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苏菲:马海德的红色恋人
2023-08-07密斯赵
◎文/密斯赵
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情缘促成了这段跨国的感情。
在上海话剧艺术社初露锋芒
1920 年5 月19 日,一个女婴出生在浙江舟山沈家门一户民族资本家家庭,取名周素珍(周苏菲的原名)。
青年时期的马海德和妻子周苏菲
在沈家门培英小学和定海女中完成基础教育后,周素珍出落成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性格活泼开朗的她,最喜欢在舞台上唱歌跳舞。面对台下的老师同学,她总是不吝露出明媚可人的笑容。大家都很喜欢她。
1935 年,家里为16 岁的周素珍安排了一桩亲事,她却拒绝封建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去上海闯荡。
通过朋友介绍,周素珍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供应社,成了一名自力更生的女演员。这个话剧社的发起者和管理者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时的左联已在上海成立了5 年。左联以在文艺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为纲领,其创办的刊物在国内颇具影响。
很快,天生丽质又聪明好学的周素珍被天一影片公司的青年导演王滨发现。王滨邀请她在电影《海葬》中出演渔家女这个角色。作为配角,周素珍出演的清纯渔家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然而,周素珍的星途却被日益紧张的国内局势打断了。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周苏菲和她的剧社同事是曾经公开宣传抗日的文艺积极分子,也在黑名单中。
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刚满18 岁的周素珍和话剧艺术供应社的其他演员一起撤离了上海。他们经香港转至越南,再从越南前往云南昆明。在昆明,周素珍参加了昆明抗敌后援会,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9 年8 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周素珍等一路向北,途经西安,奔赴延安,在革命根据地继续工作。在鲁艺,周素珍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与“洋大夫”结为战地伉俪
1938 年2 月,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由林伯渠等人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之《创立缘起》。该文指出,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是不容稍缓的工作。接着,大批文艺工作者陆续从全国各地抵达延安,加入鲁艺。20 岁的周素珍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
1942 年毕业后,周素珍被分配到鲁艺实验话剧团担任正式演员。第二年,她加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她在延安还遇到了相守一生的爱人马海德。
马海德原名沙菲克·乔治·海德姆,来自一个黎巴嫩的阿拉伯移民家庭。1933 年秋天,24 岁的海德姆从日内瓦大学临床诊断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怀着治病救人的梦想来到上海,攻克传说中的“热带病”。
1936 年,海德姆在上海一家书店偶遇了一名进步人士,经其引荐,他在舞会上结识了宋庆龄。从此,他开始投身中国的革命活动,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这个浓眉大眼、狮鼻阔口的外国青年,经常背着一只医药箱,骑着骏马,奔驰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替军民治病。海德姆热情随和,医术精湛,很快就融入当地军民的生活中,还学会了陕北方言,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而周素珍后来使用的艺名“周苏菲”,也是马海德替她取的。
周苏菲和马海德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鲁艺的校门口。一个女同学告诉周苏菲,那个老外医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马海德。有一天,周苏菲得了病,两人这才有了正式认识的机会。
当时延安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平时的主食是小米。在江南长大的周苏菲吃不惯小米,加上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的气候也有很大不同,水土不服的她病倒在了来延安后的第一个冬天。
周苏菲躺在病床上,鼻塞发烧,十分痛苦,迷糊间看到一个医生进来摸了摸她的额头,之后就昏睡了过去。等她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马海德。原来他一直守在周苏菲的床前,直到她清醒。周苏菲睁开眼睛后,冲马海德露出了她的招牌笑容。此后马海德的脑海里就再也没有忘记这张美丽的东方面孔。
男未婚,女未嫁,又有着共同的政治信仰,马海德开始找机会接近周苏菲。1940 年的除夕夜,鲁艺大礼堂举办了一场迎春舞会。在跳舞期间,两人聊了起来,发现非常谈得来,原来他俩都是话剧爱好者。马海德心动不已,这位中国姑娘从内到外都深深吸引着他。
相处时间虽短,可周苏菲在这名异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他深情又执着的一面。经过慎重的考虑,她答应了马海德的求婚。
1940 年3 月1 日,21 岁的周苏菲与31 岁的马海德在边区政府办事处正式登记结婚。结婚证是两联的,理应撕开,男女各保存一张,可是马海德不让撕,说一辈子也不要分开。3 月3 日,两人在延安一家饭馆里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毛泽东、周恩来等到场祝贺。洞房之夜,窑洞里点上了蜡烛,映照着机关供给部发的一床红绸面新被子,那是当初红军打土豪从地主老财家没收的。
婚后,周苏菲和马海德白天分头工作,晚上就做对方的老师。丈夫教妻子英语,妻子教丈夫上海话。儿子周幼马则成了延安的“团宠”,老乡们都把自己做的可以吹响的小泥人送给他当玩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带着7 岁的儿子在首都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征途。马海德去叙利亚探亲的时候,年迈的父亲希望他能回家,而他最终因为对中国的热爱而选择了留在这里,并加入了中国国籍。
有一回,马海德夫妇俩位于北京城四合院的家中来了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要给马海德发放补助。身穿中式粗布大褂的马海德操着一口流利的陕北话,严肃地拒绝道:“我又不是外国人,我是中国人,这补助不应该给我……”
周苏菲对丈夫的这份大爱心怀尊敬和感激之情,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稳幸福。安家事宜忙完后,刚满30 岁的她成为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投入到新中国的文艺建设事业中去。
1950 年,周苏菲在吴永刚执导的电影《辽远的乡村》中出演了女主角张娟。周苏菲在影片中的表演自然朴素,将张娟这个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令人遗憾的是,为了支持马海德的事业,周苏菲逐步开始退居幕后。从1953 年开始,马海德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前身),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他会同有关专家制订了消灭性病计划,先后到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江西、西藏和新疆等地实践。丈夫的工作如此繁重,出差如此频繁,家务和儿子都靠周苏菲照料。
为共和国奉献终生
1976 年,马海德被确诊癌症,但他没有办理病退,反而只争朝夕地工作。1980 年,花甲之年的马海德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强杀菌联合药疗引进了中国;第二年又提出了“中国要在2000 年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具体目标。他积极开展中外医学界的合作与交流。4 年后,中国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为此,马海德出访了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争取了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援助。
周苏菲也在事业上再创了一个高峰。1982 年,周苏菲和朱今明、邢榕共同执导了一部神话题材的故事片《孔雀公主》。这部由李秀明和唐国强主演的电影上映后,在全国一炮走红,一举拿下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特技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以及第十四届儿童电影节水晶蝴蝶杯奖。
1988 年10 月3 日,刚获得印度授予的“甘地国际麻风奖”的马海德在北京去世。他是在工作中体力不支倒下,抢救无效身故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同癌症斗争了整整12 年。按照遗嘱,马海德的骨灰撒入了与妻子定情地旁的延河中。周苏菲说:“我必须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因为这是他生命的延续。”
她所说的担子指的是马海德“在中国消灭麻风病”的梦想。去世前,马海德将14 万美元的储蓄做了安排:10 万成立基金会,4 万留给周苏菲。结果他去世后,周苏菲将自己的4 万也拿了出来,于1989 年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旨在奖励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
在母亲的带领下,周幼马在1991 年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父亲生前对他最大的希望。如今,他已是马海德基金会的会长。
2019 年9 月25 日,在共和国即将迎来七十周年大庆的前几日,周苏菲和周幼马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马海德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如今,周苏菲已经是103 岁高龄的老人,虽然行动有些不便,需要人搀扶,但她的精神状态却依旧很好。80 岁的周幼马则在后海边的四合院过起了京城退休大爷的悠闲生活。每当四合院里的玫瑰香葡萄成熟,他们母子二人都会想起马海德——因为那是马海德和周苏菲70 年前一起种下的幸福与希望,他们都为共和国奉献了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