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土坑葬情况及随葬品的转变与思考

2023-08-07齐泽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动因转变

齐泽言

摘 要:姜寨遗址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在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的发展过程中,土坑墓葬式由以单人一次葬为主向以多人二次葬为主转变,随葬品中的狩猎采集工具种类、数量减少显著。墓葬情况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的变化发展。文章分析了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土坑葬情况转变的原因,并尝试将这种转变与生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相关联。

关键词:姜寨遗址;土坑葬;转变;动因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1.032

0 引言

姜寨遗址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部分首次发现于1972年春,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除自然和人为破坏的面积及遗址边缘区外,现存面积2万多平方米。

姜寨遗址根据地层堆积与出土遗迹、遗物特点共可分为五期。从地层关系和已有研究来看,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與第二期文化承接紧密,但在土坑墓葬式与随葬品上出现了较大转变。第一期文化中占主导的单人一次土坑葬在第二期文化中逐渐被多人二次土坑葬取代;狩猎采集工具在第二期文化土坑墓的随葬品中数量减少。以上现象的动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姜寨第一期文化与第二期文化的原始居民属于同一氏族部落所延续下来的群体。土坑墓葬式与随葬品转变动因主要为社会内部变化,应首要从生业经济、社会组织结构探究,同时考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其他考古学文化传统的继承。

1 第一期文化土坑墓概况

姜寨一期文化遗存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①。年代为公元前4600~公元前4400年。姜寨一期遗存在总共五期遗存中,保存状况最为完好,墓葬大多仍保留原始形态。

姜寨一期共发现土坑葬174座。其中154座分布于遗址东部(Ⅰ区)、东北部(Ⅱ区)、东南部(Ⅲ区),其余20座分布于居住区。分布于居住区的墓葬中,墓主以儿童为主,部分墓主为非正常死亡,未葬入公共墓地。所有土坑墓中,能够被辨别的单人葬共有164座,占比94.3%。葬式方面,在Ⅰ区、Ⅱ区、Ⅲ区的墓葬中,单人仰身直肢葬比例达86.4%,该葬式较为自然、原始,一次葬在墓葬中占有较大比重。

Ⅰ区土坑墓随葬品中,除形制多样、数量较多的陶器外,出土有骨珠、蚌壳、骨笄、玉石耳坠等饰品。随葬的生产工具中,除斧、铲、锉、凿及刮削器外,有适于狩猎采集的骨匕、石镞、骨镞和石球。M27墓主股骨之间随葬有猪下颚骨1副;M54随葬有绿松石耳坠2件,同时发现大量骨珠。

Ⅱ区土坑墓因受扰动与打破,随葬品较少。陶器仍占主导。饰品有40颗钻孔贝饰。生产工具仅见制陶石拍1件、骨铲1件、石球1件、石刮削器1件。

Ⅲ区土坑墓随葬陶器最为普遍。装饰品有骨珠、蚌饰、骨笄及耳坠等。骨珠数量较Ⅰ区更多,蚌饰共有22件出土。生产工具除斧、锉、刮削器等外,适于狩猎采集的骨矛、骨镞、骨匕均有发现。M88与M165出土有鹿下颚骨各1具;M90出土有猪下颚骨1具、猪腿骨1具。

零星墓葬中,无随葬品的土坑葬比例较高,达45%。其他区域土坑墓整体数量较少、墓主中儿童占比较高,部分墓主非正常死亡。基于此,零星土坑墓的随葬品数量、种类较有限。

2 第二期文化土坑墓概况

姜寨第二期文化遗存属于史家类型。②绝对年代校正后距今6140±165年~5935±110年。③姜寨遗址二期中整体文化遗存保存较好,特别是氏族墓地保存完整。

姜寨二期共发现土坑葬191座。其中184座土坑墓位于遗址中部公共墓地内,其余7座零星分布于遗址的其他区域。全部有效土坑墓中,单人葬占比30.3%,多人葬占比69.7%。合葬墓以中、大型为主,埋葬人骨数量较多,133座合葬墓共出土人骨2138具。多人合葬墓中,合葬无规律,墓葬个体所跨年龄段较大,未见明显的性别区分。

姜寨遗址二期中,二次葬数量明显增加。二次葬数量占土坑葬总数的80.6%。在154座二次葬中,多人二次葬占全部二次葬的83.8%。呈现以多人二次葬为主的土坑葬表现形式。

姜寨遗址二期的随葬品中,仍以陶器为主,也有石、骨、角、蚌质生产工具。饰品有骨笄、陶笄、蚌饰、陶制饰品等,不见一期中随葬的玉石、绿松石、骨珠及金属制品。其中,陶响器、陶连环、陶塑羊头等饰品为姜寨遗址中首次发现。此外,二期土坑墓中出土了一整套绘画用具,M84第二层(7)号人骨架足东部随葬有带盖石砚、小研棒、水杯、赤铁矿颜料块等。

3 葬式转变原因

姜寨一期遗址土坑墓中,可辨别的单人葬共164座,占全部土坑葬的94.3%;可辨别的多人葬4座,占全部土坑葬的2.3%。至姜寨遗址二期,有效土坑墓中单人葬的数量仅57座,占全部土坑葬的30.3%;多人葬131座,占全部土坑葬的69.7%。姜寨遗址一期土坑墓中,单人一次葬占据主导,葬式多体现为仰身直肢葬;姜寨遗址二期土坑墓中,多人二次葬占主导,多人葬中乱葬、叠压情况常见。

姜寨遗址一期单人一次葬占主导的葬式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继承、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姜寨遗址一期文化的居民是否有条件进行更加复杂的埋葬形式。姜寨遗址一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这一时期处于全球全新世以来的温暖期,关中地区整体气温高于现今2~3摄氏度,降雨量充沛,大量水生动物存在,整体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为狩猎采集为主的生产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④而这一时期的农业很可能仍是刀耕火种,生产力相对低下。⑤巴家云先生认为:“以箭镞为例的狩猎采集工具因其特性不易被回收,造成了这类工具出土较少,而其实际数量要远大于出土量。同时加工狩猎采集产品的刮削器大量出现,证明了狩猎活动一直受到重视。”⑥从采集和狩猎时代到农业和畜牧业时代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田野农业使生活资料在当时的条件下实际上无限增加了。⑦姜寨遗址一期的生业经济应仍以狩猎采集为主,处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多人合葬与一次单人葬相比,需要挖掘更大的墓圹,在生产工具、生产力受限的情况下,无疑制约了合葬的产生。同时,进行多人合葬意味着更加烦琐的程序,即拥有在一段时间内收集、存放一定数量死者的能力,或再次挖掘已经掩埋的死者进行二次或多次葬才能实现。而且在自然情况下,在未发生战争、瘟疫造成大面积死亡时,个体的死亡一般是单个、陆续发生的,因此自然而然形成了原始单人葬。

文化传承也可能影响墓葬形式。文化自身具备韧性,即在经历社会政治复杂性衰落的文明中,文化通过转型或适应以维持其长期存在的能力。⑧姜寨一期遗址一次单人葬的盛行与裴李岗文化土坑葬的特点相似度较高。韩建业先生认为:“裴李岗文化在后期阶段对外影响显著,约公元前6200年进入后期以后,裴李岗文化西向对渭河流域影响、渗透明显。”⑨渭河及汉水上游地区的白家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晚期时间上大致并存,受裴李岗文化影响显著。二者在陶器形制、生产工具、葬俗上均有相似之处,葬式盛行仰身直肢葬。临潼白家村遗址是白家文化的典型遗址,地理位置上与姜寨遗址相近。临潼白家村遗址墓葬主要集中在晚期。晚期土坑葬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占全部土坑葬的88.5%。⑩白云翔先生认为:“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所呈现的共性,与各文化间的交流影响有关。”k姜寨遗址一期土坑墓所表现出的单人一次葬盛行的特点,极有可能受到了更早的考古学文化葬式传统影响。

张忠培先生认为:“在半坡文化時,母系氏族社会仍然未瓦解,处在其最后阶段。半坡文化结束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期。”l仰韶文化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总体上是在中期过渡完成的。笔者认为姜寨遗址一期文化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族外婚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男、女均在各自氏族中生活,死后葬入本氏族墓地,这首先否定了夫妻合葬的出现条件。此外,仰韶文化中二次合葬墓的盛行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的变革m,决定了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最后阶段的姜寨遗址一期文化尚不具备这样的变革基础,以单人一次葬为主的土坑葬形式实际上受到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姜寨遗址二期土坑葬形式逐渐由以单人一次葬为主转变为以多人二次葬为主,这一转变仍可从生产力发展、社会组织结构转变的视角分析。

至姜寨遗址二期阶段,社会生产力可能有了较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姜寨遗址二期的经济生活处在由以狩猎采集为主向以旱作农业为主的转型过渡阶段。以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为基础进行的植物考古研究基本揭示了仰韶文化的农业发展过程。赵志军先生认为:“仰韶文化早期以种植粟和黍为特点的旱作农业并未完全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生业经济主体,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如藜属种子、菱角等仍是当时的重要食物资源之一。”n同时,仰韶文化中期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已正式进入定居农业社会阶段,以驯化农作物和家养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o结合姜寨遗址二期土坑墓随葬品中狩猎采集工具较一期种类、数量下降分析,这一时期姜寨遗址的生业经济中,农业因素上升,狩猎采集因素下降。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姜寨遗址二期文化生产力的提升,使更为复杂的葬俗、葬式出现成为可能。在此条件下,二次合葬墓逐渐成为葬式的主流。

姜寨遗址二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史家类型,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已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二次合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变革的结晶之一。它一方面标志了氏族内部的分裂,一方面又显示了氏族的传统力量,父系权势逐渐占了上风。”p这表现在姜寨遗址二期大规模的二次合葬墓中,死者并不局限于同性;尚未成年、年龄不足以成为氏族一员的儿童进入合葬。以上葬式正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过程中,葬式兼具二者特征的情况。这也解释了姜寨遗址二期土坑墓中二次合葬流行的可能因素。

4 狩猎采集类随葬品变化

姜寨遗址一期土坑墓随葬品中,狩猎采集工具在全部生产工具中占有一定比例,尤其以骨质镞、矛、匕及石质镞、球较为典型,刮削器也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至姜寨遗址二期,狩猎采集工具在随葬品中的数量明显减少,随葬骨镞的现象消失。q

此外,姜寨遗址一期M27中,逝者股骨之间有猪下颚骨1副;M90有猪下颚骨1具、猪腿骨1根;M164随葬罐型器中有鱼骨发现;M165逝者颈左侧随葬有鹿下颚骨1块。而姜寨遗址二期土坑葬中,动物骨骼在随葬品中已基本不见。姜寨遗址二期的土坑墓中,还出现了一些一期所不具有的特殊随葬品,M84第二层(7)号人骨架足东部随葬有带盖石砚、小研棒、水杯及赤铁矿颜料块等,逝者生前可能是一名画家。分工的出现可能是职业分化的前兆。

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土坑葬中,狩猎采集工具数量的下降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生业经济由以狩猎采集为主向以定居农业为主的转型。姜寨遗址一期土坑墓中随葬的动物骨骼应为死者生前捕猎所得,这与该时期土坑墓随葬品中狩猎采集工具的出现相互契合。二期中以骨镞为代表的狩猎采集工具从随葬品中消失,随葬动物骨骼的习俗消失。其原因可能为定居农业已经在姜寨遗址二期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狩猎采集逐渐沦为辅助。而这种将死者生前生活方式带去死后世界的丧葬观念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业已出现。r

姜寨遗址二期土坑墓中发现的整套绘画工具一方面展示了居民职业分化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生产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居民生产以外生活的丰富。

M84中人骨架足东部随葬有绘画工具的死者生前可能为画家s,出现职业分化现象。但这种职业分化可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职业分化,只是劳动分工的区别。如贾湖聚落遗址中,被众多学者认为属于巫师墓的M344中,随葬品数量、墓葬面积、随葬品种类未表现出其较其他墓葬的强烈特殊性。t王建文先生提到:“贾湖遗址墓葬中,患关节炎的墓主普遍随葬品更为丰富,努力劳动能够使其获得超越社会平均水平的财富。而在巫师中也有5例关节炎患者出现。”u由此推断,巫师并未脱离生产。姜寨遗址二期文化中,农业尚未完全取代狩猎采集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土坑墓中未发现随葬品数量、价值远超常规的墓葬;土坑墓大多分布于遗址中部公共墓地。总体上仍呈现为较平均的共产生活图景。此外,仰韶时代社会开始由平等社会向分层社会过渡v,仰韶文化中期以后出现了体现阶级、职业分化的随葬玉器的东方武士传统墓葬。w而尚处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姜寨遗址二期文化中,个体仍不能完全脱离生产从事其他活动。生前可能为画家的逝者,即在生产活动以外兼职画家职业。

从另一个角度看,兼职画家行为的出现体现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并向主导过渡的过程中,姜寨遗址二期社会可能出现剩余的粮食、猎物资源。这种农产品剩余现象在较早的属于裴李岗文化的磁山遗址就已出现,磁山遗址中有许多窖穴与大量积存粮食发现。x因此,姜寨遗址二期社会资源剩余应该是无疑的,并为推动人们在生产活动之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5 小结

作用于墓葬形态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这些因素中又往往处于决定性地位,成为葬式、随葬品转变的基础。其他影响因素只在生产力水平足以提供这种转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后,才可能作用于有关对象产生影响。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的时段正处于中国史前社会生产力剧变的量变积累中,是仰韶文化生业经济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根本上推动了土坑墓葬式、随葬品的变化发展。

姜寨遗址一期至二期土坑墓中葬式、随葬品的演变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复杂形态。一方面,姜寨社会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另一方面,姜寨社会在生业经济的形态中处在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向农业经济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社会层面复杂的转变中,姜寨社会墓葬的形态随之呈现出较大变化。

注释

①②⑤s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③王小庆.论仰韶文化史家类型[J].考古学报,1993(4):415-434.

④⑥巴家云.略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社会经济生活[J].中原文物,1996(1):49-55.

⑦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⑧葛韵.考古视野下的二里头文化韧性、社会转型与社会崩溃[J].文物春秋,2022(2):3-15.

⑨韩建业.裴李岗文化的迁徙影响与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J].中原文物,2009(2):11-15,40.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临潼白家村[M].成都:巴蜀书社,1994.

k白云翔,张建锋.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J].華夏考古,2001(2):14-28.

l张忠培,朱延平.黄河流域史前葬俗与社会制度(上)[J].文物季刊,1994(01):1-28.

m曹桂岑.论仰韶文化的“二次葬”[C]//河南省考古学会,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论仰韶文化.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1986.

n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J].中国农史,2020(3):3-13.

o曹冬蕾,王灿,顾万发,等.中原仰韶文化中晚期农业组织模式初探:以郑州地区为例[J].中国农史,2022(3):31-43.

p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二次合葬及其社会性质[J].考古与文物,1982(3):[页码不详].

q朱忠华.仰韶文化二次合葬墓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r张弛,魏尼.裴李岗文化墓葬随葬品研究[J].古代文明(辑刊),2008(00):1-20.

t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u王建文.性别角色与社会习俗研究:以贾湖遗址为例[J].上海博物馆集刊,2012(00):436-462.

v崔天兴.考古学视角的史前社会分工与分层[J].重庆社会科学,2016(2):121-127.

w李新伟,马萧林,杨海青.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2006年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期大型墓葬[J].考古,2007(2):3-6.

x李友谋.裴李岗文化墓葬初步考察[J].中原文物,1987(2):88-94.

猜你喜欢

动因转变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