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思维视角下组织的“随机态”管理
2023-08-09王振兴
王 科,王振兴
(1.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2.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范围、认知领域、认知深度持续拓展,但想要精准、全面识别某一事件与任务反而变得更加困难。在动态情境中,外界的任一因素变化都可能导致事务事件的全面改变,而时间因素的变动更使得事务事件本身表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传统线性思维所希望达到的“有序”“理性”和“分割”认知基础上的“全面预测”,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事实上就变得不可行和不科学,(1)李习彬、李亚:《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当代领导者需要实现的思维方式转变》,《软科学》2002年第1期。其所表现出的静态性、简单性和局限性特点与事物本身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开放性格格不入。混沌理论指出,“混沌正是事物在一种简单决定论系统中表现出的随机反复性态”。(2)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吴彤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6页.约翰·霍兰指出,混沌状态的存在使得事物运行与发展表现出复杂性,在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中各成员间存在充分互换、互动,彼此将通过学习和互换进行经验积累,继而改变自身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系统,这也就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产生了自组织的、整体集成的特征。(3)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3页。正因如此,复杂性适应系统将始终保持开放性,实现组织内外部因素间的及时反馈,最终实现系统的持续进化。在充满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复杂情境中,个体视野思维也将难以保持线性认知路径,非线性思维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必然思维范式。(4)严黎昀、洪明:《非线性发展是科学发展过程的重要向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基于以上变化,领导者开始越来越强调非线性化转变,不再过度追求管理中的一致化和统一性。但非线性思维不只是管理过程中领导者通过放权赋能对下属赋予更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允许多元思想的充分碰撞,也不单单是领导者自身决策思维从追求绝对“理性”到完全发散包容的转型,还关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的深层次转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系列管理重心和管理手段的彻底变革。领导者需对组织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固性”形成更全面、更准确的认知,继而主动改变对单一线性思维下有序、理性和全面管控局面的极致追求,把随机和不可预测的管理行为常态化。应将领导效能提升置于风险、误差的更充分预测中,实现误差管理的最优化,确保在领导活动中,各种有序态、随机态和混沌态等行为能和谐共同存于领导系统内。领导者对于各类情形的应对要能够随系统内外不同参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实现对多元、动态情势的有效驾驭。
一、领导者非线性思维的本质与表征
从思维特征看,线性思维认为事物间的因果变化将沿着两点间的直线路径进行,而非线性思维则主张该路径并非是点到点的简单、单一运动,而是具有模糊和不对称性,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充满了互涉与互动,具有复杂性。(5)杨小军、张建民:《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李士勇进一步指出,事物运行的非线性特征揭示了围绕事物存在的各元素间将按照“自组织原理”进行,具有显著的涌现性特征并会产生新质,继而促使系统中各个要素间的关系脱离了简单的线性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的复杂关系。(6)李士勇:《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也就是说,非线性观事实上代表着更为合理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其将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于现实情境中,促使人的思维表现出更强的社会适应性。非线性思维在管理学中的运用产生了“和谐管理”理念,席酉民指出,管理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整合、互涉,避免静态化的作用路径分析,应在动态平衡中寻求最终的和谐结果。(7)席酉民、张梦晓、刘鹏:《和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合法性与独特性动态平衡机制研究》,《管理学报》2022年第1期;梁朝高:《边界模糊时代的组织、组织化及其管理——基于和谐管理的元理论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和”的本质即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思维与方法解决事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通过更具包容性、辩证性的方式解决不同意见分歧,保持组织目标的一致性。(8)席酉民、熊畅、刘鹏:《和谐管理理论及其应用述评》,《管理世界》2020年第2期。蔡亚华进一步指出,非线性思维的价值在于理性认知和承认影响事物运行的各因素,尽可能避免简单思维下“非此即彼”的做法,因为管理者对问题各方面的认知越全面,就越能避免管理陷入无序、混乱。(9)蔡亚华、程佳琳、李劲松:《礼之用,和为贵?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团队亲社会违规氛围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心理学报》2022年第1期。Mayo发现,管理组织的过程并非如同泰勒等传统“科学管理”所主张的那样,只讲规则而不讲情感,“社会人”属性决定了组织发展将受到个体情绪、感受的显著影响,在组织管理中必须注重“软因素”。(10)李翔宇、游腾芳、郑鸿:《人类学方法在霍桑实验中的应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可见,关于组织管理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纯理性(线性思维)主义下的科学管理模式发展到复杂情境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现代化管理思维将更强调组织系统的和谐、组织成员之间的和谐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和谐等。
基于上述讨论可以发现,管理中领导者的非线性思维是相较于传统的线性思维而存在的,一般意义上将其解读为管理行为的更加复杂化、关联化、无中心、无边缘特征。但从两种不同管理思维的本质特征来看,非线性化管理思维事实上就是在接受外部社会“无规则”性和随机动态性的基础上,将管理重心从对“有序”的追求转向“降误”的过程。非线性思维管理的复杂化即对外界认知的以网络关联为特征,领导者的信息接收量将更大、更繁杂;非线性思维管理的无中心即领导者管理的重点将置于不确定性过程中,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误差要尽量消解,尽可能还原事物运行的本来特点并有所应对,确保最终结果合乎规律;非线性管理的无边缘化即管理范围将无法实现“全面化”,领导者只能追随事物自身运行规律和节奏进行有限应对。
(一)复杂性策略思维
线性思维下领导者欲实现对组织的全面管理,往往希望通过构建更具宏观性的制度规则,尽可能控制各类事物运行过程,在尽可能减少细节关注的基础上把单一化的框架粗略“套”于各类组织事物处理中。这事实上就是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领导者往往并不苛求具体问题的充分应对,而是满足于行为结果的可量化和组织运行秩序的较为规范,以对细节的适度放弃追求大局的相对稳定。在外部环境相对简单的情形下如此管理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伴随社会关联度的不断提升,事物运行表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只求大局上的短期稳固反而可能掩盖风险苗头,造成危机积累。领导者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组织发展运行、各类事物特点和跨领域关联进行更细致、更深入分析,既接受自我在此过程中对各类“不确定性”无法全面把握的现实结局,也主动把目前可知的各类内外部影响因素考虑得更加复杂。应意识到在动态社会中任一因素的改变,都可能通过网络化的路径关系直接改变整个事物运行和结局,决策层即使初期对组织未来运行路径进行了充分测算、预测,其中任一可知或未知因素随机性变化都将使预期规划彻底无效。这也就意味着,非线性思维下领导者对自我管控能力的评估需适度降低,对现实情境的分析需理性、复杂化,因为仅按简单性原则无法解释无数复杂现象。自我的管理行为需更密切的关联实际,聚焦有限时间段内的局面稳健、有序,将管理重心置于有限时间段内,把误差矫正到一定范围内,并保证尽量准确,为增加结果的确定性而尽可能保留过程的不确定性。
(二)差异性方法思维
非线性思维管理主张领导者把问题、局面和事物本身的面貌特点考虑复杂些,因为更具开放性和关联性的社会中,“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影响事物的因素因环境、时间的变化其随机化会显著增加,试图通过预期、测算而提前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案将变得越来越不可行,简单化处理复杂事物已经表现出偏差性。这也意味着,当非线性思维下事物变得不可预测时,其与周围因素甚至是跨空间因素的关联、碰撞将产生许多新事物,初期的测算模型、预期思路很可能因为条件的微小改变而被彻底否定,事物的不可预测性伴随时间的推移日渐显著,领导者的应对方法也应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一方面,领导者要开放且谦虚地认知、学习一切新观念,以及基于这些新思想而出现的新行为、新方法,鼓励员工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思路的实践,并将自我管理经验的积累升级建立于差异性方法的广泛吸取之上,使自我首先变成“杂家”。
另一方面,非线性思维管理的差异性特点还强调,领导者在吸收多元思想、技能和认知的基础上,对于组织各类随机性问题风险的应对将不再采取“维稳”“有序”的单一标准,而是致力于排除影响员工准确认识风险危机的干扰性因素,把可能引致认知偏差的各类误差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对精准还原事物规律、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支持员工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思维认知拓展。
(三)不确定性过程思维
非线性思维管理区别于线性思维管理的首要一点就是不再追求“有序”和“稳定”目标的简单化、静态化,有效的领导管理不再是保持组织“波澜不惊”,而是助力组织“乘风破浪”。在动态、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领导者管理行为的重点应置于组织动态变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科学提升,应以组织自身更大的“不稳定”来始终保持对外界新事物的及时吸收与运用。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就必须具备“不确定性”认知特点,既接受组织在长期运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路径“无序”和“难以预测”特点,又通过对认知干扰项的排除保证如此“无序”运行特点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事物自身运行规律。更具体地说,领导者的决策规划应主动缩减时间周期,尽可能保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相对科学,长期而言组织发展表现出不确定性。在治理手段上,需根据社会发展程度表现出不稳固性,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所采取的路径方法,应伴随社会知识、社会信息和社会关联度的变化表现出难以预测性。领导高手之所以称为高手,正是因为其能在实质结果不改变的前提下,为增加结果的确定性而尽可能保留过程的不确定性。
(四)线性化目标思维
提倡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非线性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并非彻底否定线性思维的价值。从事物本质的探究来看,线性思维有助于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只是结合外部环境的多元动态变化性,非线性思维作为一种观察、思考的新手段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避免过度追求有序、稳定情境所造成的管理简单化。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领导者而言,完善自我管理中的非线性思维,主要目标依然在于对事物本质进行更精准的把握,线性思维方式是目的,而非线性思维方式是手段。领导者的自我提升因此涉及两个层面:其一,对于事物本质探究方法的不断丰富。基于线性思维特点所进行的直线化分析需首先保证对多元关联路径的有效掌握,线性分析应是特定要素环境下的预测与推断。其二,非线性化认知思路的不断丰富。网络化的关联思考需建立在多元知识架构和信息及时动态更新基础上,领导者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乐于成为涉猎广泛的“杂家”。
二、非线性思维下组织“随机态”管理的要义
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要展示出不同于传统的非线性化思考的特点,就需要首先表现出对静态“有序”的主动打破,并重新构建更具动态、周期特征的相对有序局面,在运用刚性制度规章上着重于“红线”位置的清晰展示,但不过分强调框架效果的显著表现。也即是说,接受并鼓励员工在红线范围内按基本规则主动开展一切具有“不确定”性的创新活动,期待不同路径方法下呈现的“不可预期”结果,并能够结合多元结果尽可能准确地认知事物规律与面貌,将对组织事物的治理重心置于多元路径思维中各类干扰因素的有效排除,从而真正做到为增加结果的确定性而尽可能保留过程的不确定性。
(一)管理理念上更推崇“不一定”
非线性思维主张遵循事物本来的随机动态变化特征,将治理重心置于干扰多元“不确定”特征之负面因素的消解,针对事物多元性特点、变化路径趋势的相对精准认知,有周期、有步骤地推进相关配套工作。秉持非线性思维管理的领导者将能更主动接受外部因素变化对组织内部运行的显著影响,意识到预测的局限性、偏差性,优先关注可能影响组织事物的内外部直接因素,关注基于关联思维、网络路径所形成的各类潜在间接因素。领导者应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掌控与决策规划关联起来,保持自我引导、管控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充分契合。在非线性思维的作用下,领导者无论从结果认知还是路径规划上都将表现出显著的“不一定”特征,较少对长期情况提前进行定论化决策或者设计静态性的目标。领导者不仅自身保持管理手段的灵活性,也鼓励员工秉持更为活跃和开放的思维,更偏好于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可预测的路径特点,表现出对外部动态环境的充分适应性。
(二)管理重心上更关注“不确定”
非线性思维作为一种更能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管理手段,希望实现对事物运行过程中各类“不确定”性的精准认知,最终提升行为结果的确定性、准确性。更直白地说,非线性化思维充分认可并接受事物运行的动态变化性,接受在内外部各类直接、间接因素影响下的随机性改变,领导者进行治理的目的不再是对动态性的强行改变,也不再是对随机性改变的简单预测,而是以对各类“不确定”性情况的相对精准认知来提升正向结果实现的成功率,实现管理重点由“确定”到“不确定”的改变。秉持该类思维的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就会重点对各类“不确定”性情况与风险充分挖掘,运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各类关联性分析,强化组织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技能因素和创新变革的关联度,积极鼓励员工立足不同思维视野进行不同路径方法的分析探索,在尽可能拓展组织事物关联因素挖掘的基础上提升应对、引导效力。在此过程中,决策规划、方法技能都将伴随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挖掘表现出同样的“不确定”性特征,一改传统的定式化模型、框架与流程套路特点。
(三)管理路径上更优选“不一致”
为实现对组织事物各类“不确定”因素与风险的充分挖掘,执行层所采取的路径方法就应彼此有显著区别,一改传统线性思维下对“一致化”的极致追求,主动破除各主体执行实施中的趋同化、模仿化,使管理路径由“归一”到“发散”转变。受非线性思维影响,领导者本就在决策引导上表现出“不一定”特征,初期成型的策略规划很可能在实施中根据环境变化、因素变化而随时调整,那么员工执行的具体过程中也需根据自身情况、实际状态表现出灵活性。在非线性思维管理中,有效的路径实施将不再是“万众归一”的相同或相似执行,而是表现出显著的“不一致”特点,各行为主体基于自我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架构和任务要求,应更具针对性、精准性的专业化应对,即使是同一问题的解决也将因为主体知识、认知、经验的差异而有区别,如此才能真正保证对事物多元特点和各类“不确定”性特质的充分挖掘。组织越是希望把动态变化的事物特征描述得越好、越精确,其探索发现的思维路径就越应具有“不一致”特点。
(四)管理手段上更坚持“不预测”
强调非线性思维管理下决策的“不预测”特点,并非指领导者不对组织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变化风险进行估计判断,而是不再追求通过构建简单模型进行预测,并根据这一静态化、局部化的模型制定长期政策。在传统线性思维模式下,领导者的管理更偏好依据眼前可观察的有限情况,或已经掌握的局部化数据资料,进行直线化的趋势分析,以“盲人摸象”的方式试图完成对事物全部特点的掌握,(11)任俊华:《领导干部要重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期。其预测过程事实上极具片面性和误差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预先设计的路径模式就不再适用。也正因如此,非线性思维才极力主张破除如此预测方法,将对事物特点的挖掘置于各类“不确定”性的相对精准掌握,以“不确定”特点不断呈现事物动态变化路径与一般趋势,在尽可能降低误差、干扰因素的基础上确保员工对组织事物的更准确认识。基于事物已经表现出的动态变化特点和随机改变风险,无论领导者自身还是具体执行人员,对于未来趋势变化的预测都将适度弱化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再纠缠于各类静态预测模型的构建,而是优先完成关联思考、网络链接基础上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充分挖掘,将管理手段由“降风险”转为“降误差”。
(五)管理结果上更认可“不稳固”
线性管理思维对于全局有序、全面掌控、充分防范的强调,使得领导管理容易陷入实质化的简单模式中,在看似进行充分信息搜集与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层面的推导、演示来构建宏观模型,既完成制度层面的框架设计,也推进趋势预测的迅速展开,以期按照预测推断保持最终治理结果的稳定可控。在严密的框架管控中确实可以从一定层面消解各类不确定性因素,但治理结果却未必匹配环境趋势,未必能真正带来组织发展的持续稳健。越是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越是难以保证治理成效始终不变,有效的治理应首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其次提升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社会经济进步了,民众的幸福标准也将随之变化,组织治理成效自然需要同步改变。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初始阶段的因素之一发生改变,还是运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有所变化,都将导致领导管理目标与策略的及时调整。因此,非线性思维管理下的治理结果事实上应具有“不稳定”性,以契合社会需求、民众需求为始终不变的目标,灵活改变表征形式与内容呈现。
三、针对组织“随机态”的匹配性引领行为
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随机态”,正是对动态社会环境的有效回应和真实反映,现代管理的重心就不应再受限于绝对的规范和秩序,需要结合动态情境对有效行为和结果追求进行更务实、更合理的认知。领导者的管理,一方面要在细则方案上更具体、更精准,以实现对情境因素的充分考量;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引导上更“无我”、更宏观,减少预测判断的主观性,传递给员工的认知重点应从传统的聚焦问题转向聚焦思维,以充分认知和展示事物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实现组织群体对复杂情况和随机因素应对能力的提升。
(一)规划决策阶段更“自知”
非线性思维下的管理将不再像“盲人摸象”那样,将重心置于现状分析上的理论预测,而是接受事物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随机可能,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类“不确定”性激增。优秀的领导者要完成的不是初期规划阶段就能对后续整个流程的把控、设计,而是如何通过强化专业能力、关联思考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确保事物动态变化过程中及时发现各类关联性影响因素与干扰因素,在降低认知误差的基础上使事物多元化的“不确定”性特征呈现得更加精准,助力执行层能进行针对性、专业化回应。这也就要求领导者在规划决策阶段应该更加具备自知力。
第一,要明确自我引导、管控的重点不再是静态化预测的不断矫正,不再过高估计与坚持自我的认知判断力,而是更理性地回归动态变化情境,承认自我在长期预测上的难以掌控,继而调整关注重点与发力点,做好知识涉及面与吸收力的不断强化,保证周期内自我判断分析更加精准。
第二,领导者在决策规划阶段的自知还意味着目标追求的转型,不再以“有序”“全面”为治理效能凸显的首要目标,而是承认自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各类“不确定”因素的无法提前预期,这将导致自我治理过程呈现出“不一定”性,无论路径规划还是方法采用都将因执行层、环境因素随时改变。因此,自我治理目标的设计就应以满足社会需要、民众需要为根本,提升周期内组织服务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规划决策阶段的“自知”还意味着领导者对自我决策规划不完美性的理性接受,并针对随机性“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及时有效地调整治理方案。也就是说,领导者应认识到因为无法对动态情境进行长期、精准预测,自我在初期制定的理性化路径策略就不免伴随事物发展表现出滞后性、偏差性,自我矫正、提升的重点不在于预测模型的理论化改进,而在于自我知识积累和认知思维的与时俱进,以确保在决策规划出现不匹配的第一时间即可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重新发挥正向引导力。
(二)推进实施阶段更“无我”
非线性思维下的管理更强调对事物本来面目和运行规律的充分尊重,领导者的决策意见由“定型”效用转为“辅助”效力,其对组织运行的引导既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也要充分契合、匹配外部需求和环境情境,充分认知内外部因素间的互涉交流和由此导致的事物发展过程的更加不确定性。决策层的路径设计也好,方法技能也罢,不再是“有序”“全面”指导思想下以理论模型预测推导为主的“理性型设计”,而是在包容、接受各类“不确定”性特点基础上,助力组织事物动态变化特征的尽可能展示,以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充分挖掘和变化路径的科学分析为抓手,为员工实践创新提供更多风险指导和方法准备。此时,领导者虽为引导、管理人员,但不再以自我想法为重,而是在“无我”状态下充分尊重事实与规律,将治理重心置于干扰、错误因素的挖掘和消解,在做好要素分析辅助的基础上提升员工实践的科学性、精准性和相对稳定性。一方面,领导者应以线性化、局部化分析的主动减少而将认知、挖掘的多元性交给不同执行主体,尊重、重视专业力量,达到具体方法选择上的“无我”状态。这也更能保证领导过程的客观务实与辩证全面。另一方面,领导者应对“不确定性”过程和“不一定”结果保持理性接纳和充分配合,以理论性预测模型构建的适度弱化达到长期判断上的“无我”境界,将预测分析更精准地局限于周期范围内,长期来看则是更尊重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以降低误差,保证正向结果的确定性。
(三)风险防范阶段更“具体”
非线性思维的首要特征即认可、接受和遵从事物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将其呈现的“不确定性”特点视为认识事物全貌的必然要素。有效的管理不仅不应强行隐藏、忽略各类“不确定性”,反而应该通过消解误差、干扰项使各类“不确定性”充分展示。以过程的不确定性展示来保证结果的确定性,即是充分认识、了解各类可能影响组织事物运行的内外部因素和直接间接因素,在更及时、灵活的应对管理中提升正向结果的概率。其一,非线性思维下的风险管理重点不在于“不确定性”的防范与消解,而在于干扰个体发现、认识各类“不确定性”的误差因素,风险防范的基本目标也非事物运行的“稳固不变”,而是“积极变化”中对社会趋势的紧密跟随。领导者越是能及时、敏锐感知外部变化的复杂性,就越能在对组织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保持谦虚谨慎和包容的学习态度,实现对“不确定性”特征的更全面认知和把握。其二,风险防范应是周期范围内特定干扰因素的有效消解,以确保该时期内组织运行的稳中有进,能够以动态化提升契合事物发展规律,以误差项的精准消解助力组织事物“不确定性”特点的彰显。领导者对员工实践的助力不应再局限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通过解决问题、应对风险的过程,启发、提醒员工实现自我思维认知的发展,引导员工掌握分析现象、深入挖掘和思维提升的方法,实现从“解决问题”到“掌握思维”的提升。也唯有助力员工掌握认知外部“不确定性”、应对各类突发现象的技能与思维,才能真正适应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将风险视为组织事物运行的常态化表征。
(四)结果认定阶段更“有限”
非线性思维不主张也不认为基于当前现象或局部信息就能完成对长期趋势、总体全貌的把握,事物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变化将导致初期决策和最终结果的迅速改变,基于理论预测模型的长期判断和规划,事实上并不能实现对风险的高效规避。一旦决策层过于依赖预期模型的“计划准备”,反而更容易局限于线性思维,变得刻板化、套路化。在把握预测周期的同时适度有限化目标设定,将更容易迅速回应社会创新需求和环境变化。这就意味着,领导者对于执行结果的效果认定也应具有动态性和周期性。领导者应更具动态性和发展性地认识到,在特定时段、环境内取得的治理效果与经验总结未必适用于任何阶段,在某一阶段表现出不适性的策略方针也未必一定是错误的。领导者对于多元思路、策略的判断及其实施效果需局限于周期范围内,应结合外部时机和实际进行适用性判断,不可简单化、静态性地转化为一个个数字指标,更不可以“置于四海皆可行”的标准进行优劣认定。有效的策略措施应是特定环境中对专门问题的应对方案,越是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这一策略措施的有效期往往越短。再者,在非线性思维下,越是有效的行为结果,越是契合外部环境,且表现出局限、周期等特点,其对于治理的经验启示不在于具体成效如何,而是“不确定”特征的充分挖掘过程与手段运用。领导者在进行经验总结时,既要立足于情境条件分析可行性、效果性,也要将分析归纳的重心置于对各类影响因素和随机要素的挖掘方法上,以思路、思维和视野格局的拓展作为新的引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