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会展建筑人员疏散策略研究
——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为例

2023-08-05戴维涛高扬扬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杭州30000杭州市上城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事务中心浙江杭州30000

安徽建筑 2023年7期
关键词:隔间主会场乌镇

戴维涛,高扬扬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 杭州 30000;.杭州市上城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事务中心,浙江 杭州 30000)

0 引言

会展建筑是指以会议展览空间为核心空间,并结合办公、餐饮、休憩等其他辅助空间组成的建筑综合体。会展建筑不仅能为各类大型会议和展览提供相关服务,还能推动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展建筑按照建筑规模划分可以分为大型会展场馆、中心会展场馆和小型会展场馆。近年来,随着国内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市场上对能同时容纳3000 人以上的会展中心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作为一种集成多种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为满足其使用功能,会展建筑一般比其他建筑更追求视觉上的通透性,这使得会展建筑的消防设计存在诸多的技术难点。

此前,对于无法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最大允许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和最远疏散距离限制要求的同类型会展建筑项目,大部分都是通过消防火灾模拟及专家论证等方式,对建筑的消防设计、设施设备等进行局部加强,以满足消防审核验收要求。鉴于目前开展项目消防性能化评估的限制条件越来越苛刻,本文针对大型会展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的一些普遍性设计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中的新理念,以期解决火灾等最不利情况下大型会展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问题。

1 相关研究

火灾是具有突发性的意外事件,伴有火焰、浓烟、强烈的热辐射、噪音和有毒气体,经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身处火场的人们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行为。研究发现,不同的心理素质、阅历和经验,会导致人在遭遇火灾时,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如果在遭遇火灾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及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动,往往能够化险为夷,成功疏散,避免死伤。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过程可分解为三个阶段,即觉察火灾、决策反应和疏散行动。实际需要的疏散时间取决于火灾探测报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察觉火灾后人员的决策反应,以及决定开始疏散行动后人员的疏散能力等。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必须保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要保证建筑物内所有人员在可利用的安全疏散时间内均能到达安全的避难场所,第二个是疏散过程中不会由于长时间的高密度人员滞留和疏散通道堵塞等引发群集事故[1-2]。

会展中心内消防安全疏散策略的选择、安全疏散通道的布置和疏散人流流线的组织模式,都会对紧急状态时人员的安全疏散产生一定影响。安全疏散设计中,还要考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应急照明和防排烟设备等消防系统对安全疏散的影响。

下面以笔者参与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为例,简要分析大型会展建筑消防设计中人员疏散的策略和方法。

2 项目基本情况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西栅景区西北部,南接西栅景区,西临运河,东连环河路,项目占地面积约15.53 hm2,总建筑面积约8100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0000 m2、地下建筑面积约21000 m2),设置地下停车位700余个。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既是目前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主要场馆,也是未来乌镇景区承接大规模会议、会展的主要场所。

该项目主要包括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和接待中心三大部分,建筑设计方案以简约、环保、智慧为设计理念,整体风格充分考虑互联网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及江南水乡特色;建筑物色调上以黑白为主,高度还原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的经典文化IP;项目总平面根据现状地形呈“U”字形布局,三座主要建筑沿东、南、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水池依次展开;会议中心外立面上使用不规则的披檐和260 万片江南小青瓦,展览中心外立面则用5.1 万根不锈钢索组成了垂挂帘幕,又以3 层、5 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肌理,寓意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呈现出江南古老建筑与现代网络相融共生的和美场景,也与整个乌镇形成富有生机的时代对话。

项目会议中心(含接待中心)面积约36300 m2,地上三层,女儿墙最高高度为14.65 m,结构形式为钢结构。一层主要是挑高门厅、接待厅、小剧场和4500 m2大会议室,二层主要是各类小会议室及设备机房,三层主要为接待厅和设备机房。其中一层的大会议室为72 m×63 m的无柱大空间。

展览中心面积约22200 m2,地上二层,女儿墙最高高度为18.15 m,结构形式为钢桁架结构。一层主要是入口门厅、展览厅和展览配套用房,二层主要是会展功能配套的陈列室、设备用房及办公室等。

3 存在问题

方案设计中的会议中心同时具备建筑占地面积大、空间连通要求高、人流流线组织复杂等特点,同时结合会展建筑的功能需要,该建筑还要求尽可能的开放,同时为保证内部空间视觉上的通透性,需尽量减少硬质隔断设置。鉴于此类大尺度公共建筑类型使用性质特殊,其防火要求不能完全被《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所涵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单层平面划分的防火分区的面积较大;

②人员安全疏散的距离较大,且由于会展会议流程及安全保障方面的需要,难以按照规范设置实体防火墙和防火门;

③主会场直通室外疏散距离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4 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积极与建设单位、消防审批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沟通商讨,并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即通过设置防火卷帘隔离出无功能门厅或者安全疏散走道,进行主会场及封闭楼梯间的安全疏散。

2015 年5 月1 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正式开始实施,新规范实施后,对室内大空间及疏散楼梯间的安全疏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5.17条第4款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 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使用长度不大于10 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4.1 条第4 款规定,“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新规范实施后,原先通过设置防火卷帘隔离疏散的技术措施无法满足新规范要求。2016年3月17日,笔者就上述相关问题与相关消防审批部门沟通后,审批部门提出以下疏散要求:①主会场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7.5m,且行走距离不应小于45m。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时,必须使用不大于12.5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或者通过安全疏散走道疏散至室外。②根据《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第62 条规定,进入安全疏散通道应通过防火隔间进入。

图1 旧规范会议中心主会场疏散示意图

根据上述指导意见,当大尺度公共建筑无法使用正常疏散措施来进行人员疏散时,可以使用一定宽度的安全疏散通道作为安全区域来引导人员疏散,火灾时既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也有利于阻挡通道一侧的烟火流窜至另一侧。进入安全疏散走道必须经过防火隔间,防火隔间存在的意义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可燃物在三维空间上的传播因为防火隔间而产生间断,破坏了可燃物的延燃效应;其次,因为防火隔间的分隔作用,火灾产生的烟羽流不至于在人员疏散时直接进入安全疏散走道,因而保证了火灾时安全疏散走道的安全性。

5 具体措施

按照上述修改意见,笔者对前面提到的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设计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是将主会场东西两侧走道定义为安全疏散走道,通过安全疏散通道划分出合适面积的防火分区;二是将进入东西两侧安全疏散通道楼梯首层的扩大封闭楼梯间取消原有的防火卷帘分隔,四周改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常闭甲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借用原本就存在的门、墙体来设置防火分隔;三是将安全疏散走道直通室外,所有进入安全疏散走道的室内房间均须通过防火隔间进入,主会场疏散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及《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的要求。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会议中心主会场设计人数不超过2750 人,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共需疏散宽度为2750×0.75/100=20.625 m。主会场安全疏散共均匀布设10 个疏散出口(其中南、北两侧各两个疏散口,东、西两侧各三个疏散口),合计设计疏散宽度43.5 m,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疏散出口三、疏散出口六、疏散出口七(东北侧一个、南侧两个)合计疏散宽度14.6 m(占所需疏散总宽度的70.78%),使用长度不超过12.5 m 的疏散走道直通室外。疏散出口一、疏散出口二(北侧两个)合计疏散宽度12 m,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的无功能门厅对外安全疏散。其余疏散出口按《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要求,设置安全疏散走道直通室外,同时会议时座位编排时应满足通至安全出口的行走距离不超过45 m的要求。

图2 新规范会议中心主会场疏散示意图

安全疏散走道两侧使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 h 的防火墙与其他空间分隔,防火分区至安全疏散走道入口处设置防火隔间,防火隔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 m2,均使用甲级防火门与外部空间及安全疏散走道隔离。安全疏散走道内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消防专线电话和防烟设施等设备。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燃烧等级均为A 级,吊顶上空穿越的与安全疏散走道无关的管线,则通过耐火极限不低于3 h 的防火纸面石膏板吊顶予以隔离。

以上是笔者对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的消防疏散策略的研究和设计,考虑到篇幅问题,其他与安全疏散走道设置要求相关的例如钢结构防火设计、消防水炮设计、防烟排烟设计、电气防火设计等均未在本文中具体展开。按照上述策略,原本存在诸多疏散问题的会议中心消防疏散设计修改后基本符合规范的要求,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竣工后消防验收合格,确保了互联网大会的如期召开。

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消防疏散设计着手,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大型会展建筑的结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人员密集性等特点,在消防策略中重点对消防安全目标的确认、人员疏散策略的选择、防火分隔以及防火分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部分尝试,希望能为其他大型会展建筑的消防疏散设计提供一个样本。

猜你喜欢

隔间主会场乌镇
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掠影
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掠影
世界粮食日主会场掠影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主会场圆满谢幕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公厕里哪个隔间最干净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严重事故下局部隔间氢气风险分析
公厕哪个隔间最干净
厕所恶搞行为大全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