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伐珠单抗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术后的临床观察

2023-08-05郭琳茹易艳琨王晓敏祖古然吐尔逊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宫颈癌

郭琳茹,易艳琨,王晓敏,祖古然·吐尔逊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700)

宫颈癌是起源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第4位高发恶性肿瘤[1]。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每年总新发病例的28%[2]。宫颈癌可通过定期筛查与早期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或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进行预防[3]。西黄胶囊是由人工牛黄、人工麝香、没药和醋乳香组成,具有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放疗治疗[4]。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 抗体,能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达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果,被证实治疗多种实体瘤疗效显著[5]。本研究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术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鹤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平均年龄(40.65±4.65)岁,平均病程(10.65±2.87)个月;鳞癌42例,腺癌3例。观察组45例,平均年龄(41.39±3.87)岁,平均病程(10.52±3.09)个月;鳞癌43例,腺癌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严格审查并准许通过[伦理号:鹤山市人民医院伦(04)]。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改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并由妇科检查确定临床分期为ⅠB2~ⅡA2 期,即最大病灶最大径线>4 cm;阴道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异味等;实验室检查提示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异常增高;影像学检查提示有宫旁软组织侵犯等;病理活检符合恶性肿瘤[6]。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7]中宫颈癌的辨证分型。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证:症见白带量多,偶带血丝,小腹胀痛,月经失调,情志郁闷,心烦易怒,胸胁胀闷不适,舌苔薄白,脉弦。②肝经湿热、毒蕴下焦证:症见白带量多,色如米泔或浊黄,气味秽臭,下腹、腰骶酸胀疼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③肝肾阴虚、瘀毒内蕴证:症见白带量多,色黄或杂色,有腥臭味,阴道不规则出血,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颧红盗汗,腰背酸痛,下肢酸软,大便秘结,小便涩痛,舌质红绛,苔少,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且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测诊断为宫颈癌,分期均为ⅠB2、ⅡA2期(病灶直径>4 cm),行辅助检查时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灶;首次发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临床过敏征象,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肝、肾功能检查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患有乙型肝炎或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合并其他相关疾病,需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黄胶囊口服治疗。西黄胶囊(石家庄东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3216,0.25 g/粒)每次4粒口服,每日两次,连续治疗9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90040,100 mg/4 m L)根据7.5 mg/kg的剂量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在患者体质量变化10%(增加或减少)时调整剂量。21 d为1 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治疗1次,共治疗3个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以2 500 r/min的速度,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10 min,并收集上清液置于-80℃的冰箱保存、待测。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测定CD+3,CD+4和CD+8水平。②临床安全性评价: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高血压、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疼痛等)发生情况。③监测患者的体质量、血压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每周四测量、记录患者的体质量,每日晨起、睡前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显效: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有效: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并维持4 周以上;无效:疾病稳定(S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体积增大≤25%或疾病进展(P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8]。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与CD4+水平呈上升现象(P<0.05),而CD8+水平呈下降现象(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CD+3 CD+4 CD+8观察组 45 治疗前51.89±3.27 31.20±1.82 32.81±2.32治疗后63.87±1.81△▲ 42.13±1.65△▲20.39±1.74△▲对照组 45 治疗前51.15±3.55 31.63±1.27 32.29±2.94治疗后57.32±1.17△35.32±1.09△28.88±1.80△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临床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共出现8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共出现两例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临床安全性比较[例(%)]

4 讨论

根据宫颈癌的临床症状,如带下量增多,呈现黄、赤或青绿色,质稠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等,可将其归于中医“带下病”范畴。宫颈癌的核心病机为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气血两虚、寒凝血瘀及血败内腐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治疗应以滋阴养血、扶正抑癌为基础[9]。西黄胶囊具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功效,可通过阻碍病原菌的生长和炎症病灶的发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的继续发展与恶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其中化疗广泛应用于与手术、放疗配合的综合治疗和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但大部分中晚期患者因产生耐受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11]。贝伐珠单抗可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所需的信号通路,从而潜在地限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能力[12]。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对早中期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疗效。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早中期宫颈癌患者仍以早发现、早根治为治疗原则,术后需要辅助靶向药及配合中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7]。CD+3与机体免疫功能呈正相关,CD+3水平升高时提示免疫功能也在提升、增强[13]。CD+4是免疫反应调控中枢的重要细胞,含量处于低水平时会导致感染或诱发恶性肿瘤等,同时预示宫颈癌组织分化不良现象[14]。CD+8能直接清除机体中被感染的变异细胞,当其处于较高水平时易导致宫颈癌低分化,使预后不良,还会致使机体发生免疫缺陷[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宫颈癌组织分化功能得到了提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损伤,说明贝伐珠单抗联合西黄胶囊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术后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贝伐珠单抗联合西黄胶囊可有效提高早中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清除机体中被感染的变异细胞,抑制癌细胞组织的低分化,且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贝伐珠单抗宫颈癌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