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济宁华拳文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3-08-05张泽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济宁市济宁武术

张泽文

(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1 济宁华拳的文化特征

1.1 华拳具有厚重的历史背景

山东济宁被誉为“孔孟之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济宁市,民间武术种类繁多,很多拳种源于将门传承,因此,其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及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基础。华拳宗师蔡桂勤自幼习武,蔡龙云则是现代华拳的传承人。1943 年,蔡龙云先生在上海与马索洛夫同台竞擂,蔡龙云先生将马索洛夫击败,后获“神拳大龙”的称号[1]。华拳有初级、中级、高级套路及华拳器械套路,在《华拳密谱》中有翔实的理论和技击技术的论述,足见华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够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保留至今。在华拳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充满着浓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这为我国武术思政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1.2 华拳技术技法存在地域特征

浓厚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华拳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济宁历史文化背景深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济宁人向来都有“守家、爱家”的理念,在遇到危难时刻也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大义,因此,作为济宁民间武术的华拳,在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几乎也是以血缘为纽带,以父业子承的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盛行之地,华拳受其影响也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惯例。华拳在技法上以腿法著称,在进攻时腿部攻击较多,手臂则多用于防守,其中,华拳的十二路弹腿及十二路华拳,在套路上具有大开大合、翻腾跳跃舒展大方的地方特征。

1.3 华拳文化具有多元性与独特性统一的特征

济宁东有曲阜,北有汶上,一个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一个是“中国佛都”,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济宁民间武术文化也形成了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统一特征。华拳推崇“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思想,及受佛教文化影响,在《华拳密谱》当中提到“心统性情,一身之主宰也”。因此,师父在教拳授艺时常常告诫徒弟,打拳斗技颠倒为主,若非万不得已切勿伤人性命。由此可以体现华拳技击中的“仁”。如动迅静定,即指在攻守之间要动静结合,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有动有静,有节有序;不柔不刚指的是华拳的拳法,不可过柔亦不能过刚,应刚柔并进取中和;虚实相生指扬长避短,使自己处于隐蔽的位置,让对方无处遁形,虚实可相互转化,要善于运用内心的意志[2]。多元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为华拳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华拳一代代传承人的总结提炼中,华拳文化迸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3-5]。

2 山东济宁华拳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变迁带来的生态危机

济宁市地处齐鲁西南部,当地人民一直以来依托京杭大运河过着商运的生活。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战争的纷扰,使济宁人隆技尚武精神一直得以延续,加之济宁市又是梁山文化和孔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重礼和文武兼备的儒家思想是济宁人的写照。而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国门大开,国外文化进入中国,推动着我国现代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社会变迁的加剧也使济宁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

由辩证的角度来看,社会在快速发展与变迁下,改善了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但是这种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变迁,在改变济宁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也给华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华拳文化,脱胎于军事战争,在生活富足、国泰民安的生态环境下,华拳的生存空间则变得狭窄,其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2.2 年龄结构的失衡,传承人的断层

传承是文化延续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形式,传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那就是传承者和被传承者,缺一不可。若缺失了传承环节,那么文化也将被割裂,面临消失的可能,因此,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传承这一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社会的传承过程当中,华拳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代际缺失和传承人传承文化的断层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在老拳师后继无人,儿女未必会作为传承人进行传承。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大都外出打工,生活压力大,对于华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青少年每天学业繁重,家长更是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课外补习班安排较多,导致青少年对华拳文化的了解不多,学习者更是少之又少,精通华拳套路与技法的老艺人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对象。探究其中缘由,主要还是在社会变迁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广大群众在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逐渐迷失,对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华拳逐渐失去了曾经的激情与冲动。面对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以及物质诱惑,大批年轻人加入打工大军,选择外出就业,加上青少年学业负担重等原因,导致华拳开始有断代的危机。

2.3 缺乏传承的组织机构

济宁华拳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是武术协会、群众艺术馆。武术协会是最常见的传统武术基层组织机构,协会当中大都是武术爱好者,由资历深的武术家牵头组织起来,政府对武术协会有一定的制度要求,但是要求并不多,且不完善。武术协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已经成为常态,在武术协会内的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或者只是挂名,政府资金支持不够,无法保证组织内部人员的基本生活开支,因此其成员精力分散,无法完全投入在武术协会的管理和武术的发展中。群众艺术馆内部管理该地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如戏曲、书法、中国画、纺织技艺、传统舞蹈、红色记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济宁市喻屯镇蔡桁村,是华拳的发祥地,在那里蔡氏后人蔡大举先生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联合创立了华拳推广中心,虽定期有当地党务人员及学生参观学习,但是现在推广中心也正在建设当中,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其牵头组织人员也主要是蔡大举先生,人员及管理尚且不够完善,且与群众的沟通也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对华拳的推广功能还无法发挥到最大。

2.4 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变迁,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衍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如现在的网络游戏、快手、抖音、微博、微信、QQ 等娱乐休闲方式,在作为三线城市的济宁市人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普遍常见的,不再是人们遥不可及的休闲方式。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外来体育运动项目也应运而生,并且在现代化社会肥沃的“土壤”中迅速成长,尤其是国外竞技体育的“高”“难”“美”更具观赏性,像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也成为大众休闲健身的首选。面对现代体育的冲击,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华拳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狭窄,在济宁市区的广场上,尤其在晚上,广场舞的参与者众多,幸而济宁市也是梁山文化的发祥地,在运河两岸和公园里,每天早上还有一些武术爱好者坚持习练武术,在这些习武者人群当中,华拳的受众相较之下则略少。华拳对基本功的要求较高,因此也减少了一些受众,但是总体而言,现代竞技体育进入到大众健身当中,华拳作为传统武术被逐渐边缘化,生存空间受限,华拳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2.5 未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华拳融合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内涵和思想渊源都给人带来一种朦胧神秘的玄学美感,但是在习练华拳的人群当中,大部分的习练者都只学习武术套路技法,而并未注重理论的学习。因此,华拳的理论思想并不为很多人所知,而对于华拳文化的宣传不到位也是影响其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华拳在济宁受众较少,经调查发现,习练华拳者仅有华拳传承人与群众艺术馆民族传统体育办公室有联系,其他华拳受众相关人员则并无联系,这也局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联系华拳习练者开展华拳相关活动。关于华拳的相关专题活动少,在山东传统武术组织及比赛规模相对较小,参赛人数有限,宣传和影响力范围都有所限制。虽有相关报道,但对于济宁华拳的报道影响力较小,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很好地结合网络传承华拳武术文化,缺乏精通华拳且擅长运营新媒体网络的综合性人才。

3 山东济宁华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增强文化意识与经济收益

济宁华拳是济宁市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分子,华拳作为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尽量防止其失传。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职能,大力推广,重视对华拳文化的挖掘梳理,增强济宁人民对华拳文化的保护意识,蔡大举先生收藏有众多老物件,甚至珍藏有文物级的器械,可以设置华拳老物件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华拳文化相辅相成下,吸引参观者,了解华拳文化,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性。

博物馆一旦建成,必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势必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是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基础,当人们的基本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华拳的娱乐性功能、健身功能等被大众发现和认可,通过华拳的练习锻炼身体,娱乐生活,增加华拳的受众,华拳才能得以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同时,政府也需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用于华拳的挖掘抢救工作。通过武术教练的培养,可以减轻一部分武术爱好者的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武术教练利用自己的手艺获得生活所需,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华拳,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

3.2 对于华拳需加强活态传承

当今时代的进步是必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存在的。华拳理论当中的文化内涵相较于现代竞技武术要更加丰富,且华拳具有地域性特征,且蕴含深厚的儒家文化,基于武术文化精神的角度,作为传统武术的华拳更具价值内涵。华拳的传承应多元化地开拓渠道,对华拳文化实现空间复位,充分发挥华拳的地域特征及文化价值内涵,利用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组织力量,促进华拳的传承与发展。华拳内涵不断被完善,但在时代的变迁潮流当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需要在传承华拳的基本技法的过程中,加强华拳历史、理论、文化等方面的传承。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图文信息库,维护拓宽华拳文化的文化空间,在华拳习练者当中选出优秀者进行专注培养,为华拳传承人储备人才[6]。

3.3 构建服务平台,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在信息全球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国外文化的入侵渗透在我国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条件下,我国民族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济宁华拳武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济宁武术文化的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济宁市相关行政部门需加强部门行政主导力量,对济宁华拳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整理规划,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有序推进,充分利用济宁华拳武术文化的相关资料与资源,推进华拳的传承与发展。

华拳作为传统武术文化,属于体育的范畴又是文化范围圈内的,因此,体育管理局、文化管理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管理部门应协同合作,联合各部门职能,加快落实华拳推广中心的建成,规范器械与教学内容。文化局可结合华拳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做到“文化自信”,吸引民众参与其中。各部门各司其职,三者或以上部门联合,对华拳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推广传承,发挥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3.4 提高华拳的创新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唯有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唯有创新,才能继续发展前进。就济宁华拳来讲,受现代竞技武术的影响,调研过程中也听到相关人员的心声,对华拳技击性的退化感到忧虑。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李富荣主任的访谈可知,华拳现在在济宁地区较查拳、梅花拳等同类拳种的受众相对较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负责人,非常乐意为华拳组织相关活动,如组织拜师仪式或组织华拳进入济宁市内院校进行展演、讲座等活动,对华拳进行宣传指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华拳的技击功法及精神内涵,增加大众参与度。有了足够多的受众,才能建立起华拳传承金字塔,才能在众多受众当中选出精英进行专门的培养。

但对于作为传统武术套路的华拳,其对基本功的要求较高。面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压力,以及为了更好地扩展华拳的受众,应提高华拳的创新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可将华拳创编出一些简单易学的套路,让大众参与进来,在参与者当中优选兴趣爱好浓厚的习练者学习中级套路,逐步扎实基本,最后接触华拳真正的精髓与内涵。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华拳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一点都没有减弱,反而可以增加华拳受众,提升大众参与度。将华拳的初级、中级、高级套路与现代体育的部分特点相结合,在不失华拳特征的同时,融合现代文化,从而促进华拳的传承与发展。

3.5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互联网+”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互联网+”这个概念早在2015 年就出现在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这表示“互联网+”已经被国家认可并重视,今后必然全面推进“互联网+”。

对于华拳的传承来讲,应建立图文信息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对华拳套路拳谱进行录像、录音等,对华拳套路进行保护,利用现代网络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定期更新华拳知识,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快节奏生活需求。通过建立虚拟空间,模拟华拳的发展形成历史,促进有兴趣的人群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华拳的发展与文化内涵。在华拳的教学当中,也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打破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授方式,录制优秀的教学视频,促进更多的习武者学习,并可作为影像资料进行保存。

猜你喜欢

济宁市济宁武术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路过济宁(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