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与实践

2023-08-07胡军建

产权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

胡军建

首先,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进行简要介绍。最后,就在知识产权运营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专利导航、资产管理两个事项进行交流。

一、理论层面

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其本质是鼓励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它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一般来讲,在创新发展中,知识产权起到以下五方面作用。一是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激发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可以使创新获取高附加值的经济利益,以此持续激发着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二是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导航器。据WIPO研究,专利信息呈现“9864律”,暨全世界每年90%以上的发明创造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其中有80%的发明成果从未出现在其他技术文献中;企业善用专利信息,可平均节约研发时间60%左右,可平均节约研发经费40%左右。三是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神。《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四是知识产权是攀升价值链高端的推进器。从全球现代经济及创新发展的实践看,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普遍是密集的知识产权布局,特别是专利布局。五是知识产权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发达国家,产品研发出来走向市场之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是基本前提。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撑,产品在市场上风险极大,在国际市场上寸步难行。

知识产权是企业、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核心资产,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截至2021年底,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类资产共计9641.8亿元,占无形资产总量的比例为15.7%,较2020年增加了约0.7个百分点。为此,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尤为重要。

知识产权运营可以理解为以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为直接目的、促进知识产权流通和利用的商业活动行为。包括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涵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经纪以及基于特定专利运用目标的专利分析服务。简单地讲就是制度的运用、权利的经营。一般来讲,有四种模式:一是产业化,自主使用、保驾护航;二是商品化,对外转移、增加营收;三是金融化,金融赋能、实现价值;四是战略化,前瞻布局、把控未来。

二、政策层面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水平,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实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工程,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平台,建设若干聚焦产业、带动区域的运营平台,培育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混合质押和保险,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培育发展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行机制。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指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转让许可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披露利用。加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状况统计调查。”“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支持银行创新内部考核管理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知識产权转化的作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知识产权评估工具。”

2020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鼓励建立内部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有偿使用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实施率。制定企业对外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相关程序和技术推广目录,开展分级管理,盘活现有资源。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提升运用效益。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工资总额、股权激励、分红权激励等分配激励政策,促进知识产权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收购时,通过评估、协议、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投放市场前,开展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分析,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严格按照约定的范围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通过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证券化、构建专利池等市场化方式,挖掘和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开展海外股权投资,支撑国际业务拓展。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提升资本化运作水平。”“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服务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为企业知识产权提供咨询、评估、经纪、交易、信息、代理等服务。制定技术转移服务制度,建立信用与评价机制。在中央企业‘双创工作中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

三、实践层面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平台、机构、资本、产业、人才”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主体涵盖政府、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以及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企业等市场主体。

在平台方面。支持建设金融创新、军民融合、国际运营等功能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在广东、山东等地支持建设区域性运营中心,在稀土、新材料等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运营中心,支持建设的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达到41家。202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点带面、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前期平台布局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建设“一平台两中心” 的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搭建若干功能互补、协同服务的功能性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引导建设若干辐射区域、集聚资源的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建设一批根植产业、优势突出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逐步建设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纵横联通、引领示范、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各个功能性国家平台共同构成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作为平台体系的“核心圈”,提供数据底座、服务标准和服务产品,依功能引领绩效提升;区域、产业运营中心,作为平台体系的“辐射圈”,分别辐射区域和深耕产业,推动构建区域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在机构方面。扶持一批重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领带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业态蓬勃发展,服务类型涵盖实施转化、金融投资、担保保险多个方面。2022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拓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以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实现为导向,构建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交易经纪服务,畅通知识产权交易流转。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证券化、信托、担保等增值服务,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有效融合。支持知识产权评估服务与信息、咨询等服务融通发展,为各类投融资活动和科技成果评价提供重要支撑。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或主导专利池构建,助力创新主体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在资本方面。深入开展“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优化质押登记服务,稳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深化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人保财险等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稳妥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在产业方面。支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联通、海尔集团等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提高产业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水平;在产业园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站式”服务载体。

在人才方面。将知识产权运营纳入知识产权高级职称资格考试大纲,开展进阶式培训,累计培养近400位知识产权运营骨干人才,为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工作成效

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方面。《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中有升。 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发明专利许可、转让比例持续增长, 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许可率为10.4%,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18—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许可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转让率为7.4%,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8—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转让率稳步提升。

知识产权金融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保险。在中央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机构的通力协作下,按照“政府引导、商业对接、专业运作”工作模式,知识产权保险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保险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已形成了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险等在内的四十多款产品的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拓展,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有超过22个省、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湖北、深圳、陕西、山东、青岛、广州等十余个省区市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陆续与专业保险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保险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9月,累计为超过2.7万家企业的4.4万余件专利、商标及地理标志提供了逾1100亿元风险保障。二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2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惠及企业2.6万家,同比增长65.5%,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贷款惠及企业数超过1.8万家,同比增长63.1%。三是知识产权证券化。我国自2018年发行了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此后,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和融资金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截至2021年底,沪深两市共发行58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金额达到148亿元。

四、需要关注的事项

知识产权运营涉及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企业融资方式、企业资产管理,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为此,为做好知识产权运营,需要关注专利导航、资产管理两个事项,专利导航事关专利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价值分析等,资产管理事关企业的表内表外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等,是做好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和保障。

(一)专利导航是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

前面提及专利信息呈现“9864律”。专利导航是在宏观决策、产业规划、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中,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全景式分析区域发展定位、产业竞争格局、企业经营决策和技术创新方向,服务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决策精准度和科学性的新型专利信息应用模式。

开展专利导航工作,能够推动建立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與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产业运行中专利制度的综合运用;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二)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是知识产权运营的保障

前面提及知识产权运营取得的工作成效。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披露,根据相关会计准则,2018年11月,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披露规定》,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知识产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适用范围包括: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以及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但由于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确认条件而未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披露要求明确了五项强制披露事项、五项自愿披露事项,包括:企业应当按照类别对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知识产权的应用情况、重大交易事项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对该交易事项的影响及风险分析等。

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中心持续跟踪研究知识产权运营相关工作。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已累计开展150余项专利导航课题研究,并在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领域持续开展跟踪研究;围绕专利转移转化等,积极承担专利调查研究;围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会同人保财险研究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等;围绕新业态新领域发展,跟踪发布《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等。期待以后有更多机会,跟各位同仁开展深入交流和合作。

〔本文为“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南昌)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作者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
发明与专利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为“互联网+”护航
知识产权
专利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