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3-08-07马静波
马静波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培养学生成长等方面进行探索,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与思路融入了日常教学中。
1.国内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2.国外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一直执行的是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英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行的是适应英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等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动手能力为主导,兼具创新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进行突破,在新技术新发展领域上更注重技术的指导。从专业的命名和设立上,更贴近行业实际,更加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重点加入了项目任务做引导,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3.大赛在教学中的意义
纵观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以大赛为平台检验教师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手段。职教教师在行业中应该是技能高手,学生要真正崇尚职业技能,以正确态度对待职业发展。教育界普遍的共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是否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中来实施”。在国外的一些职业教育高校中,在聘任高校教师的标准上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高校教师要有一定的行业项目实施经验,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验,并具备一定的项目实施能力。所以为了检验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赛在职业技能的检验中就成为一项很有效的手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驱动力量。职业技能大赛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成果的检验平台,也是学生施展技能的舞台,还是各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模式上交流的舞台。这样由学校参加、企业行业评价、政府主导的行业技能比赛,可以大大提升高职教育的创新意识,可以对高校起到指导作用,使学校在教学中有了方向,也使学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更加有内容,企业项目有了开展的平台,企业的人才储备有了空间,高校教师得到了充分锻炼,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企业也有参与的积极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笔者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探索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注重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驱动力量,加快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有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为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当前,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有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行业企业的一线岗位中历练过,所以这些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差,处理实训中的问题比较困难。每年在行业技能的比赛中,都有省级、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如果这些教师想要指导学生去参加这样的比赛,从实践的角度看,教师的能力是不能满足指导条件的,这就要求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经常到企业中去定岗实习,掌握先进的行业技能,熟悉行业标准,对岗位技能的操作更要亲力亲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行业水准,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教师指导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指导学生在参赛中获得一定的奖项,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能得到提高,“双师”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增强。
以牡丹江大学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参加黑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为例。在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赛前,学校教师要到企业中找到大赛标准的技能案例,这个案例要真实发生过,有实操性,而且项目教师要在指导学生之前亲自实施一个流程,以便在今后的指导中少走弯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多少与熟练程度是学校专业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而学生的这种行业能力往往在专业大赛中得到检验,所以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职业技能比赛成为检验专业建设是否完善的指标。在教学改革中,如何让教师成为全面的实践与理论的教学能手,学生怎么能在大赛中获奖并掌握行业技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比赛融入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就专业教学而言,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以技能大赛为驱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不可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时,都是与企业交流沟通确定知识体系架构后确定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每一门课程在设置的时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课程实施中的重点与关键,而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一般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方式,所以一定要将技能大赛中的赛点也就是职业技能所涉及的知识点融入课程中,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思政目标都变成真实的任务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而在教学中,教师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很好得相互结合,融入课程中,不仅使教师的“双师”能力获得提升,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模式。
面向未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第一,促进教师的教。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强调专业课程应采用强化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将教师的角色与身份进行转换,在课程中,不是全程都是教师在不断地灌输与主导,而是与学生成为共同完成任务与项目的合作伙伴,在教学上成为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组织者,是模拟出的经理与员工或甲方与乙方的关系。第二,促进学生的学。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在课程中能使学生真正地实现与行业项目的接轨,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与团队精神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专业权能大赛也能促进学生转变行为,由知识、技能、态度地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收集、知识加工和情感体验的主动建构者。第三,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紧密对接比赛项目组织命题要求,明确职业岗位需求,进而通过专业课程基于工作任务实现课程模块化、课程流程化、课程岗位化,将行业的技术能力目标通过课程项目进行实施,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检验,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这种教学模式与方法更加成熟。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适时把握行业发展前沿与职业岗位需求,合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适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1.以技能大赛为引导,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技能大赛的制度、原则、命题等都与行业前沿动态紧密衔接,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中,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有“双师”的教学身份,从能力上来说,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知道行业的新发展趋势与新技术,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有一些企业也一直关注着高职类职业技能竞赛,并且对获得奖项的学生抛出橄榄枝。在就业方面,获得比赛奖项的同学更容易得到企业的青睐,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大赛也是实现就业的一种捷径。
2.以技能大赛为参照,有效推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优化校内实训条件是实训强化师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参加技能大赛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进行赛前模拟,也就是要不断地练习专业技能,才能有可能拿到名次。模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所以学校应努力从实训设备的更新到实训环境与条件的提升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硬件环境,这样实训基地建设更加完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将项目任务带到课堂中,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有好的比赛成绩。
3.以技能大赛为载体,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在实际的技能大赛中,很多比赛项目都是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这就要看学生是否在学校中接触过企业真实项目,这也是对学生行业技能的掌握与技能的熟练程度的一个考核过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职业发展意向,针对不同基础、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分组或单独指导,切实保证“因材施教”。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真实项目情境为依托,以参加技能大赛为平台,以行业的技能标准为准绳,在教学中构建“岗位技能平台+专业素质平台+行业标准平台”三位融合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全流程教学与实践结合、以赛促教、双线并轨”的具有突出特色的教学模式。“以赛促学”是指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针对教授课程的技能要求找若干个在同期的比赛项目作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并让学生在课外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比赛,通过参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并在参赛过程中提高主动实践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双线并轨指企业项目进课堂,双线进行教学,企业师傅与校内师傅共同参与教学,让企业项目在双导师指导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讲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制定并实施,而实践更多的是被动性的。这个被动的实践在理论上认为:是从书本上将知识点进行固化,而实践本身也局限于书本,教师告诉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全流程教学与实践结合、以赛促教、双线并轨”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学习与技能培养提供了更多方向上的选择。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管理措施探索
1.在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企业参与要充分。因为只有企业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至关重要。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要鼓励企业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中,企业所提到的行业企业标准,岗位职责与技术能力要求,以及企业项目的流程与规范,都要在方案中有所体现。并且每一门课程在企业的项目流程中都要能找到相对应的流程环节,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2.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实践能力。教师的组成可以与企业共同搭建,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教师完成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校内教师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1-2年,使教师的企业经验得以丰富,这样企业教师增加了讲授流程,学校教师增加了企业带项目流程,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组建时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尽可能将年轻教师与资深教师组合在一起,使创新精神与丰富经验相互弥补、相互碰撞,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优化校内实训平台,出台政策使校内实训与参赛可以作为学生学分获得的渠道,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参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一方面把综合性比较强的大赛进行项目分解,实施“项目式实训内容”,将竞赛项目融入日常实训中,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举办校级比赛以实现好中选优,既能选拔出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大赛,又能让学生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共享知识与技能,共同进步与提高。
4.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行项目内容与行业同步更新。在实施的课程中,实训内容往往是教学能否顺利完成、学生是否掌握行业技能的关键所在。由于教师常年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与行业接触不多,自身行业技能与资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找不到更好更适合实训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可以勉强应付,但如果是讲授专业课程,在培养岗位核心能力的需求下,这样不接地气的项目如果用在教学实训中,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学实施中,要进行改革,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相融合,并与行业同步更新,并以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为标准,同时加入有效的职业技能比赛,教师精准掌握大赛的赛点、难易程度、技能标准并制定具体授课流程,包括项目的企业参与度与学生参与度,将课程流程分解成“小项目”,使课程内容与技能大赛、企业项目的内容相融合,并合理安排在整个授课流程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能让教师的引导有的放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到企业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竞赛与教学双轨并行、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加明显,在高职类教学中可以做到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