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生态保护与植被修复措施分析

2023-08-10

新农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保水剂树木植被

曹 璟

(云岭镇人民政府,安徽 泾县 242500)

1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森林生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其生态稳定十分必要。生态保护和植被修复是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中两项重点工作。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森林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此良好的森林生态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森林生态保护与植被修复的意义

森林生态保护、植被修复是森林生态建设的重点,下文便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森林生态保护与植被修复的意义。

2.1 社会价值

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绿化面积已经成了衡量省份人文环境标准的主要因素,而且相关环保部门对于不同区域的绿化率均有一定要求,因此,各区域只有尽可能提高绿化率才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当前,我国绿化面积较大的省份有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此类地区绿化覆盖面积极大,人员稀少,且人们基本均依靠自然资源获取生存资源。若上述地区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现象,极易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对社会秩序也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从该角度分析,森林生态环境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即森林生态保护、植被修复具有一定社会价值。

2.2 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极为快速,早年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破坏,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在不可预测、威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的侵扰下,各个城市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无法计算,同时频繁的自然灾害也难以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而多数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于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着手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便意味着能够降低人们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如此一来,便为人们增加了数量极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森林生态保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2.3 生态价值

树木成长为森林需要经历极为漫长的时间,但部分树木对于土壤肥力、环境的要求较低,可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开展森林生态保护后,树木的根系可帮助土壤留存更多的水分,起到优化生态环境的目的。当此片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宜动植物生存后,会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而提高此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开展森林生态保护工作与植被修复工作能够切实起到修复生态环境的作用,直接增加绿化面积,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1]。

3 森林生态环境现状

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使用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增长,此发展理念下,使得森林生态环境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部分行业需要将森林资源作为原材料以维持企业发展,这便衍生出了树木采伐行业。在大量、不节制采伐下,森林覆盖面积急剧减小,降低了森林特有的生态保护能力。此外,部分不法分子在施工中采用极端的施工方法,进一步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但当前,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逐渐转变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理念,提高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优化空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农村老龄化严重,缺少较多生产力,部分区域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尚未意识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部分居民森林防灭火意识薄弱,增加了森林生态保护工作的难度,对森林生态保护相关工作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森林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较为严重,单纯的生态保护措施难以起到良好效果,所以结合现代化技术采取植被恢复措施极为必要。

4 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可得知,开展森林生态保护对于建设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极为必要,下文便简要说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对保护措施而言,主要指的是人工干预措施,即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通过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相关部门可以在森林资源相对较多且集中的地区设立保护站,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设置保护站的具体数量。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管理、科学经营等方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将森林资源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中去,主要通过加强森林执法监督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并提高执法力度等手段来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恢复与利用。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合理执法的原则。(2)必须坚持科学用林、适地适树的原则。(3)应该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4)应加强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5)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严格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6)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民素质。另外,相关部门应在重点区域加强科学规划。比如,在黄河流域等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地区发展森林旅游业,在一些城市和沿海湿地周围建设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政府规划设计范围加以实施。对此建议当地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林业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落实森林保护规划、森林采伐限额、木材运输管理等。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林业规划设计当中,并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情况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及适度利用等,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2]。

4.2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森林生态保护是系统性工程,植树造林可有效恢复森林生态。工作人员可应用适地适树原则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提高对树种选择的重视程度,还需结合苗木的适地性。具体而言,适地适树的应用可分为两选两改,具体如下。

(1)选树适地。此部分指的是根据土层条件,合理选择树种,以本土树种为最佳,若选择外来树种,应经过引种试验,确保能够适应本地土质条件。当前在多数生态造林中,提倡采用地带性乡土阔叶树种,保险性较高,造林效果较好。

(2)选地适树。此部分指的是根据树种的生态、生物特性,合理选择造林地。良好的造林地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还直接影响到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若选地不当,不但苗木成活率较低,且即便成活也极易出现生长不良。

(3)改地适树。此部分指的是通过整地、灌溉、施肥等基本土壤管理措施,优化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满足营养供应需求,从而达到造林的目的。

(4)改树适地。此部分指的是当土质和树种两者适应性较弱的条件下,根据造林地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通过育种或引种等方式改变树木的生长特征,使得树木和土质能够相互适应。

4.3 增强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部分地区的森林防火意识较差,极易发生山火,而山火的破坏力极强,为杜绝山火的发生,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广大群众防火意识,具体可从下列几点入手。(1)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前哨”作用,利用群众接受程度较高的形式进行防火宣传。(2)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并强化责任落实。(3)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明确责任,将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将保护森林工作落到实处。(4)加强林区社会管理,严格监督管理林区生产生活用火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林区管理水平。为保证我国林业资源安全、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应,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的财政投入力度,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出发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与规划,确保各项林业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4.4 防控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直接影响着我国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程度,因此,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极为必要。只有科学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才能有效改善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当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野生植物、杂草、害虫和病菌等。野生植物是指野外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或未得到开发利用的植物。其包括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菌类等。杂草是指生活在自然界中能够形成群落并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干扰的各种草本植物。害虫是指能够造成有害生物危害的动物和微生物,比如蚜虫、松材线虫、介壳虫等。病菌是指能够造成人体或其他生物患病或死亡的微生物。

由于外来物种在国内缺少天敌,所以繁殖速度极快。且对于部分外来物种而言,国内暂无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所以只能从根源入手,杜绝外来物种流入森林保护区。不同区域的森林保护区所需要注意的外来物种各不相同,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防控措施。比如在森林保护区内设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小组等管理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以此最大化外来物种防控效果[3]。

5 恢复森林植被的具体措施

由于当前森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较为严重,所以单纯的生态保护措施难以起到预期效果,所以需要结合现代化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森林植被修复措施,下文便对当前植被修复的主流技术及应用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5.1 合理应用保水剂

当前市场中常见的保水剂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一类是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从保水剂本质分析,它属于高分子材料,吸水能力极强,可反复释水、吸水,且无毒无害,所以此种物质也被称为“微型水库”,可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水资源是森林植物的必需资源,所以植被修复需要从森林保护区的水资源入手。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需要修复的范围,并根据树木、植物的具体生长情况,对需水量进行预测。其次,合理应用保水剂,以此种形式提高土壤自身保水能力,为树木、植物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最后,保水剂的具体使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防止因保水剂使用过多对树木、植物生长起到反作用。此外,对于树木、植物本身而言,保水剂的作用为提高成活率,保证营养供应。但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预先调查植被修复区域的土地性质,合理优化保水剂的使用方式,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保水剂作用的目的。

5.2 合理敷设地膜

部分区域中,森林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水分蒸发较快,且温度不适宜树木、植物生长。为在此类区域中提高树木、植物的成活率,为植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空间,可采用地膜技术,提高土壤温度,改变内部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可将生物、化学技术与地膜技术联合使用,为树木、植物创造优良的生存空间。比如,在初春季节,温度较低,工作人员可采用地膜覆盖植被修复区域,经过日光照射后,土层10cm的深度可提高6℃左右。工作人员可结合植被修复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植物需求,合理选择地膜颜色、厚度,当前常用的颜色有透明、黑色,对于温度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地膜厚度,提高保温能力。

5.3 应用信息化技术,缓解资金压力

森林植被修复工作耗时较长,且会消耗大量资金。只有具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相关植被修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因此,植被修复工作的资金压力较大,部分地区政府难以承受如此之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可将植被修复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结合,与其他行业构建联系,达到提高植被修复效果,缓解资金压力的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始终遵循经济循环原则,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植被修复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连接。比如利用短视频对植被修复相关工作进行宣传,向公众普及森林植被修复的相关知识,并定期举行公益活动,与社会各界积极沟通,争取合作机会,以此缓解相关部门的财政压力,使得森林植被修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植被修复相关工作的持续发展需求。

6 结论

综上所述,森林生态保护、植被修复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针对当前森林生态环境现状,开展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修复工作极为必要。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并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才能提升森林生态保护与植被修复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保水剂树木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树木之最
保水剂在山地核桃园中的应用
4种保水剂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对比试验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中保水剂的应用研究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