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2023-08-08龚应飞
龚应飞
(重庆三博江陵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21)
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小管坏死等疾病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恶心、纳差、乏力等病症,部分患者会出现少尿、无尿、水肿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的肾功能患者或其他脏器衰竭的患者常采用肾脏替代治疗,通过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将血浆中的溶质和水分清除,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提高患者免疫力,延长生命时间[2]。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导致毒素、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无法排出体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重症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但仍会引发感染、敷料脱落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导致预后较差[3]。因此,医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去治疗患者是十分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情况。本文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笔者在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纳入的130例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在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83±7.35)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34例;教育程度:小学20例,初中20例,高中10例,大学及以上15例。在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5.79±7.46)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31例;教育程度:小学25例,初中12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在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为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且符合《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KDIGO与ADQI指南解读》[4]中诊断标准者;2.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者;3.自愿参加者;4.资料齐全者。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者;2.合并心、肝、肾、肺等脏器先天性功能异常者;3.合并治疗中途退出者。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医护人员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如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通过讲座或者宣传页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肾脏替代治疗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严格按照医嘱监督并指导患者服药,保持舒适的住院环境,维持病房干净整洁明亮,设置温度在26℃左右、湿度在65%等。连续干预2个月。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治疗,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语气轻柔,耐心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在交谈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切勿打断患者的话,要了解患者的人生经历、身体感受、情绪变化等。每周内,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三次详细的沟通,给予患者语言和行为上的支持及安慰,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向患者讲述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从而减轻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或者戏曲,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心情得到放松,从而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留置导管护理:医护人员要在无菌条件下为患者做好导管固定工作,防止导管脱落,并保障导管通畅、血液能够顺利流动。医护人员要标记好导管的时间、长度等信息,协助患者进行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帮助患者处理大小便,关注穿刺处的皮肤状态,查看是否发生感染、红肿等情况。若发生感染、红肿,医护人员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皮肤感染加重病情。医护人员要查看敷料是否需要更换,及时更换敷料。3.体位护理:医护人员每间隔1h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转换体位。患者选择平卧或者半卧的姿势,同时伸直下肢,防止压疮的发生。在帮助患者转换体位时,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管路的移动情况,防止相关管路脱落、扭曲。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30 min,每周按摩3次,促进血液的循环流通,减轻血液淤积导致皮肤红肿以及压疮的发生。4.导管抗凝护理:医护人员检查患者管内肝素检测是否有凝血出现,同时注意各管路的连接是否紧密,确保连接紧密无缝隙。若导管出现堵塞,医护人员可将血栓抽出,并使用尿激酶对导管进行冲洗,使管内血流通畅,并注意血流量以及血流速度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治疗。5.建立护理小组:我们组建了护理干预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每周,我们都会举行1次培训会议,培训结束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总结培训经验,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制定了明确的护理管理制度。连续干预2个月。
(三)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舒适度、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评估。
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医护人员对干预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血氧饱和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
舒适度:干预后,医护人员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患者进行测评。该量表共含有28个项目,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4个方面,采取1~4分的评分法,分值越高,患者的舒适度越高。医护人员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5]。
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医护人员详细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统计时长,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
满意度:医护人员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含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选项。医护人员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统计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笔者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来描述。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时,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临床指标 对照组(n=65)观察组(n=65)t 值 P 值体温(℃)干预前 38.41±0.71 38.36±0.73 0.396 0.906干预后 37.52±0.73* 36.41±0.82* 8.151 <0.001心率(次/min)干预前 105.53±1.74 105.63±1.83 0.319 0.750干预后 97.36±2.01* 96.55±1.87* 2.379 0.019呼吸频率(次/min)干预前 32.24±3.56 32.51±3.63 0.428 0.669干预后 27.61±3.15* 25.74±3.08* 3.422 0.001收缩压(mmHg)干预前 135.14±1.68 135.60±1.71 1.547 0.124干预后 134.12±2.04* 129.63±1.83* 13.209 <0.001舒张压(mmHg)干预前 82.13±2.45 82.08±2.36 0.119 0.906干预后 81.23±2.54* 74.26±2.25* 16.561 <0.001血肌酐(μmol/L)干预前 214.87±15.74 215.74±16.34 0.309 0.758干预后160.74±14.06* 150.87±13.74* 4.048 <0.001尿素氮(mmol/L)干预前 15.41±2.63 15.34±2.46 0.157 0.876干预后 10.34±2.04* 8.71±1.36* 5.360 <0.001血氧饱和度(%)干预前 77.03±4.65 76.48±4.35 0.696 0.487干预后 89.34±3.96* 92.25±4.12* 4.106 <0.001
(二)舒适度比较
干预前,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中,两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在舒适状况量表(GCQ)中,两组患者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 s,分)
组别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 精神领域 社会和环境领域 总分对照组(n=65)23.14±5.72 29.51±4.15 13.18±2.65 10.15±2.36 74.52±6.12观察组(n=65)27.14±5.84 35.42±4.26 15.00±3.16 12.24±3.45 88.23±8.17 t值 3.945 8.012 3.558 4.031 10.828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三)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上机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的上机时间(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比较(± s)
组别 住院时间(d)上机时间(h)对照组(n=65)20.51±3.24 39.89±2.34观察组(n=65)18.41±3.53 68.09±3.41 χ2值 3.533 54.974 P值 0.001 <0.001
(四)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6%(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三、讨论
肾脏替代治疗是危重症抢救中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能够替代损伤的肾脏,将各种废物排出体外,恢复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生命指数[6]。重症肾脏患者的身体情况较差,病情复杂凶险,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在对重症肾脏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治疗时,医护人员要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促进患者的苏醒或痊愈[7]。常规的护理操作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较为单一、针对性差,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需求。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治疗进度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分别从心理上、身体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恢复的进程[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护理干预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减少了重症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感染、留置管脱落、扭曲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生命指标。在高亚梅[10]等人的研究中,他们认为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 危重症患者中能有效改善生命体征、疾病参数等,保障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中,两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两组患者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领域、社会和环境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张莉[5]等人的研究中,他们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重症脑卒中大便失禁患者的舒适度,与本研究结果相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对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培训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方便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保障患者的身心安全,从而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留置导管护理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肾脏替换治疗,减少导管脱落、扭曲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同时,在体位护理中。医护人员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有助于血液循环流通,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笔者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上机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医护人员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关晓娟[11]的研究中,他发现对ICU病房里需要进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将被缩短,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导管抗凝护理能保证肾脏替换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了管内血液凝固造成的阻塞,提高了治疗效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笔者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46%(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吴玉兰[12]等人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84.0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心理护理给予了患者尊重以及言语和行动上的鼓励有关。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疾病,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舒适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