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坚果壳》中的声音景观

2023-08-07敖萌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

【摘要】声音在小说《坚果壳》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声音景观是一个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小说《坚果壳》中的人声音景、情感音景和无声音景对文本进行阐释,分析各自的内涵意义,来展示听觉叙事所具有的独特叙事特点。

【关键词】《坚果壳》;音景;听觉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6-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02

一、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擅长勾绘现代人内心的扭曲和不安,早期作品多关注家庭伦理、谋杀、暴力等主题,因此被称为“恐怖伊恩”。到了后期,他转向关注外部世界,并将社会热点、历史事件、政治话题等嵌入作品当中,写作技巧也变得越为复杂。2016年出版的《坚果壳》是麦克尤恩的新作品,其写作风格和以往小说迥然不同,是麦克尤恩写作上的创新和突破。小说从一名还未出生的胎儿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其母亲和叔叔两人狼狈为奸,为占有价值七百万英镑的祖宅密谋下毒杀害其父亲的故事,被誉为“现代版的《哈姆雷特》”。

作为2016年出版的小说,《坚果壳》获得了大量的学术关注,但由于出版时间短,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相当有限。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哈姆雷特》和《坚果壳》的对比研究,往后也慢慢出现了从叙事手法、主题结构、语言风格、身份性别来分析此小说。在国内虽然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但是主要是从非自然叙事、伦理学和与《哈姆雷特》的戏仿研究来作为研究角度。但是作为一部以听觉为基础的小说,还未曾有人从声音景观来进行分析。从音景的角度来阐释《坚果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方向,也是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

音景(soundscape)又译声景或声境,是声音景观、声音风景或声音背景的简称。音景研究的第一人为加拿大的 R·M·夏弗,其代表作《音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以及为世界调音》一书打通普通声音与音乐之间的界限,系统阐述了音景的构成、形态、感知、分类与演进,提出了要从声学上规划人居环境的宏伟设想(此即所谓“为世界调音”)[4]60。夏弗最初所提出音景是针对生态学方面,目的是让工业声音和自然声音和谐相处,避免因工业化所产生的噪音覆盖原有的自然之声。随着将声学里的音景概念引入叙事学研究,国内听觉叙事研究的先锋傅修延提出音景有利于人们注意到声音的独特魅力,避免因过度关注视觉而忽略听觉,不要让眼睛压倒耳朵。纠正因过分重视眼睛而造成的视觉垄断,在文学上和生活中都要寻求视听上的感知平衡。

本文将以听觉叙事的音景为理论基础阐释《坚果壳》中的三种主要声音景观,并对音景的意义和叙事效果进行分析,以此来为麦克尤恩的作品研究提供新视角并体验听觉活动的艺术美感。

二、多种人声音景:声音里的权力

小说的展开是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人物之间的交谈贯穿着整个故事的开始到结束。“梅尔巴·卡迪-基恩在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中将“对话”作为文学作品中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对话也是一种“能听到的声音”[3]77。对话是小说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小说里胎儿所听到的人声主要来源于三个人:它的母亲特鲁迪、叔叔克劳德和父亲约翰。在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交织的过程中,女性声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和男性声音形成了一种抗衡的场面。这两种声音不断地激烈碰撞构成了故事发展的动力。

约翰在小说中几乎丢失了大部分的话语权,当特鲁迪和约翰之间的感情破裂时,她要求约翰离开他从小住的老宅时,他没有任何异议,甚至对特鲁迪所说的——分居是为了给彼此“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以恢复两人之间的关系——深信不疑[6]12。并且约翰有空就会来看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每当约翰向特鲁迪朗读写给她的赞美诗时,她都没有任何反应。而特鲁迪敷衍的回应、时不时打的哈欠都在暗示着她对他的谈话丝毫不感兴趣,约翰的声音没有任何的权威性和压迫性。可是当特鲁迪要求约翰离开时,约翰不得不照做,因为特鲁迪的声音是不可忽视的,是具有话语权的。尽管约翰在走之前说道“我们真得谈谈了”[6]16,可是特鲁迪立即打断,并再三拒绝他的谈话要求,甚至在最后说“亲爱的,求你了,快走吧”[6]16来结束这场对话。夏弗所提出的“声音帝国主义”(sound imperialism)指的就是声音与权力之间的联系,即当声音的力量强大到足以覆盖住一个大的平面,我们也可称其为帝国主义[2]442,当特魯迪和约翰在同一个空间时,特鲁迪的声音力量明显高于约翰的声音,这也就造成了两人话语权力上的不平等。

当后来约翰带着艾洛蒂来老房子时,表明要和特鲁迪彻底分开,自己也有了新的伴侣。在这场对话中,约翰一反常态,不再有之前的顺从,一直牢牢掌握着话语力量,特鲁迪便成了那个保持沉默的人。对于特鲁迪而言,约翰的话让她恐慌和愤怒,因为这表明她的话语对约翰不再具有掌控权,自己反而成了被抛弃的一方。尤其是当约翰说让特鲁迪和克劳德搬出去时,这让特鲁迪感受到了威胁,毕竟在这之前,约翰一直听从着特鲁迪的话,并离开了自己从小住的地方,让特鲁迪觉得自己不仅对约翰有着话语上的掌握权,甚至对于约翰的老宅也有一种控制权。当约翰对他们的关系表达祝福并想让特鲁迪搬到克劳德的住处时,特鲁迪认识到事情发展已不受她的控制了。尤其是约翰在宣告期间没有给她任何一个可以发声的机会,曾经的聆听者变成了话语的掌控者,而过去的话语掌控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连最想得到的房子也无权拥有。双方声音的不对等的交互碰撞和话语权力的颠覆导致特鲁迪加强了她谋杀丈夫的意愿,并同意下毒来残害约翰。“我想要他死,明天就得死”[6]49。

即使在和克劳德筹划谋杀时,两个人所做的决定也都是以特鲁迪的话作为最终决定。在两人成功下毒之后,也是特鲁迪发话对于如何销毁证据的每一步。到最后两人为了逃亡彻底让两人之间的感情破裂了,但是特鲁迪在紧要关头仍然拥有着对克劳德的话语权威,她提前把护照给藏了起来,用护照威胁着克劳德让他来为自己接生,丝毫不畏惧克劳德的话,并说“我进牢房,你也逃不了”[6]125。

声音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凸显权力的手段,通过聆听者对声音发出者所做出的反应可以获得人物之间的关系、权力大小的清楚认识。小说中对男性话语权的削弱也反映出了对传统性别话语的颠覆,凸显了女性主义的主题。

三、情感音景:人物特征的映射

声音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听觉叙事不仅可以营造独特的时空感,也有着传递人物感情,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麦克尤恩以腹中胎儿为叙述者,通过对各种听觉情境的描写,描绘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當克劳德询问我的母亲对于是否要解决我父亲这个麻烦时,我听到“母亲心跳开始平稳加速,不仅仅加快了,声音也放大了,就像出故障的水管发出的空洞的敲打声”[6]29。而她的肠子也发出了吱吱的声响,横膈膜也在上下起伏着,身体器官发出的声音甚至越来越大,让我不容忽视。文中用加速的心跳声、肠子的吱吱声等来衬托出母亲当时的恐惧感。尽管她是用平和的语调同意了克劳德的提议,但是身体的声音却无法掩盖话语上的谎言。就如克劳德询问特鲁迪的想法时,她还是没能隐藏好内心真实的情感,开始颤抖并回答“心慌慌”[6]29。虽然我的母亲不喜欢父亲,但对于对父亲下手还是害怕的。当克劳德让母亲下决定时,我感受到了母亲的纠结,表明了特鲁迪虽然贪婪但仍心存善意的。在这段听觉描写中,用声音情景来渲染情绪,身体声音和话语声交织,传递出了特鲁迪密谋的恐惧和矛盾的心理特征。

文中特鲁迪的两次哭泣也表明她并不是被欲望完全吞噬了,道德感没有被湮灭。第一次哭泣是为了一只猫,因为特鲁迪对猫狠狠打了一下,导致猫失踪了,最后发现它躺在树叶上等死。“是我,是我。是我杀了它!”[6]34特鲁迪哭泣着说,重复的“是我”两个字就衬托出了她悲伤和懊悔的情感表达,以至于特鲁迪一直不敢向人袒露这件事。

第二次哭泣是得知约翰死亡的消息,前期在警察面前假装哭泣是其虚伪的表现,但当她将这个消息告诉克劳德时,两人的反应对比非常明显。克劳德在睡眠中清醒过来,伸展着双臂边来回穿梭,嘴里还吹着口哨,吹着一首舒心的歌曲,全身都散发着一种高兴、激动的情感。而特鲁迪只是默默坐在床边,没有任何的情绪表达,到后面才真正爆发出来,哭起来说觉得心痛,听了克劳德安慰的话语又笑了起来,“一种无用苦涩的笑,笑着笑着又开始啜泣”[6]82。特鲁迪无法认同克劳德的话,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并对克劳德毫无悔意的话语感到悲愤,因此说出了“我恨你”这三个字。哭泣声不仅仅是悲伤的情感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物个人特点的展现。

在杀害约翰后,警察对特鲁迪和克劳德进行了询问,但他们预感警方会查出实情,在警方第二次调查之后,连忙回房间收拾东西。作为胎儿的我听到了“衣柜门发出的空洞的声响,衣架碰撞的当啷声,锁被打开的吧嗒声,玻璃杯被特鲁迪摔在地上,摔得粉碎”[6]129。各种碰撞声和走路声此起彼伏,期间我还听到了咒骂声和咕哝声。这些声音都无一体现出了特鲁迪和克劳德的慌张感,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他们在争分夺秒。

而“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出生来阻止他们逃跑,克劳德看到要生产的特鲁迪,沉默了片刻,直接询问自己的护照在哪里,第一次没得到答案,于是又再次问了一遍,似乎特鲁迪由于阵痛而发出的尖叫声对他毫无影响甚至满不在乎。克劳德冷漠的询问声在痛苦的尖叫声中显得突兀又不合理,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自己昔日的情人,克劳德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和冷漠的情感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声音的描写使得情感有了更鲜明的表达,通过声音来描写的听觉情境更好地渲染和烘托出了人物的情感氛围和心理状态。这种听觉描写不仅和人物的情感状态紧密相连,也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听觉叙事效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四、无声音景:画面的定格

音景不光由声音构成,无声也是音景不可或缺的成分[4]61。无声音景在小说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声音景观,能营造出特殊的叙事效果。无声和其他声音一样需要在空间中形成。在书中无声景观主要表现为画面的静音感。在《坚果壳》中,声音大多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无声景观来源于叙事性话语的中断从而产生无声效果。

当约翰带一位新的女性诗人艾洛蒂来时,特鲁迪一直保持着沉默,甚至在约翰在介绍女诗人时,特鲁迪也没有说一句话,而克劳德也只是附和几句。到后来,一对夫妇和他们各自的情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举杯敬酒,可是四个人没一个人开口说话,都在沉默着。仅有的几句交流也完全中断了,叙述性话语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产生了无声的声音景观。这种画面的静音感也凸显出了四人之间的暗流涌动的氛围。一方是在思考他们准备杀掉的人为何会突然现身,这位新来的女诗人和约翰又是什么关系。另一边是约翰想知道特鲁迪对他带着一个女人来的反应会是怎么样。各有所想却又无声冷漠地敬着酒,完完全全展现出了现代生活里虚伪的一幕,与有声的画面感比起来叙事效果更强烈。

约翰死后,克劳德和特鲁迪吵起来了,特鲁迪说自己失去了丈夫,一个她曾经爱过,也爱过她的男人。她认为约翰塑造了她的人生,给了她人生意义。这导致克劳德非常不高兴,冷嘲热讽了一番特鲁迪,随之而来的是“一阵莫名的沉默”[6]81。一阵莫名的沉默打断了两人之间的谈话,两人都各有所想。接下来的细节描写使无声感更突出,“逐渐稀稀拉拉的夜间交通、分散各处的鸟鸣声、菱状的夏日云朵和杂乱的屋顶”[6]81。对交通声和鸟鸣声的描写侧面衬托了画面的静音感,安静到屋外的声音响动都一清二楚,好似时间在他们所处的空间中停止了流动,故事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下文特鲁迪开口使故事画面由无声转入到有声,瞬间的转入更加突出了之前的安静。因为下毒的结果导致的两人之间争吵并沉默无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关系上的裂痕,以至于在结尾双方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算计对方,过往的情分彻底抛在了身后。

無声不仅能营造出叙事效果,也能充当故事发展的催化剂。在约翰死后,艾洛蒂来访特鲁迪,并对特鲁迪的错误言论进行了反驳,“从来没有”这四个字产生了一片静默,特鲁迪和克劳德都没有说话,他们的无声推动着艾洛蒂把她和约翰的真正关系说了出来。当听到约翰和艾洛蒂并不是恋人关系,而只是约翰想借这种亲密关系来让特鲁迪回心转意时,胎儿感受到了特鲁迪的痛苦和后悔,而这种转变让克劳德和特鲁迪之间的矛盾加深了,推动了两人关系的进一步破裂。无声景观在叙事效果上比有声更突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画面感和对故事内容深层次的聆察,对推动故事的发展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结语

《坚果壳》是一部以听为叙述者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来源,也是一本充满“声音”的文学作品。运用听觉叙事的音景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小说中声音景观的多样性和各自的声音内涵,让听觉活动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有把视听感官相结合去体验叙事里的内容,仔细“聆察”叙事中的各种“声音”,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听觉叙事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MCEWAN I. Nutshell[M].London:Vintage,2016.

[2]Schafer R. Murray,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M].New York: Knopf,1977:77.

[3]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新叙事理论译丛——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42.

[4]傅修延.论音景[J].外国文学研究,2015,37(05): 59-69.

[5]傅修延.听觉叙事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3, 33(02):220-231.

[6]伊恩·麦克尤恩.坚果壳[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12,16,29,34,49,81,82,125,129.

[7]刘燕影.“声音”的叙事功能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 2019.

[8]傅晓玲.关于听觉叙事的一个理论建构[J].学术论坛,2014,37(09):104-109.

[9]张泽兵.听觉叙事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1):108-115.

作者简介:

敖萌,女,江西樟树人,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