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审美生活

2023-08-08南子皙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美学中华美的

南子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我们应当关注其中的审美元素,用其滋养人们的审美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今已实现全面脱贫,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仓禀实而知礼节”,揆诸当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构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审美体验既是人类的一种高阶情感体验,也是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重要灯塔,能激起人们自发的、广泛而又深远的情感共鸣。因此,在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当注重审美体验。

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元素融入人们的生活,首先要深度挖掘、全面探索文学、绘画、建筑、服饰等领域古人的智慧结晶,发现其中的美学价值。这需要我们摒弃追求商业化、快速生产盈利的浮躁心态,增强对美的感悟、感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深入理解。实践证明,流水线上粗制滥造的雷同化商品,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而以《千里江山图》为创意起点的舞剧《只此青绿》将山水之态与青绿之色结合,用柔美的舞姿将传统美学最大限度地展现给观众,深受人们喜爱。在发现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这样的匠心之作,必然能带给人们审美享受。

在呈现美学元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更加绚丽多姿、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敦煌莫高窟博物馆用数字技术展示文物,将许多细节展现给观众,令人为之惊叹。《洛神水赋》水下舞蹈为人们奉上了惊艳的艺术作品,广受好评。这样的文化作品以现代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美学元素的呈现与传播,以多感官结合、虚拟现实等方式拓展人们的体验空间,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使“美”飞入寻常百姓家,入驻每个人心中。

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的审美生活,将产生感人肺腑、摄人心魄的力量,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实现再发现、再创造,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市十一學校高三年级】

点评

作文开头由中华文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聚焦于其中的审美元素,进而确立中心论点,观点集中、鲜明。接着在“为什么”的层面论证我国当下的审美需求,然后深入一层,从两个方面着力论证“怎么办”,两个分论点分别置于段首,并用“首先要……”“还应当”标示层次。作文在整体上论证得非常立体化,为时而作,极具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美学中华美的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