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及其启示

2023-08-08刘瑞儒

关键词:延安思政课程

刘瑞儒,梁 莹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英才。延安时期党的高等教育始终围绕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宗旨,在课程设置及授课的内容、方法、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

党在延安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关键期,急需大量革命干部。为此党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30余所高校,覆盖政治、军事、艺术、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围绕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彰显了教育的政治功能、生产实践功能和育人功能,探索出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1]79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开展干部教育以正思想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主要针对两类群体:一是经历长征等革命斗争洗礼实战经验丰富但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同志及其领导的干部队伍;二是抗战热情高昂但缺乏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实践经历的爱国分子。针对国内抗战实际需要,中共中央设立了专门的干部教育部,围绕马列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内外新形势新发展、自然科学常识等方面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实行干部自主选学,强调学用一致、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推行模拟式、讲授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成为干部教育必读教材。1941年底,《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正式出台,强调要用马列主义思想与方法去研习中国历史、剖析当前问题并总结革命经验,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习惯。[2]260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是首次面向全党范围开办的干部教育运动,为后续干部培育工作的拓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526指示落到了实处。

(二)创办社会教育以清文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学校稀少,识字者亦极稀少,文盲率高达90%以上。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为了扫除文盲,让边区民众了解共产党,决定创办扫盲班、夜校等社会教育机构。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是指14岁以上、40岁以下不脱产的校外青年与成年的教育,不脱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纳入社会教育的范畴。[4]118边区的社会教育是一种特色鲜明且卓有成效的成人教育形式,既满足了抗战的急需,也为陕甘宁的社会发展添砖加瓦。[5]253为了适应百姓的生产作息时间,实行了分组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紧扣生产生活实践,全日制、半全日制教学体系贯穿始终,教学地点多为村社窑洞或是田间地头。由村内识字最多的人担任教员,教授生产、卫生常识以及国防技能,国防歌曲、防空袭、防毒训练也是日常教学的内容。依托百姓喜闻乐见的舞曲、剧目,民教馆、歌剧团、社火、墙报相继出现,以家庭妇女为教育对象的午班、以青年农民为教育对象的夜校、以青少年和青年妇女为教育对象的半日校等教育组织一时办得风生水起。村社不再仅仅是政治文化的宣传地,更是百姓唱民歌、扭秧歌的俱乐部,一时间群众的学习兴趣高涨,争先恐后登上黑板报接受表扬,社会教育带来的文化变革加深了群众对党的理解,稳固了群众对党的拥护。

(三)扩大学校教育以育专才

随着革命时局的不断推进,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逐渐正规化。一些干部培训班和社会群众补习班相继改组成为高等教育学校,多采用招考方式吸纳全国优秀青年,录取流程分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其考查内容囊括军事、政治、文化及专业知识。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首所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具有文、理、工、农、医、艺等科。[6]305学校提倡民主管理、学生自治,要求师生互助、团结自律,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军事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等课程,注重以体能战术训练为主的国防教育,军事化教学管理明显。采取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此外,以生产实践为主的社会活动也是基础课程,学校开展集体生产劳动并激励学生、教员参与,在锻炼体质的同时又解决了学校物资经费短缺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专注于专才培养,致力于教育、军事、医疗、政治、艺术等不同行业的人员输送。

二、延安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延安时期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精简实用具体,内容丰富有针对性,教学模式手段灵活多样,教学主体平等且广泛,同时渗透着理想信念教育,保证了育人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创新的一面,形成了党的高等教育“延安模式”。[7]

(一)课程体系精简且系统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充分考量战时需求和国民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课程安排多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历史、教育等方面,涉及校内的日常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中共中央党校组织评剧团、秧歌队、话剧团;军委通讯学校设立实验室、开设实验课;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每期学时4到8个月,设有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问题、哲学、战术、炮兵、射击、政治工作等课程;陕北公学设政治经济系、师范速成系、医学系、国防工程系、日本研究系等五个系,开设游击战课程,进行夜间紧急集合、行军、防空、作战演习;《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和青年修养》《关于党的性质、组织原则》《关于时局中几个问题》等报告讲座更是每所高校的必备课程之一。

(二)育人目标明确且具体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是:把主要由文盲组成的党和军队变成有文化的党和军队。[8]321939年,《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记载了社会教育的具体育人方向:扫除文盲,普及百姓生活常识和战时技能,鼓励大众投入抗战,使群众养成应用民主的习惯与能力。[9]134此外,陕北公学也出台了具体的育人方针:使学员获得当前革命运动发展规律的知识、以游击战为主的抗战知识及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敢于斗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抗战中民众运动和文化教育的工作者等。[10]307-308延安自然科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筹建的第一所培养科技精英的红色大学,其育人目标是培养国内外自然科学专家和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或专业毕业生,共同探讨、革新一切亟待改善的工业建设。[11]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对于人民精神层面的意志信念的熏陶,技能层面的军事战术的培养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其育人目标与当代课程思政培养又专又红的新时代接班人如出一辙。

(三)教学内容丰富且普适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实际服务。以“抗日统一战线指南”“论持久战”等的领导讲话或法例条文为课程授课的基本素材,强调少而精的教学原则。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贯穿于读写算的各类课程门类中;革命方针教育、党史教育、生活作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作为德育内容穿插在日常的课程和生产劳作中。国文课多选用具有民族思想、爱国情怀的篇章;军事课侧重实战演练、游击战术,与地理课的地形分析相配合;自然常识课以医疗卫生、生产实践为主;社会科学课主讲辩证法、中国革命问题以及社会变迁等马克思哲学相关问题。整风运动后的延安高等教育祛除了教条主义经验,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战事环境,其课程内容更加贴合边区群众、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更具中国特色。无论是培养干部的军事学府、消除文盲的群众教育还是开拓学生视野的高等学校,其课程内涵都紧紧围绕抗战救国的政治任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现状巧妙融合,这种紧跟时代发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内容正是当下课程思政题材应努力汲取的部分。

(四)教学模式手段灵活多样

教学模式手段决定课程教学的进度和效度。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实际,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了适合工农学习的夜校、适合青年子弟就读的大学、适合党员干部进修的党校等不同的培训教育模式。同时针对常年在家主持家务的妇女或是年纪较长不便出行的老人,各村落、乡镇都因地制宜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安排教员巡回传授知识。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识字运动、体育运动、戏剧歌咏运动等,并鼓励民间机构创办通俗报纸。此外,依托于延安评剧、陕北秧歌、街头词、皮影等民间艺术的文化教育传播形式开始盛行,以歌剧《白毛女》、歌谣《东方红》、歌舞剧《刘顺清开辟南泥湾》、新戏剧《血泪仇》、秧歌剧《不当亡国奴》等为代表,其间所隐含的政治文化教育基因深入人心。针对群众实际,采用群众易于理解接受、简单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模式手段,深受群众喜爱,效果良好,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教学主体平等且广泛

教学主体由教师和学生构成,是教书育人环节的主要参与者。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教学主体范围宽泛,学习者不仅包括适龄学生也包含干部、军人、工人、农民以及社会大众,凡有意愿求知学习者都可以参加。传授知识者(教员)既可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军队将领或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级知识分子。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张闻天等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者也经常到各大院校进行演讲、讲座或开展座谈会,与教员、学员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外籍学者也受邀步入高等学校进行授课,为落后的边区社会传播新式的西方文明。知识的传承以学生自学为主,倡导体验式学习,开展讨论、演讲、辩论等集体活动,学员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对教育教学也有发言权和参与权。教与学的主体日渐扩大,政治、文化、军事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解、先生传授,知识的受众范围也明显扩张,公正民主的高等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三、延安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调为党育才。在课程建设中始终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办学理念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带来诸多新启示,为高校德育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一)课程建设:思政体系和课程安排交融贯通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强调从宏观上把握教书育人的大方向,在细节中分项落实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在日常的报告讲演、生产实践、知识竞赛、军事演习中穿插爱国爱党、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思想政治要素,不断强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与各课程建设的关联度。当时的抗战环境要求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精简性,倡导以有限的教育资源创造出最大程度的教育价值,课程设置往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其发展轨迹并非孤立静止的,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思政教学科研小组,研讨课程思政教学的一整套流程,安排各专业小组组长交流共享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与各学科建设的整体脉络交融贯通,编写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思政元素题材库,适时评估、及时调整,加强课程思政体系与日常课程教育教学建设之间的连接性。

(二)教学目标:思政目标和课程目标相辅相成

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始终围绕“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12]49的育人理念,造就了大批文化自信且拥护正确政治方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者,为中国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始终包含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两个维度:政治上要求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文化上要求消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这种课程育人目标恰好与当时的时局发展相适应,不仅利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更推动了高等教育正规化的进程。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高等教育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推力,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无数的顶尖人才。与此同时,社会的不断跃进也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成为党的教育事业最终目标,而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为了辅助这一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建设应充分汲取党在延安时期高等教育事业中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方式,科学部署不同专业课堂上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向,推进课程思政目标和专业课程目标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设立是高校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开端,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素养,分专业制定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再按课程、课时设计教学目标,任何一门学科所展现的政治目标与课程目标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讲,党的高等教育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百年来党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进程飞速发展、稳步前进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内容:思政题材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门类比较丰富,其授课内容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灵活且与时俱进。灵活是指没有绝对固定的授课教材或模板,主要来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人的实际能力,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科学的课程设计。与时俱进是因为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当时抗战进度、社会发展的宣传主渠道。延安精神所彰显的忠于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13]219无疑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作风,理当与各专业学科相互结合,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范畴。优化思政元素案例与课程的匹配度,革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历史经验来看,课程思政育人题材的选取也应该做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14]即紧跟时代脚步,依托社会发展实情,既不脱离也不夸大,授课时段随机应变,不局限于固定课程或场所,随时随地为学生引领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观念。理工科可以在实验操作或是理论讲解过程中加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文科类可以在文章阅读或是团队辩论时渗透艰苦卓绝的理想信念。通过回望红色历史文化来滋养身心,通过研习延安精神风貌来淬炼灵魂,只有敢于探寻自己内心深处的根与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内化立德树人的目标,将习得的内在精神素养外化成日常的文明礼仪和宏大的理想追求。

(四)教学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思政讲解

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手段,而且尝试将当时先进的宣传教育媒体如电影、广播、幻灯等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同时通过宣传画、小说、诗歌、戏剧、歌曲、游戏表演以及陕北说书、民谣、木刻版画、群众斗争大会、文艺汇演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新时代教育技术媒体手段日益丰富,可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媒体技术也逐渐增多。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是人工智能进行思政题材的整理和展示,让学生有更开阔的眼界去探寻、辨析、领悟隐藏在道德楷模或是国家成就背后的深层经验。同时,教学环境的陶冶功能也不容小觑,可以通过搭建虚拟实验室、智慧教室、数字校园、在线课程等数字化教学平台,以促进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同时结合各类思政教学实例,让学生在蕴含思想政治元素的日常教学环境下不断成长。课程思政的教育手法,既要顺应学生发展趋势,更要契合立德树人的根本。通过线上的视频讲座、线下的课堂讨论,课程思政的实例教学会更贴合社会发展现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更利于思政理念的内化。

(五)教学主体:扩大思政教育授课范围,强化课程思政学习效度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教学主体宽泛,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学习知识需求。课程教学遵从民主平等的法则,“并多用启发(问答)、练习(使学生完全懂得)等教学方法”。[15]46同时,授课主体也将领导讲话或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讲演纳入到课程学习范畴,军事作战、抗战救国、历史文化等内容变得栩栩如生。课程思政是学科育人的灵魂所在,渗透思政元素的过程就是为课程铸魂、为学生提神的过程。在汲取延安时期高等教育办学经验来看,各个高校可以依据校情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有的放矢拓展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内容,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备课程思政教育,推进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度。此外,思政元素的讲解还应依托于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活动践行、发扬所习得的思想政治与专业技能。可以依据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对全校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安排团队协作活动探讨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内部自行分组,围绕任务主题进行实地的素材搜集、数据整理,小组内分工协作,小组外互相借鉴,汇成文件或是实验报告后进行成品分享;偶尔的专家讲座、学术报告、英雄事迹直播或参观革命纪念馆的团建活动都是研习、巩固、检验课程思政成效的高效路径。

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是新中国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开端,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尤其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进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对培养出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高层次人才效果明显。其积淀的办学经验、精神价值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在吸纳延安时期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不断实践、修正与创新,实现立德树人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延安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