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视域下“3+X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2023-08-05李晓惠邓芸李游
李晓惠 邓芸 李游
(1.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01;2.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3.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昆明 6506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而青少年体育的本质就是学校体育,因此,更加凸显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将体育与健康定义为研究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于当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大背景,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位中能够明显看出,未来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 “3+X型”体育教师培养的出发点
根据阳光高考网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了350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规模达到36 000~38 000 人[1],此外,2021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达到了67.4 万,相较10 年前增长了55.4%[2]。从数据上看,体育教师队伍的壮大无疑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明显半专业属性[3],加之长久以来针对体育教师的刻板印象,二者形成的叠加效应使整个体育教师队伍逐渐污名化[4]、边缘化[5],并且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低人一等[6]。
因此,在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如何构建扎根中国实际的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准体育教师的全专业属性,完成准体育教师的“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三方面专业内涵[3]重构,最终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准体育教师,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根据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学校体育工作现实,阐述新时代构建教练员专家型、运动健康管理专家型、文化传承专家型、新型(X 型)的“3+X 型”体育教师培养本土化体系的现实依据,并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对“3+X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进行分析。
2 “3+X型”体育教师培养的现实依据
2.1 胜任“学”“练”“赛”的教练员专家型体育教师
自2020 年8 月,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以及各省市体育中考改革等通知发布以来,课余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成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体育校外培训机构讨论的热点。此外,国家层面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由围绕、聚焦到强化“教会”“勤练”“常赛”[7-9]等政策性话语的递进,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确立了更强的话语地位。围绕“教”“练”“赛”,体育教师的“教”“育”“服”全专业属性得到重构,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得到应有的延伸与拓展。要深入落实“教”“练”“赛”,势必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师与教练员之间进行身份转换,这种身份转换关键在于转换者要针对两类职业身份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迁移,最终形成互融互促。就目前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这一层面所下的功夫远比“练”和“赛”多,且受限于教练员相关专业知识的不同,大部分体育教师在身份转为教练员后,大都呈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10]。因此,笔者认为,要满足“教”“练”“赛”学校体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就要在巩固已具备的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着重补充教练员相关专业知识,促进职前教师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向教练员专业知识迁移,并有意向性地引导其朝着教练员专家型体育教师方向进行发展,为将来能够完全胜任指导中小学生“学”“练”“赛”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 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运动健康管理专家型体育教师
一直以来,我国青少年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健康水平都是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针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出台了各类保障措施,尽管如此,我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姿态问题。202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司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8.7%的青少年存在2项及以上的身体姿态问题,80%的青少年存在1 项身体姿态问题[11]。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体态不良等问题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多个方面,就学校层面而言,体育教师在青少年健康行为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很少有涉及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的教学内容,无论健康教育还是针对性锻炼,均处于严重缺失状态,教师自身的健康管理能力和运动健康管理能力亟须受到足够的重视[12]。因此,抓住职前培养阶段准体育教师建构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知识体系之机,辅以健康教育学、健康管理学知识与相应实践案例与技能,从运动健康管理入手,帮助其转变传统的“教运动项目”的教师观念,促进体育教师转为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素养的专业工作者[13],朝着成为一名运动健康管理专家型体育教师努力,以便将来能够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精准干预学生体质健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筑健康保障。
2.3 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文化传承专家型体育教师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学者指出,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根本途径[14],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已经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关注的重大时代工程[15]。体育教师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是在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现代体育项目占有较大比例成为常态[16],这使得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竞技体育包围中的开展举步维艰。然而,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一脉相承[17],就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课程核心素养而言,其作用并不亚于现代体育项目,有学者尖锐地批评道:学校体育的缺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失去未来之基[18]。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必须强化准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引导准教师将自身的专业发展置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之中,去攻克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目标仍待全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尚待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亟待有序衔接等难题,成为一名文化传承专家型体育教师,切实发挥体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作用。
2.4 文武双全的新型(X型)体育教师
大量研究证实,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认知具有积极影响,集中表现在注意稳定性提升、执行功能增强、长期记忆能力提高等方面。尽管如此,在传统身心二元论、重文轻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降格为心智的仆人。“你的数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等拷问,“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污名化称谓,正是这一扬心抑体思维的真实写照。具身认知的兴起,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认识论意义,并确立了体育运动认识论价值[19]。体育运动认识论价值的确立使得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育智”“育心”“育德”与“强体”融为一体,并在人体美、运动美、人文美[20]以及劳动创造美的体育审美教育中,形成了学校体育大育人格局。在大育人格局下,必定会出现更多新型体育教师,如美学家体育教师、哲学家体育教师、发明家体育教师[21]。因此,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职前体育教师知识体系建构中“重文轻理”的思想,朝着文理兼修、文武并重,专长突出的理想状态靠拢,让“你的数学/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不再是一句嘲讽。
3 “3+X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展望
3.1 “3+X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理论之维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国已经建立了以215 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 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22],但体育教师教育体系还未体现出应有特色。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我国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开设及其体育教师教育始于体操课,经历了先学欧美、再仿苏联、到独立发展的过程,并且从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课程到学科体系中的二级学科,最终成为教育学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理应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3+X 型”体育教师的基本构想为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视角。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各个参与体育教师培养的高校立足实际找准自身定位,培养出特色鲜明、能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求的体育教师奠定了基调[23]。此外,国家质量标准中采用“7+3+X”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了包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综合类的7个专业类基础课程,充分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特征[23-24],也为“3+X 型”体育教师的特色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3.2 “3+X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实践之维
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中,既要搭建准教师牢固的专业知识结构,又要培养准教师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现行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经为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面向未来学校工作中将要面对的“教会”“勤练”“常赛”,提升“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塑造“体育品德”,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准干预学生体质健康和体态不良问题等工作任务时,职前体育教师就需要进行精细化、专门化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习得与培养。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中,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培养的方向进行优化设置,增补教练员相关、运动健康管理相关、文化传承相关等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要求,设置专门化的实践模块,并视情况适当延长实践的周期,为准体育教师未来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4 结语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学校体育工作所涉及内容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对体育教师全专业属性的要求前所未有,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此,在巩固传统体育教师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练员专家型、运动健康管理专家型、文化传承专家型、新型(X)专家型”的“3+X 型”体育教师培养本土化体系,提供多条专精型的体育教师培养路径,突出体育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为体育教师教育构建本土话语,精准定位,培养出更多符合中国国情、能担大任的“四有”卓越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