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启示下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2023-08-07王小伟
摘 要:随着对脑科学的思考和研究逐渐深入,如何应用脑科学知识更加科学、高效地启发学生进行学科学习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文章以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对高中阶段脑科学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应用脑科学知识推动高中生的历史思维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中阶段;脑科学;历史学科
作者简介:王小伟(1970—),女,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无论是对学生文化智力的培养还是对人格品质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的文科学习中,历史学科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历史学科不仅仅是文科生的偏好,一些理科生也喜欢历史故事和历史书籍,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一些高中生在小时候就已经听父母讲述了一些历史故事,知道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小学阶段就阅读了一些历史书籍,了解了一些历史朝代和历史人物;通过初中阶段历史教师的讲解,系统地学习了历史知识;进入高中阶段后,也对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保留有一定的记忆。人类大脑很复杂,我们通过回忆进行美好时刻的感知,会促进大脑内部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释放,这种物质作用于大脑,会让人感到兴奋。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不仅仅对自己的过去感兴趣,也对他人或一个国家的过去感兴趣,这是先天特性。因此,不存在不适合学历史的人,只存在不用心学历史的人。下面笔者将围绕脑科学给高中历史学科带来的教学启示,谈谈对如何提升高中生学习力的一些思考。
一、基于脑科学提升高中生学习力是教育发展趋势
一些“权威机构”声称已经掌握了“大脑密码”,通过服用一些药物就能够永久性提升记忆力,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某些物质的确可以促使人类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提升记忆力,但是这种提升是短暂的。我们知道,大脑兴奋的原因有很多种,通过运动或摄入咖啡因等都可以让大脑进入短暂的兴奋状态,因此何必要服用一些所谓的提升记忆力的药物呢?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自己完全掌握了关于大脑的“密码”,科学家们现在探究脑科学,也只是对大脑的一些规律稍有了解,这种了解还只是浅层次的,如了解大脑学习的规律以及大脑的疲劳特性,在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更好地释放自己,提升学习效率[1]。
为了有效解决教育问题,一些国家已经将脑科学应用在教师的教学培训当中,通过对脑科学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制订教学目标和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评测。教师应用脑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式进行评估,这有助于对课程阈值进行界定。教师对于课程阈值的界定不能仅仅根据优等生或学困生的情况,而应该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中位数”,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运用脑科学知识,教师可以精准确定中等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评估优等生和学困生与中等生之间的差距,并进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努力缩小班级内部学习能力的差距,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二、大脑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不是很积极,但是其学习成绩一直都处于班级的上游水平。其实这些学生私下的学习时间与其他学生是相同的,但与其他学习成绩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拥有更深度的大脑学习能力。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不能百分百跟随教师的思路,但是他们能够做到聚精会神,他们学习的诀窍就是更加专注,并会进行自我总结,这两个优质特性是促进他们在学习水平上不断提升的“脑密码”。历史学科是一门比较繁杂的学科,知识点很多,同时历史上各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各种事件之间的关联往往会让学生焦头烂额,他们并不是不用功,但到头来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够专注,不会进行自我总结,可见有效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學生的学习能力往往与其大脑息息相关,只有不断进行自主高效学习,才能不断开发大脑,向着更深层次的学习领域进发。学习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认知,更取决于个人对基础领域的认知宽度,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就像一个金字塔堆砌的过程,金字塔越高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但是金字塔的高度受多方面的限制,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金字塔底部的宽度,更宽的底部代表着更加坚实的基础,能助力金字塔堆砌得又高又稳。学习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学生小时候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新事物的看法等都会影响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由此看来,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多接触新事物,多感受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进行低端的重复性练习,因为低端的重复性练习不但会固化学生的大脑思维,同时也会让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脑科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爱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大脑认知的培养中最根本也最基础的部分就是爱国情怀培养,没有爱国情怀的历史教学是没有灵魂的。爱国情怀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考模式的塑造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人物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有自我理解和自我感知,这样的历史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2]。爱国情怀应该成为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爱国情怀的形成能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服命运的斗志以及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豪情。
(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青少年转变为青年的一个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将会陪伴学生一生。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脑科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中就包括“和而不同”,允许每个学生拥有不同个性,这样学生可以更包容彼此,不断学习对方的优点。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和家长存在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的思维,学生在他们的要求下被动学习,短时间内可能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却降低了学习热情。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成绩虽然是硬性指标,但是如果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碰壁。我们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是要让学生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时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传承历史文化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用脑科学有助于学生传承历史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这种历史文化应该被不断传承下去。脑科学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巩固历史文化的地位,同时促进更先进文化的产生。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脑科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只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而如果问部分教师和学生记忆这些历史知识点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在考试得到更多的分数。现代高中生本身压力就很大,我们希望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畅游在历史史实中。历史教学一定不能是死板的,而应该活跃一点,因为历史学习本身就存在滞后性,很多历史事件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恐怕是极其困难的。教师应该多收集课外资料,在对史实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大脑的深层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部分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几乎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尤其是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根据既定的教学课件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部分教师在教学课件中会配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短暂提升,但是这种兴趣通常持续时间不长。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该与学生多互动,多探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想法,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辨析的时间,而不是在历史知识讲解时只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与学生互动时,教师也能够探寻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
五、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脑科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向都掌握在教师手中,要想从教师角度重视对学生大脑的科学培养,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力求让所教的学生分数更高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两个目标相比较,第一个往往很容易达到,而正确的价值观念由大脑驱动,要想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3]。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背景、历史影响等,高中历史学习既需要学生拥有感性思维,又需要学生拥有理性思维,这样才可以达成左右脑共同开发的目标。历史成绩提升可能是迅速的,而大脑的科学培养将会贯穿高中三年,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更多的耐心和敬业精神。
(二)更新教學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没有理科那么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应该更新固有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历史气息。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走访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对一些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进行拍照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也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考核中加强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租赁一些古装,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古代的风情,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生活,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历史。
结语
科学在不断进步,相关人员对学生大脑和思维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师应该进行自我革新,通过学生的一举一动探知学生的心理,摸准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制订。脑科学是基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认知总结的规律,教师只有理解和接受脑科学,才能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脑科学。
[参考文献]
吕林海.人类学习的研究历史、本质特征与改进努力:脑科学视角下的解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45-52.
纪巍.史料实证与历史深度学习:以“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1):8-13,27.
刘新玉,王东云.脑科学视角下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41(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