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发展分析

2023-08-08潘林

花卉 2023年12期
关键词:营林林业生态

潘林

(隆安县礼智林场,广西 隆安 532715)

0 引言

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使大家对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日渐提升,政府为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陆陆续续地推行了许多政策规定。在政策的支撑下,林业生态工程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场地,还实现了对城市内部环境气候的改善。但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推进中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发展误区,例如资金投入不足、监管力度缺失、环境质量堪忧等等。基于这种情况,应深入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发展要点,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

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1)要一贯坚持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森林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占地面积相对较广,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重视森林内部的环境和结构,还要重视森林周边环境及其他结构,保证森林系统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

(2)应该始终遵循效益协调一致原则。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在此基础上要保证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只有以林养林才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生态林不但可以改善森林周边的环境及气候,还能避免部分地区的过度开采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建设时,需要考虑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造部分不利于生态林生长的自然因素。

2 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的

2.1 控制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会对林区周围生活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周边居民安全,提升周围环境的抗风沙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2 减少自然灾害

在地球及自然环境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人类为获得经济效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遭到了自然环境的反噬。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使人类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已充分意识到要结合实际情况重视林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企业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自然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人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中。

2.3 促进林业工程技术水平提升

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相关人员要重点引入先进的林业技术,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工程质量。近几年,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林业生态工程作为一项资源工程,其建设与技术、设备的先进性有直接关系。因此,要重点引入林业工程建设技术,包括林业技术装备、育苗技术、品种改良技术、高新森林生物药剂、化学品的研制、林业管护、信息化管理技术等,促使我国林业生态环境更加稳定。另外,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要重点平衡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既要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工程建设的成本。要结合区域特点完成工程建设,例如建设地区特色果品基地、开展生态旅游业等,实现生态与经济利益的兼顾,形成良性的循环。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现状

3.1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不易,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且许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环境极其艰苦。政府以及企业想要实现综合发展虽然势必要兼顾环境问题,但却难以将过多精力与资金投入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正是因此,在目前的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资金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

3.2 多方缺乏足够重视

首先,除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想要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还要保证有足够的人才资源参与这一工作中,并且要求营林工作者在工作中树立起充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在相关推广内容的影响下,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开展价值,但这并不妨碍部分地区与企业一味追求林业生产带来的经济价值,进而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进行破坏和忽视,为了充分迎合市场的实际需求过度开发林业资源。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普遍存在人为破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的问题。地区的主管部门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可能会有意识地设立相关部门对这一情况进行监督打击,但由于林业监管人员素质较低、人力资源不够丰富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对林业资源保护的监管工作难以完全落实,监督力度欠缺。其次,我国很多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已经逐渐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难以在保护环境生态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一旦没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可能会导致林业建设同区域经济发展的脱节。然后,我国在推进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两手抓,所以一定要坚持这一思想的贯彻,但在目前的林业建设中,许多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林业生机的恢复,完成了大量森林资源的破坏,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也阻碍了我国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步伐推进。最后,森林资源持续性被破坏,我国林业资源的整体数量逐年递减。土地荒漠化面积也在持续性扩大,由于乱砍乱伐,植被的面积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抑制。城市内部的温室效应也日渐严重,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峻,这不仅对林区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更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对生态环境形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及未来发展要点

4.1 整改整地模式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省市地区拥有不同的地质地形与气候类别,所以在不同省市地区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做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整地工作,也就是因地制宜。同时,应该对传统林业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整地模式进行整改。使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整地模式能充分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相适配。例如,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建设时,要将建设的重点放在对自然灾害的防治角度,与此同时,综合考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地质条件,选择恰当的营林模式。再比如,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开展营林工作,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对林区造成不可预计的伤害,可以在林区拦设护林网。在地势稍有起伏的缓冲地区,要基于土质和气候选择适当的树木种类进行造林,在山区开展营林工作时,要注意考虑到林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山体水土,控制水土流失。在土壤荒漠化或者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营林工作应该侧重植被的防风固沙功能。根据地区综合条件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营林策略,对现有的整地模式进行改进,避免千篇一律。在确定树种结构的过程中,营林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当地的气候类型,将昼夜温差、降水量、空气湿度、土壤条件肥力、地质结构等条件通通考虑进去,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地区的树种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效益的最大化[1]。

4.2 提升管理水准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具体开展内容较为复杂繁多。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多领域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营林工作者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明确自身管理职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过往工作中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过往工作经验教训,并为林业生态工程开展的全部建设内容制订出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为了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能够发挥出自身工作开展的全部效益,要求营林工作者对每一项计划内容的落实进行监督,强化工程建设开展的总体管理水准,并且要做到灵活机动,随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计划实行情况进行跟进和调整[2]。

在正式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之前,营林工作者要根据本次施工方案的计划,提前准备好一切在本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会用到的各方面资源和设备。首先,营林工作者要亲临实地开展考察工作,查找当地的气候类型、地理特征、地质条件等多方面会对营林工作造成直接影响的资料内容,并在资料收集完成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并且罗列出本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会用到的一切资源设备,生成本次营林建设工作开展的详细计划。其次,在计划的落实过程中,除了需要足够的计划实施者,还需要成立监督小组对本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和督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落实需要多方配合和保护,仅凭营林工作者单方努力完全无法完成这一工程的全部内容。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计划内容的遗漏,也为了提升本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完成质量,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这一计划的落实和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跟进。相关部门还可以积极发动当地群众,鼓励大家主动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中来[3]。

4.3 加大资金投入

截至目前,我国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和其他方面投入仍然较少,这就会造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会面临着来自许多方面的阻碍,为了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撑,同时也为了缓解相关部门的经济压力,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推进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的筹集工作,拓宽资金的筹集形式。相关部门可以鼓励部分自身条件允许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将本企业的备用资金适当投入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而各企事业单位也应该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是单方面的建设工作开展就能完全促成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全国人民甚至全人类都要共同参与建设的宏伟工程,保护林业生态稳定就是对自己生存家园的建设。此外,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明确这一点。相关部门还可以在社会层面上发动大规模的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募捐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支撑建设中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最后,国家和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充分提升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地方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撑,或者同银行联手达成协议,共同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相关贷款利率的协商工作。只有多方参与才能缓解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压力,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建设[4]。

4.4 提升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意识

时至今日,我国仍有部分居民并没有意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推进林业建设能够为人民、为环境带来的生态与社会价值。基于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对林业生态工程认知介绍的普及工作,对相关知识内容展开积极宣传,而宣传的具体方向应该包括政策与意识两方面。在我国整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工作开展后期,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统筹职能,对我国的森林构架进行优化调整,关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推进提供多重保障。应该将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观念逐渐渗透并根植在人民的意识形态中。在我国今日的生态林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总体建设模式已经逐渐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意识知识宣传,能够使人民在不断的渲染中逐渐树立起生态林业工程推进的积极形象,使这一事业获得我国国民的广泛认可[5]。

5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林业生态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主要建设的工程项目。所以相关部门更要做到对现有的工程建设理念进行更新,多角度完善工程建设细节,并主动引进较为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鼓励培养更多林业建设的专业人员,对工程的开展做好每一步的规划,拓宽经营模式。使目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开展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并监督建设工程中每一项内容的落实。以此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共建健康优质的生存家园。

猜你喜欢

营林林业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