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情感表达类散文背后不一样的“故事”
2023-08-10李银霄
李银霄
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要注意情感的宣泄和表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的字里行间。这正如我们看电影一样,会被电影里面的人物或情节吸引,感动、欢笑、悲伤,这种反应是情不自禁的,原因在于电影倾注了编剧的真情实感。同样道理,一篇能够让人感动并且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也一定是以真情实感为主要手段,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里,情感成为重要线索,整个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其中,《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所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本文主要以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内心独白的个性表达,让同学们的作文也有让人感动的一刻。
《那个星期天》的内容其实不难懂,它立足儿童的视角去写一件生活当中最普通不过的事情——盼而不得。这篇课文主写孩子的盼望,文中的“我”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而最终因为母亲不断地忙家务,“去玩”没能如愿。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文章内容似乎不是那么重要,毕竟生活当中有太多类似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是怎么把自己當时的心情、感受写得真切动人的,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要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当中或许能够引发大家内心深深的共鸣,只要你品读当中的心理刻画,就会暗暗发现,里面的“我”所经历的就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真实经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学会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
一、真实的情感变化
(一)有承诺——无尽盼望之情
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了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起因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已经全然记不起来,反正这是一个“承诺”。对于小孩子而言,能够到外面去而不用终日像“困在笼子一般”地待在家里,该是多么开心。作者将一份盼望与激动融进了语言中,比方说“走吗”“您说了去”“嗯”……简单的几句话包含“我”深切的企盼;作者还将一份盼望与激动融进行动中,当母亲说“等一会儿”,“我”就“跑出去”,站在街口远远眺望,甚至当母亲回来,都忘了“吓唬她”,这一系列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把一个儿童内心的盼望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深有同感——现实当中我们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其实,我们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也总有无尽的期待,只不过鲜有将这样的一份情怀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表露出来罢了。这一点值得借鉴。
(二)再等待——无聊焦急之情
有位智者说: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等待”。此话至允至当,更至理。对于小孩子而言,等待的时间更是漫长,那么作者如何表达这种心急如焚的情感呢?其实,他没有特意去写内心的焦急,而是巧妙地将这种焦急消融为一个又一个无聊的行动,试图用这些行动化解。我们来看原文的一个段落: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等待的时光确实“不好挨”,而且偌大的院子居然无人与我做伴,一种孤独和落寞自然产生,于是“我”无意识当中做了一些无聊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跳方砖”“拨蚁穴”“看画报”,而且这本“画报”“不知看了多少回”,那种盼望之情、焦急之情跃然纸上,而且作者还幻想着与画报的人物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写其实很贴合现实中人的等待。曾几何时,当我们在等待时,会莫名其妙地“发呆”,其实就是脑海中出现了一些画面,这些画面让我们浮想联翩而导致“呆滞”,只不过史铁生将这种焦急的感受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这个等待中除了孤独、焦急之外,更有懊悔之情。母亲要求午觉之后去,但是自己“睡过了头”,这次“我”并不埋怨母亲,而是埋怨自己,而且还不能原谅自己。这种罪己、责己情感的宣泄十分真实,贴合人物形象的处境。
(三)愿落空——无限失望之情
以上是作者通过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而且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展现的是“我”内心的独特感受。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作者还能融情于景物、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其一,将失落之情消融在园子里。文中提及:“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园子已经重获新生,但是偌大的园子什么都没有,只有“空空落落”,也代表自己的心境——满满的失落。其二,将失落消融在光线里面。文中谈及“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这句话暗示当天的等待漫长而深邃,而“我”的心情却是孤独又惆怅,进一步突出了低落、无助、伤心的情感。这种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隐含的情感故事
史铁生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擅长情感表达的文学大师,但是谁又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双腿瘫痪的人呢?这篇文章的确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写,但完全是作者成年后对童年经历的回忆,他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终日以泪洗面,但是她的终日流泪一直都没有被儿子发现(妹妹后来告诉他的)。由于瘫痪,史铁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彷徨与无助,甚至一度想过放弃生命,作为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引导作者走出人生的困境,但是她无能为力,只能在儿子背后默默关注、默默陪伴、默默承受。沉默成为母子间最常见的举动,这个时候母亲任由儿子摔破东西、任由儿子发呆,交谈当中的一些涉及“走、跑、踏、踩”等词语,她一个都不敢说。这样的困境也一直困扰着母亲,让母亲在无数个夜晚不能入睡,在心理煎熬中患上了严重的肝癌,每个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即使临终也牵挂儿女。带着这样的情感故事,我们再来看《那个星期天》,大家是不是觉得当中带有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依恋呢?对于母亲的刻画,也饱含真情。我们来看“母亲的懊悔”。文中提道“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从“甩、拉、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分明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其实母亲是很爱“我”的,只是因为做不完的家务事忽略了“我”,这是一个深爱着“我”的母亲形象。而“我”呢?虽有失落,但从没有责怪母亲。最后的这句话饱含深情:“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无可挽回的光线”暗示着母亲斯人已逝,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通读全文,我们分明看到令人心灵触动、令人内心感怀的母子情深的画面,情感真挚,真实动人。
史铁生虽然身残,但意志坚定,他也确实是一位文学大师,最擅长将微妙的情感融入文章当中,他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都让人充满无限的感动。当然,我们难以达到大师的高度,但我们自身也有感受,只要诉诸文字,也能写就情感真挚的文章。生活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或是感动,或是盼望,或是欣慰,或是愧疚,或是沮丧,或是忐忑,不一而足。既然面对不同事物和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情感流露,为什么“不舍得”将其付诸文字呢?只要我们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就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那么情感就能如“活水”一般从笔端倾泻而出,充满真情,让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