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中国文化素材,促进初中英语教学

2023-08-05司佰超

英语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英语

司佰超

引言

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果是相对应的。传统的英语教学受应试理念影响颇深。新形势下英语教师应认识到,纯粹以应试为导向开展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语言知识、获得应试技能外,英语教学的其他目的很难达成。这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显然并非良好的教学状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要素(教育部2022)。这些要素在日常教学中的顺利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落实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对中国文化素材的挖掘。

英语对于我国学生是第二语言。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对他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但是在包容西方文化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本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根系,西方文化更多的应当作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的营养,只有根系发达,学生成长出来的精神才是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中国文化相关素材的挖掘与融入,夯实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夯实他们学习与运用英语知识的基础。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学习样态,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就是中西合璧、以中为本的。

一、中国文化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课程与教学理念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教师是如何理解课程的、又是带着怎样的想法去开发并运用课程资源的,取决于其教学理念。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挖掘中国文化素材的重要性,那么自然就会带着开发中国文化素材的目的去组织并实施教学,而在这种教学中,中国文化素材也就成了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大量的研究表明,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主题内容的适切性对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郑志恋、倪叶帆2022)。文化自信是其他自信的基础。当前的初中生特别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学生坚信中国文化是中国得以文明不断的关键,才能认识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及其对于中国发展与自身成长的意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挖掘中国文化素材,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巧妙运用这些素材和资源,丰富学生的中国文化感悟和体验,是落实文化意识培养,使其形成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习惯了“拿来主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这显然没有触及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接触课程资源、加工课程资源,然后形成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是一个相对完整且科学的学习过程。“文化”这一概念很抽象,人们常常是通过“以文化人”来获得相对形象的理解的。

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应兼顾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如果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实际上就偏离了英语教学的轨道;如果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这样的英语教学就是无根的。中国文化素材的挖掘对英语教师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验他们的教学理念能否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行动。

二、在中国文化素材的挖掘与运用中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继承已有的优秀教学传统;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意义,强化挖掘中国文化素材、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所加工的除了英语语言知识外,还包括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从而让他们的英语学习内容更丰富、过程更有趣,使其形成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下面,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 为例,具体阐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挖掘中国文化素材、开发与运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实践路径。

(一)研究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点

在这一阶段,教师深入、全面地分析教材内容,并进行一定的联系与演绎,建立起教材内容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例如,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有以下内容:

Sunshine Zoo is north of Sunshine Middle School.

Sunny Garden is west of the zoo.

Lake Park is south of Sunny Garden.

Sunshine Park is east of Lake Park.

学生通过简单的分析与综合可以发现,这些英语句子描述了特定地点与参照地点之间的方位关系。从英语知识教学的角度看,以上教材内容呈现了客观世界中地理方位的表达,纯粹是为了展示知识,不包含任何文化元素。如果教师适当地延伸、拓展,就可以让这些教材内容与中国文化形成联系点。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致力研究空间,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教师可以基于空间方位的确定引导学生了解“宇宙”这个词的由来。比如,引入《管子·宙合》中的“四方上下曰合”,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人在确定空间位置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三维认知,并能够通过“宇”和“宙”概括空间关系;再比如,更为常见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确定,实际上也包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

(二)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在明确了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点后,教师就要通过进一步的课程资源开发,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知中国文化元素。很多教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挖掘出来的中国文化素材在融入课堂的过程中并不受学生青睐,究其原因,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

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东、西、南、北虽然是初中生非常熟悉的概念,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认识不到其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In the above example,we determine the specific location through east,west,north and south.Do you realize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cultural elements behind the four directions?”这个问题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激发了他们探究文化内容的兴趣和欲望。此时,教师不要急着向学生解释抽象的概念,而是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What is your reference when you are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by means of east,west,north and south?”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借助自身所在的位置,然后借助东、西、南、北确定一个新的地点的方位的。当学生有了这一认识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向他们阐述:“In ancient times,because the traffic was not so developed,most people would not be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s.Therefore,when determining a location,they would take their own‘home’as a reference point,which shows the position of‘home’in the minds of the ancient people in China,and certainly the position of the family in the minds of people.There is an old saying in our country that‘parents are here,and you should not travel far’(父母在,不远游).In fact,i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home and the filial piety that people must follow in the world...”这样的延伸在课堂上进行得非常自然,可以使学生很顺利地从学习教材知识过渡到学习中国文化,自然促发了其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在英语教学中放大中国文化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

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说说自己在融入了中国文化素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学生在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梳理所学英语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以锻炼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例如,Unit 4 Finding your way 在Integrated skills B Speak up:How do I get there?部分设计了以下内容:

Millie is giving Daniel directions to Sunny Garden.Work in pairs and tell your partner how to get to a place.Use the conversation below as a model.

Millie:Hi,Daniel.There’s an English Corner at Sunny Garden this Saturday afternoon.Would you like to come?

Daniel:Yes,I’d love to.How do I get there?

Millie:You can walk there from your building.Go out and turn left.Walk straight on,and you’ll see the traffic lights.

...

这部分内容包含问路的英语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本堂课之前的中国文化融入思考以下问题:“In daily life,if you want to ask others how to go,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学生思考后回答:“In addition to paying attention to your own purposes,pay attention to the etiquette of asking for directions.”学生有了这些发现,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发挥作用了。学生在文化熏陶下开始尝试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试图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正是文化的力量,彰显了文化自信。

三、中国文化融入课堂中的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西方文化,还要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促使他们从中国文化角度进一步学好英语(严姝2014)。如果初中生能够真正做到从中国文化角度学好英语知识,就意味着他们的精神根系是扎实的,他们在健康成长。在有中国文化融入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是中国文化素材的挖掘者、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主导者,学生是中国文化的吸收者、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只要明确了师生关系,那么教师与学生就可以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各司其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文化引导时要让他们通过自身体验获得文化认识,不能将文化融入的过程变成空洞的说教,这对于文化意识培养是无益的。

结语

总体而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界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教师先给学生提供文化意识培养所需要的素材,然后引导他们主动吸收、积极加工,就可以使其在运用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慢慢地汲取中国文化营养,从而形成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这也应当是初中英语教学最好的状态。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