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板块的有效应用
2023-08-08孟瑶
孟瑶
内容摘要:“学习提示”板块分布较为统一,编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每课之后,属于教材的助读系统,承载着课前“提示”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却存在使用不当甚至弃之不用的情况,教师常常忽视了其价值。因此本文从阐述“学习提示”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揭示使用“学习提示”不当的问题、提出使用“学习提示”的建议三个方面入手,来探究“学习提示”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习提示 高中语文 教学 助读系统
教材作为教师课堂进行知识传授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反应该对教材做全面剖析,挖掘更多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使课堂由教师教更多的转向学生自主学。“学习提示”板块编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代替了过去教材“研讨与练习”这部分的,具有解疑、指示的作用。有学者曾针对“学习提示”做过相关研究,例如吴晓杭,但其针对的是部编版教材中设置的一课一篇的文章,其之后的“学习提示”更有针对性。也有学者将“学习提示”纳入助读系统中,分析部编版教材整个助读系统的问题及其使用,难免照顾不到细节问题。既然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凭借,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利用与重视情况决定了学生对教材各部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分析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为例,该课为一课三篇,再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主要针对教师如何有效使用“学习提示”,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学习提示”属于提示类助读系统,起提示与说明的作用。“学习提示”可以让师生了解教材的整体编排逻辑和编辑意图。师生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之后,对于文章的学习才能有逻辑和计划,真正吃透文章。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提示”的主要类别有:展示背景链接、提供阅读方法、揭示重点难点、推荐课外阅读等几种类别。由此可见“学习提示”的重要性所在。“学习提示”旨在教师的有效使用和引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积极性,实现对知识自主的发现与建构的能力,进而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理论基础
“学习提示”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了解编排者的意图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价值。编排者以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作为其编写的理论依据。“学习提示”所体现的最明显的理论指导就是奥苏泊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原理。“学习新知识材料时呈现一种起组织作用的、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材料,把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组织要学习的材料。②”其目的是,在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体现在教师及学生运用“学习提示”进行文章导读,梳理文章过程。为学生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提供了有力保障,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拓展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二.“学习提示”的使用问题
(一)對“学习提示”认识不够深入
有调查显示,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部编版教材文本所提出的学习任务未落到实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编辑者的编辑意图和教材的整体编排结构把握不够到位,理解不够深入。“学习提示”这一板块部分教师仍将其视为“研讨与练习”板块,使其变成了课后作业而不是课前助读,完全忽略了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忽略了这一板块而直接关注课文或者是注释,认为这些才是课堂讲解的助手。实则这样的想法是盲目功利性的,仍然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应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其实都表明了教师对“学习提示”的作用理解片面化,导致使用效率变慢或失去应有作用。
(二)对“学习提示”迁移能力不强
“学习提示”这一板块提出了在讲解文章的注意事项及重难点,为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提供了有利的方向指导。“学习提示”的便捷性使得教师备课时有了基本脉络和大致方向。但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教师盲目按照“学习提示”的指导进行教学,缺乏必要的拓展和延伸。部分教师为最大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同时减轻自己备课的压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完全死板的套用学习提示的教学指导,而这时其实也就忽略了对必要知识点的迁移拓展。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培养自身的教学风格更是无利。
三.“学习提示”的使用建议
(一)揭示内部逻辑,形成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充分设计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起“结构化”体系,才能消除由于解答字义、分析情感而带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③从而在今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学习中不断迁移应用,以至于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得到结果,进而不断循环往复。新教材的编排并不是随意的组合和排放,而是通过彼此之间的逻辑关联以使得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那么教师势必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三者之间的共同联系来引发学生对词作的赏析和该篇人文主题。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有三篇文章,分别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三篇词作既符合本单元“生命的诗意”的人文主题,又有其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这一课的学习提示一开头便提到:
豪放和婉约是词的两种典型风格。品读本课的三首宋词,感受不同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的。
“学习提示”明确为教师提供了三篇词作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信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倘若将三篇分离开来,去逐一讲解,虽说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思想情感都有所把握,但其实并未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一来脱离了编排者将三篇词作前排在一起的编辑意图,无法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间的有效关联,建立文本内容的审美熏陶能力。
那么基于“学习提示”的提醒,教师在该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妨将三篇进行一个对比讲解,通过对比题材、意象、意境、情感的不同,对比豪放词和婉约词的不同,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东坡词作之恢宏雄放,辛弃疾词作之气势恢宏、李清照后期词作之凄丽柔美。不少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或者是文言文时,侧重对字词的解析和段落的赏析,而过于注重字词的赏析,则会使学生失去了整体意识,那么这样的“学习提示”的出现,就正好重视了这一点,提醒教师在面对这样相同或相反的题材时,设计以揭示知识点本身的内部逻辑,形成知识点的有效关联为基础,进而提炼教学主旨,形成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
(二)点明重点难点,提炼更准确、更关键的教学目标
“学习提示”最明显的价值作用就是向学习者暗示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课多篇的文章的“学习提示”有较为隐晦的,即通过问题式提示来引导。譬如《故都的秋》的“学习提示”是以:
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居等著名景点,而是着意写牵牛花、槐蕊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
这一提问便是通过问题式引导提示作者所写景物的特殊意蕴为重难点之一。④或者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学习提示”以“思考孔子为什么会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的问题来引导阅读者深入探究文章内涵。“学习提示”也有直接点明重难点的,例如本文所举的主要例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提示提到“要仔细体会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品味词的声韵美,思考词中寄托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提示“学习时要注意典故的内涵”,《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学习提示“反复诵读,体会叠字中包孕的情感及递进层次”。该部分学习提示直接说明要重点把握的部分。因而教师在理解“学习提示”时,应该深入阅读,挖掘其内涵,确定文章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可以根据其“学习提示”给出的内容大致总结其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生平与思想,领会两宋交际的时代背景对词人创作的影响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寻寻觅觅”等叠词的作用及情感;
3、通过合作探究,解读词中意象内涵掌握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赏析主要意象,例如梧桐、酒、风等
难点: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三)拓展迁移,提供可选择、供参考的课外拓展
“学习提示”不仅为教师梳理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提供了课外拓展的阅读材料。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提示”,提出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来作为对比,引导学生体会词人不同的情感。在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登泰山记》这一写景名篇的学习提示也提供了比较阅读的篇目:
我国古代还有不少写景、记游名篇,如王勃《滕王阁序》、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等,可以找来比较阅读。
这样的“学习提示”实则体现了群文阅读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是指围绕焦点,聚焦于某个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索性教学,进行有建构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⑤新教材编排力图实现“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⑥为达到目标,教师甚至会“加码”使用“1+X”的阅读策略,即将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但有些教师会因为知识范围面及条件限制,难以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⑦或者是在选择材料时候只是注意到与原文某一方面联系,而对联系的紧密性或者是其他方面关注不足,补充的材料与课内文本若即若离,甚至生拉硬套,导致课堂教学生硬。而“学习提示”板块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与文章相同或相反的拓展材料,使学生在比较中鉴别或者是在类比中得出相对多元的阅读层面,在阅读方面达到量和质的高效统一。
该课“学习提示”不仅提供了与文本有关的阅读篇目,也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放至学习提示的底部。该“学习提示”展示了王国维所提出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在探究历代词人词作创作的心路历程,结合自己的艺术鉴赏所提出的。“学习提示”在此处展示,是对教师教学的有力指导。指导教师在该课的词作教学中将“境界”作为教学第一要义,避免陷入传统诗词审美的套路,引导学生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进行审美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⑧這样的”学习提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不在拘泥于课本之中。为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有效认识,教师对该板块应该予以重视。
(四)利用学习提示,培养更主动、更积极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语文教学活动不完整。“学习提示”不仅仅是教师的助读材料,在课前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但同时也是学生自学道路上的指示牌,只有学生对学习提示充分重视并且充分理解之后,才能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进而提高自己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培养自学能力。学生主动利用“学习提示”,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阶段中,学生不仅需要借助工具书的帮助,教材中的材料也是进行预习的帮手。学习提示通过对每篇文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为学生提供了文章重难点和必要的阅读方法。
“学习提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其为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作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其“学习提示”给出了“仔细体会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此处为该词作讲解的一个重点,那么教师通过分析前赤壁赋雄奇的江景、赤壁古战场的战争、壮志难酬的感概,引发学生对该写作手法的理解,而倘若学生完全依照此答案回答,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延申并无好处,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也会被禁锢在学习提示的材料中。那么教师对于“学习提示”这一板块,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进行有效指导,实现以学习提示为辅助,以个性化学习为基础,实现课堂效率的事半功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愈加缜密。
经过以上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每节课后的“学习提示”有十分大的教学价值和意义,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作用。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能仅将目光放到文章上,对于“学习提示”等助学板块也要进行深刻理解,提炼教学主旨,形成知识框架,把握其所体现的文本艺术特征,才能最大程度且便捷的适应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迁移运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雯.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助读系统使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
[2]郝静如.巧用助读系统,搭建新知识的桥梁[J].汉字文化,2022.06.032.
[3]王璐,肖培东.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09):41-45.
[4]吴晓杭,齐雪艳.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的有效应用探究——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7):93-94.
[5]尤静.论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J].中学语文,2021(21):3-5.
[6]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002.
[7]吴庆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热的冷思考——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01):24-27.
[8]陈伟锋.王国维“境界”说和诗词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142-145+73.
注 释
①高雯.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助读系统使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
②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21-322.
③王璐,肖培东.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09):41-45..2020.09.010.
④吴晓杭,齐雪艳.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的有效应用探究——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7):93-94.
⑤尤静.论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J].中学语文,2021(21):3-5.
⑥桂方.“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⑦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002.
⑧薛志慧.审美启示及运用策略[D].天津师范大学,2020.03.12.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