教学。主要让学员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农业企业战略规划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掌握企业品牌战略、品牌建设与品牌管理等。

分班企业研学阶段,分两个班级围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主题开展5天研学活动。研学形式一是采取对标企业研习。选择国内对标农业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学习、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对标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成功经验,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对标企业研学报告》。另一种形式是学员自主研学。按不同产业对学员进行分组,自选主题,在长三角范围内选择研学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企业研学报告》。

集中分享交流阶段,所有学员集中2天,开展学习成果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将引入相关专家对学员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导,进一步提升培训学习效果。

(三)“菁鹰”培养计划

在“菁鹰”培养计划中,采用“导师带班+境内外研学”的模式,聘请农业生产、经营领域著名专家担任教师,把教学和研学深度融合,实践性强。“菁鹰”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学习、研究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管理经验,把上海农业经营骨干队伍培养成为具有國际视野、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能肩负起引领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雄鹰。

上海市农广校“菁鹰”计划第一期第一阶段在中央农广校开展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和第二阶段前往重庆5天的农业企业研学活动。第二期“菁鹰”计划第一阶段稍作调整,与上海市农科院深度合作,开展8天集中培训,其中专家(导师)专题报告、路演4天,学员分组跟随导师入院培训2天,现场考察实训1天,汇报交流1天,旨在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第二阶段,组织学员赴市内或国内对标企业研学5天。研学活动帮助学员进一步将理论具体化、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阶段,学员撰写经营主体发展规划,组织专家答辩、交流。

从青年农场主到农业经理人,再到“菁鹰”计划培养,上海市农广校始终牢牢抓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这个重点群体,不断优化培训方案,努力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促使培训学员综合素质提高,引领上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抓住农业行业“技能行动”这个支点

农业高技能人才作为高素质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市农广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于2015年建成了本市第一家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86号鉴定所。拥有以农广体系为主的10家培训机构、1家教学示范基地、1家农机实训基地,具有70多位专兼职教师、20多位教学管理人员、13名督导员和82名考评员组成的“四支队伍”,编撰了《水稻栽培》《桃树栽培》《对虾养殖》等18个专项职业能力培养项目,其中12本适合上海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教材已相继出版。

2021年,市农广校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为第二批职业技能社会化评价机构,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前期的技术文本开发、培训机构设置条件编制、制度建设、考检点建设、组织备案、考评员和督导员的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2022年开始尝试农业行业职业技能行动计划,把农业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接轨人社系统,开展了五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认定人数近千人;举办了七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竞赛决赛,工种和人数之多,为历年来首次;在首席教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评比中,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农业行业首次获得(全市仅有30个名额)。通过“技能行动”组合拳,撬动起农民学技能、比技能的兴奋点,带动农业技能人才评价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三)抓住网络科技这双翅膀

在如今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中,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就要利用创新的培训手段,利用网络科技这双翅膀,才能把这支文化程度高、创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得更出色。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培训无法正常进行,使得农民种植的产品无法正常销售等,此时上海农广校为广大学员开展短视频特训、直播带货等的线上培训,受到学员们一致好评。学员们学以致用,自己当起了主播,熟练运用抖音、快手、淘宝、小程序等多平台,农产品销售量迅速上升并形成了一种常态模式。

如今,市农广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好云上智农App,做到课程与教学的融合,自动记录学员学习的课时,并且当学员有疑问时能够在线寻找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专家进行询问,做到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网络化、信息化。二是利用演播室制作多媒体课件。新的设备设施能够满足教师授课的自动化。并根据学员需求选择不同的分辨率,根据不同的观看系统选择不同的媒体格式进行课件的输出。三是继续做好直播录播工作。根据季节性的种植,生产技术中的关键,销售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等,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生动形象地拍摄一系列节目。这些节目可以从贴近学员生活、生产、工作中的需求出发,专家教师运用多形式课件、实物讲学等手段,深入农民田间学校,手把手指导和教学。加上后期的简单处理,发布有趣、易接受的小视频,使农民充分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项管当前、利长远的艰巨工作,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真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又需要社会各界谏真言、出良策、共参与,更需要农广人扎扎实实、敢为人先的具体行动。展望未来,农广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培育及评价市乡村高素质农民队伍,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为加快本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