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分流制度到科目编班的演变

2023-08-06翟涛冯永刚王永丽

基础教育参考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制基础教育新加坡

翟涛 冯永刚 王永丽

摘   要:新加坡从建国开始,经过了一系列基础教育学制改革与实践,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新加坡学制再次进行大范围改革:通过科目编班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通过小学离校考试积分等级制,引导学生全面且个性的发展;为身体或心理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多种支援;实施天才教育计划;重视学生发展体验等。新加坡学制改革体现出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全体学生更好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公民阶层间存在不平等,以及不同背景及阶层学生社会融合的困难。

关键词:新加坡;基础教育;学制;分流制;科目编班制;积分等级制;天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7.007

新加坡建国后,确定精英人才培养战略,通过双语教育政策、分流制度等,满足国家生存与经济发展需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2020年新加坡再一次进行了学制改革,重新调整了教育结构体系,其最大特点就是改变实行四十多年的分流制度,取而代之以科目编班制,并将在2024年全面取消中学分流。从2027年开始,新加坡中四学生将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一、新加坡学制发展歷程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的总称,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

(一)确定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学制(1966年)

新加坡在独立之前,没有统一学制,没有统一的教育语言。1965年8月,新加坡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66年,《新加坡教育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发布,对新加坡学校的结构、课程、师资、教学标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开始强制施行双语教育政策[2]。

(二)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三次分流(1979年)

1979年,新加坡发布《吴庆瑞报告书》(又称《新加坡教育部报告书》),该报告提出,教育要实行双语教育分流制度,包括小学三年级分流、小学六年级分流和中学四年级分流(见表1)[3]。

一是小学三年级后分流。《吴庆瑞报告书》提出,小学前三年统一学习相同的课程,包括英语、母语和数学三门学科。根据三年级结束时的考试成绩,结合小学前三年的期中、期末成绩,把学生编入不同班级,分别安排三种不同的课程,完成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业。

二是小学六年级后分流。“小六分流”也称“小六会考”,是指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进行小学离校考试(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PSLE)。根据该项考试的成绩,学生将进入不同中学,各中学根据学生小学离校成绩,实施三种教育课程,即特别双语班、快捷双语班和普通双语班[4]。特别双语班集中了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最优秀的前10%学生,学生同时修英语和母语,这两种语言并列为“第一语文”,学生将用四年时间完成中学教育。快捷双语班与的学习内容与学制与特别双语班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普通双语班也同时修英语和母语,在五年内完成中学教育,但母语教育水准比前者又降一个层级。普通双语班有普通学术性课程和普通工艺性课程供学生选择。

三是中学四年级后分流。根据中学毕业会考成绩再次对学生进行分流。特别双语班、快捷双语班学生在中学四年级,普通双语班学生在中学五年级参加中学会考,即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平)会考,即“O”水准考试(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GCE O-Level),这是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考试,成绩优秀者可升入初级学院、专科学院或大学先修班学习[5]。

(三)将“小三分流”改为“小四分流”(1991年)

1991年新加坡教育部发布《改革小学教育报告书》,标志着新加坡第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始。报告书指出,新加坡将为每一个本国儿童提供六年小学教育和四年中学教育,即至少十年的基础教育。这次改革后的新教育体制将小学三年级后分流改为小学四年级后进行分流(见表2)。

新的“小四分流”在四年级期末进行。学生参加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校级统考,考试科目为英语、母语和数学。根据英语与母语的学习能力,学生将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即EM1至EM3(EM:English Mother-tongue),EM1级最优[6]。

(四)弱化分层改进小四分流弊端(2004年)

2004年,新加坡社会各界发起了对分流制度的大讨论。讨论结果认为“小四分流”会使小学生过早地被贴上“标签”,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自尊心严重受挫,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很多“晚熟型”天才也因此被埋没。基于此,新加坡教育部对分流制度做出了调整,即将EM1和EM2合并,保留EM3,并逐步将EM3的确定权交给学校和家长,上课方式也更加灵活。如EM3层次的部分课程可以与EM1和EM2层次一起上(见表3)。

(五)以科目编班制取代小四分流(2008)

2008年,迫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教育分流制度的诟病,新加坡取消了小学四年级的分流,而代之以“科目编班制”,也称科目分班制, 即按照学生学习不同科目的不同能力区分对待,将同一科目成绩相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级,这样学生学习不同科目时就要进入不同班级,周围的同学也不总是同一群人,类似于“走班制”[7]。

(六)积分等级制结合科目编班制进一步改进分流弊端(2020年)

2021年,为进一步消除小学分流带来的弊端,新加坡对小六会考进行了改革,采用积分等级制度(Achievement Level,AL)评估学生各个科目的学习表现。评估针对小学英语、数学、科学和母语四个科目,每科成绩分成8个等级,用AL1-AL8来表示,AL1代表最优等级[8]。

在小学科目编班的基础上,新加坡将这一经验向中学推广。从2020年起,新加坡有28所中学试验推行科目编班全面计划。这一计划,使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修读程度较高的科目。例如,即使学生在普通班,但如果地理学科是强项,就可以选择学习快捷班程度的地理课程。这样就改变了以往PSLE"一考定终身"的情况,确保每个孩子都有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新加坡计划在五年内把科目编班制扩大到所有中学,协助学生发掘潜能、减少分流带来的歧视和标签。并计划从2024年起,中学不再有快捷班、普通班之分[8]。

二、新加坡现行学制概述

新加坡现行学制为小学六年,中学通常四至五年,也可以长达六年,中学后教育二至九年(见图1)。新加坡实行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制,该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年龄为6-15岁的新加坡公民必须接受六年义务教育[9-10]。小学不需要学费,只需每个月缴纳6.5新币(约合人民币34元)的标准杂费和最高6.5新币的附加杂费。中学及中学后教育为非强制性教育,需要缴纳学费。学费的具体数目根据不同的学校类型和学生类别而有所不同。例如,新加坡公立学校,对新加坡公民,中学每月收取6.5至25新币的学费,没有新加坡国籍的永久居民则收取每月230至268新币的学费,国际学生(外国留学生)学费更高,每月840至1770新币。新加坡中学中,公立学校收费最低,私立学校收费最高,新加坡公民在私立学校就读,每月需300至600新币的学费[11]。

(一)新加坡小学的科目编班制

科目编班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灵活选修和基础科目的组合,从而在擅长科目上进一步发挥优势,在需要改善科目上铸牢基础。科目编班制在五六年级实行(见表4)。

(二)新加坡中学的多元化教育途径

新加坡的小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七类中学。其中有三类中学与原来的分流制度和学生能力水平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普通工艺学校,普通学术学校,快捷课程学校。新加坡现行学制使中学生在不同学校中都可以根据能力决定所修科目的水平。例如,G1代表基础水平,相当于普通工艺学校科目的课程难度;G2代表标准水平,相当于普通学术学校科目的课程难度;G3代表高级水平,相当于快捷学校科目的课程难度。

一是快捷课程学校(Express School)。学制四至六年,有两类课程:“O”水平课程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O”水平课程为期四年,学生可通过“O”水准考试,升入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综合课程为期六年,学生完成学习后可通过“A”水准考试(A代表Advanced),取得国际文凭。学习综合课程的学生不需要参加中四的“O”水准考试。

二是普通(学术)课程学校[Normal (Academic) Schools]。学制四至五年,学生完成四年普通(学术)课程后通过“N”水平考试(N代表Normal),进入第五年的学术课程,之后与快捷课程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O”水准考试,升入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

三是普通(技术)课程学校[Normal (Technical) Schools]的学制是四年,通过N水准考试者可进入工艺教育学院攻读技术类文凭,不需要参加“O”水准考试。

四是私立学校。新加坡现有799所私立学校,学制通常四至六年,为新加坡本土学生和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五是专科自主学校(Specialised Independent Schools,SIS)。学制四至六年,为在特定领域有天赋和强烈兴趣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如艺术、体育、数学和科学,以及应用学习。这些学校包括艺术学院、新加坡体育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心和科学与技术学院。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体育学校的学生可以攻读与共和国理工学院和义安理工学院合作提供的理工学院文凭课程。符合条件的艺术学院学生在完成第四年的学习后,可以通过特殊录取方式在南洋美术学院和拉萨尔艺术学院攻读文凭课程,前提是要达到各自院校的入学要求。

六是专科学校(Specialised Schools)。学制四至六年。专科学校为倾向于动手和实践学习的学生提供定制课程。例如,克雷斯特中学(Crest Second School)和光谱中学(SpectraSecond School)为有资格修读N(T)课程的学生提供替代教育途径,学生在在完成学业时可以获得N(T)-Level和ITE技能学科证书(ISSC)资格证书。SSNT提供更加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学习方法,并通过强调品格塑造,社会情感学习和生活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来自北极光学校(Northlight School)和圣母升天銜接学校(Assumption Pathway School)的毕业生将获得ITE技能证书(ISC),并有机会获得工作识字和计算以及N(T)级英语语言资格。这些可以用于申请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的国际文凭暨国际技能证书(Nitec)课程。

七是特殊教育学校。新加坡有19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有中度至重度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和升学途径。这些学校由政府资助并由社会福利团体管理,服务对象包括智力障碍、自闭症、多重障碍、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三)新加坡的中学后教育

新加坡中学后教育是指学生在完成了四至五年的中学教育并参加了“O”水准考试后,可以依据该项考试成绩申请报读大学预备课程,如理工学院或技术教育学院。中学后教育又分为工艺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三个层次。工艺教育旨在培养全体国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技工技术、机械工艺技术、建筑技术、化工技术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如初级学院实行两年制,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通过“A”水准考试,可以报考新加坡本地以及世界各地大学。理工学院实行三年制,学生毕业后,可申请本地或世界各地大学。

三、新加坡现行学制的主要特点

(一)科目编班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实行科目编班制后,在小学阶段,家长可以在学校的建议下,根据小四期末成绩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普通或基础课程,普通课程和基础课程所学的科目相同,包括英文、数学、科学、母语,只是难度与深度不同,基础课程的难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普通母语课程,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更大的高级母语课程。学校会在年底评估学生当前科目组合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见表5)。

新加坡自2020年开始,在28所中学试验全面编班(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Full SBB),同时取消原来的分流制度。新加坡将从2024年开始彻底取消初中阶段分流,实行全面科目编班制,初中生将被分入混合班级,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在不同学科水平上选择不同科目。学生可以在擅长的学科上选择难度更高的课程,而在自己掌握较差、难以应付的学科上选择要求较低的课程。

(二)小学离校考试积分等级制,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会考改革开始采用积分等级制度评估学生在各个科目的学习表现,即将小学离校考试成绩由实际分数转换为等级制[14]。基础水平科目(英文、数学、科学和母语)成绩由原来的五个等级,变为A、B、C三个等级。普通水平学科(英文、数学、科学和母语)分为八个等级,如大于等于90分为AL1等,是最优等级,85分至89分为AL2等级(见表6)。

小学基础水平学科简化了科目内容,让那些觉得普通水平(Standard level)学科太难的学生能有另外一个选择,以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步伐打好基础。例如,某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修读普通水平数学感到吃力,因此打算修读基础水平数学。在新的积分制度下,学生若在基础水平考试中获A,则相当于普通水平AL6等级。只要其他科目考得足够好,使各科目等级之合不超过20,这名学生升上中学时仍然有可能进入快捷学校。具体的分數与等级对等见表6。

小学生在离校考试后,将根据四门课程的积分之和选择对应源流的初中学校。例如,会考总成绩4-20分的学生,归入第三积分段,一般可修读G3科目(相当于快捷学校科目);总成绩23-24分者,属于第二积分段,一般修读G2科目(相当于普通学术学校科目);26-30分属于第一积分段,一般修读G1科目(相当于普通工艺学校科目)。21-22分者可修读G2或G3科目;25分者可修读G1或G2科目(见表7)。

(三)学校提供多种支持策略,为身体或心理方面有障碍的学生提供支援

目前,新加坡所有主流学校对有轻度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支援,帮助那些可能患有阅读障碍、多动症、轻度自闭症、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或身体障碍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应对主流学校的课程,也能参加集体活动,所有学校都会配备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和特需教育指导员,发现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融入学校环境。学校也能够直接联系新加坡教育部的相关专家,在专业化指导下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结束时被发现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可以在小学三、四年级期间获得学校阅读障碍治疗计划的支援,这类学生也可以参加由新加坡教育部补助、新加坡读写障碍协会主办的基础识读课程。对于在人际交往上有困难,存在轻度自闭症的一年级新生,学校会阶段性开展新生融入支援计划,这些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培养基本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更好地融入集体。

(四)天才教育计划助力天资优异学生成为精英人才

在新学制下,新加坡继续完善并推行天才教育计划(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以使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获得更好发展。小学生可在三年级参加遴选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阶段,只有前10%的学生将能够进入第二阶段的考试,经过选拔的在综合能力(抽象、推理、理解等)和创造性方面成绩突出的小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天才班。目前,新加坡共有七所小学设置了天才班[15]。

在天才教育方面,新加坡教育部天才教育所为天才学生开发的课程,在正规课程基础上提高了知识的深度与难度。天才班的授课教师需要经过选拔和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提供天才教育的小学注重安排天才班学生与非天才班学生共同学习和参加活动,以促进全体学生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天才学生社会性发展。

(五)强调发展体验课程,助力学生品格塑造

新学制规定,学生发展体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计划和活动,通过学生发展体验,旨在提升学生在体能、审美、智力、品德和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包括课程辅助活动、年级学习之旅(如博物馆学习体验等)、教育与职业指导体验、国民教育大纪念活动(如种族和谐日)、户外探险学习营、学生领袖培育计划,以及“德育在于行动”活动(包括学生的日常职责等)。课程辅助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塑造个人品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有一系列精彩有趣的课程辅助活动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体育活动、制服团体、视觉和表演艺术、学会和社团等。这些活动将培养学生的信心、创意、跨文化意识和坚韧的个性。

四、新加坡学制改革的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新加坡学制改革,表现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全体学生更好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更多人文关怀。新加坡小学科目编班制、小学离校考试等级积分制,大大改善了过去一分决定学生人生走向的状况,使学生有更多选择自主决定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此外,新加坡也提供支援计划助力特殊学生的成长,包括残障儿童和天才儿童。新加坡2020年发布的最新课程框架,着眼于21世纪所需要的技能和学习成果,将每个学生成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观和技能融入各个学段的课程。但是,新加坡现行学制在实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现实挑战。

(一)新加坡公民阶层间仍然存在不平等观念

新加坡长期以来精英政策已经深深扎根在国民心中,由此形成的阶层分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彻底改变,因而也不可能迅速改变整体教育格局。由于阶层分化造成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艺术、文学、创造性思维和音乐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富裕家庭仍然能够确保他们的孩子在每一门功课上都有最高水平的表现,并参加高水平的课外活动。精英政治作为一种国家身份,意味着未来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选拔和区别对待的做法仍将存在[16]。

(二)不同背景及阶层学生社会融合之路任重道远

科目编班的施行,让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除基础课程进行科目编班外,在新制度要求下,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和科学等基础学科课程的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成绩更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非基础类学科课程,并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社会交往。

但是,新制度下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家长的认可,即父母需要被说服。尤其是当学生成绩较好时,他们的家长会认为与学习能力较低的同龄人共同学习或交往的环境,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损失。这种担忧促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从鼓励科目编班的混合学习环境学校转移到只招收学业较强学生的学校,如实行直接招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DSA)的学校[17]。

参考文献:

[1]吴锦,彭泽平.新中国基础教育学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 29(10):32-38.

[2]C.o.I.i.E.(新加坡教育调查委员会)Singapore, Commission of Inquiry into Education Singapore Final Report[M].Creation of printing society,1966:17.

[3]D.G.K.S.a.T.S. Team, Report 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1978[R].新加坡教育部,1979:61.

[4]黄明, 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英汉语用环境变迁研究(1946-2006)[D].厦门:厦门大学, 2008:135.

[5]王艳萍,黄明.浅析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分流制度[J].沈阳大学学报,2011,23(06):13-16.

[6]LOH,TAI LEE,SHIH, CHIH-M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st of the Singapor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J].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016,13(2):156-166.

[7]郭远.新加坡基础教育分流研究—从教育机会平等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10:21.

[8]M.O.E. SINGAPORE,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Booklet 2022[M].COMMUNICATIONS AND ENGAGEMENT GROUP, MOE,2022:2-10,25-26.

[9]Ministry of Education. Overview of compulsory education[EB/OL].(2021-10-18)[2023-05-31]. https://www.moe.gov.sg/primary/compulsory-education/overview.

[10]Singapore Statutes Online. Compulsory education act 2000(2020 Revised edition)[EB/OL].(2023-01-01)[2023-05-31].https://sso.agc.gov.sg/Act/CEA2000.

[11]新加坡教育部.Types of schools[EB/OL].(2022-12-14)[2023-05-07].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our-schools/types-of-schools.

[12]劉引涛.基于普通(技术)课程的新加坡中学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5):273-275+288.

[13]狮城新闻. 新加坡教育改革:取消分流制度改用“科目编班”体系[EB/OL].(2023-03-07)[2023-05-26].https://www.shicheng.news/v/YN9o3.

[14]王健.等级取代积分的尝试:新加坡小学分流评分系统改革分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2,46(02):42-49.

[15]刘颖,卢柳柳,郭秀丽,等. 致力于发掘全体儿童潜力——新加坡天才教育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23(02):24-32.

[16]J. WU. Bureaucracy, meritocracy, and inequali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ingapores streaming system[J].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J].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2021,631:323-329.

[17]V. CHUA, K.K.C. Seah, from meritocracy to parentocracy, and back[J].Education in Singapore2022,4(07):169-186.

From the Diversion System to the Evolution of Subject Schedul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in Singapore

ZHAI Tao1   FENG Yonggang1   WANG Yongli2

(1. Faculty of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2.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stry of Education,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Singapore, it has undergone a series of basic education system reform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time nodes, which has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Singapore has carried out a wide range of reforms to further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including the subject scheduling system, 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find a suitable learning path;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and individually through the grading system of th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providing a variety of support for students with physical or mental difficulties; implementing the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 and emphasizing on studen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e reform of Singapores school system reflects the trend of promoting education equity with better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faces the inequality among citizen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classes.

Keywords: Singapore; Prima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Educational diversion; Subject-based banding; Achievement grading;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責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猜你喜欢

学制基础教育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