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问题及对策
2023-08-05袁华秭归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文/袁华 (秭归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在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国家对事业单位项目、规划逐渐增多,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而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受到各类因素影响,逐渐暴露出很大的弊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与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战略严重不符。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开展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工作,切实提升财务工作实效性,实现财政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事业单位发展需要
为了能够适应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对公共财产体制改革工作更加关注,逐渐推出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政策。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每年划拨的财政资金总量逐渐增多,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满足资金效益最大化原则。各个事业单位都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强化财务会计转型,发挥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人均收入持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对社会需求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体系中关键的一环,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单位发展需求,通过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制度,还能为事业单位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是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各领域当中,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财务会计领域中,新型职业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会计工作模式,其能够开展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不仅效率高,且能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将这些先进的工具运用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能够替代人工开展重复性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创新,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通过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能够改变当前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提升财务岗位工作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分配合理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一)联系
第一,两者同为会计重要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重要内容,财务会计负责加强对单位基础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为管理会计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管理会计则从财务角度提供有效建议,为事业单位发展指明方向。两者都是以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为目标,为了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但需要两者之间进行紧密配合,能够合力运用会计规则,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有效融合。第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以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为基础,认真编制单位财务报表,并与财务会计资源相互补充,满足管理会计工作目标。第三,两者在信息资源提供上具有均等关系,在事业单位改革前,财务会计作为财务工作核心,对管理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两者信息获取、使用方式都存在差异性。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独立性,两者分工合力,各单位也加强了对两者融合的关注,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
(二)区别
第一,工作重心不同。财务会计主要负责会计核算、信息记录、报表编制、账簿管理等,以便于为单位其他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够单位决策提供参考。而管理会计工作重心有所不同,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人员管理方面,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工作改进财务报表,能够根据财务数据信息开展预测管理。第二,工作层次不同。财务会计工作层次统一,具有多个工作主体,能够为单位处理、报送各类层次的信息;而管理会计工作层次丰富,具有多样化主体特征;第三,信息反映时间不同。财务会计生成财务报表过程中往往依据单位过去财务数据信息,通过相关的数据处理、加工,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管理会计更加侧重对单位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根据当前财务报告有效调整有关信息,经营性特征更加明显;第四,工作方式不同。财务会计信息对格式要求较为严格,要求信息准确、完整,具有模式化的工作流程;而管理会计信息对格式没有太多要求,方式灵活,更能够适应当前事业单位发展需求。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层、管理层对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工作认识不足,且受到经济环境、心理因素等影响,给单位会计转型升级造成一定的阻碍。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特点,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工作,单位员工工资收入和国家财政水平有直接关系。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不够重视,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当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知识薄弱、管理理念滞后。例如,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中由于自身认知不足,无法及时开展升级换代,很多管理人员沿用传统管理理念,忽视内部财务管理,不仅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造成不利影响。
(二)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流程,也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流程,财务审批往往由高层领导负责,在决策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凭借自身的经验,整个审批流程合理性不足,影响财务管理整体质量。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更多集中在报表填制、数据核算等方面,极个别会计人员近月底进行核算工作,加上缺乏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导致核算结果无法反映出单位实际收支情况,无法为事业单位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参考,甚至会导致决策失误而增加运营风险。另外,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明细设计的不够精细,会计工作流程缺乏统一规范,影响整体财务管理质量。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与要求不完全一致
会计作为事业单位重要岗位,一名合格的会计除了记账、核算等基础工作技能外,还需要具有更加深层次的职业技能。管理会计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力,能够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具体而言,财务人员应该坚持工作原则,遵纪守法,同时发挥自身监督职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准确判断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很多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掌握不足,对于新的会计理念、方法等接受程度较弱,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财务培训与学习活动中,对财务会计转型造成很大的阻碍。
(四)管理会计缺少信息系统基础支撑
信息化作为当前事业单位转型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当中,金蝶、用友等财务管理软件为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不足,对信息化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往往照搬其他单位的软硬件系统,未能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信息系统体系构建,对管理会计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单位财务信息系统容易受到电脑病毒、木马病毒、黑客等攻击,造成单位财务信息泄露,引发财务风险。
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会计意识,健全管理会计体系并落实执行
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能够转变自身理念,树立管理会计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推动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第一,明确单位实际管理水平。管理会计应该为单位各项管理运行提供数据支撑,能够向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前,必须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了解当前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借助预算系统做好各业务活动的衔接工作,以预算管理系统为基础,提升管理会计体系的可操作性。在管理会计系统构建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出发,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完成系统设计、应用以及完善等工作。第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了解管理会计体系与单位内控系统之间的联系,转变单位会计角色定位,进一步深化内部会计管理范围,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会计有效性,结合单位实际业务,深化员工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逐渐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进程,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财务集中管控,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应该加强财务集中管控,充分调动内部工作人员积极性,发挥财务岗位职能。管理会计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具有全员参与性、全程性特征。具体来说,要求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开展中必须能够从各角度出发,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单位收支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应该细化单位基本预算支出目标,逐渐形成科学的预算体系。而全程性指的是十二月单位财务管理应该在整个业务生命周期中实施财务管理,注重对财务管理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单位内部人员应该树立全员参与性,认真完成自身岗位职责,对自身财务管理目标分解到具体人员头上,保证财务管理职能发挥。
同时,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引入新技术,借助财务集中管控措施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发挥财务人员职能,能够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跟踪监督,避免财务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一方面,应该落实单位资金集中管控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单位财务工作中应该保证资金安全性,科学规划资金使用,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强化财务分析,根据当前财务数据做好预测,建立事前预算、事中分析、事后评价体系,能够详细记录评价结果,为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提供帮助。
(三)加大力度培养财务人员,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成效
为了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财务工作模式进行优化。事业单位必须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能够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入,通过轮岗制、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促进财务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与学习,提升自我业务能力。单位还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单位财务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开展管理会计实操指导,打造一支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能一流、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第一,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按照岗位需求、培训内容等实施考核,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当中;第二,做好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够根据不同特征进行细化,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加强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会计需要财务人员能够从海量信息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发挥财务数据价值。只有优化内部结构,认真梳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调整工作章程,对相关人员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切实提升管理效率。
(四)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该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为单位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为提升会计信息准确性奠定基础。
第一,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单位财务管理系统,推动其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成本管控、绩效考核等模块,发挥管理会计监督职能,能够对单位业务、管理环节实施动态化监督,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整合单位相关信息,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消除信息孤岛,能够通过财务数据引导业务工作,为事业单位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包括经营绩效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保证管理质量。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自动收集单位运营数据,借助数据模型模拟单位实际运营情况,为单位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依据。例如:搭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以后,单位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利用绩效管理系统分析绩效数据,确定整体绩效目标和战略方向,并利用系统结合单位职工的具体工作制定有效可行的绩效指标,从而进行指令的下发。智能化管理平台可以在绩效管理方法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地对财务、业务、客户、职工等关键指标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注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能够利用防火墙技术、密钥技术等,为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第四,注重技术引进,可以与社会中科技企业进行合作,逐步强化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奠定基础。对网络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加强应用,整合相关信息,保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第五,构建共享服务中心,为转型提供方向。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处理成本较高,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还可能因数据冗杂而出现账务报表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建议这一类事业单位借鉴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依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优化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可以依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单位下属各部门提供财务服务工作。通过对各部门内部财务资源的整合,构建集约化模式为主体的财务管理基础框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不同基础财务工作统一处理,进一步规范单位业务流程,构建标准化财务管理体系和核算流程,以此来有效提升单位的财务处理水平,不断削减运行成本,提升管理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整体运营情况,关系到单位资产安全性、社会服务水平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深化改革,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采用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发挥财务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创建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帮助事业单位完成管理会计转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