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视角下马可音乐启蒙道路研究
2023-08-05黄汉瑜
黄汉瑜
马可(1918—1976 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其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和《小二黑结婚》不仅代表了马可歌剧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 年,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马可选集》(共九卷)终得以出版,其中第七卷和第八卷收录了马可于1938 至1949 年间的日记。日记中记录了涉及马可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音乐文论等大量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研究马可的有力支撑,对于我们了解马可的人生轨迹及其音乐事迹等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家庭文艺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
感知是个人意识对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感知可分为感觉过程和知觉过程,感觉过程主要是个体对于事物的感觉,知觉过程则对感觉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处理,或对事物存在形式进行理解认识。个体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的感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个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影响个人思想的转变。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及其生长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多方面且深远的。
马可于1918 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普通家庭。他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排行老四。他家境贫寒,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父亲经营牛奶作坊获取的微薄收入。虽然物质生活异常艰难,但父母的思想却非常开明,从未约束孩子们的思想发展。马可在五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随即扛起家庭重担,并积极支持孩子们完成学业。学习之余,几个孩子还创办了一个“马氏家庭乐园”,这个乐园会定期举办一些文学艺术娱乐、读书评议类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马可的精神生活,不仅培养了马可唱歌的爱好,还促使马可接触到相关文学、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
虽然马可的家庭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据日记所述,每逢周末马可便随家人参与学唱赞美诗活动。众所周知,赞美诗是歌曲的一种类型,由歌词和音乐组成。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和声、音色、调式、曲式等基本要素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与文字结合成为歌曲,通过技巧表达各种信息。赞美诗的歌词内容以敬仰、感谢为主,曲谱声部多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四个声部,以合唱形式居多。早期的赞美诗无和声、无伴奏,16 世纪后,赞美诗的曲调和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彰显合唱的重要地位。相较于单声歌曲来说,赞美诗是一种多声部的合唱音乐,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比较考验演唱者对于相关音乐知识的掌握。由此不难推断出,在参与学唱赞美诗活动中,马可已对音乐有了初步感知。这种感知并非真正意义上对于音乐的学习和理解,而是通过参与赞美诗歌唱活动,促进其对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歌词等音乐要素有更多的接触和感知。
如上所述,孩童时期的马可家庭物质条件虽不富裕,但并未影响其对于精神活动的追求。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父母开明的思想、家人志同道合的兴趣爱好均是家庭环境的重要体现,正是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促使马可对于音乐有了初步的接触。一方面,“马氏家庭乐园”的建立既使马可接触到了相应的文艺活动,又丰富了马可的兴趣,促使其接触到初级的音乐知识。读书评议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马可的文学素养,对于其后期从事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唱赞美诗等歌唱活动,马可初步接触到了合唱形式。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的多声部艺术形式,参与合唱类活动不仅丰富了马可对于音乐形式的认知,同时也使他对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和声、音色、调式、曲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无疑进一步激发了马可对于音乐的感知。
二、音乐感知到音乐学习
从对事物的感知到学习不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如果说家庭文艺活动唤起了马可对于音乐的初步感知,那么在学生时代的学习则进一步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演变为对于音乐的主动学习和追求。马可对音乐的学习开始于求学时期,学习的内容涉及西方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中国民族乐器等。
(一)学习西方音乐
马可在四岁时进入幼稚园学习,六岁时到保罗学校学习,后又入徐州培正中学附属小学读书,十一岁时顺利考入徐州培正中学。在培正中学学习期间,马可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唱诗班”活动。在“唱诗班”中,他接触到莫扎特、舒伯特等西方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受到西方音乐的熏陶。马可在“唱诗班”的学习不仅接触到西方音乐名家的作品,还进一步丰富了其对合唱的认识。
(二)学习中国音乐
在培正中学学习期间,马可除了参加“唱诗班”的活动外,还跟随音乐美术教师刘乐夫学习了丰富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刘乐夫不仅擅长绘画,而且精通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受刘乐夫的影响,马可在校期间已能熟练地拉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二胡作品。在徐州求学期间,艺波音乐会会长郑培心对马可的影响也很深远。成立于1933 年的徐州艺波音乐会是一个以宣扬和研究民族音乐为主的群众音乐社团。该会理事之一就是马可的老师刘乐夫,而会长郑培心则是马路德的同学,通过这层关系,二人交往甚密。郑培心对好学的马可十分欣赏,不仅指导其二胡演奏技巧,还教授其大量的民间音乐知识。可见,中学时期的马可已经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较为熟练地演奏二胡等民族乐器。
应该说,马可在徐州培正中学学习期间,已由对音乐的感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一方面,马可在学校“唱诗班”活动中接触到音乐名家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促使马可掌握相应的西方音乐文化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学习期间马可受到刘乐夫、郑培心的指导,能熟练地拉奏一些二胡作品,并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有了初步的学习,这既是马可真正学习音乐的开端,也为其走向音乐道路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音乐到探索音乐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主要表现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生活与活动都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一个人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马可不仅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有着强烈的音乐探索精神。
(一)浓厚的音乐兴趣
其一,马可在学习之余与家人共同创办了“马氏家庭乐园”。从动机上看,举办家庭乐园纯粹是兄弟姐妹玩伴间的兴趣使然,而并非出于某一目的,但是“乐园”中的文艺活动却唤起了马可对于音乐的感知。其二,据日记所载,马可在割牛草或是在街边玩耍时常常会被牧童吱吱呀呀的哼唱以及老人吟唱的歌谣所吸引,有时候也会模仿着哼唱几句,久而久之便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还自制了两件小巧的音乐玩具。一件是把普通的高粱秆按照长短不一的次序依次排列组合,将每一节高粱秆最外层所包裹的硬皮用工具挑开,从而形成类似于琴或筝的模样,进而敲击发出声音。另一件是街头商贩处买来的一个形似于“埙”的吹奏乐器,这件乐器的形状类似鸭蛋,内部是空的,表面有三个指孔,吹孔置于顶端,吹奏吹孔即可发声,可模仿鸟鸣或是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从日记中的这两则资料中不难看出,马可不仅对歌唱活动感兴趣,还对乐器构造、乐器制作、乐器发音原理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强烈的音乐探索精神
据日记所述,1936 年秋马可忽然萌发了从事音乐创作的愿望,随即在学校图书馆寻得几本音乐基础入门的相关书籍,于是开始尝试自学作曲。同年9 月30 日,马可根据观看河南全省运动会的感触创作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即名为《无题》的器乐小品。这首作品也是他编入《牙牙集》中的第一首习作,正因是习作,故在情感表现方面较为模糊,并无明确的情感指向,马可对于自己的这首作品也表现出些许不满。从资料中可以看出,马可对于音乐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已经能够通过自学相关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作曲家创作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活动,音乐创作既是一种艺术实践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是音乐实践中难度较高的一种活动。马可通过自主学习尝试音乐创作的行为,既是一种创新活动,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丰富的音乐知识。
综上所述,马可对于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附和牧童歌唱,还是不经意间模仿老人吟唱,均是内心对于音乐的兴趣所萌发的模仿行为,尽管这种模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歌唱学习,但也从侧面深刻地反映出其内心对于音乐的渴望。此外,马可对于音乐学习还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其一,能够使用普通的高粱秆,并按照个人理解对高粱秆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制作类似于琴或筝模样的乐器,且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其二,他会自主购买自己喜欢的乐器,并通过观察来探索乐器的形态特征、构造原理、发声方式和发音原理。其三,他还会自发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进而尝试作曲。无论是尝试简易乐器制作,还是初步尝试学习作曲,无不显示出马可对于音乐积极的探索求知精神,而正是这种浓厚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一步步推动着马可坚定地迈向音乐道路。
四、结语
通过文章分层梳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马可音乐启蒙道路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过程。起初是通过家庭文艺活动和学唱“赞美诗”活动获取对于音乐的初步感知,而后通过对于音乐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其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后,激发其内心强烈的音乐创作愿望和音乐探索精神。简言之,马可的音乐启蒙道路经历了由初步感知音乐到音乐学习再到音乐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可走向音乐道路并非偶然,而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家庭文艺活动和“赞美诗”学唱活动是马可音乐启蒙的外在因素,其促进了马可对于音乐的感知;而其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是马可音乐启蒙的内在因素,不仅激励着马可主动学习音乐知识,还鼓励其进一步开展对于音乐的思考与探索。从感知音乐到学习音乐再到探索音乐,无不预示着马可音乐启蒙道路的形成,也注定马可终将毅然决然地走向音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