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缺失及对策

2023-08-08朱红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朱红丽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语文逐渐处于边缘地带,各大高校越来越不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内涵的培养。新文科的提出及时提醒了我们文学素养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应意识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培养教师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意识与能力,组建新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学素養 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四新”建设计划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为此出台了许多政策,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的建设。2018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推出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也标志着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正式启动。[1]教育部在2022年5月17日发布的《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中指出,深化新文科建设,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目标,设立新文科项目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推进文理交叉、学科融合,文科教育与社会实务相结合。[4]新文科担负着重大任务和使命,即“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2]

一.新文科背景下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全球化的需求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随着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需要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具备自身特色的中国声音。全球新格局视野下,人才需求不断趋于国际化,传统文理科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供给需求,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多元知识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

(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分科过细、学科分离的问题。学科分离导致知识体系各自独立,互不相通,学生“文不通理”“理不通文”成为常态。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隔阂,知识无法相通,从而教育资源无法共享,专业发展空间狭小,整体教育质量无法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时具有强烈局限性。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建设起文理科专业之间和学科内部沟通的渠道已经是必要之举。

(三)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一个千百年来注重“文教”“诗教”的国家,经历了百年变化,文学教育逐渐走向边缘化,存在感不断降低。从中小学教育开始,文学教育便受到“主课”“应试”等的排挤,踪迹变得少之又少,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孩子们的文学素养自然是“不堪一击”。文科专业应是优良文化和优秀文学的载体,承载着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任务和功能,这与我国当前正在努力推进的“思政进课堂”行动具有同样深刻的意义。文科是大学的灵魂,理科人才同样需要接受文学的熏陶与引领才能发展成为一个具备文学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完整的人。

二.高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入学人数不断增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人才质量却出现下降趋势,说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突出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内容浅薄、形式固化的现象

步入高校,语文的学习内容层次突然拔高,阅读材料大多都是优秀文学作品,但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并不与之匹配。高校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大多是博学多闻的高质量人才,但有时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尽管教师具备较高文学素养与内涵,却无法将其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由于学生文学素养欠缺,与教师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文学交流,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逐渐降低,教学方式通常为放映课件,教授内容逐渐浅显等。此外在理工科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开展实验教学,注重量化、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除了大学语文和部分文科类选修课,学生并没有机会和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深入体会优秀文学的内涵、切身感受文学的美,从而文学素养普遍较缺乏。因此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也导致了教学内容浅薄、形式固化,从而忽视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文学素养意识显得淡薄

许多高校对非文科类学生的文学教育还只停留在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公共课的层面,还有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这一课程。实际上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学应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其教授的仅是语言和相关考试的内容,并未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的内涵,感受文学的魅力,因此收效甚微。从大学语文教授形式和教学内容来看,高校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仅把文学教育相关的课程设置为选修,且课程教授内容不深入,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学习体验感不佳,文学素养难以提高。从高校文学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可知,文学教育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并未得到重视。

(三)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人物,在加强文化教育进程中扮演着主导作用。老师自身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才能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指导。现今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下,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厚的教学经历已是对高校教师的最普遍要求,某些院校教学或职业的“敲门砖”甚至要求老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国外学习背景。但是,当教师步入高等学校后面临更严苛的课程和学术标准要求,是否有时间和精力研读文学作品,感受文学对思想的熏陶,可能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师并不全部来自于学科语文、汉语言文学等对口专业,有些教师为其他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如书法家、古琴家等,这就造成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在擅长领域取得成就的教授在大学课堂开展教学时反而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无法将自身所具备的欣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这导致学生面对如此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师,却无法获得真正的知识与能力。

三.大学语文加强文学教育的路径

(一)全面提高文学教育意识,加强正确价值观培养

全面提高培养文学素养的意识,首先政府与高校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树人”的发展理念,明确大学语文和文学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进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师队伍。院校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未来的发展重心,改善大学语文逐渐边缘化的情况,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并深入探索在文科文学类教育的教学方式上的革新。从发展现状来看,不得不承认的是欧美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都远远超越了我国发展现状,比如班級设置、藏书资源、师生比例等等,这些差距是我国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尽管如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高校教学、课程等设计思路和实现形式,尝试“由点到面”的方式进行试点、实验从而直接有效地加强学生文学素养。

高校应打破职称评聘中的学科壁垒,更加合理的设置教师的绩效考核、教学评价制度,给予更多关注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并给予教师时间专注于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最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其自身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寻求素质的提高。要想大学语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必须意识到文学素养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文学素养是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师引导下主动阅读和学习优秀文学作品,将文学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深刻融入个人发展过程中长期坚持下去。[6]同时,校园文化和氛围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推进以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优秀文学作品、经典名著等融入校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于育人的宣传促进作用。

(二)明确大学语文重要性,提高各领域人才文学素养,

我国高校目前仍然采用文理分科教学形式。文科专业学生除了大学语文,还有其他文学类课程可以选择,因此其提高文学素养的途径较多。但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仍需加强,它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过程中发挥这重要作用。相较于文科专业的学生,理工科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更缺乏,文学类课程选择很少,因此大学语文对其更加重要。文学教育应走进理工科学生的课堂,提高其文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5]如上文所说,理科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关注点多聚焦在“实验”、“证据”、“数据”等,导致缺乏文学性与思想性。此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资源的最直接载体,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起着最有效的作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创新思考能力都会受到熏陶,实现优质飞跃。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意为,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掘人生的奥秘,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做不到的。而所谓奥秘,也就是人生的真理。[5]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与风气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学语文不应仅仅是带领学生浏览文学作品的背景和语言,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学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道德的传承与延续。经典文学承载着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常常有着明确的伦理道德倾向,或者蕴含着对真善美的宣传与颂扬,让读者在生活实践中探索与感受生命之美,从而灵魂得到了净化。因此,高校应明确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理工科人才文学素养的提升,合理设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同时举办各类文学作品赏析、探讨活动,帮助文理科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估,组建新型师资队伍。

1.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令人堪忧。教师擅长领域不同、教学能力有高有低,造成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结果评估,监测其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课堂反馈情况,从而对教师教学进行建议或调整。高校应减少盲目安排高水平的艺术家或教授来教学大学语文,术业有专攻,教师的教学能力应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否则高水平人才无用武之地,反而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挫败。其实大学语文涉猎较广,但逃不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感悟,因此高校应聘请较为专业且教学能力突出的人才来教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如若安排了教学能力较弱的专家进行教授,高校更要格外注意其教学质量,另外可以设立专门团队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帮助其提高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左营。在对大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时应减少记忆性内容的考察,更加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体会文学魅力的能力,具备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素养。

2.构建多主体、全方面、个性化的教师培训机制

疫情当前,我国高校发展逐渐显现出孤立封闭的危险态势。学校本就是社会得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孤岛。教师培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上级下级联通和校内校外联动。高校教师培训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应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以及高校引进来,如其他高校、组织的优秀人才、先进理念与研究成果等。教师培训的主体应该是多样的,如政府组织、学校组织、自发组织、社会组织等要连成一线,互联互通,形成贯穿的教师培训链条,并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做好教师文学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的考核工作。同上文所说,教师思维模式上的转变是首要的。要想自然而然的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就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与熏陶。教学上,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风格都需要进行改造。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培养时要提出个性化,发现不同类型教师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训。教学成果最能够反映教师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理解。教师是否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文学的内涵,细细品味文学的美妙滋味,都可以在教学成果中展现出来。总之,大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主体不只是高校,应是政府、高校、个人三位一体,培养内容也不只是教学方面的能力,而是素养与能力两手抓,培养方式不是统一标准的,而是富有个性、具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形成上下贯通,多主体、全方面、个性化的教师跨界培养机制。

总之,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语文不应被遗忘在大学课程中不为人知的角落,新文科的提出及时提醒了我们语文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文学素养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理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大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开展各式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唯有将文学素养与科学素养放于平等地位,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质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曹利华,胥刚.新文科建设: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1):23-27.DOI:10.19903/j.cnki.cn23-1074/g.2021.11.00

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2022-5-17]

[3]吴岩.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01):5-11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7)[2020-03-07].https.//www.Xinhuaned.wm//p

olitics/2016-051181c_1118891128.htm

[5]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6

[6]周寻.加强文学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J].中国大学,2015(12):86-88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