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域下云冈石窟忍冬纹的纹样装饰研究
2023-08-07张灵娣
摘要:忍冬纹承载的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受犍陀罗艺术和鲜卑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云冈石窟中体现了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和美学风范。文章以云冈石窟的忍冬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考察及文献考察等方式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云冈石窟内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和北魏先民丰富的艺术思想,而且能够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纹饰的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丝绸之路;云冈石窟;忍冬纹;纹样装饰
一、丝绸之路背景下忍冬纹样源流探微
忍冬是一种忍冬科的蔓生植物,若干花瓣呈伞状展开,且常常缠绕灌木,向上生长,呈现惹人怜爱的姿态。忍冬的生活习性较为特殊,严冬来临之际其他花木已处于凋零状态,唯有生命力顽强的忍冬能够在寒冬之际茂盛生长,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气息和美好的情怀。
忍冬纹样最早在希腊被广泛使用,希腊人民勇敢且具有拼搏精神,他们的文化追求英雄主义,这与忍冬的自然状态一致,所以忍冬草获得了希腊人的特殊喜爱,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像忍冬一样不畏艰难,永远奋发向上,所以便把忍冬纹样大量应用在了建筑装饰以及陶器工艺品之上。后来,伴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忍冬纹样传入印度,由于忍冬生命力顽强,越冬不死,且有向上生长的趋向,象征生生不息,所以在忍冬纹样传入印度之后很快为印度犍陀罗文化所吸收,被广泛应用在佛教建筑雕刻中,象征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东汉末年,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沟通,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之后,忍冬纹样作为印度佛教的一种常用装饰形式,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忍冬纹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成为佛教装饰题材的主要纹样之一,后来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有機结合,通过融合、改进、创新等方式,忍冬纹样逐渐转变为合乎中国理想的装饰形式。
二、云冈石窟中忍冬纹样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一)忍冬纹样在云冈石窟中的分期特点
忍冬纹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运用在云冈石窟上。云冈石窟的忍冬纹样形式变化十分丰富,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期研究,有利于把握忍冬纹样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在云冈石窟中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探寻忍冬纹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装饰价值。根据不同的开凿时间,云冈石窟的建筑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来讨论,每一个时期都有自成体系的风格。早期的石窟气势雄伟,装饰上较为质朴;中期石窟富丽堂皇,装饰上精巧细致;晚期石窟简约清秀,装饰上逐渐平民化和世俗化。
云冈石窟开凿的早期阶段为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至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470年)。这一时期,我国建成了第16~20窟,即著名的“昙曜五窟”。由于这一阶段石窟开凿的时间较早,忍冬纹样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形式较为简单,数量较少,纹样的造型也较为朴素。纹样主要分布在佛像的背光装饰处及佛头光外边装饰处。我国佛像上的忍冬纹样造型不同于印度佛教中的忍冬纹样饱满且富有生机,而是显得比较清瘦,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忍冬纹样呈现严谨且清朗的风格。
云冈石窟开凿的中期阶段为北魏孝文帝元年(471年)至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开凿的洞窟主要是第2~13窟。中期的石窟较早期的石窟更加华丽气派,在雕刻时也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雕琢细腻且精致。与早期相比,其装饰线条更为简洁流畅,忍冬纹样的类型也出现了多样的变化。如菱状忍冬纹、波状形式忍冬纹、龟甲形式忍冬纹。雕刻纹样的位置也更为广阔,在门柱、窟顶、窟壁、明窗等位置都有所应用。整体上,这一时期的忍冬纹饰数量庞大、类型丰富且刻画细腻,反映了云冈石窟装饰纹样富丽堂皇的景象。
云冈石窟开凿的晚期阶段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至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年)。这一时期不同于中期的宏伟富丽,风格上趋于简约,增加了几何装饰。开凿的洞窟为第四窟、第十四窟及以西的中小型石窟。在洞窟的装饰上,晚期的忍冬纹装饰都趋于简单,造型的变化和数量的分布都有所下降,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更为明显,风格变为朴素之风。这或许与北魏孝文帝南迁有关,随后忍冬纹样的新样式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得到了持续发展。
(二)忍冬纹在云冈石窟装饰当中的应用
首先,忍冬纹被大量运用在石窟的龛楣装饰上。佛龛是一种开凿于石窟壁的一个单元空间,忍冬纹常以翻卷的形态出现在龛楣两头下方,其中贯穿着莲花、伎乐天人等内容。此种布局将寓意深刻的忍冬纹样与表现内容进行了统一,具有独特鲜明的抽象艺术美。
其次,忍冬纹被应用在石窟建筑的顶部位置,如平棋和藻井处。平棋在建筑中被称作天花,其结构为方格状,并且常以一种连续排列的方式呈现,每个格里的装饰采用四方形套叠式的布局结构。忍冬纹从四周开始往里一层层铺展开来,此类装饰手法增加了布局的层次感。此外,每个岔角处都有精心的设计,装饰布局灵巧多变。藻井通常位于室内上方,呈伞盖形,整体上外方内圆,中心处为垂莲图案,周围环绕着各种植物图案,忍冬纹也在其中。不同层次的忍冬纹装饰特点各异,绘制技巧高超,能够展现北魏民族独有的风格和装饰文化。
忍冬纹还被运用在石窟的边缘装饰上。在石窟开凿的中期阶段,忍冬纹样便有了中国本土化的发展特点,从结构上看,最常见的就是波形缠枝纹结构的忍冬纹,它突破以往严谨细致的结构,以飘逸流畅的形式出现,被嵌入主体图像之中,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能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除以上部位外,忍冬纹在石窟中还被应用在佛柱、明窗及背光等其他装饰部位上。
三、云冈石窟中忍冬纹装饰特点及多元价值
(一)云冈石窟中忍冬纹的纹样装饰艺术特点
首先,云冈石窟的忍冬纹样具有均衡之美。均衡是指在造型和构图上给人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但在颜色和形状等部分并不对称,而是通过对重心的把握给图案带来稳定性和舒适性。如云冈石窟中第11窟南壁西侧第二层一排的龛楣处所雕刻的化身童子忍冬纹(图1)。童子雕刻在中心位置,忍冬纹呈“S”形围绕在化身童子周围,错落有致,不但能凸显主体,使层次更加丰富,而且能够起到力量制衡的作用,使石窟内忍冬纹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云冈石窟中忍冬纹的纹样装饰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在装饰艺术当中,节奏感和韵律感是通过形态和色彩展现出来的。形态和色彩的反复连续所形成的条理性和秩序性构成了画面的韵律感。在云冈石窟中,忍冬纹样是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典范。如云冈石窟窟门顶部(图2)的忍冬纹样每片叶瓣形状相似、雕刻手法统一,并随着藤蔓的起伏而不断变化,由里向外作延展状,通过收放产生了节奏上的变化。并且,主藤蔓的变化起伏较大,而较小叶瓣的起伏较小。这样灵活的组合,打破了藤蔓的呆板姿态,增加了忍冬的勃勃生机,充分体现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另外,云冈石窟中忍冬纹的纹样装饰兼具对比与调和之美。对比与调和是装饰图案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因素。对比是变化的形式,而调和是统一的体现。云冈石窟的忍冬纹纹样中对比与调和的美主要体现在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如宾阳中洞南壁中央未来佛头光中的忍冬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在造型上忍冬纹以叶瓣大小、主茎脉和次茎脉的强弱作对比,使图案看上去丰富多彩。其次又以主茎脉贯穿和使用形态相近的叶瓣为调和的办法,使整个装饰面变化丰富中又不杂乱,整体协调又不失单调。在色彩的使用上虽采用红绿色来描绘,但是通过调整色彩面积的大小和纯度,来降低和削弱对比色产生的强烈刺激,使忍冬纹装饰产生对比和调和之美。
(二)云冈石窟中忍冬纹样的多元价值
首先,忍冬纹承载着佛教文化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沉淀的历史价值。东汉末年,忍冬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它的出现在中国的装饰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的装饰艺术增添了一个题材,而且忍冬纹装饰优美曲线的大量应用,为中国的装饰艺术注入了一股催化剂。在忍冬纹传入中国之前,这种波线结构的装饰极其少见,只有少数相似的纹样从中国传统云纹演变而来,促使合乎中国审美的新装饰的产生。
其次,忍冬纹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起初,云冈石窟的忍冬纹装饰以一种简洁清朗的形象出现,后来随着装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装饰品位的不断提高,石窟中的忍冬纹样不断追求新的变化,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出现了许多新样式。如将莲花纹与忍冬纹相结合,莲花纹放置在装饰图案的中心,忍冬纹穿插其中,这种纹样一方面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自由变化的形式,能够使装饰图案的视觉冲击更强,达到了美化生活的效果。忍冬纹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中国纹样的固有形式,而是通过中西合璧的方式,为中国装饰纹样的发展及忍冬纹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逐渐构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气质。
最后,忍冬纹作为云冈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价值。虽然忍冬纹是一种外来纹饰,但是其逐渐发展成为合乎中国审美理想的装饰形式,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气派,在云冈石窟的装饰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特点及发展演变规律,对于我们了解和继承古代装饰文化,美化现实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云冈石窟中忍冬纹生动的图案、多样的形态、丰富的装饰内容、精湛的装饰技艺,体现了我国先民的审美与智慧。对云冈石窟忍冬纹进行纹样溯源、分期及主要应用部位的探讨,可以揭示云冈石窟内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对云冈石窟内多种艺术特点及多元价值的探讨,能够展现北魏先民丰富的艺术思想。云冈石窟内的忍冬纹装饰艺术是中国忍冬纹样发展的艺术根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属于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遗产,对其进行学习与研究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纹饰的魅力与价值。
作者简介
张灵娣,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史。
参考文献
[1]杨天牧.传统忍冬纹样探析[J].时代报告,2018(8):121.
[2]鲁云云.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3]赵晓丹.浅谈云冈石窟的装饰纹样[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4):158-161.
[4]李源,陈欢欢.忍冬纹解析及创新应用[J].天工,2022(2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