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分析

2023-08-10界首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郭海涛

河北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凹板脱粒麦粒

界首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郭海涛

小麦是我国夏季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在耕、种、管、运、收等技术环节机械化率最高的农作物,目前界首市拥有小麦收获机械870 余台,小麦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9%,机手对于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掌握得比较成熟,但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也会出现麦秆夹粒、麦粒破损、脱粒不净、含杂率高等损失,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根据小麦机械化收获的损失情况,对降低小麦机械化收割损失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1 小麦机械化收获的技术要求

小麦机械化收获最好选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作业,俗话说麦收八成熟,此时麦秆含青易切割,麦籽比重大容易分离。此时小麦的主要特点是:从蜡熟中期开始麦秆下部麦叶全部变黄,麦秆含有一定的水分略带弹性,麦粒由青色转为黄色,籽粒饱满而湿润,含水率在24%~29%。蜡熟末期麦秆变黄,仅麦秆上半部略带浅绿色,麦秆有一定弹性,麦粒黄色稍微变硬,麦粒内部呈蜡状,含水率在19%~24%。完熟初期麦叶叶片变成枯黄色,麦粒变得更硬,出现品种本黄色,含水率下降到19%以下。

根据农业农村部下发的《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小麦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要求在机收时麦粒损失率不大于1.2%、麦粒破碎率不大于1.0%、茎秆含杂率不大于2.0%、留茬高度控制在15cm 以内;有要求留高茬的控制在25cm 以内,且要求不得有油料泄漏造成的麦粒和麦田污染。

2 收割机的工作原理

小麦机主要由割台系统、过桥输送系统、脱粒系统、清选系统等组成。割台将割下的麦秆经过桥输送到脱粒系统,清选系统再将脱粒后的小麦清选后经提粮装置送到粮仓。其中清选系统主要由风机、抖动筛、尾筛等部件组成,风机提供风量,以麦粒、麦糠比重为依据进行筛选,吹走麦糠留下麦粒,但在小麦正常收割情况下,在脱粒过种中产生的麦糠、麦籽、秸秆比例是固定的,脱粒系统将小麦脱粒,产生的秸秆从排草口排出,风机吹出的风量刚好将产生的麦糠从收割机尾部吹出,小麦籽粒靠重力落下,秆长籽净糠匀。根据数据分析:在完美状态下成熟后的麦子重量分为十个单位,经脱粒系统脱粒后产生重量为七个单位的小麦秸秆,重量二个单位的平衡糠,重量一个单位的小麦籽粒,风机产生一定的风量,刚好把重量二个单位的麦糠吹出,重量为七个单位的秸秆排出,重量一个单位的麦粒留下,留下的麦粒落入筛箱底板进入籽粒搅龙由提粮器送进粮仓。反之将会出现机损。

3 机损产生因素

小麦机械化收获所产生的损失大小与收割时间、小麦的品种特点、农机手作业操作水平以及小麦生长情况等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农机手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作业速度,一味追求增大喂入量,把机械损耗放在了后面,造成跑粮、撒粮、碎粮、含杂率高等问题,从而收获损失率大大增加。

(2)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凹板间隙调整不准确,凹版间隙决定了清选效果,当作物潮湿时,麦粒不易分离,这时应调小凹版间隙增加强脱粒能力,当作物成熟度较高时应调大凹版间隙,若不及时调整,会使秸秆粉碎,秆碎成糠,会增加清选系统的负荷,从而引起含杂率高,撒粮等粮损故障。

(3)小麦在完熟的状态下,麦芒成放射状,小麦籽粒更易脱落,小麦秸秆变得发黄干枯,脆性大,若遇上极端天气会引起大面积塌秧或倒伏,小麦落粒会自动脱落,此时收割若调整不当出现损失增加的情况。

(4)农机手操作方法不正确时会出现频繁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掉头转弯,要求农机手在转弯时不得收割,因为转弯时会降低发动机转速,造成因风量不足引起的清选故障和因动力不足引起的堵塞故障,在转弯时虽然没有作业但还有一部分作物还在收割机中没有完成作业,也会加大机损。

4 机损的表现形式

小麦机收的损失主要表现为:籽粒碎粒、麦田撒粮、漏麦籽、粮仓内粮脏、排草口夹带等损失。机手面对“籽粒碎粒、麦田撒粮、漏麦籽、粮仓内粮脏、排草口夹带”时首先要冷静,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观察一下是哪个部位发生的故障,根据“籽粒碎粒、麦田撒粮、漏麦籽、粮仓内粮脏、排草口夹带”发生时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调整。

4.1 麦田撒粮

所谓的麦田撒粮就是在收割机收割后在田里有麦粒均匀的抛撒,主要有两个发生部位,一是在小麦收割机的机尾部,二是在小麦收割机的割台部位。撒粮在小麦收割机的机尾部时农机手把手伸到正在收割的小麦收割机的机尾部的清选筛位置,会感觉有籽粒“打手”,这是风机风量调整不当引起的,过大的风量或麦籽痹小都会吹出麦粒,可以通过调整风机上的月牙板或风机皮带轮的垫片来调整风量,月牙板开口越大、风量越大;风机皮带轮中间垫片越少风量越大,反之越小。风机风量的调整要根据麦粒的饱满程度而定。撒粮出现在割台位置时,小麦成熟度较高,麦芒呈放射性炸开,拔禾轮位置或转速调整不当引起,在收割时拔禾轮转速过快与行驶速度不匹配,拨打麦穗次数多引起机损,应及时调整拔禾轮位置或转速。

4.2 漏麦

漏麦是指有大片或成行的麦粒漏在麦田里,麦粒比较集中,出现这种故障应检查两个部位,一是小麦收割机抖动筛筛箱部件的两侧,当遇见麦田地形不平或筛箱部件两侧的筛箱吊耳变形时,造成收割机倾斜或筛箱部件倾斜,会出现不正常的间隙,麦粒会从间隙处漏出,此时应更换筛箱吊耳;二是从振动筛大面积抖出麦粒,这种故障大多出现在早上露水较重或有天气潮湿的情况下,因为作物潮湿会引起麦糠堵塞振动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抖动板上的茎秆没有清理在清选时因为茎秆的堵塞,风机吹不到振动筛上的糠,这几种情况会引起大量堆积,造成振动筛将麦粒与糠混合物抖出筛面,造成漏粮,要求机手每天收割作业结束后及进清理杂物,以避免机损故障的发生。

4.3 排草口夹带

排草口夹带是指在作业中发现从排草口排出的茎秆中有大量的麦粒或在麦穗中还有没有脱粒干净的麦粒。这种故障可通来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茎秆较青,含水量大,茎秆黏度大,凹板间隙调整不当,脱粒能力不强,造成麦穗中的麦粒脱不干净,另一方面是因为复合式轴流滚筒上的分离板过度磨损,不能正常分离,这时通过调整凹板间隙无法排除故障,需要更换分离板才能解决问题。

4.4 粮仓内粮脏

从粮仓中的麦子干净程度可以看出收获后的效果,麦粒中碎短节秆多或麦粒中断穗较多含杂率高,多发生在麦子成熟的早期和完熟期,俗语说麦收八成熟,此时小麦茎秆含水率高,麦粒还没有全部蜡熟,麦穗麦芒没有炸开,易于脱粒和分离。夏收时农户都在抢收抢种,在早期收割时,茎秆含水率高,在收割时若凹板间隙调整不好,会产生大量的断短茎秆,秆碎成糠,给清选系统带来压力,从而分离不净,粮箱中的断短茎秆增多,此时不得乱调整凹板间隙,凹板间隙调得过大,脱粒能力下降又会造成排草口夹带损失,这时农机手应同时调整风机风量和凹板间隙,协调解决麦粒中的断短茎秆多的问题;在小麦收割完熟期,麦子成熟度高,茎秆全部干黄,麦穗中的麦粒更易脱粒,但干燥变黄的秸秆在脱粒时易断易碎,秆碎成糠,若凹板间隙调整不当,将小麦茎秆秆过度脱粒,产生麦糠多,会引起茎秆、麦糠、麦粒比重失调,清选系统负荷过大,不能有效清选,会引起复脱器堵塞和粮仓中的麦粒过脏,这时应将增加凹板间隙,降低脱粒能力,保证茎秆、麦糠、麦粒比重关系,使小麦脱粒干净。

4.5 籽粒碎粒

籽粒碎粒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麦在脱粒、清选、复脱、提升、卸粮等过程中因为某部件间隙的不正确引起的过度摩擦使小麦麦粒破损。一般发生在以下几个部位,一是一分二搅龙处,因为在收割中会有泥土进入脱谷室,有一部分泥土会遗留在搅龙下面的壳体上,从而改变正常间隙,当有麦粒从此处通过时会出现碎粒;二是在复脱器与提粮器交接处,当收获的小麦成熟度不够或提粮器张紧度不正确时会引起麦粒破碎。

5 机收减“损”措施

在小麦收获前农机手应根据小麦田地情况、长势情况,做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保养与维护,确定最佳的收割时间,按照小麦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和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时调整作业效率、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5.1 收割时间确定

要根据小麦的成熟度、近几天的天气状况、小麦品种的性质来确定收割时间,安排合理的收获机具、先后收获时间,成熟一块、抢收一块。若地块较大应选择在小麦蜡熟中期开始收割,地块较小作业可选择在小麦完熟时进行,保证小麦在收获期内完成收割。与种子合作的小麦要在完熟期收割。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情况,应多安排作业车辆和存储场地及时完成收割,保证颗粒归仓。

5.2 作业路线安排

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大多采用逆时针向心回转收割法、顺时针向心回转收割法、梭形收割法三种收割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农机手应根据小麦田地块的地形情况使用合适的方法,能实现快速卸粮、减少小麦联合收割机卸粮时间和难度,如卸粮时拉粮车辆不能太高,吨位太重,否则会出现卸不上去等问题。收割时保持直线收获,最大限度地减少横向收割。转弯时不得作业,防止因转弯不当造成的小麦压倒损失。

5.3 收获速度

农机手应根据小麦联合收割机额定的最大喂入量、小麦亩产量、茎秆高度、小麦成熟度等因素选择最佳收割速度。收获过程中应使用手油门,少用脚油门,保证发动机在恒定的功率和转速下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收获过程中不要随意加减档,用无极变速操作手柄来控制作业速度。在小麦种植密度大、茎秆粗壮、小麦潮湿时,要放慢速度。需要停车时,要适当加大油门当作物脱粒完成后,再降速停车。

5.4 作业宽度

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虽然不要求对行收割,但在作业时一定不要漏割,除第一刀作业时全幅作业外,其余都不要满幅作业,在保证作业速度的基础上一定要保证收割质量。

5.5 留茬高度

这几年各地部门在秸秆禁烧的宣传下,都要求底茬作业,要求割茬不得超过15cm。在收割作业时要先观察小麦的长势情况,在同地块茎秆高度相差过多的情况下,要以低矮作物的高度来选择留茬高度。

5.6 拨禾轮转速与位置调整

拨禾轮转速要与收割速度相匹配,当收割机在前行时拨禾轮刚好把小麦茎秆拨到喂入搅龙处,正常的速度比为:1:1,可通过调整拨禾轮无极变速手柄来调整速度;拨禾轮齿秆的位置由作物茎秆的高度来决定,正常齿秆的位置拨在作物穗下的三分之外,过高会打击麦穗造成割台损失;拨禾轮前后位置是由作物种植密度和倒伏方向来决定的,当小麦稠密且大面积倒伏时,适当向前调整,以增强拨禾轮齿杆的扶禾能力。

5.7 脱粒与清选部件的调整

小麦脱净率、破碎率受脱粒轴流滚筒的转速、轴流滚筒与凹版的脱粒间隙和脱谷室导流板角度的大小等方面的影响。在保证脱净率、破碎率不超标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脱粒轴流滚筒的转速,增加轴流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提高作业效率。

“籽粒碎粒、麦田撒粮、漏麦籽、粮仓内粮脏、排草口夹带”等小麦机收损失是小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常见的损失,都是因调整不当引起的损失故障,机手要纵观全面,认真分析一定能做一个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高手。

猜你喜欢

凹板脱粒麦粒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凹板间隙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
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的调整方法
影响玉米脱粒效果的因素分析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回转式栅格凹板脱分装置设计与试验
蚂蚁和麦粒
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脱粒参数试验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