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生葡人设计师江连浩引领的澳门设计艺术风范

2023-08-07陈汉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土生澳门艺术

陈汉才

设计已经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设计不单是一个经济活动的表现,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佐证。澳门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是一个设计的回顾,也是澳门文化和经济的一个侧面。当中的一些历史背景,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的层面往往是影响设计最大和最深远的原因。这里尝试用几个角度观察一下澳门设计的发展,主要从80 年代开始,一些设计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地时期的民生和教育情况,设计和艺术的观念。重点聚焦在澳门设计的当代转变,探求转变的原因和介绍设计的特色。从一个不依赖商业环境的平面设计到城市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设计,澳门土生葡人灿烂多彩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观念的表达,与当代艺术融合的现代设计,这些与政治回归的观念和商业蓬勃的社会碰撞而产生的设计演绎都会作出探讨。

1.澳门现代平面设计的历史背景

要了解澳门设计的概况不能不补充一些澳门独特的历史背景,因为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更容易明白澳门设计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澳门设计的特色。澳门前身由于是一个长达四百多年的葡萄牙殖民地,一些政治和教育背景影响了很多经济和民生的发展,当中也包括人才和设计。澳门设计意识的崛起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有政治和经济的大时代概念形成。但了解一些澳门历史特别在大时代、大转变之前的情况是可以更生动地比较出那种意识的萌芽和呈现出来的结果。

1.1 澳门在葡属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澳门从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后的几百年历史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殖民主义形势,澳葡政府一直没有以殖民者的身份强迫华人学习葡语。澳门真正的殖民时期开始于1849 年。葡萄牙调派的新任总督阿马留强征土地和单方面对澳门实行主权,引致居民不愉快和最后发生总督被刺杀的流血事件。之前的三百多年都是华洋共处,葡萄牙人向中国政府缴纳关税用租借的形式生活在澳门,东西文化相互尊重的社会秩序维持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图1 20 世纪中期澳门生产的炮竹包装贴纸(Luis Cunha:《A Publicidade em Macau,澳门老广告》第77 页)

图3 儿童时期的江连浩和父亲在澳门塔石球场合影( 江连浩提供)

图4 70 年代江连浩创作的黄飞鸿漫画(作者拍摄)

澳门在近代的殖民管治时期中,主要有三个社会阶层,居住在澳门的人也无形地被三个阶层分隔。第一阶层是作为管治者的葡萄牙人;第二是土生葡人,即葡萄牙人通过与其他血统的人通婚后留下的混血儿;第三就是华人。由于管治政府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华人在社会的最底层,由于不懂葡语很多时候比较被动,声音不容易被反映。土生葡人由于懂得葡语和粤语,很多时候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上世纪中后期在澳门政治体系中,土生葡人社群主要服务于澳门的公务员团队和纪律部队。由于语言和葡文化属性靠近管治阶层,他们有上传下达的稳定作用。也由于有特权身份,土生葡人在社会阶层中有意或无意地阻碍了华人的话语权和得到公共资源的渠道。他们在社会各阶层之间比较容易获得好处,在社会资源的占用比较有优势。20 世纪80 年代之前土生葡人族群由于大部分都是从事福利比较优厚的公职工作,或专业服务,如律师,医生、建筑师、翻译,新闻等的工作,他们在澳门的社会中有比较普遍的优越感。

1.2 澳门早期的艺术与设计氛围

澳门昔日是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很多不同宗教和观念都从西方传入了澳门,但由于澳门的地域非常细小,很多的观念也是相对保守和守旧的。20世纪中期的澳门,由于经济的低迷,小城生活变得简朴而宁静,很多的艺术活动规模非常小,80 年代之前很少有机会看到外来的艺术展览。澳门的展览大多是本地艺术家,或本地艺术协会成员举办的年度展览,艺术风气相对保守,艺术氛围比较单一。很多本地艺术家在本地创作,风格都偏向传统,有素描、水彩、油画、国画、摄影等创作类别,很少涉及雕塑、观念艺术或当代艺术。艺术活动或创作主题都是相对单一,如风景、人物等的描写最为普及。很多本地艺术家在中小学当美术老师或私人教室教授艺术绘画,艺术活动在澳门比较低调。当时澳门也缺乏展览场地,很多艺术画展都是在中华教育会之类的社团会址举行。官方的艺术场地也是寥寥无几,当时的一个澳门贾梅士博物馆展览厅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艺术展览场地。澳门严重缺乏艺术的空间限制了民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没有商业或其他原因的推动,设计不可能有什么鲜明的和代表性的表现。早期澳门有一些轻工业,就是玩具、神香、火柴和炮竹生产的行业,这些色彩缤纷和图案精美的火柴盒招贴和包装设计,或多或少反映了设计服务于商业的目的。很多包装图案都是按客户要求绘制的,设计并没有什么地方色彩和品牌意识,但也反映出这个时期的设计大多是服务于出口贸易,并没有自我文化意识的觉醒。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娱乐场(赌场)酒店设计就考虑了很多的地方和文化特色。如当时刚刚落成的葡京酒店,豪华壮丽的酒店大堂,西式的水晶大吊灯衬托出圆形的大厅,圆形大厅天花用上葡国最著名的彩色马赛克刻画出葡萄牙人大航海时期的船队,让人怀缅昔日葡萄牙帝国的探索精神和勇气。设计艺术在当时的澳门的确有平民和贵族的两极分化,葡国和土生艺术家展示艺术作品大多于博物馆或高级酒店大厅里,相反本地华人艺术家一般没有很合适的艺术展示场地,很多的展示形式都是临时搭建的,殖民地时期社会的阶级观念是鲜明的。

图5 1982-1984 年江连浩设计的《澳门政府建筑物及名胜古迹》系列邮票(陈震宇:《澳门邮票》第79 页)

图6 90 年代江连浩在他的时装展览开幕会上与嘉宾介绍作品(江连浩个人官网:http://www.arscives.com/25years/)

图7 1982 年发行的澳门流通货币,用吉祥图案和文字作主题图7(江连浩个人官网:http://www.arscives.com/25years/)

图8 1999 年回归前夕马伟达指导创作的澳门国际音乐节海报(《00-01澳门设计双年奖作品集》第47 页)

1.3 澳门的教育和设计行业背景

澳门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普及教育有明显的两极化趋势,有“个别的超前性,和普遍的滞后性”。这句话由澳门教育史学者刘羡冰表达了澳门当时的教育情况,澳门华人教育几乎大部分都是民间社团或宗教团体开办的,民办学校没有受到政府的经济资助。华人学校普遍教学资源不足或落后,也由于当时澳门高等教育缺乏造成澳门华人社群教育程度相对偏低,比较困难地在社会上竞争。相反在官立学校教授葡语和英语都是由澳葡政府资助,办学条件和一般华人学校差别很大,土生葡人族群很多受教于比较好的官立学校。当时大部分的华人家庭都坚持自己的下一代学习中文和英文的教育,因此华人子女就读于以葡语为主要语言的官立学校的情况并不普及。澳门的官立学校,师资优良,校园设施完善,以西方模式办学,体制比较开放和自由。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家庭的子女一般都受教于这种官校或天主教修道院办的学校。由于经济和家庭的背景不同,富裕的土生葡人家庭都会把子女送到葡萄牙或欧洲升学,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多。相对华人在80 年代之前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多。由于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经济背景,华人在80 年代和土生葡人族群比较相对处于劣势。土生葡人由于在教育的优越、在多语言的环境长大,特别是懂葡萄牙语的优势,他们又懂粤语能和华人流畅沟通,所以在政府80 年代大量招聘公务员的时期,他们很多都从事政府公职。优秀的土生葡人族群很多都是有见识的精英分子,他们见识渊博,作风和观念大胆创新,是建设澳门新一代城市的重要动力。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澳门设计大部分服务于本地的消费市场和娱乐场。由于当时还没有本地的电视台,市民的娱乐大部分都是收看香港的电视和纸媒资讯如报刊杂志之类。当时澳门广告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制作简单的本地报纸广告和小型的楼宇销售推广设计、店铺招牌等等,还有游客的手信店也需要一些饼吃的包装,这些就是行业当时的状态,广告行业包办设计。但实质上这些广告公司是以制作为主要收入,设计都是附带的,设计的价值始终没有被重视,很多艺术家闲时也会参与一些广告设计增加收入。比较大的酒店或娱乐机构喜欢雇用邻埠香港的设计公司做设计。澳门当时有一种心理,觉得香港的设计比较好和比较专业。在20 世纪80 年代香港城市高速发展,轨道交通发达,城市高楼林立,对比澳门真的会让人失去自信。

澳门居民大部分以华人为主,每逢国庆或过大年的时候都会大肆庆祝,国庆牌楼和过年的花车巡游应该是早期澳门设计的一个特色。国庆节临近澳门街道都会张灯结彩,各大社团和机构纷纷在国庆前夕在建筑物上搭建国庆牌楼,大的牌楼可以横跨街道,汽车可以在牌楼中间往来穿梭,一般的牌楼形式也会在整个建筑的外立面上搭建,牌楼上写满庆祝的标语和图像,也会用红旗和一连串的电灯泡作点缀。所以每逢国庆节澳门的大街小巷都会光亮起来。这是老一辈人的童年记忆。

图9 马伟达设计纪念贾梅士研讨会海报(《98-99 澳门设计双年展作品集》第34 页)

图10、图11 马伟达、马若龙《远游记》插画与书籍设计(《远游记》插画集图26B)

图12 1999 年回顾前夕澳门艺术博物馆首个大型故宫珍藏展海报(《艺博馆十五周年海报设计》第7 页)

图13 2000 年杨子健设计别具风格的澳门国际版画展海报(《艺博馆十五周年海报设计》第18 页)

根据牌楼设计师和画家姚丰先生的描述,澳门每年的牌楼设计和搭建都是阵容非常庞大,当中牵涉很多不同工种的人和美术设计者,澳门很多广告业老板年轻的时候都有搭建牌楼的工作经验。由于牌楼的搭建牵涉工程结构、美工、电力等技术,几十年的经验成就了一批对美术字和户外广告招牌和设计的人才,这些人才最后在澳门不同的设计领域和广告业界有一定的贡献。

2.澳门平面设计的当代转变

澳门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低迷,如果与同时期邻埠香港这样的国际大都会比较,澳门可以算是非常坎坷,设计当然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但到了20 世纪80 年代,澳门的设计开始产生一股新的动力。当中由不同的成因造成,这里将会逐一谈论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澳门平面设计的当代转变不能不谈及澳门的20 世纪80 年代到1999 年澳门回归祖国的20 年,这是一个重要的20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澳门设计发展最迅速、最有质量的黄金时期。

2.1 政治环境的转变

政治环境往往是培养设计的最好养分。澳门在1987年的中葡联合声明落实了澳门回归祖国的事实,对于澳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澳门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慢慢蜕变成为一个文化城市,这些变化都和葡萄牙的政治环境和澳门回归的政治改变有密切的关系。葡萄牙在1974 年的康乃馨民主革命,推翻了独裁政府萨拉查,建立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权,4 月25 日葡萄牙这个象征民族自由的革命日被人民以“自由日”作纪念。很多年来葡国人民对于这个民主的国家意识依然热情高涨,这种热情和民主精神延续到了澳门,影响了澳葡政府的施政方针。从这个时候起葡萄牙政府主动放弃所有葡属殖民地,当中也包括澳门。但由于当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中国并没有接受澳门回归,但中葡联合声明以后,澳葡政府整体的治民策略改变了,面对回归就是面对澳门接近450 年管治的一个终结,也希望能为澳门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政府开始对华人学校的教育作出资助,改善居民生活的设施和公共政策,采取便民服务和公务员本地化、大力推广文化事业等措施。这些措施促成了澳门设计在非商业范围找到应用的空间,设计成为政府向市民宣扬政策的媒介。政府的设计变得亲民, 以往葡萄牙语是法定的官方语言,政府文件也不太理会华人能否阅读,华人面对公共信息像文盲一样,但陆陆续续很多的设计都会加入中文,让普罗大众都能看得懂,包括邮票上加入“澳门”的中文字,华人看到觉得特别亲切。对比葡萄牙民主革命前的时期,设计很多都带有帝国的意识,特别在邮票设计上经常有些军事风格的人物作主题,但现在都变得亲切和带民主气息的。

图14 2004 年澳门当代艺术家缪鹏飞以“生存状态”为题的装置艺术作品(《缪鹏飞画集·第四册》《生存状态》)

图15 2017 第十六届澳门城市艺穗节海报,欧俊轩设计(设计师欧俊轩提供)

图16、图17 2018 年澳门特色老店推广计划,欧俊轩设计(设计师欧俊轩提供)

土生葡人设计师江连浩,澳门土生土长,自小在文人家庭长大,父亲也是土生葡人,是法语教师,也是当澳门一份葡文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妈妈是记者和作家。他在澳门成长,在澳门受到中葡文化的熏陶,从小对艺术和连环画有浓厚兴趣,也对世界文化和葡萄牙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中学后到葡萄牙里斯本艺术高等学校修读艺术及设计。1971 年回到澳门服兵役,也在澳门葡京酒店举办了一次版画展览。江连浩的艺术才华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很快年轻的江连浩受到澳督李安道的委派为澳门做一个文化调查,他就这样踏入了他的艺术设计生涯,也和澳门的设计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在1976 年创作了《黄飞鸿—山东来客》漫画并参加了意大利卢卡召开的连环画大会。黄飞鸿是耳熟能详的广东人物,他是一名懂得功夫的中医师,为人热心,好打不平。江连浩年幼的时候就醉心于广东电影的英雄人物,他的一颗心是远大崇高的,也是没有民族界限的,对外来文化保持谦卑和敬仰的态度。

他的设计想法经常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观念,包含了很多葡萄牙文化的内涵,对东方艺术和文化非常崇拜,也欣赏东方哲学思想的奥妙。1982 年他以《澳门建筑物及名胜古迹》为名设计了一套邮票,他用温暖的情感,简洁的图形和色彩把澳门以往感觉威严的政府建筑物变成一个漂亮且庄重的艺术品,艺术格调非常高,一改以往殖民地惯用的帝国统治者气氛。江连浩设计的邮票打破了本地画家常用的自然主义手法,他以图案为元素,以设计的语言说话,是澳门历史上一个具备真正意义和深刻印象的设计。这套邮票开启了设计的意识和设计师的自我价值批判,风格鲜明,是澳门当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澳门现代设计的一个觉醒。

江连浩对澳门的设计贡献非常大,他本身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设计对澳门而言影响力不单在平面设计领域,还有时装、摄影、家具、室内设计、钱币、舞台设计等,涉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他在澳门被称为“澳门设计之父”。由于他的爱好和学问的渊博,他被委派为澳督的文化顾问,为澳门的文化事业出谋献策。他曾经醉心于时装设计,在国外多次发布时装系列作品,主题都围绕东方的神秘国度与西方美学形式的碰撞,如《东方之路》和《曼达拉—世界之巅》。江连浩的设计总是给人一种看着东方但又摸不透的感觉。

江连浩在1982 年设计了澳门的流通货币,当时距离澳门回归只有17 年。这一批流通的澳门货币可以算是葡萄牙人离开澳门之前的最后色彩,货币由江连浩亲自设计,里面包含5 个基本币值,一毫、两豪、五豪、一元和五元。一毫到五豪,分别用了中国人认为最吉祥的意义“福禄寿”来代表。一元是双鲤鱼图案,代表吉祥如意。五元用了龙的图案代表尊贵。五款货币的后面都印有葡萄牙国徽。这个带有浓烈中国文化气息的澳门货币是一个难得的设计,也是华人地区唯一使用“福禄寿”概念的流通货币。尽管这个货币在回归后不能使用,但作为这个世纪历史的终结,货币一面是葡萄牙国徽,一面是中国色彩的吉祥图案,两者结合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反映出回归前两国文化的相互尊重。而江连浩是真正的多元文化设计者,能精准地把两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合二为一,实在需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和智慧。江连浩开创了澳门设计的现代启示,引领一代设计师对设计作为文化的深度演绎,他高度掌握设计的正统形式,在他的手上设计总是带有一种规范且庄严与敬畏的情感。尽管澳门并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氛和商业设计,但这种文化深度发掘的设计作为城市文化也是非常罕见,是平面设计应该特别关注的领域。平面设计一直以商业为基础的发展核心被改写了。澳门由于是个多元文化和语言共融的社会,新的结合式文化设计会在这个地方重新演绎。

2.2 澳门文化机构引导的设计浪潮

澳门对文化城市的理念实施,让市民生活的素质提升,包括大量的民康设施建设,以往是管治阶层和土生葡人社群的特权慢慢瓦解。市民也有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文化政策和文化局的成立,带领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信息和设计浪潮。这个浪潮几乎覆盖了整个政府架构的设计和出版物,但以澳门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旅游局、澳门博物馆、民政总署、邮政局等政府部门最为领先。澳门文化局不单创办了《文化杂志》,还特别集中推广“两团两节”,就是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澳门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每年这些重大节目的推广和宣传都是极其大胆创新,鲜明的视觉主题为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展现了现代的气息,设计的表现带有强烈的当代艺术风格。两节推广期间走在澳门的街头和公交站,看到海报灯箱的宣传设计真的犹如置身欧洲城市的感觉。

负责两团两节的就是文化局的设计部门,总管这个部门设计的人是马伟达。他和江连浩一样,也有土生葡人的背景,他和哥哥马若龙(马氏兄弟)是澳门不可多得的设计奇才。和哥哥不一样,他性格文静,爱思考,成长过程并没有高等教育背景,他曾获文化司署发放的奖学金到葡萄牙波尔图艺术高等学校深造,他游遍欧洲国家考察艺术和设计,是热爱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理念的设计师。和他的性格不一样,他的设计充满了热情和个人风格,设计看着随意和轻松,但事实上设计的思考有深度的准备和远见,他是刻意为澳门和文化局发展一种风格,而且通过长时期的演绎和渗透,让这种鲜明而独特的设计风格深入民心,让每一个旅客和澳门市民都能感受到文化政策和文化城市的发展理念。

2.3 马伟达的图像世界

马伟达的设计作品众多,是一个多产的设计师,他的设计服务于葡人社团、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多年来获奖无数,且囊括澳门设计双年奖的全场金奖,在澳门平面设计界可以说他的辉煌成就至今无人能及,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澳门国际音乐节的系列设计。研究每年音乐节设计大致可以看出澳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设计风向,这种视觉设计是从海报设计开始到系列性的节目简介和表演场地、场刊等的一系列设计,是上世纪末澳门城市文化的视觉符号,印象深入民心,成为澳门设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代表澳门平面设计在世纪过度时期的一个丰盛年代。1999 年的正值澳门回归祖国前夕,第十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是马伟达一个经典作品,表达用了像中国草书书法般的线条,银底色加黑白金色衬托映出自由的艺术气息。中文以直排形式,从左至右,上之下排列,字体紧凑的距离让人感觉庄严肃穆,与活泼奔放的线条对比产生强烈的跳跃感。这种开放的视觉表达形式在平面设计中非常罕见,在澳门平面设计的传统中没有出现过,是一个大胆的创作。风格明显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中、葡、英三种文字巧妙的结合又不产生矛盾和刻板的编排。文中有图,图中有字,是一个高度信息与情感融合的杰作。

马伟达的平面设计有两个侧面,一个是他运用当代艺术作为语言设计和营造文化城市的都会魅力,一个是他私人的图像世界。两个世界时尔结合,时尔分开,做成亦幻亦真的平面设计魅力。有一些作品带很强的个人风格,如为纪念贾梅士研讨会设计的海报。海报用了六种语言说出“贾梅士—世界的诗人”字句,也用了非常简洁有力的图形和文字拼合成贾梅士的“肖像”,加上海报上唯一的图片就是波浪纹的衣领,是当时葡萄牙人的服饰,其他的都是文字、符号或几何图案。贾梅士有一只眼睛失明,象征萄牙帝国的地球仪巧妙地代表了他的一只用布遮盖着的眼睛,毛笔就是鼻子,他的名字就是他的长胡子,衣服就是葡萄牙人航海的坐标古图,错纵复杂的航线暗示了葡萄牙人的航海历史。图形虽然简单但每一个都是代表着深刻的葡萄牙精神,耐人寻味。

2005 年出版的《远游记—马若龙及马伟达插图集》是马氏兄弟合作的一个奇妙插画和书籍设计。《远游记》是17 世纪葡萄牙探险家飞能·便度的探险记述,书中的情节可能不是全部真实,但很多的异国情调和探险历程也是非常有趣的一本著作。他们兄弟两获邀为新版的《远游记》书籍设计插图。两个人无间断合作把这套书的插画用新的风格重新演绎。插画以钢笔画风格为主,人物的造型神秘有趣,人物的描写像现代版的占士邦,角色千变万化,反映了马伟达和马若龙对葡萄牙人探险精神的浪漫化表达,当中反映了一些像旅居澳门的葡萄牙诗人庇山耶的放纵生活情景。马伟达的设计和插画作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需要深入分析才能仔细找出土生葡人社群在澳门生活的精神所在。

2.4 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艺术

除了澳门文化局的设计以外,另外一个极具影响力且风格独特的设计部门就是澳门艺术博物馆,在澳门简称艺博馆。世纪交接的时期艺博馆是由吴卫鸣带领的设计团队负责,由于每年都会有不同的高质量艺术展览,特别是每年极其珍贵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展出,用来推广艺术展览的平面设计都是特别精美和讲究,也是澳门平面设计的一大特色,在回归交接时期达到了鼎盛。

艺博馆的设计丰富了澳门市民的艺术及设计心灵。艺术博物馆的平面设计风格独特,有华丽堂皇的艺术感,也有明快简洁的当代设计精神,与澳门文化局的设计风格有明显的分别。艺术博物馆除了有富有艺术和设计经验的馆长吴卫鸣以外,还有很多非常出色的设计师,如邹志全、罗家俊、杨子健、周小良等。他们对于艺术和设计之间的表达有很独到的眼光和判断力。吴卫鸣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少年时期与兄长吴卫坚跟随画家甘长龄学习绘画,早期在澳门绘画历史建筑受到土生葡人江连浩先生的欣赏,被引介到澳门文化局工作。热爱艺术的吴卫鸣也获得文化司署奖学金到葡萄牙深造。他在设计和艺术上都得心应手,他的创作风格大胆且含蓄,让人深不可测。1999 年回归前夕开幕展出的“盛世风华—故宫藏清代康、雍、乾书画器物精品展”是回归前艺博馆的一个经典设计。吴卫鸣使用了尊贵的金色,让华丽的帝皇气派巧妙地结合了中葡英三种语言文字,展示出澳门前所未有的、富丽堂皇的中华艺术气息,既有历史的回忆也有艺术感染力,是澳门的平面设计和国家历史与艺术的一个设计新风范。

2000 年的“开放·融合—澳门国际版画展”是杨子健的设计。海报一式三份各有不同的点缀颜色。这个设计使用了特别设计的字体,艺博馆的设计开创了澳门平面设计重视中文字体设计的先河。海报体现了当代艺术和现代主义的理念设计,有明显的国际平面主义设计结构和风格,信息阅读流畅,简洁的留白空间和刻意放大的图像给人现代主义的精神。同时也有杨子健的设计比较注重细节的作风。艺术博物馆长年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及设计展览,也是一个设计多产的部门,加上政府在艺术和文化上的大力推动,艺博馆的设计在澳门的城市范围造成很大的影响,成为澳门视觉文化的元素,也是澳门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成果和遗产。

3.澳门土生葡人的创意力量

澳门的土生葡人由于拥有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背景,在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有更佳的文化亲近性。在20 世纪60—80 年代他们很多都有葡萄牙或欧洲领先地区的学习经验,他们带着先进文化和艺术理念回到澳门,服务于大力倡导文化策略的澳门政府。当时的政府是以葡语为官方语言,懂得葡语是必要的也是有优势的,所以在政府鼓励文化策略的浪潮中经常看到土生葡人设计师的身影,他们用开放观念发展和带领澳门当时相对保守的设计文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个相当富挑战性的难题。澳门由于长期的社团文化氛围让进步和批评都不太容易,土生葡人天生的乐观和打破传统的性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条件。设计和艺术观念走上突破的路就需要这样的思维。

土生葡人很多都有多才多艺一身兼数职的特性,他们逆境奋进、克服困难的例子很多,且大部分土生葡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比较宽广,没有太多的文化隔阂,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度极高。这些土生葡人文化都是体现澳门多元文化共融的核心价值。澳门过往的历史当中很多的土生葡人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较高,也普遍欣赏中国的艺术和民间工艺,也有大量的中文经典著作被翻译成葡语,而澳门的华人对葡萄牙文化的理解相对甚少。

从16 世纪开始土生葡人社群无论在语言、饮食和生活文化方面都已经有全球化的影子,澳门土生语(Patua)本身就是一个混合的语言,被认为是16 世纪从马六甲的葡人社群传到澳门的语言,土生菜和土生文化传承了葡萄牙人几百年航海历史文化的精髓,这种结合欧洲、非洲、印度和亚洲的文化力量在20 世纪结束之前又一次展现它灿烂多彩的魅力与创意。土生葡人的设计艺术为澳门的设计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产生了深远影响。

3.1 现代艺术融入设计观念

关于澳门现代平面设计的转向,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解就是当代艺术的引入和发扬光大。以往澳门由于地域和经济的限制,对外交流甚少。本土艺术氛围过于单一和保守,艺术产生的对话和观念不多。很长时间艺术以社团的形式出现,展览多千篇一律,艺术的功能在于社交和认同,艺术的讨论和价值观一直停留在儒雅的品味上没有突破。

20 世纪80 年代由于土生葡人的积极推动,他们带着欧洲先进的艺术意识回到澳门,急不可待地希望澳门的艺术形式有改变的空间。陈旧的展览和艺术主题与进步创新的城市感觉格格不入,所以艺术形式和观念必须革新。在土生葡人艺术家、建筑师马若龙带领之下,澳门文化共同体——现代画会成立了。成员有土生葡人建筑师马若龙和平面设计师马伟达、来自上海的当代艺术家缪鹏飞和太太袁之钦、本地艺术家吴卫鸣、来自香港的艺术家郭桓。他们为了推动当代艺术不遗余力,组织对外交流,把艺术带到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作展览,用争取艺术交流的机会带动澳门的艺术改革。由于六个创始成员中四个成员都服务于澳门文化局,包括马氏兄弟、吴卫鸣和缪鹏飞,所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文化局的创作氛围与澳门的当代艺术是平衡发展的。事实上这时期很多的设计有大胆的风格和自由的表达气氛。马若龙是这时期的文化局局长,马伟达、吴卫鸣和缪鹏飞都在局内从事设计工作。马伟达一直掌管文化局的设计,而吴卫鸣后来被委任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掌管博物馆的设计,这时期的平面设计、书籍设计等都充满了当代艺术的气息。设计风格突然有了很大的超跃,设计变成绘画,绘画又变成了设计,文化局的设计部充当了设计的实验室,文字大胆地编排,图形也被解构演绎,信息的阅读性变得层次丰富。设计把澳门的三种文字风格演绎得天衣无缝。中文视觉性和阅读性都较高(这是符合澳门居民大多数是华人的实际情况),葡文大多被融入图像中,英文用于点缀画面。三种文字各自有自己的风格和定位,既是融合也是分离。这种设计看来极为自由,但实际操控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澳门地方虽小但三文四语(中文、葡文、英文,四语是粤语、葡语、英语和普通话)都是重要的。要做到这种平衡又不让文字在版面风格上变得呆板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设计工作。

3.2 代表性设计引导整个行业

澳门这种风格鲜明,大胆创新的平面设计风行一时,业界也没法形容这种类型的设计,由于这些设计大部分来自澳门政府的文化局和艺术博物馆,所以有“文化类设计”的称号。尽管澳门商业上应用这风格的设计不多,但在整体的全民教育和设计教育上影响还是巨大的。另外澳门在旅游推广的“文化之旅”形象上慢慢对公众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对改变以往澳门作为“赌城”的负面形象有显著的作用。除了设计形式以外,平面设计的优良制作也大大提升。澳门由于缺乏商业或大企业的质量要求,印刷和制作技术一向不太高,澳门的“文化类设计”要求很高的印制技术,特别是印刷特别纸张、专用色和装订技术上,促使澳门的印刷行业整体技术与质量上的提升。业界对于来自政府文化局的印刷工作往往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要多部门的人协作才能完成高难度的印制工作。印制与监管是相辅相成的,澳门设计师也是越来越懂得监管技术的要领。这些制作精良的工匠精神在设计和印制的过程都得到提升,也是澳门平面设计进步的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4.澳门平面设计在回归之后的发展

澳门在回归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经济蓬勃发展对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竞争激烈的娱乐博彩业,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造成澳门成为一个高成本的商业环境,市民从文化遗产的认定中得到了新的身份认同,商业化的旅游推广和高等教育的提升,令澳门的设计走向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4.1 澳门赌权开放的商业格局与世界遗产的身份认同

在澳门回归之后,在2002 年澳门特区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宣布开放博彩业经营权。以往博彩行业是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政府引入竞争将会带动经济和旅游业高速发展。 “一切都来得太快”,这个是生活在澳门市民的普遍心声,博彩业有如突变的巨兽,生长速度惊人,两三年间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娱乐消费的王国,让人惊叹,也让人惋惜。澳门的城市文化迅速被惊人的发展速度,拥挤的街道,堵塞的交通改变了城市原有的色彩。这种急速的经济改变打破了澳门的生活节奏,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物价高涨,市民失去了小城的宁静生活。

平面设计传承了上世纪澳葡政府文化政策的文化内涵, 到回归后有延续的趋势,到2005 年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就是澳门的平面设计从多方面如前述的文化类设计带领,再加上2005 年的东亚运动会的宣传推广,设计的方方面面已经是达到成熟的阶段,澳门的设计受到很多地区和设计组织的关注。由于从博彩经营税得到丰厚收入,政府能够投放较大的资源在文化推广和大型活动上,如大型国际性运动会、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拉丁城区大巡游、葡韵嘉年华、沙滩音乐会等。这些旅游推广再遇上2005 年澳门的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除了位于广东开平的碉楼建筑文化以外,澳门就是中国南部唯一的大型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城区,文化遗产是澳门的文化本质,也是澳门人比较自豪的荣誉。世界遗产宣传得到政府大力的推广,市民对澳门的文化和建筑遗产产生了一个新的认知,也触发了新的身份认同。这个价值是澳门文化多年来甚少出现的正能量价值。澳门作为文化之城从澳葡政府的年代提出到现在得到了巩固,但居民对日益扩大的旅游业产生了负面的印象。 博彩业、旅游业、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休闲娱乐中心等的称号已经覆盖到各行各业,澳门的设计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一个质与量的高点,而这个高点意味着一种转变的到来。

尽管多年来博彩业为澳门带来了繁荣,但博彩业从来没有得到正能量的价值。澳门小城就像为了旅客走马看花的体验而存在的。居民尽管在经济上得到了好处,但也因为租金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叫苦连天。澳门的设计也随着这个高成本、高消费的模式重新定位。澳门娱乐场的建筑千奇百怪,五光十色,十年间把澳门的天际线不断改变。博彩业的开放延伸了一些高级的消费模式,服务于“贵宾”VIP 的意识冒头了,部分的设计意识从温暖的文化角度急转为金光灿烂的“豪华”设计,缺乏了地方色彩。设计服务于食品手信店、旅游纪念品等性质的商业,会展娱乐业也有扩大的趋势。作为旅游城市,品牌观念的提升,小店和老店活化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设计需求。但是不能否认澳门的设计行业依然依赖政府作为最大的客户,政府部门对设计的接受程度回归后有所提高,提供了很多的设计项目和设计潜在工作。另外政府每年举办的商业展览和旅游活动是澳门平面和广告设计行业的重要内容。如MIF 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澳门大赛车和美食节等大型旅游活动都是广告和设计行业重视的项目。政府文化部门的设计依然重要,但设计风格走向形式化,失去了以往浓烈的欧洲艺术气息和艺术性。部分设计外归到政府以外的设计公司,整体设计风格在不断更新和突破。但部分设计偏向图像化的表达,如描述性的图像手法应用是比较普遍的,和回归前豪迈的当代艺术风格有明显的差别。年轻设计师加入设计行业,刺激了行业的创新,设计有年轻化的趋势,设计的精细度和展示手法有进步和突破,设计与内容的配合度也高,加上颜色的大胆利用,让整体设计洋溢在主题的气氛当中。设计的微调能力提升也是整体设计的技术提升的表现。

4.2 澳门普遍教育的提升与澳门设计在地区性的商业开拓

澳门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开始的近三十年,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提升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以往由于本地居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澳门长期缺乏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居民普遍竞争力比邻近地区逊色。艺术和设计教育在这几十年间迅速提升,澳门理工学院的艺术高等学校,培训了大量的设计人才,特别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末澳门的土生葡人由于在教育上的优越,和服务于政府职位和葡萄牙文化和语言的便利上发挥了重要的设计先导作用,他们对澳门的设计文化贡献是不能忽略的,他们的设计反映了多元文化共融的本质和人文色彩,是澳门不可多得的设计丰盛年代,也是澳门文化之城的基本价值观。澳门的平面设计就带着这种历史的文化转入21 世纪。澳门回归祖国,政治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转向,世界上没有很多设计师有这种政治突变的经验,华人社群依然是压倒性的占比。土生葡人社群和设计师要面临的是政治和语言的转向,是一个不容易适应的问题。回归后中文受到重视,英文是商业语言也被重视,葡萄牙语反而是需要提倡的语言。回归后推动澳门成为葡语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发展平台,以澳门葡语的优势打通商业的往来,葡萄牙语发挥了作用,这也促进了葡语和土生葡人设计师的参与。

结语

澳门平面设计的风格是鲜明的,设计有明显的特色和手法。这种手法也是由回归前的丰盛时期所创造,至今依然是澳门平面设计的一大特色。包括以大胆使用图案和图像为主的风格,加上自创性字体演绎出带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性平面设计。一个现象是澳门的平面设计不太依赖摄影图像,或者不直接使用摄影,一种有趣新奇的图案风格宜古宜今,视觉效果非常突出,这和澳门平面设计本身的商品属性较少的原因有关,而文化类别和服务业本身需要依赖感性的演绎较多。信息阅读方法是抽象性或象征意义手法为主,带有浓郁的艺术性和版画语言,和版画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平面设计作为公众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非常成功的,澳门艺术的观念也被平面设计的当代思维感染了。艺术领域的突破受到设计创新的突破而改变。这也是当代艺术和平面设计的相互影响的大趋势所致,澳门的情况也不例外。市民能接受创新的设计也就对艺术的创新有更高的要求,反过来设计也可以在创新艺术的基础上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澳门在地区性的设计特色依然存在,和香港的设计对比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原因是香港以商业设计为重心,澳门以文化设计为重心。香港的平面设计主要以品牌的商业模式、广告营销的设计作为展示主体,回归后也有一些关注社区和本土文化的香港设计师倡导香港文化和字体的一些表达,但力量并不强大。香港政府和公共事务产生的设计可以说是没有特别大的代表性。澳门的平面设计刚好相反,一个文化城市的设计演绎大部分是以政府和公共领域的展现为核心的。澳门商业的性质也不一样,主要以旅游、博彩娱乐、服务业等为主,两者之间的结合产生华丽和浓郁的设计观感,和香港讲求效率和市场效益的设计有很大的分别。

澳门将会配合国家的新区横琴自贸区的发展,往旅游休闲中心的大方向迈进。澳门的平面设计将会以国际旅游城市模式演进,将会更注重品牌设计的开拓和服务营销策略,加上大湾区的区域合作,旅游业服务的设计将会是澳门设计的核心。从目前的变化看,澳门的文化设计依然有领导地位但有固化的势态迹象,需要多方面的突破,设计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能够服务更大的范围,设计有精品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倾向。澳门设计未来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土生澳门艺术
来自小白楼的密令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纸的艺术
澳门回归日
打电话引来的故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让土生金”的好青年
棺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