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山水孕育绿色增长极

2023-08-06李卓聪

资源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环带南平市武夷山

李卓聪

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清。南平市,闽江源头,福建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78.89%、耕地和林地面积占全省1 / 4、林木蓄积量占全省1 / 3、人均水资源量为8900 立方米……生态,是南平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如是嘱托。

深耕武夷山国家公园“试验田”、谋划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持续推进“武夷山水”品牌建设工程……两年来,南平市坚持把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最突出的生态产品,努力打通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富民“三个通道”,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地”、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极。

牢记生态保护嘱托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誉为地球同纬度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首站便是武夷山。同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位列其中。

“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指引着南平市奋力前行。

两年来,南平市将武夷山当作最突出的生态产品和谋发展的抓手与底气,不断深耕武夷山国家公园这块“试验田”,为绿色发展厚植基底。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为引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法规政策、资金等保障体系更完善,管理运行更有序高效。通过勘界定标和确权登记,分清园内园外,界定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解决界线交叉重叠、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公园内自然资源资产权属也更加清晰。

而科技的“加持”,让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更为智慧。通过开展航空摄影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南平市全面摸清了武夷山的自然资源现状,形成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一张图”;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智慧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平台加速升级,构建起一套集功能展示、预报预警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生态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体系保护。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资源管护手段也持续提升:划分98 个网格,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巡查监管;严格森林火灾防控,实现了保护区建立35 年以来无森林火灾的目标;通过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时掌握国家公园森林火情、松材线虫病等资源情况,有效打击各类生态破坏行为。

迈入国家公园时代一年多,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地表水、大气各项指标均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处于“非常清新”水平;累计发现并公布新物种17 个,持续刷新生物多样性纪录。用最严保护呵护“最好生态”,南平市的绿色发展底色越发浓厚。

用“外圈”保护“内圈”

3 月,万物吐翠,春茶采摘正当时。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的大众自助茶屋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自在的饮茶空间,成为颇受欢迎的网红景点。除茶屋外,黄坑镇还围绕茶旅融合产业开发了斗茶赛、摄影大赛、征诗比赛等特色产品,将多个旅游特色村串联成片,为当地百姓找到了新的致富钥匙。这是南平市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一个缩影。

2021年10 月12 日,习近平主席宣布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的当天,南平市印发《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下简称“环带”),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和更宽的视野保护国家公园。

这是一条怎样的“ 环带”?在1000.41 平方千米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 平方千米的环公园保护发展带,覆盖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4 个县(市、区)。

“国家公园不能成为‘生态孤岛。环带可以看作是‘缓冲区,用环带这个大的‘外圈保护好国家公园这个核心‘内圈,通过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防止国家公园‘孤岛化。”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江建华表示。

据江建华介绍,南平将“环带”在空间上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三类空间,实行差异化管控。对重点保护区坚决保护,并通过划定保护协调区和发展融合区,既为国家公园保护提供充足的缓冲空间,又能科学合理布局一批生态优势产业、文旅融合项目、“两山”转化试点,让产业、项目在绿水青山之间实现组团式发展。

眼下,南平市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1 万亩,新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防火阻隔带1257 亩,基本贯通融应急救援与生态旅游、观光、科考为一体的环带公路,正在稳步推进“环带”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谋划实施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生态保护项目。

为了培育生态优势产业,南平市还建立了“环带”正负面清单制度,优化发展生态敏感型产业,并制定产业“白名单”,推动生态旅游适度发展。

“环带”的建设,带动的是民生改善与乡村振兴,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百姓。南平市对“环带”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调查、梳理、规划,以线性道路网络串联城镇、乡村、景区、历史文化等点状空间与资源,在武夷山和建阳区域打造了251 千米的生態旅游公路,让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21 个A 级景区、11 个乡(镇)、40 个村串珠成链。同时,一批有特色的村镇正在崛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乌龙茶原产地星村镇正在向集茶文化沉浸、茶农事体验、茶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星光茶旅小镇迈进;五夫镇、马伏村等镇村,在风貌管控、产业提升、文旅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形成详细规划,获得各类补助1.45 亿元。眼下,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优质项目正在不断涌入,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扩绿”与“增长”并重

近年来,南平市着力在“扩绿”和“增长”上下功夫,多角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2021 年4 月,南平市成为自然资源部批复的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级市。

从产权制度建设入手,南平市加快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开展了竹、茶生态产品的调查和适应性评价,编制完成《生态产品目录》。同时,不断扩大“生态银行”试点建设,采取“分散化输入、规模化整合、专业化经营、持续性变现”的模式,搭建资源开发运营管理平台,将资源转变成资產和资本,促进农民增收、产业降本。目前,“森林生态银行”模式已推广至南平市10 个县(市、区)和省属埔上国有林场,共涉及约2.5 万户。

在生态产品产业化经营开发上,南平市全力培育一座山、一片叶、一只鸡、一根竹、一瓶水“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2022 年,全市新落地开工、投产竹产业链项目48 个、茶产业链项目42 个、水产业链项目15 个、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193 个、文旅产业链项目45 个,逐步形成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南平市持续推进实施“武夷山水”品牌建设工程,通过统一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宣传推介,有效带动了生态产品溢价增值:建阳橘柚价格增长80%、政和白茶价格增长24.58%、浦城“武夷山水”优质稻米售价比一般大米售价高出150%。

在推进“双碳”方面,南平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权益指标交易体系,成功策划并交易全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及全国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并以1 元10 千克碳汇量的价格,向社会销售林农或村集体的碳汇产品,累计销售碳汇3000 余吨。

在践行“两山”路上,南平市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越来越高。2022年,南平市绿色产业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90%,贡献率达96.3%;特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圣农千亿白羽肉鸡产业集群和笋竹、武夷岩茶、粮食等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从“高生态颜值”到“高质量发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武夷山水间徐徐展开,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3 年3月24日1版)

猜你喜欢

环带南平市武夷山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CFRP环带拉索静力拉伸试验及数值模拟
大美武夷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天王星的光环系统(二)
基于同构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空洞避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