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学院校双创背景下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探讨

2023-08-06张欣彤韩彦华车志远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1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双创医学生

张欣彤 韩彦华 车志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逐渐受到公众的重视,并有效推进我国创新创业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双创教育理念的革新[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双创的深入发展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2]。

双创的本质是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3],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生的能力和质量,促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和建设的必然选择[4]。“双高院校”时代的来临,使专业建设再度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专业文化作为专业建设的灵魂,始终贯穿于专业发展和专业教育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隐含于专业文化,通过专业文化挖掘者、传播者及受教育者的日常工作、学习,潜移默化地促进医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5],专业文化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和行动导向,创新创业教育为专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高等医学院校需充分利用专业文化的教学优势和双创理念的应用价值,不断调整专业教育体系及整合教育资源,找准高校专业文化建设和人民对健康服务需求对接的着力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医学创新创业型人才[6]。

1 专业文化的内涵

专业文化是指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的教育理念、专业氛围、专业精神、专业特色、专业传统等多种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统称[7-8],并在专业发展进程中潜移默化地与学校文化底蕴深度融合,形成学校的各类制度规范、治校理念、校园环境及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团队意识等,持久深远地反映专业特点[9]。专业文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包括了某一专业的文化传统与发展成果,也蕴藏着该领域的职业素质要求[10]。专业文化建设无形中指引着医学院校办学定位的明确,是打造具有独特专业属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导向,也是强化广大师生的专业认同感,学校归属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勤奋学习热情,影响和推动学科发展的精神力量,更是创建一流专业学科、凝练办学特色、增强专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中心环节[9]。医学生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后备力量,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内驱力,只有在思想认知方面得到提升,才能最终获得能力提升。专业文化作为培养高校学生专业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基础,有利于医学生对专业形成全面的认知及持久稳定的专业认同感,从而转化为积极高效的专业行动的价值遵循[9]。

2 双创背景下医学院校构建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人员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这需要高等医学院校紧跟时代步伐,开阔视野,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促进医学和科技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专业文化是医学院校的一种软实力和核心能力的体现,它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专业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育,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11]。

2.1 专业文化融合潜在需求

专业文化既具备专业特性,又融合职业特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有效工具,其融入高校专业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社会对于公共卫生健康的需求早已突破传统医疗卫生行业的固有模式,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医学专业的学生,很难满足和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传播创新创业理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医学院校由于学科特殊性,要结合医学院校专业文化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学生专业文化教育之中,使其在专业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导向,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及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引导医学生对社会公共卫生需求有最前沿的了解,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实现创新创业,满足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9]。

2.2 专业文化引领课程建设

专业文化作为专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它直接影响着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并通过营造专业学术氛围,从而指导着专业的建设方向[12]。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医学院校的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大量的高新技术、知识元素和社会需求已经渗透到现有的专业领域[10]。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提升专业教育质量,深化专业文化内涵,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架构具有创新创业元素的课程体系,积极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做到专业设置和专业要求相对应、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联系,抛弃原有的陈旧内涵和形式,接纳新的文化因素,转变教学形式,变革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课程体系[10]。

2.3 专业文化支撑人才培养

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医学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医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除了未来从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外,还需要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养,而这种内在的素质是无法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只能通过专业文化这一途径,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获得[12]。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要以专业文化为依托,以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为人才的培养的内核,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2.4 专业文化树立价值导向

专业文化对专业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和渗透作用,其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传递专业知识,培育专业素养,塑造专业人格[11],让医学院校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强烈的专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所学专业由不可知到可知,更清晰地认识专业知识组织结构、把握专业学习方式和特点与之相适应,逐步培养医学生塑造职业理想、确定人生目标,做到人与专业匹配,这种专业匹配性经过专业文化的内隐式引导,使学生更加热情和积极地投入专业学习,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价值观形成的深层推动力,对其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和显著的引领作用。

3 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国家战略发展的紧要关头,需要大量强化复合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虽然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在与专业文化融合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文化融合不够紧密

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不仅需要合理的医学知识结构,也需要创新性思维、发散思维和高尚品格[13]。但当下普遍观念认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建设更应该注重的是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视了专业的职业素养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尚没有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同时,对医学院校的专业文化内涵也未做深入的探讨,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缺少一定的经验,没有做到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文化有机衔接,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就业指导及就业实践课程的一个模块[14]。部分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处于理论层面,没有与实践融合,成果不显著。

3.2 医学生双创意识淡薄、动力不足

受应试教育传统模式影响,多数院校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文化传播等问题,致使多数学生总体上思维不敏捷,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受自身学科特点的影响,医学生性格普遍存在过于小心谨慎、循规蹈矩、依赖性强等特点,而且医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存在学时多、见习、实习等任务繁重的特点,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双创”实践活动[15]。另外,师生及家长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普遍认为就业才是优秀毕业生的“好去处”。同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创业的难度和风险也很大,大多数家长把就业目光聚焦于公立医院就业和升学上,在思想和资金上均不太支持孩子冒险创业。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目前医学生“双创”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的现状[16]。

3.3 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当前,在高校课程评价问题上,大多数院校注重专业课知识水平及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关于文化价值观的评估思想却鲜有人提出,特别是在医学院校,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考核难度大,医学生往往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但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因为没有真正体会到专业文化的价值,迫于学业压力,往往应付了事,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另外,目前大多数的课程评价体系只是以案例讨论或论文的形式,没有体现专业文化及创新创业意识的系统课程评价标准,无法发挥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17]。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医学院校课程评估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方法缺乏针对性,考核标准不完善,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出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3.4 师资团队人员匮乏,部分教师角色定位较模糊

双创教育是基于专业的教育,但部分教师脱离专业讲授双创,或者不清楚怎样把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18]。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教学具有以知识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知识与技能传递为主,从而忽视的专业文化中蕴含的学科力量,更加忽视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尤其在大多数医学院校师资团队人员匮乏的情况下,这直接造成了专业教师每天的工作量增长,使他们在完成各类教学任务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专注于教育创新与专业文化融合,因此,创新教育水平无法提高,这严重影响了创新教学的质量。同时,部分学校受传统观念影响,难以解决教师在传统学术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身份与创新创业活动中企业家身份的角色冲突[19]。另外,一些医学院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为非专业教师,日常教学也只是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层面。

4 双创背景下医学院校专业文化构建的实践进路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既具有创新精神,又能全面发展,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医疗人才[20]。医学院校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不仅要重视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应重视医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置身于文化浸染之中,深化提升医德思想意识,并将这些文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断提升自身医学素养,在保障行为健康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因此,以专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建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4.1 确定专业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培养目标

目标对学生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文化教育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主流趋势。医学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新时期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更要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医学院校应依托专业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医学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依托专业背景,可以让学生对市场需求把控更加精准,对社会痛点问题分析更准确,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及时与专业教师探讨,通过查找专业知识的方式解决[16]。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与专业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文化,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发挥平台和实施前提。

4.2 以专业文化为依托,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是促使其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医学院校应将双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专业知识讲授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传播为路径,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与文化内涵。在医学教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项伟大的医学发现背后都伴随一个动人心弦的双创故事,通过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资源,组建双创案例教学库,把科研成果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15],在知识讲授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进行讲解,无形中实现了医学专业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融合,从而达到专业课程讲授期间双创教育的全覆盖,破除医学生传统就业观念的壁垒,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

4.3 重视过程考核,实施多种评价方式

为了进一步迎合国家双创政策,提高专业文化建设地位,医学院校在考核方式上,也应在传统方式中作出一定的改革,将更高级别的创造性考核设置在评价之上,从注重知识背诵的考试转向对学生的素质测试和指导,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应不限于知识水平,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21]。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机会,采用开放式的考试,以多种评价方式,公平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对社会无用的医学类学生。同时,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以弥补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以期通过实施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使考核过程中各环节系统在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监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与精神的卓越医药卫生人才的全过程[21-22]。

4.4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高校要想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必须要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22]。教师作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在专业课堂中开展双创教育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3]。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热情,为专业课教师建立先进的双创教育理念,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在传播专业知识时注重学生双创能力、意识和责任心的提升,通过建立教师激励制度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4]。例如,依据专业文化特色,制订“双创”导师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标准;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设置教师工资体系,实现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结合,最大限度开发和激发出双创教师的潜能,提升其积极性和主动性[25]。同时,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研讨会、创客交流等形式,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教师边教边学[23];对积极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倾斜,从而激发教师积极的专业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积极的融合,使专业课教师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6]。同时,强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医学院校并非一种完全整合、自主的教育,而是与社会、行业合作的教育,通过开展“双创”的开放式教育,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从专业文化中渗透专业理念,将其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同时,医学院校可以邀请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或领域专家到校开展“双创”教学,通过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专业性“双创”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校内外优质资源的整合[27]。

5 结语

医学事业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品质,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德素养、道德品质。因此,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文化为依托,明确把握专业文化的传播方向,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师资队伍,以期促进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培养出医德高尚、勇于创新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双创医学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