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调查分析
2023-08-05王建强伍进平
王建强,伍进平
(武夷学院 图书馆,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方的社会和自然等方面信息与知识的各种载体(包括非文字资料)的总称[1],承载着许多地方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体裁,如地方方言、地方戏曲、以及一些传统的地方习俗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技术不断涌现,地方文化可以乘上技术的快艇,通过多媒体的保存与传播,使之绵延不断的传承下去。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介,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统称之为数字技术,即机器可以识别的存储与传播格式,更有利于地方文献的保存与共享,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而新媒体技术出现前,地方文献基本上都是纸本书籍。在信息数字化的今天,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1 闽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调查
闽北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保存一些比较传统的地方文化,像四平戏、傩舞等,还有茶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岩茶制作技法”等带有明显区域色彩的地方文化。这些活文化,还有我们已有的地方文献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保存和传播。基于此,特对闽北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作相关的调查。
1.1 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线装古籍和其它纸质类的地方文献。有《延平府志》乾隆30 年版本,《建瓯县志》等闽北各县志以及《宁化县志》等省内其他地方县志的珍藏本,有《洗冤录》等1330多种1 万多册,还有《四库全书珍本》《四部丛刊初编》《万友文库》等。报纸有《解放日报》1941—1947 延安影印本、《闽北日报》(以南平市图书馆收藏最齐全),以及期刊《新青年》《向导》等其他珍贵文献[2]。据调查,这些珍贵的文献还没有数字化,大多数还是纸本状态。南平市图书馆主页的“数字资源”中的“古籍库”栏目为空,无链接资源。
1.2 其他县市区图书馆
闽北各县市区都有珍藏一定数量的家谱、县志等地方文献。如建阳区图书馆珍藏有朱氏、蔡氏、熊氏、叶氏等19 种家谱和县志文献[3];邵武市图书馆古籍和地方文献有四千多册,有樵西危氏族谱、黄氏宗谱、黄氏族谱等族谱[4];建瓯市图书馆库房设古籍库(藏有古旧书刊近4 万册);光泽县图书馆收藏古籍图书200余册、地方文献500 余册[5]。目前,只有对少部分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读者只能到馆查阅。
2 闽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闽北的这10 个公共图书馆都藏有一定量的地方文献,并联合编写《南平市古籍文献联合目录》《南平市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工作还处于初始状态,从各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上就可见一般。通过网络查询,只有南平市图书馆建有网站,其他县(市区)图书馆都没有图书馆主页,可见闽北公共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明确不足,对于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上更是资源匮乏。从实地调研和有关咨询的情况来看,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数字化观念淡薄、投入的资源有限和缺乏长期的数字化规划及相关的章程。
2.1 数字化观念淡薄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视听化的移动终端不断的更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形态越来越多,方便于读者的获取。闽北地区的这10 所公共图书馆,从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趋势感,固守于传统的纸质查阅服务。应抛开思想包袱,摒弃被动的服务模式,去学习先进的视听化技术终端和先进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多到比较先进的图书馆学习交流。
2.2 投入资源有限
首先,在经济上的投入有限。近年国家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加强文化自信,注重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的建设,在经济和人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闽北由于地处山区,地方经济发展受制约,因而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同时,图书馆本身对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认识程度不深,没有制定地方文献数字化发展的规划与纲领,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更是有限。
其次,人力资源的投入有限。所调查的十所公共图书馆,人员编制都不超过20 人。南平市图书馆20人,邵武市图书馆10 人,武夷山市图书馆6 人,建阳区图书馆7 人,建瓯市图书馆11 人。这些人员主要投入图书馆的平常工作中,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基本上都是处于兼顾状态,更勿说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而另外5 所图书馆,人员编制多也就是4~5 人,少则3~4 人,只能维持图书馆的日程开放服务,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工作是停滞状态。
2.3 缺乏图书馆的规划章程
规划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图书馆在发展中,也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去逐步实施。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首先要定位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熟悉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文献资源的发展,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产品。在县市一级的图书馆,由于投入的经费有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本馆的长期发展规划,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实实在在的推动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发展。
3 闽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3.1 深化地方文献数字化意识
目前,地方文献可分为纸质类和数字类。纸质类文献因受收藏场所的地域限制以及藏书保护措施的局限,用户对其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数字类地方文献不受地域限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下载获取,提高了检索效率,有利于资源的共享,提高纸质地方文献的保护,可以更好的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3.1.1 提高检索效率
数字化的地方文献通过规范化的元数据处理,利用分类原则,进行深度主题标引,完善著录条款后,进入OPAC。读者在OPAC 中,就可以根据多种途径如书名、作者、地名、ISBN 号、出版社、年代等进行检索,也可根据分类、主题、语句等进行检索,提升了的地方文献信息检索与获取的效率[6]。
3.1.2 有利于古籍文献的保护
地方文献由于其历史比较久远,基本上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存在,很多纸本的地方文献是古籍,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图书馆为了保护这些地方文献,就会限制用户的查阅和使用,以减少文献的磨损和残缺,甚至是丢失。这样就限制了地方文献的利用,对于地方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发扬都是不利的。而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可以方便的检索和查阅,用户阅读使用的是数字文本,有利于对原纸本文献的保护。另外,用户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直接通过网络就可以查询和使用数字化文献,化解古籍文献保存与利用的矛盾,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7]。
3.1.3 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文化建设
地方文献的内容涉及了某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所有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它能够从各个角度、多方面地反映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信息保障。将纸质类地方文献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化地方文献统一起来,按照一定的标准建成地方文化的特色数据库,方便用户快捷的获取,推进人们了解地方文化资源及其利用,激发人们去研究、保护和开发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开发地区传统产品,发挥地方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的经济建设。同时在文化建设、抢救失传濒危文化资源方面,提供保存和保护作用[6]。
3.2 制定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规划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是推动地方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步骤和重要举措。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特点,又考虑到能满足相应的科学研究的需求,也要考虑到今后的资源共享提供便利,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在充分调研分析地方文献的特色及所服务读者群体对馆藏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入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能够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3.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过程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较高的综合性学科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图情专业人员进行资源方面的建设,更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在技术上的支撑[8]。在地方文献数字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对地方文化有研究的专业人员去甄别资源、收集相关的地方文献,并和技术人员合作,来完成地方文献的数字化,还有地方文献数字化过程中,我们要建库,制定相关的数字化规程和数字化标准,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因此,图书馆要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合理性与综合素质。加强馆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养;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为馆员的个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馆员的个人发展与提升,以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
3.4 把握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原则
在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的指导下,明确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建立文献选择原则和标准化原则。
3.4.1 文献选择原则
在数字化文献选择上,根据自身的丰富馆藏资源确定相应的主题进行数字化;要优先面临缺损、急需保护的珍贵地方文化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针对地方文化形式多样化,对歌舞、戏曲、传统手工制作过程等录制“专题化”“精品化”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对地方方言等口传心授的文化传统,可以利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将之数字化。
3.4.2 标准化原则
在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标准化原则[9],以提高地方文献数字化资源在将来的使用,也有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标准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元数据标准的选择、内容主题描述语言的选择、资源组织描述的标准规范、数字资源系统服务的标准规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规范等多个方面。上述标准规范的选择须认真参照和采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图书馆的研究成果。
3.4.3 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网络信息资源里存有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10],如各级政府和机构的网站、网络版报刊和各种网上论坛、各种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网站等,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图书馆定期收割这些地方文献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割,然后进行筛选、分类,组织,然后下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上,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起来,以满足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