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8-08马德龙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马德龙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经贸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高职教育是侧重于培养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但专业技术是专业人才的基本素养,而综合素质好坏以及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职业潜能、发展后劲和成长空间。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是作为独立学科配置于教学过程中,在价值指引与技术实践之间仍留存了“最后一公里”,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职业学科与思政教育的界限,在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让思政渠道实现从“单课程”向“全课程”的转变,建构起各类专业课程协同共进的立体化课程体系[1]。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课程思政成为全国性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要求,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段讲话中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无疑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如何将课程思政转化为专业教师能够做、善于做、乐于做的意识和本领,成为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思政实施中教师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高计划”评价、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省内外几所同类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一)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认识不强

课程思政改革顺应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改新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共识。但在对教学实践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将育人意识落实至日常课程安排中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传授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专职老师的事而非自己工作职责,至于如何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既无相应的实施思路,也未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导致课程思政长期停留于书面,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

(二)专业教师思政与专业的融合能力尚待提升

课程思政包含了政治素养的培育、思想道德的引导、心理健康的疏导等多方面内容,学理构建上吸收借鉴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育人成果,因为要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应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知识整合能力,要善于在专业课程中发现学科德育、课程德育的切入点,在教学设计安排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对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巨大考验。

高职教师在职业培训和专业实践方面的能力显而易见,但其具备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以及教授能力,在实现专业与德育融合方面还稍显不足。普遍存在重“知”不重“智”,重“教”不重“育”和重“才”不重“德”等问题。即使主观上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素养对于专业技能“养成”的重要意义,往往也缺乏有效的课程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和合理的教学流程,无法从本专业的知识构成和职业特点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至课堂,导致思政教育加入职业教育的过程略显“生硬”,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与认同。

(三)学生对专业课程加入思政元素“不认可”“不买帐”

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00后高职学生是专业教师进行思想品德可控性教育的对象。“00后”高职学生是伴随高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成长起来的一代,在职业规划、生活态度、学习方式、情感问题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选择高职教育就是要接收专业的技能培训,好在未来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才华。按照部分高职学生的理解,社会是一个以物质收入判断成败、讲求“丛林法则”的世界,思想道德的培养过于“务虚”,并不能解决他们知识技能短缺的“焦虑”,他们认为,专业课就是专业课,思政课就是思政课,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无疑会侵占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影响最终学习效果。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持有此等认知的学生不在少数,其背后所反映的是专业课教师思政与专业融合能力的不足。

专业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职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动力在于,渴望通过价值观教育实现其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全方位的提升,增加其未来发展的“后劲”,所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说明“职业发展”与“品德修养”之间的必然联系,告诉高职学生人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那是因为要想在工作职业上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有无正确的竞争观、成功观。网络文化下成长的“00后”高职学生接收新兴事物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其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专业教师不仅要将高职学生视为价值观的“灌输”对象,更要将其视为思想品德生成性对象,用动态、辩证、发展的视角去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流行文化,利用案例教学,激发他们明辨职业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主观能动性。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团队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要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与效果,就必须将专业课程置于高职教育的学科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中,进行整体设计、精准实施,因此,推进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专业教师独自便可完成的,而是需要作为制度制定者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标准以及“阶梯式”的推进方案,从专业维度、时间跨度、价值尺度上保持教育目的、方向和要求的一致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多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业务分工不明确,尚处于“九龙治水”的状态,专业课、公共课、思政课不同科室“各自为政”、“自说自话”,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方法互通以及优势互补。专业教师按照自身对思政教育的理解生硬地在专业课程中加入“道德评价”式的“说教”,思政课教师也只是“似懂非懂”引用涉及职业技能案例来增添教学针对性,显然,两者在推进课程思政方面并没有体现出相互支撑的作用,协同效应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路径选择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能力。从教学内容和实践方面来说,包含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能力,对课程思政作用的认知能力,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应用能力和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力几个方面,是一种包含教学所有环节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高职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理论教育与实操训练融合

从教学定位上看,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是培养好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在方案设计上注重实操性与适用性,讲求“学以致用”“理实结合”。思政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以情化人”,所以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就要引导专业教师找到思政理论与业务实操的契合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进行“一师一技”“行有行规”的辅助教育,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本行业贯彻执行的职业规范,以及领军人物具有的、企业文化包含的团队意识、工匠精神、敬业精神。

(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与发展,高职教育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在2020年非常时期,“线上教学”更是成为了师生们专业学习的首选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线上教学除了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优势外,还具有更好的扩展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海量的资源,在基础性课程中添加延伸类的课外素材。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新闻向学生推介劳动模范、时代楷模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也可以选取网络社群中热议的、与道德素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交流,通过连线互动追踪调研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线下教学策略,“对症下药”,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进

显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概念释义、规则说明、举例论证的有型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官接收到相关知识的“灌输”。在显性教学中,为了促成教学目标按计划达成,教师通常会主导课程进度、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而所谓隐性教学则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置身于现实或虚拟的情境和语境中,不直接刻意讲授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以往阅历和经验去归纳、领悟。按照教学比重分配,在课程思政中,专业知识的教授以显性教学为主,思政教育则以隐性教学的形式存在。专业教学的课纲、教材里通常只是说明所要教授的专业知识,不会涉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思政元素,更不会分析道德素养与职业前景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要预设出运用专业技能的“道德场域”“现实语境”,让学生模拟运用专业技能同时,作出一定的伦理选择、价值评价和合法性判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形成师生相互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

(四)理性分析与情感交流共鸣

专业课程教师的责任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全面人才,所以,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与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认清,事业成败既取决于知识技能的熟悉与扎实,也取决于有无正确的人生的追求、坚定的职业操守,对于一些渗透进校园的社会不良风气要及时杜绝与纠偏,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职业观。通过理性与感性教育方式的互动,为学生理想信念、专业态度、人文精神乃至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3]。积极良性的情感交流是保证思政教育效能的基础,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实现良好沟通,形成认知层面“共识”的重要途径。专业课程讲求实践层面的“知行转化”,因此,要培养学生对技术可能运用的现实场景理性分析的能力,而现实场景必然涉及到对象的道德认知、社会的价值倾向、国家的法律规章这些典型感性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思政教育所能涵盖,专业教师若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有专业针对性的思政元素,不但不会让青年学生觉得“生硬”“空洞”,反而会增添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引发向往在实际工作中大展拳脚的学生“共鸣”。

三、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制度建构

提升高职学院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学校的普遍共识,为此,不仅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更要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观念认识、示范引领、指导培训、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多个维度加强制度建设,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实到主体上、细节里、工作中。

(一)推进教师育德能力指导培训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意识可以促成主体积极作为。习近平曾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4],所以,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执教者首先要对课程思政理念有着清晰认识、高度认同。高职院校自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师即为“经师”也为“人师”,建立“课堂思政”意识形态责任制,针对课程思政内涵及意义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使专业教师认识到其所肩负的“教书”“育人”双重职责,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部分专业老师缺乏思政教学经验,欠缺发掘专业课中育人元素、思政元素的能力,学院可以邀请校内或兄弟院校相关领域的先进个人分享开展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关于如何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主体性和主导性的统一。也可以建构起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协同教育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职能互补,为教师之间交流教学心得、相互提升提供契机,保证课程思政不流于口号、不流于形式,使其更好的发挥出独特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二)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引领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型的课程观,是一个在方法论需要继续探索的新领域。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院要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炼、推广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办学的特色,优势学科也各不相同,课程思政在内容设计上自然也各有侧重。教学管理者借鉴校内外成型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时,应当充分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特色及课程设置,思考此种课程思政模式能否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产生同等效应,博采众长,打造带有本校特色和优势的试点项目,为更多专业、更多教师确立指标性的参考。试点项目一经确立还需要不断“打磨”,组织相关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式以及学生反馈进行汇总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保证课程中所用案例实时更新,紧追热点,贴近时事。除了要有示范课,更要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落实“为人师表”“人为师范”理念,教学管理者要定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专业教师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提升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心,拓展教学思维,延伸教学深度。保证教师以德立其身、以德立其学,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受到思政的魅力与感染力。

(三)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

经过长时间对各个高职院校走访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落实课程思政理念都是“只求开花,不求结果”。教革方向已经传达,至于教学质量和受众体验这些关系到课程思政能否“行稳致远”的核心要素反而没人关注。有的学校虽然制定实施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标准,但却没有确立执行要求、标准的考核评价机制,自然也就弱化了推进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所以,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学生在专业课上的思政获得感和成就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将学生的精神素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推广情况有一个宏观性的掌握,尤其是要对当前工作所可能遭遇的“瓶颈”和困难有所了解,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协助。为了使考核评价机制更具监督性和激励性,考核结果应与职称评审、年度绩效、评优评先等其他考核机制“挂钩”,激发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提升课程质量的内生动力。针对部分教师反映的,课程思政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情况,高职院校在明确考核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例如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的“度”的把握、思政元素在教学总时长中的占比、如何运用线上平台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中有哪些可选项。

(四)构建教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中央为加强高校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保证学以致用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办学定位的重要途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新时代健全人才培养体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视为与“思政课程”同等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来抓,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出谋划策”尝试多重的教学方法,为此必须要通过顶层制度建构,为教师的创新行为给予组织、资源保障,以及相应的物质、荣誉方面的激励。

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工作的责任与分工,学校教学管理层要设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例如校长、党委书记作为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抓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设计工作落实的总体方案以及所需人力物力的调配,教务处则负责根据不同学科特色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各个学科教研部也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人以及机构,按照学校的总体思路,负责课程思政工作的保障、实施、考核及奖惩。上下联动、协同促进,形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

其次,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学科“藩篱”,着重推进基于课程思政需要的跨学科、多专业的团队建设,鼓励思政教师分享德育、普法、心理辅导方面的经验,专业教师分享职业教育中所可能遭遇的道德难题以及行业内所通行的职业规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知识、技能、理念和思维的良性互构,形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合力。

最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除了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建构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在思政课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要予以通报表扬和实际性的奖励,在传统的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评比中,突出对课程思政要求的考量,加大对课程思政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树立典型人物,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总之,课程思政的推进弥补了高职教育过度侧重技能培训而忽视品德修为提升的“短板”,这项工作复杂且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厘清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培养学科融合能力、更新教育技能方法,高职院校也要将推进教师育德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为教师能力提供组织、资金、人员的支持,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制度保障,保证课程思政工作的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