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地质的“根”,带出地理关系的“身”
——地质作用类试题命题思路分析

2023-08-08杨崇广吴炳义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钦州岩层断层

杨崇广 吴炳义

(1.北京中芯学校高中部 2.北京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这里所说的“地质的根”,即地质根源,是指由地质作用或地质演变而产生的对自然地理要素或人地关系的影响。“地理关系”,既包括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质的变化,会引起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及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整体性的变化,并对人地关系的改变造成影响。把握地质作用的原理,推导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及整体环境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并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做到尊重自然规律,调整人们的行为,追求人地和谐,实现区域人地可持续发展。

一、考点盘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该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互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统计研究,可以归纳出,高考对地质作用的考查方向是:结合具体区域案例,考查区域地质演变的过程;地质演变对地貌演变的影响;地质演变对地貌以外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地质演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质演变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的影响。

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地质作用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示意图:

三、命题的思维图解

地质作用试题在思维上的进阶,可以用如下面示意图帮助理解:

四、试题分析与启示

下面从典型例题出发,对地质作用试题进行分类、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以地质剖面图或地质变化图为情境,考查地质作用原理,进而推演地质演变过程

目前,地质作用的命题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是以地质剖面图呈现情境,考查地质作用类型的判断、地质作用之间内在联系及地质发生的过程,检测学生对地质作用知识、原理、规律的掌握程度。

【例1】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

( )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答案】1.B

【解析】根据岩层弯曲方向和地表形态,图中为背斜谷,A 选项错误;甲处为花岗岩岩脉,为岩浆侵入而形成,岩脉切断了断层线,因而,岩脉的形成年代晚于断层,B选项正确;②岩层位于煤层之下,①位于煤层之上,②岩层的形成年代早于①岩层,C选项错误;③为大面积的石灰岩,应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④为泥岩,应为陆地环境沉积作用的结果,两者沉积环境不同,D选项错误。

【试题启示】运用地质剖面图,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原理及表现形式,以及地质演化过程,图式类型、方式多样,但是,其考查的原理、规律是一致的。常考的考点为:三大岩石的典型特征,沉积岩有沉积层理,有化石,侵入型岩浆岩有粗大的晶粒结构,喷出型岩浆岩有气孔构造,变质岩指示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一般情况下,先沉积的岩层在下,后沉积的岩层在上;被侵入的岩层老,侵入的岩层新;断层线切穿的岩层比断层形成的早,冲断了断层线的岩脉比断层线形成的晚。

(二)以特色地貌为情境,逆推地质作用过程

选择有特色或具有代表性的地貌,以地貌图片呈现试题情境,要求考生根据图片中地貌特征,根据地质作用原理,推导地质作用类型及发生的过程。

【例2】读新疆龙脊山花岗岩墙状山图,回答以下问题。

2.其墙状山形成过程最有可能是

( )

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冰川侵蚀、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岩石断裂、风化侵蚀、压实固结

D.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答案】2.D

【解析】图中为花岗岩山体,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体,本应在地下,现在成为高大的山地,说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之后,经过了地壳抬升,地势变高之后,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上覆岩层被风化、侵蚀,碎屑被搬运带走,剩下裸露的花岗岩山体,故D选项正确。

【试题启示】所有的地貌都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某个区域、某个阶段,可能以内力作用为主,也可能是以外力作用为主,从图示信息中寻找地质变迁的“痕迹”,地质变化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推演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其实质是地质作用原理的运用过程。

【例3】读八百里秦川地形—地质构造图,完成以下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渭河平原形成的过程。

【答案】(1)北部为高原,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

(2)先由断裂下陷,形成低地;地表水沿低地流动,形成渭河;渭河携带泥沙在中下游两岸沉积,形成了渭河平原。

【解析】第(1)题,图示中渭河沿岸为平原,地势平坦,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南、北两侧高、中间低;由高原到平原、再到山地,地势起伏大。

第(2)题,从图中断层线可以看到,渭河所在地是相对下降的,而秦岭是相对上升的,同时可以看到,在渭河沿岸有不同的地层、黄土、冲积层,说明有流水的沉积作用,因而,渭河平原是先由断裂下陷形成低地,再有渭河的流水沉积作用,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试题启示】地质作用是复杂的,变化是多样的,要厘清其中先后顺序,才能解释现在地貌形成的地理逻辑关系;解题方法是:先提出各种符合地质作用原理的假设,再根据地理逻辑关系来确定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变方向。

(三)以河流变迁为情境,溯源地质作用过程

地质作用影响着泉水的形成、河流的走向、湖泊的形成,对区域水文状况的影响深刻而广阔,以河、湖、泉的图片或示意图呈现试题情境,要求考生由此推导地质演变过程。

【例4】多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华莱士溪河道在多次地震中发生变动。下图为华莱士溪局部河道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地质构造线沿线最可能是

( )

A.背斜谷

C.地堑谷

D.断层谷

4.图示华莱士溪河道位移了大约

( )

A.150米

B.250米

C.350米

D.450米

可是,没想到,老秦有过一段婚姻,因为感情不合离了。女儿判给了他,还不满一岁。乡下教师的工资很低,老秦把老乡做的扫把买来去桂林卖,搭生活用。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挑柴火卖。有时候,他还用摩托车搭客人到山里来玩儿,能挣十几块。但这个活儿比较稀有。摩托车是借钱买的,债还没还完。

5.局部河道沿地质构造线发育,主要是因为地质构造线沿线

( )

A.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B.流速快,流水下蚀强烈

C.地壳下陷,积水成河

D.流速慢,流水侧蚀强烈

【答案】3.D 4.C 5.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易发生地震,图示河流流向在地质构造线附近扭转明显,华莱士溪上下游错位也很明显,故该地质构造线沿线最可能为断层谷,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背斜谷或向斜谷,A,B选项错误;地堑谷为岩块断裂下陷而成,如果是地堑谷,地质构造线沿线应该为连续的较宽阔的谷地,图中地质构造线沿线没有形成完整的谷地,C选项错误。

第4题,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华莱士溪故道甲段曾经与华莱士溪上游丁段连通,故华莱士溪河道变动的水平位移应该是沿地质构造线从甲段到丁段的距离,根据比例尺可推算华莱士溪河道位移了大约350米,C选项正确,A,B,D 选项错误。

第5题,图中地质构造线沿线最可能为断层谷,河道沿断层线发育,主要是因为断层线沿线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为河道发育提供了条件,A选项正确。

【试题启示】本题考查的是断层的特殊类型,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情境,学生“共情”难度太大。断层是指岩层发生断裂并出现显著的位置移动,断块移动的方向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水平移动又可分为张裂运动和平推运动。本题考查的是平推运动形成的平推断层,断层对地表的河流的发育、河流流向、河流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受到侵蚀,沿断层线容易形成沟谷、河流。

(四)以自然环境整体面貌或演变为情境,深究地质演变

以某区域整体自然景观图片或整体景观演变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对特定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景观及演变的影响,它既涉及地质构造对某一个自然要素的直接影响,还包括对其他自然要素的间接影响,同时考查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5】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还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闻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分析、说明黄山“四绝”的地质成因。

【答案】①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外力风化、侵蚀、搬运,花岗岩岩体裸露;花岗岩坚硬,但是容易受风化影响,形成形态各异的怪石。②岩层断裂发育,地下水从岩层裂隙中喷出,形成温泉。③岩石裂隙处容易风化,形成土壤,松树在岩石表面裂隙中扎根,其生长受到岩石裂隙空间的限制, 形成形态各异的奇松。④黄山山体较高、地表起伏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高,蒸腾作用强烈,空气湿度大,水汽上升,温度降低、凝结,形成变幻多姿的云海。

【解析】从地质作用分析入手,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黄山及黄山上的怪石;岩石表层裂隙风化形成土壤,为黄山松提供了扎根立足的场所,岩石裂隙空间小,提供养分有限,限制了松树的生长,形成黄山松奇特形态;黄山云海的形成与植被丰富、蒸腾量大,空气湿度大,海拔较高,水汽上升时,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有关;温泉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有关,地下水沿断层线向上喷涌而成。

【试题启示】地质作用直接影响地貌的形态、演变,也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温度及所含的矿物质,它还间接的影响植被的分布、生长状况,甚至也会改变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特征。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改变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土壤及整个自然环境的特征,像这样的现象在全球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地质作用出发,按照地理演变规律推导它对各个自然要素及整体环境的影响,是今后地理高考中“地质类试题”的发展方向。

(五)以人文活动为情境,揭秘地质演变

地质作用通过影响自然要素及自然环境,进一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反映出地质作用对人地关系、地域文化的影响,命题的思路是以地域文化或人类活动为命题材料,考查对地质作用类型或地质作用过程的推导。

【例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茅尾海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部钦州湾地区,其直接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海水入侵,海洋物种特别丰富,有60多种鱼类、20多种虾类、110多种贝类,除此之外,还有白海豚、美人鱼、三斑鱼、大海龟等海洋珍贵物种,这些物种多喜欢在海水盐度较低,水质清洁的水域生活,在茅尾海的周围还有大片的红树林。下图分别为茅尾海位置示意图和钦州湾形成地质图。

6.茅尾海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

A.板块碰撞—钦州湾断裂下陷—横断山区扭动—钦州湾受张力作用—海水入侵

B.横断山区扭动—板块碰撞—钦州湾断裂—海水入侵—钦州湾受张力作用

C.横断山区扭动—钦州湾受张力作用—板块碰撞—钦州湾断裂下陷—海水入侵

D.板块碰撞—横断山区扭动—钦州湾受张力 作用—钦州湾断裂下陷—海水入侵

7.分析茅尾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6.D

7.水体浅,阳光直射水底,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热带海域,水温高,利用海洋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饲料;有多条河流在钦州湾注入海洋,从陆地上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吸引大量鱼类;沿岸有大量的红树林,对水质有净化作用,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鱼类的生存提供隐蔽的空间;河口地区,水文条件多样,吸引多种鱼类。

【解析】第6题,地质作用的影响应该是大尺度的地质作用对小尺度的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先有板块碰撞,接下来的横断山区的扭动,钦州湾受张力作用、断裂下陷、海水入侵,D选项正确。

第7题,从水体浅、纬度低,光照、热量充足,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河流注入,带来营养物质;沿岸红树林交货水质、为鱼类生存提供隐蔽的空间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试题启示】某区域大尺度范围的地质作用与小尺度范围的地质作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这是对地质作用的深入、细化,它可以引领着深度学习与深度探究活动,是试题情境现实化、复杂化、强干扰的具体表现,思维难度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目前高考试题分析来看,地质作用试题的命题类型是多种形式并存,有难有易,有选择题,有综合题,也有绘图题,地质作用类试题有可能成为“压轴”难题,其命题思路趋向复杂,如下列多链条、复合式的命题思路: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方式推进教学,而不能只做简单题和中档题,这样,在高考中学生处理不了难题;也不能只是追求难题,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人文关怀,而成为只是面对少数的“精英教学”,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本质。

猜你喜欢

钦州岩层断层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三喷两锚一注浆+U型钢联合支护在松软岩层中的应用
断层破碎带压裂注浆加固技术
关于锚注技术在煤巷掘进过断层的应用思考
公乌素矿1604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的判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