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教学中情感“直觉造型”的感知研究
2023-08-06姜岳军左见明
姜岳军 左见明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要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统领下,智慧地突出单篇文章的个性化特征。就散文教学而言,对文章中高度凝聚人物情感的“直觉造型”的准确捕捉与具体感知,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更加深刻地感知人物形象,更加全面地把握文章脉络,更加强烈地引发读者共鸣,从而实现此类散文的优质化教学目的。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以文解文”地感知、“以心契心”地理解、“以情衬情”地体会、“以言传言”地表达。
【关键词】散文教学 初中语文 “直觉造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68-03
散文中的情感“直觉造型”[1],是具体的文字与抽象的情感之间的链接,是人物情感的高度凝聚,是人物形象的高度凝练,是文意的高度集中。少之,文字就显得疏散,文意就显得浅显,情感也就会飘忽不定;有之,结构就很紧凑,文意就很集中,情感就很凝练,人物形象就鲜明突出,从而给人留下久远而深刻的印象。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故乡》中闰土“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等等。因为这些“直觉造型”鲜明突出,描写的人物俨然成了封建社会中落魄寒酸的知识分子、贫困潦倒的农民,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如何智慧地感知此类文章中典型的情感“直觉造型”?本文以初中語文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作具体阐述。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就深深地凝聚在“背影”这个具体可感的“直觉造型”之中。
一、“以文解文”地感知
“以文解文”[2],是指把作者在文中据以形成人物形象的各种因素综合联系起来,也就是要把上下文互相串联起来,把整本书或一篇文章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其中的章、段、句、词、字,都是互相依存、彼此关照的一个个“有效配件”。
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为儿子艰难地买橘子时出现的“背影”这个“直觉造型”,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对于这段精彩的文字,如果仅仅是按照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作一些简单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肖像描写等方面的分析,可能难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真正原因,也就无法体会到父爱的感人力量。只有充分地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读,才能深刻地理解作者此刻看见父亲的背影而动情的真正原因。
教师可以巧妙地抓住“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衣着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去积极联想课文开篇时作者那黯然惨淡的家境:家中祖母去世,父亲又赋闲在家,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借钱为祖母办了丧事,光景很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对待生活的态度十分消极。只有将父亲为儿子穿铁道、爬月台,艰难地买橘子时出现的背影放置于前文所描述的家庭生活的具体困境中来对照体会,才能深刻地感知背影中所蕴含的感人力量,体会到父爱的深沉与珍贵,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理解作者流泪的真正原因。
教师还可以抓住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攀、缩、微倾”和“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等,来引导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父亲在困难的家境中为儿子送行时所做的一系列小事,如安慰面对惨淡家境而簌簌流下眼泪的悲观失望的儿子,亲自为已经成年的儿子送行到浦口,替儿子仔细拣定火车上靠近门边的座位,亲手给儿子做毛衣,替儿子把毛衣铺在座位上,不厌其烦地和脚夫们讲价钱,在浦口车站分别后写信给儿子,等等。由此让学生充分感知在家庭困境中父亲为儿子做的每一件小事中所蕴含的可贵温情,从而明白作者在看见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后所流下的眼泪,是最终理解了父爱后的一种感动,一种追悔,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对于散文中情感“直觉造型”的感知,教师要智慧地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去体会。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直觉造型”为“圆心”,以情感线索为“半径”,以整篇文本为“圆面”,积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语境参照,“以文解文”地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最终再“以面聚点”,回归到对情感“直觉造型”的理解中来,这样学生的感受才能更加具体和深切。
二、“以心契心”地理解
文本阅读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认知,从来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之间进行的知识、经验、情感、思想等方面“以心契心”的交流。“以心契心”[3],就是要指导学生把自己具体而又个性化的生活经验渗透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文本,唤起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心理体验和阅读感受,从而更加真切、具体、深入地感知文本和形象。
在教授《背影》时,当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之后,特别是体会到弥漫在文中淡淡的哀伤氛围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去思索:文中描述的哪些内容让你具体感觉到了那种淡淡的哀伤呢?你的家庭是否也有过比较艰难的经历?你和你的父母又是如何表现的?教师可以用这些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家境和父亲的所作所为,从而感知文中的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的不容易,进而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就为深刻理解“背影”这个情感“直觉造型”做了很好的感情铺垫。
当学生概括出父亲为儿子做的一系列小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积极联想:你的父母也曾为你送行吗?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如何?现在回想起来,又有何特别的感受呢?类似这样的一些联想,能够再次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真切地感知文中的父亲在家境艰难的情况下为儿子所做的一切的难能可贵,既有助于加深对“背影”的理解,又有利于深切体会作者见到父亲的背影后流泪的原因,再次引发情感共鸣。
当学生认真读完作者详细描绘父亲背影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再次拓展学生的思维:朱自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成功捕捉并截取了特定的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直觉造型”(背影)来构建文章,既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形”,又可以具体洞察到父亲的“神”。在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直觉造型”呢?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类似这样的问题,能够紧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再次激发他们心中的真情实感,增进他们对亲情、友情的理解,由此发现生活中平常而又珍贵的美好感情,从而去珍惜生活,感恩他人。
语文教学既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文本情境,又要智慧地给学生设置适当的生活情境。只有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融入文本内容,感知形象,体会情感。
“以心契心”地理解散文中的情感“直觉造型”,能帮助学生将文学形象与自己的具体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文学形象的理解。
三、“以情衬情”地体会
“以情衬情”,也称“情感烘托”,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用其他人的感情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来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从而达到从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在散文《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随着对父亲的理解而不断地呈现出波动状态的:在刚开始父亲决定要为“我”送行时,“我”再三劝他不必送,觉得他多此一举;在父亲嘱托茶房一路上要好好照顾“我”时,“我”却在心里暗暗笑他的迂;当父亲跟为“我”搬行李的脚夫讲价钱时,“我”又认为他对世态人情不够了解;当看见父亲去为“我”买橘子时的艰难而努力的背影时,“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当父亲抱着橘子往回走时,“我”赶紧去搀扶他;当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当“我”在北平读到父亲的来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父亲的背影。
通过梳理发现,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从拒绝到不以为然,从不以为然到理解,从理解到感动,从感动到依恋,从依恋到忏悔,从忏悔到思念,这就是《背影》中所呈现出的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发展脉络。作者之所以产生这一系列情感变化,是因为在父亲的背影中逐渐而又充分地感受到了父爱的感人力量。“背影”这个“直觉造型”的出现,是作者对父亲情感的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智慧地引导学生去仔细体会作者这种情感的微妙变化,并努力探究出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那就是“背影”中所蕴含的无限父爱,從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对父亲形象所产生的侧面烘托的作用,这便是“以情衬情”地体会。
“以情衬情”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并体会文本中其他人物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或变化,然后进一步厘清情感发展的脉络,分析这种情感变化对主要人物形象所产生的积极烘托作用,从而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富感染力。
四、“以言传言”地表达
“以言传言”[4],是指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文本情感“直觉造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概括、评价,甚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来个性化地表达文章的内容。
朱自清的《背影》表达了含蓄、深沉而又略带哀伤的父子深情,但是如果仅仅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个层次,似乎略显肤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会、感悟,而且还要让他们学会去主动评述,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与文本之间“走进去”又“走出来”的辩证统一。
在带领学生感知“背影”时,教师应该在能具体体现父爱和作者情感的细节描写之处及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以言传言”的训练机会。例如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类似这些平淡而朴质的语言,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来评价其中的思想意蕴呢?如何评价才能具体表达出父爱的深沉呢?对于作者的心理动词“怕”,行为动词“找”,对父亲的心理进行揣测的语句“心理很轻松似的”等,如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呢?父亲在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中,哪些动作能让学生深受启发?父亲平淡的语言为何让学生受到感动?甚至可以再次跳出文本,引发学生去联想和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文中的这样一些简单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让你铭记在心呢?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用“直觉造型”来刻画父亲形象的方法,用质朴而真挚的文字去具体描述自己的父母、朋友、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的言语、动作、神态,表现那令人动容的瞬间,来感谢他们的一路相伴,表达出心中的真情。
“以言传言”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说出自己特有的心理感知,并学会去评判、分析,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渗透到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搭建好文本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加深对情感“直觉造型”的理解。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直觉造型”的塑造能更加生动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凝聚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一个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思考与共鸣。在散文教学中,要紧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巧妙利用“解文”“契心”“衬情”“传言”的方法,智慧地引领学生去感知和理解情感“直觉造型”,这样才能使文中的形象更饱满,情感更充沛,使课堂更精彩,情趣更浓郁。
【参考文献】
[1]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36.
[2]同[1]9-12.
[3]同[2].
[4]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