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优化与学困生帮扶体系构建研究

2023-08-05张雁磊田美杰

科教导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学业学困生预警

张雁磊,田美杰,王 倩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 菏泽 274300)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施行,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部分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经常出现随意缺课、考试不及格等问题,难以达到毕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构建科学的学业预警机制和学困生帮扶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率的提升都有积极的意义。

1 学业预警机制与学业帮扶的概述

1.1 学业预警机制

此机制指的是针对那些难以适应学校学习和生活,并且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学业预警机制涉及学习成绩、考勤、学籍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协同配合下,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并警示这些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事前预防”,尽量减少学业问题的发生,同时抓好“事后帮扶”,避免学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关于这一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其内在含义:一是帮扶对象。学业预警针对的是那些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二是管理内容。学业预警机制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间的及时沟通与合作,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对学生的成绩、考勤等方面进行管理,促使他们学习成绩逐步提升;三是预防特性。此机制意在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并采取帮扶措施帮助学生改进[1]。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业预警机制使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事中帮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潜在的问题,避免产生不良后果。这一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只重视预警不重视帮扶的弊端,不仅能够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能推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使得学校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另外,这一机制以事前预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帮扶,深入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打造和谐稳定的教育制度等都有重要意义。

1.2 学业帮扶

学业帮扶主要针对那些被学业预警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学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帮扶,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学业水平提升。具体而言,学业帮扶共包含五个环节,分别是学业问题分析、帮扶方案确立、帮扶方案实施、帮扶监督以及效果反馈。目前高职院校的学业帮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朋辈帮扶,在学校或班级中选拔一些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被学业预警的学生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学业帮扶,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二是教师帮扶,通常是由辅导员、教师组成帮扶小组,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业问题,并制订出科学的学业帮扶计划,保障学业帮扶效果;三是家校合作,学校、学生及家长增强合作意识,学校辅导员将学业预警学生的情况告知其家长,阐明家长在学业帮扶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并定期沟通帮扶方案实施进度与实施效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2]。

2 高职院校构建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与学困生帮扶体系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高职院校数量持续增加,学生数量的增速明显加快。然而与这些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较为滞后,内涵建设、学风建设等存在一定问题,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制约。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对高职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应当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建学业预警与学业帮扶体系,提升自身的学业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目标

构建学业预警机制与学困生帮扶体系是帮助学生实现成长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有所欠缺,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不强,使得高职院校在学业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另外,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学困生存在守纪困难、心理脆弱等情况,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学风校风,而且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学业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在学业管理上应当加大重视力度,寻求外界力量的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业自信,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积极构建学业预警机制与学困生帮扶体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业自信,促使学生尽快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3]。

3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学业帮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对学业帮扶重视不够

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追求高就业率方面,忽视了学生学业管理与学业帮扶,淡化了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客观事实。自高职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应当满足扩招要求,严格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做好学生毕业把关工作。毕业率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传统学业预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业预警与帮扶,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 主体协同性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学生朋辈、学生家长等协助帮扶。虽然在学业帮扶中,这些主体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是协同性不足,尚未形成帮扶的有效合力。其中,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了解得不够深入,难以发挥根本性的作用;专业教师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仅仅了解本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得不多,对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学生朋辈需要在保证自身学好的前提下进行学业帮扶,在帮扶时间上存在一定冲突;学生家长受到工作、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对学业帮扶相关内容了解不足[4]。

3.3 帮扶衔接不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学业预警机制构建上,没有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考核标准进行构建,存在套用普通高校相关制度的情况。这些院校虽然构建了学业预警机制,对预警对象、预警措施等也做出了规定,但是在学困生帮扶方面却没有制订出明确的帮扶工作细则。另外,还有部分院校并未制订学业预警管理制度,将学业预警当成一般的学生管理工作来开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借助大数据等进行学业预警机制的优化,通过信息化平台提高预警识别与预警预测的科学有效性,为学业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在后续的帮扶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场景不多,数据挖掘与帮扶工作的衔接不紧,影响了学业预警机制价值的发挥。

3.4 帮扶动力不足

2020 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提出,要求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现有高职院校针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很少会将学业帮扶效果作为评价指标与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挂扣。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专业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课题项目研究等与职称评定密切相关的“硬指标”上,专业教师对学生课后情况的关注度不够,对课后帮扶的积极性不足;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业预警工作侧重于统计学生学习成绩、学困生预警通知单发放情况、学业预警措施执行情况等。另外,在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中,学业预警、学困生帮扶考核内容并没有纳入考核评价标准中,导致学业预警与帮扶大多流于形式,帮扶作用不太明显。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等参与学业预警与帮扶的动力不足,甚至存在学业预警帮扶无人负责的情况[5]。

4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优化与学困生帮扶体系构建的策略

4.1 树立正确的帮扶观念

为了科学防范学生学业问题的发生,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学业预警与学业帮扶,树立正确的帮扶观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业预警机制的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效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6]。

其一,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有教无类”理念的核心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将学生分类,应当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高职院校应当树立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学业预警与学业帮扶,让那些学困生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促使他们顺利毕业,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其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为师德养成提供肥沃的土壤。针对新入职的教职工,高职院校应当做好入职培训,尤其是培训学业预警知识、学困生帮扶方法等,促使教职工认识到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助力。针对现有教职工,高职院校应当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责任,根据学校实际扩大学困生帮扶覆盖的范围;同时,要求“双师型”教师强化对学困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指导与帮扶,促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均衡发展,顺利完成学业,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率;另外,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发挥“双师型”教师教学的示范作用,促使学业预警与帮扶相关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构建出一支高水平的学业预警帮扶团队。针对辅导员、班主任等,高职院校应当要求辅导员主动扩充知识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学困生的帮扶。在日常帮扶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在充分了解帮扶对象的基础上,对其学业预警成因展开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学业管理水平。针对学校领导干部,高职院校应当做好校内外资源的协调工作,建立学业预警与帮扶协作网络,使学业预警、学困生帮扶等工作同步开展,形成协同效应,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同时,学校领导应当以“有教无类”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其中,将帮扶工作作为教职工的基本行为操守。

其三,营造良好的帮扶氛围。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学业帮扶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和引导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帮扶,有效提升学业帮扶工作的成效。在学校内部开展学业预警与帮扶的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学业预警情况,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另外,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与学业预警帮扶方面的专家学者沟通,并预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2 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

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价值优化与学困生帮扶体系构建仅仅依靠辅导员或其他学生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学生朋辈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形成帮扶合力,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帮扶作用,保障学业预警与学困生帮扶工作的成效[7]。

其一,发挥辅导员和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指导作用。辅导员是学校最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人,在高职院校学业预警工作中,辅导员是学业预警机制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互动交流等方式对学困生进行帮扶,同时与专业教师、学生家长等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联动效应,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从而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作用,提高学困生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另外,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学生管理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接到学业预警通知单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将学生当前的情况及学业问题及时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自身可能面对的结果。

其二,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帮扶作用。专业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帮扶,起到良好的帮扶作用。另外,专业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辅导员,提高学困生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及时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其三,发挥学生朋辈的带动帮扶作用。学生朋辈中不乏成绩优秀、服务意识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作为学困生的朋辈导师,通过“一对一”结对等方式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带动他们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定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选拔一些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其四,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家校合作视域下,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利用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在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后,家长需要分析学生学业预警的成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其五,发挥心理教师的心理帮扶作用。心理教师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心理帮扶作用,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帮扶,从而实现早干预、早处理的目标。

4.3 完善帮扶工作体制机制

一方面,构建科学完善的分类帮扶体系。高职院校应当明确学困生帮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规律,成立专门的学业预警与帮扶领导小组,构建出完善的学业帮扶制度体系。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面向三类学生群体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针对单亲、孤儿、残疾及残疾子女等特殊的学生群体编制出专门的预警帮扶工作方案,并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共同商定学业预警帮扶制度;针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应当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结合学生管理人员的意见优化帮扶流程,并制订出合理的预警帮扶制度,确保这些学生的困难得以解决;针对来自高中、中职院校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帮扶小组应当加强与教务处、学院领导以及辅导员的沟通,共同商议后制订出合理的帮扶方案[8]。

另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帮扶体系。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与帮扶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学习与技能同步培养的措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建设出以学习成绩为主,技术技能水平共同提升的分层帮扶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预警程度分为三级,分别是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其中,黄色预警代表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业困难问题,橙色预警代表学生已经出现学业困难方面的问题,红色预警代表学生已经受到学业预警亟须解除。具体预警信息会通过学校的学业预警管理系统发送给学生,并且会提出一定的帮扶建议,这些建议会同步发送给学业预警等级对应的帮扶责任人。通常情况下,辅导员是黄色预警帮扶工作的主责任人,辅导员主要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和联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学困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业帮扶中。同时,辅导员还应当主动与任课教师对接,在黄色学业预警学生出现学业困难之前进行适当的介入干预,将那些潜在的学业隐患消除掉,避免这些学生出现学业危机。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管理科长、教学管理科长及各教研室主任是橙色预警帮扶工作的主责任人,需要各个办公室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组织成员集体讨论,针对学业预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制订出科学完善的学业帮扶方案。同时,教研室主任应当将现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开展学业帮扶工作,加强教学改进与反思,使得帮扶对象能够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各系主任与党总支书记是红色预警帮扶工作的主责任人,负责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不同主体在帮扶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

4.4 完善帮扶绩效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预警与学困生帮扶体系的构建,需要完善学业预警与帮扶绩效评价机制,对广大教职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的帮扶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帮扶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完善的教师帮扶考核机制,提高教师开展帮扶工作的动力。

首先,适当增加师德师风在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具体来说,以学业帮扶情况为考核指标,将教师的学业预警转化成效作为考核教师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将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将学业预警帮扶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挂钩。

其次,根据帮扶主体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高职院校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不同,将学业帮扶工作主体做出分类,并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一是针对专业教师,学校应当主要考核他们对学困生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帮扶成效。如果存在下述情况,可以为专业教师设置加分项:专业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困生辅导专业知识,组织他们到实习实训基地锻炼专业技术技能,指导学生骨干与学困生进行学业结对帮扶,从专业角度提出学困生帮扶的对策建议被学校采纳、学困生的学业预警转化效率较高等。二是针对辅导员,学校应当主要考核他们对学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帮扶成效。如果存在下述情况,可以为辅导员设置加分项:辅导员定期与学困生谈心谈话,帮助学困生制订学业预警帮扶计划,重视家校合作开展学业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化解自卑畏难情绪,组织学困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所带班级学生毕业率高出平均毕业率的数值,在帮扶上有突出事迹受到公开报道或表彰等。三是针对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等管理部门人员,学校主要考核他们对学业预警数据的收集、研判、更新以及机制优化等方面。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对各类帮扶人员设置合理的扣分项,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扣分处理:消极接受学业预警帮扶安排,帮扶工作与学困生需求不符,帮扶手段更新不足,在预警名单发布或预警处置中出现重大失误,对被帮扶学生帮扶不到位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不容乐观,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管理,积极优化学业预警机制,构建完善的学困生帮扶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帮扶观念、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协同作用、完善帮扶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帮扶绩效评价机制等,抓好“事前预防”,尽量减少学业问题的发生;抓好“事后帮扶”,避免学业问题进一步恶化,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业学困生预警
艰苦的学业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