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梅传德
2023-08-07梅金红
梅金红
不觉间,父亲已去世37年了,早就想把父亲的先进事迹写出来,让后人了解父亲是怎样率领职工们艰苦创业,将满目疮痍的薄山赤岭变成了碧绿葱郁的青山翠岭,为国家提供了数万立方米的木材,薄山林场也就成为河南省小有名气的国营林场。遗憾的是,我这支拙笔实在是调动不起来。
一纸调令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1950年2月进入信阳南湾国营林场当了一名林业工人,从此以后,他边劳动边自学文化知识。经过4年多的刻苦努力,已能读书看报,记日记写家信,并掌握了一整套育苗造林技术,场领导还准备提拔他担任领班的班长。父亲踌躇满志,拉开了要在这个林场大干一番事业的架势。有天父亲来到局领导办公室,领导告诉他:“组织上决定调你到薄山林场去工作,主要是负责育苗造林……”说着就把一纸调令递到父亲的手中。父亲一下子愣住了,真的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正处青年时代的父亲,背着背包,怀揣一纸调令,迎着1954年初春的寒风,从信阳南湾国营林场,只身来到岩石裸露杂草丛生的薄山林场安营扎寨,开始了在这荒山秃岭上播种绿色希望而又漫长的艰苦创业之路。
艰难的创业
父亲被分配到薄山林场下辖的土门林区担任苗圃地专业队队长,说是苗圃地,其实就是灌木丛林杂草丛生的荒地,要在这里建立苗圃地,谈何容易。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水源问题,再就是凹凸不平的山地难整。为了不错过育苗期,父亲很快就拿出打井、整地方案,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打出一眼水井,整出了12亩苗圃地并全部育上了松树苗。在育苗中,父亲负责浸种、农药拌种、催芽等全部过程。同时做到标准下种,精细管理。到了秋后,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松树苗木又嫩又绿,长势喜人。为了使苗圃和造林两个面积协调发展,父亲上山规划,当年造林500多亩,成活率达85%,受到场部领导的表彰。
父亲在土门林区一干就是4年,整出苗圃地30亩,造林2400多亩。正当父亲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把荒山绿化完时,场部领导下令调父亲到大岭组建新的林区。
为让荒山尽快变绿
韶华流水,殊荣非易。父亲来到大岭林区的当天,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当他发现职工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草棚子,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夜里他召开职工会议,研究决定自己动手建房、解决职工住房的问题。父亲自己设计建房方案,是用木板夹着,中间填土,砸实后取下夹板,再用木板夹着,中间填土砸实。这样反复进行着繁重而又费力的笨重活,让职工们干起来确实太辛苦了,但没有办法。父亲带领职工们迎着凛冽的寒风,起早贪黑,终于在一个月内建起了15间草房。让职工们在春节前,住上了自己建起的新房。
春节过后不久,父亲又带领职工们清除杂草,平整土地,建立苗圃地16亩,全部育上了马尾松树苗。
大岭林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去往山外和林区内的道路都不通,人们进出都很困难。为了解决人们行路难的问题,父亲自己制定修路方案,并带领职工们投入到紧张而又繁重的修路中去。路修通了,造林季节又到了。经过一冬一春的紧张施工,共造林850多亩。
由于大岭林区荒山面积大,照这样的造林速度进展,需要24年才能把荒山绿化完。为了加快造林绿化的步伐,父亲写出请示报告,向场部领导要人要资金。但出乎意料的是,场部领导让他到芦庄组建新的林区,并继续担任苗圃地专业队队长。
痴情一片为青山
父亲来到芦庄林区的第二天,就投入到整地育苗的生产中。有些青年职工不懂技术,父亲就手把手地教他们。
落日的余晖,烧红了西天。忙碌劳作一天的人们都已经收工,父亲才最后一个离开苗圃地。夏天,蚊虫叮咬,浑身浮肿。冬天,北风呼啸,雨雪交加,耳朵、面部、四肢的皮肤冻伤了一层又一层,鲜血不时地从皲裂的伤口流出。每到夜晚,风声夹着野兽的吼叫声,在山野回响,凄凄凉凉。在这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春季,父亲带领职工们育苗,夏秋管理,冬季上山造林。当时,芦庄林区除少量的残次生林外,大部分都是荒山秃岭。针对当时的情况,采取狠抓封山育林,大力开展人工造林。森林复被率显著提高,活积木蓄积量逐年上升。对于岩石裸露、土壤极少的地方,采取用炸药炸坑、移土栽植法进行造林,并以每年670多亩的速度递增。正当父亲满腔热忱、信心百倍地要在这里把荒山绿化完时,场部领导又下达了命令,调父亲到黄山坡林区接受新的任务。
艰巨的任务,成功的喜悦
父亲来到黄山坡林区的第二天上午,就投入到了育苗生产中。当他发现自己所掌握的育苗技术,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育苗生产时,便自费购买了有关育苗技术的书籍,边育苗边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找专家讨教。经过3年的刻苦自学与实践,已经初步掌握了育苗新技术。经父亲培育的松树苗嫩绿粗壮,栽植成活率较高。
1979年初春,父亲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中国首次从美国购进松树种子,交给父亲试育,并强调一定想尽办法试育成功,不许失败。父亲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育苗经验,翻阅有关资料,走访当地老农,到各地山头实地勘测,分析土壤情况,查看气象资料,精心制定营林计划,并开始在山上搞实验。然而,这件事在当时還是件新鲜事儿。有人对父亲不以为然:“你搞什么名堂,我们从来不搞什么试验,还不是同样造林?”父亲不善言辞,他没有与人们争辩。他想,只有用事实才能说服人。于是,父亲默默无闻地干着,不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只管走自己的路。他要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改变林业生产的面貌,来改变人们轻视科学的意识。这一年,父亲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终于获得了一些较为科学的数据,并用这些经验指导造林实践,使造上的马尾松、湿地松、美国松等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都位居全林场首位。于是,老场长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父亲说:“你没有进过林业学校的大门,全靠自学,在育苗造林方面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真了不起!”
的确,科学的事业是艰难的,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人们看见,父亲比以前更消瘦了,脸更黑了,熬夜攻关,眼睛布满了血丝,有时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难怪贤惠的母亲常常忧心忡忡,担心父亲弄出一身毛病来。
选优是艰苦的,必须到山林中去苦苦寻求;选优是复杂的,必须经过反复的培育、试验、测定。为此,父亲几乎耗费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白天,翻山越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拼搏;晚上挑灯夜战,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夏天,蚊虫叮咬,留下累累伤迹;冬天,冻僵的手脚皲裂,疼痛难熬……科学研究,本来就是要付出代价的呵!
8年来,父亲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优良选种培育,积累了上万个数据,记下了5大本笔记,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鉴别和判断,从中选出优良的松木良种100多株,这种优中选优所产生的松木种子“手”,能完整地复制优株的基因,保持优株的优良特征。用这种苗木造林长得快,其中最佳的立株3至5年生,平均树高3.98米,单株材积0.0639立方米。
父亲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满目青山绿
奋斗和探索是父亲的追求。30年,在人生的旅途中也不算短,他孜孜不倦的愿望,几乎维系在这个绿色的世界上,他一刻也没有停歇过。30年间,父亲把心血倾注在薄山林场的每一株苗木上,可以说每一个造林小班都有他的足迹,全场6个林区,有4个林区的施业区林地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30年来,父亲所在的4个林区,先后累计造林86900多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8700多亩,森林覆盖率75.6%,活立木蓄积量17.86万多立方米。
党和政府没有忘却那些在崎岖的山路上默默无闻地登攀的进取者。父亲先后多次被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河南省林业、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林业劳动模范、林业功臣、先进林业工作者、优秀林业技术工人等。在成绩面前,父亲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在他心中,又在勾画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绿化蓝图,决心要把余下的24.4%的荒山全部绿化完,让薄山林场成为豫南地区绝好的“绿色明珠”!正当父亲向这个宏伟目标前进时,病魔悄然降临。
父亲的愿望如今已变为现实
父亲求实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和带动了全场林业职工“向荒山要绿色,向林地要资源,向资源要效益”的实干精神。他对技术的要求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凡不符合标准的,必须返工重做。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绵绵细雨,都要到现场检查育苗造林的质量和完成数量。
1983年春,父亲仍然带领林业职工投入紧张的育苗生产中。育苗结束后不久,遇上较为严重的旱情。为抗旱保苗,身为林业劳动模范、林业功臣的父亲,仍然和职工们一起,肩挑水桶,共同奋战了半个多月。肩挑肿了,脚磨破了,树苗救活了。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感觉胸部疼痛,越疼越厉害,到驻马店市人民医院未能确诊,医生建议父亲到河南省有关医院检查治疗。
由于长时间的辛勤劳作,父亲终于病倒了。来到医院,经过化验、拍片、检查诊断,最后令人担心的结果终于出来了:胸膜癌。拿到诊断证明书,弟弟步履蹒跚地走出诊断室,见父亲正在焦急地等待,并剧烈地咳嗽。我和弟弟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告诉他,父亲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也不再打听。
为控制病情的发展,经组织上安排,父亲住进了驻马店市保健医院。经过医生们的精心治疗,父亲的病情有些好转,全家人都天真地以为父亲的病会渐渐地好起来。但可恶的癌细胞逐渐地扩散,一次次化疗,都无济于事,父亲的身体极度虚弱。母亲、我和弟弟、妹妹都万分难过,但父亲总是安慰我们:“不要紧的,过几天就会出院的。”不久,院方通知我们,说父亲生命垂危,让我们准备后事。我们分头行动,给场部领导打电话。场部领导赶到医院,见父亲已不能坐起来,但头脑还比较清醒,说话清楚,便安慰他安心养病。父亲说:“张书记,场里的工作这么忙,你还来看我。我知道我得的是治不好的病,我活着没有把荒山绿化完,死后看着你们把荒山绿化完。為节约开支,我死后,场里不要为我开追悼会,不举行任何仪式,丧事简办。”
父亲长期在野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过度操劳,导致患了绝症,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83年7月4日晨6时50分与世长辞,享年59岁,为祖国绿化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父亲去世后,场部领导遵照他的遗言,从简办了丧事。
时光如梭,逝水流年。转眼之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37年了。父亲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在全体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下,目前,薄山林场所有的荒山已经全部实现了绿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想,如果我的父亲地下有知,听到这则喜讯,一定会含笑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