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机制研究

2023-08-06王静婷刘宝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一流计算机专业民办

王静婷,刘宝

(1.西安翻译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2.西安科技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言

我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的就业衔接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才能[1-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的“双创”和专业教育融合已进入发展阶段[3]。同样的,“双一流”背景下的民办本科院校在“双创”和专业教育融合方面的要求是同步的,针对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4]。另外,“双一流”建设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服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优化自身的办学结构、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尤其对于计算机专业,作为“互联网+”新时代创新创业的核心重点专业,必须专注于信息化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有效结合,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深度契合。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发展水平取决于当地地方经济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力度。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式称为职业性教育,其目的在于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产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味着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大环境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的提高,而“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创新驱动,需要本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造就,因此,“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的深度融合应运而生,其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本科教育的补充,从计算机专业职业针对性方面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是扩大科学、知识和信息的社会化需求,满足社会人员的人才培养需要。因此,“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满足我国的政策导向和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刚需,是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60年开始,欧美国家开始转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到了“双创”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创办了大量知名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美国高校重视“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创新和实施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关注案例教学、科技产业园等模式;英国则更加重视政府的督促和监督作用,偏重地区化合作发展以及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培养方式。

在欧美国家的带动下,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也开始重视“双创”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虽然从政策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我国的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业成功率仅约占5%,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20%~30%,改革效果差强人意。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性专门人才,从而要求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通过“双创”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处于转型中期,众多高等院校尤其民办本科院校对“双创”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认识不足,在融合方式上缺乏探索力度,因此,需要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加强科技园、研究中心、孵化基地等的合作,将“双创”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途径。

2 存在的问题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因为其自身办学条件所限,在基础建设、生源拓展、政府支持等方面面临多种困难,因此,一些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如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难以同步。由此看出,现有的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在“双创”和专业教育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

1)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构建阶段式层次培养柔性体系

现有的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强调标准化、统一化,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柔性培养,导致毕业生没有特色,或者尚未体现优势特色,学生较少在创新素质上得到实质性提升或拓展,缺乏阶段式层次培养柔性体系。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学习讨论基础上,结合“双一流”标准及地方民办本科院校的优势特点,对现有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组和整体优化,以突出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2)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突出产学研协同育人目标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多重知识、轻行动,忽略创新的复杂性、长期性、隐蔽性;重科技、轻人文,缺乏职业针对性的内在驱动力培养;重旧识,轻新知,缺乏科研创新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科研成果很少转化为教学内容。

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制定“双一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解决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欠缺内涵式发展的长效机制,满足“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的“学校+学生”双主体内部需求。

3)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类课程较少,难以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双创教师资源不足,高校有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却几乎没有创新型教师准备计划。

以“学科竞赛”“实验室建设”“基地实训”等项目为依托,以校企共享实践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共享平台、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建设为抓手,解决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模式欠缺外延式发展的拓展机制,探索出一种适合“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机制,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提供坚实的保证。

3 “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机制

以提高民办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水平为最终目标,以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创新建设思路,以“双一流”建设引领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整体发展和内涵建设。发挥“双一流”在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育人环节、第二课堂、师资队伍等关键环节,把“双一流”目标列入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引入“双创”与专业实践体系、纳入创新创业保障体系,推进民办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综合改革,切实提升建设绩效。

1)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需明确“双创”与专业课程的学科地位,把“双一流”目标列入学校创新创业类教材和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内容,发挥其在教材体系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理论、实践实训等课程方式,实现“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由 “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引导,实现“双一流”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认知和行为实践的统一。

2)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4333”培养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将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视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把“双一流”目标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4”是指构建计算机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第一个“3”是指形成“特色实验模块、专业实验模块、基础实验模块”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二个“3”是指优化“创新科研性、综合设计性、验证性”结合的实践层次,第三个“3”是指夯实“理论、实践、实务”结合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建立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深入强化“双一流”标准的持续引导作用。

3)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成果导向实践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成果导向”实践环境,邀请知名专家进校园进行“双一流”建设的专题报告,以典型案例促进“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积极性提升。以“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竞赛等科技赛事为引导,以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强化成果导向实践培育。整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等校外资源,搭建产学研用校政、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学生“三下乡”“实习实践”“企业挂职”等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双一流”成果导向的优秀创新创业品质。

4)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的“互聘共享”双师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除了需要将“双一流”目标融进“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外,还应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通过“引聘结合”的方式,打造高层次的计算机专家人才队伍,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校友进校交流,完善双师型师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成效,构建集科研、教学、创业、交流、孵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管理服务平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4 结束语

“双一流”背景下的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优化自身的办学结构、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因此,“双一流”背景下的“双创”和OBE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已成为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民办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施效果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的创新体系发展意义重大。

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双创”的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转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企业需求的“双一流”课程体系;强化育人环节,拓宽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双一流”“4333”培养体系;丰富第二课堂,增强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双一流”成果导向实践体系;增强师资队伍,推进民办本科院校“双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双一流”“互聘共享”双师体系。本文以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将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民办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双一流计算机专业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