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
——以Unit 8 Chinese New Year 为例

2023-08-05

英语教师 2023年9期

吴 凡

引言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此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育部2022)。下面基于逆向设计理念,探究提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逆向设计的内涵

逆向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朱竹青2020)。具体到实践中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威金斯和麦克泰格(Wiggins&McTighe)认为,教师应从知识迁移(Transfer)、意义建构(Meaning)、知识获得(Acquisition)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转引自赵钰莲,2020)。其中,知识迁移是最高目标,也就是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意义建构指学生通过学习要理解概念和意义,从而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长远、积极影响。在制订这方面的目标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维含量的基本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促进学生理解和探究核心教学内容,深入理解主题意义。

第二步: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在此阶段,教师以评估员的身份思考如何通过活动和任务收集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证据。首先,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需要预设表现性任务或活动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展示他们知道的和能做到的特定事情,判断他们能否真正理解核心内容。教师在设计表现性任务的形式时需要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确保表现性任务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存在紧密的对应关系。

第三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时刻关注所设计的活动能否指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如何在活动中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二、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要点

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逆向设计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分析学情,找准教学的重难点,预测学生在学完单元后将要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有效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获得丰富、良好的学习体验,将知识探索和技能锻炼融为一体,助推其核心素养的发展(陶美琴2021)。

在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展开教学设计。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为起点的做法,重点关注学生的“学”,通过充分预设教学结果,指导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结果为导向设计教学。教师要根据单元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导向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目标与活动的精准对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思考以下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语言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内容能辅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哪些手段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助力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强化素养立意,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教师要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部2022)

三、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下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 为例,探究如何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本单元的主题为“中国春节”,共包含7 个板块的内容,教学重点是一般将来时。教师基于“目标—评估—教学”的逆向设计思路,对本单元实施整体教学设计。

(一)确定预期结果(教学目标)

1.统整单元学习目标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制订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掌握本单元核心词汇(如get、food、plan 等)及重点句型(如“She is going to...”等)。

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认识并尊重各个国家文化的异同。

思维品质目标: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when 和what 两个方面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实现思维发展。

学习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本单元核心词汇和重点句型与他人交流春节计划。

2.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师在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结果———Plan for the festival(制订节日计划)。学生要取得这一结果,需要在掌握本单元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应用。比如,对于语法板块,教师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能够运用第二人称询问相关节日计划,并能够运用第三人称陈述相关节日计划等。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评估是逆向教学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逆向设计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依据,从而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进行验证。表现性任务或活动常被用于评估,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理解和迁移能力。在设计本单元的表现性任务或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任务的发散性、聚合性及对比性,通过层层递进的表现性任务或活动检测学生是否具备了理解能力及迁移能力。在发散性任务方面,教师让学生借助节日信息表格制作完成Chinese festivals 卡片,以激活其已有知识储备。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聚合性任务方面,教师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订节日计划,并运用本单元核心词汇和重点句型对其进行描述。在对比性任务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重要节日,结合本单元文本中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表述不同国家的重要节日。

在明确评估依据后,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比如,从语速是否正常、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自然、感情是否充沛等角度对课文朗读情况进行自评;从上课是否认真、专注,回答问题是否流利、准确,语言表达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角度对课堂参与情况展开自评。

(三)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内容、掌握单元重难点知识,从而构建完善的单元知识体系,并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灵活、正确地运用单元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兼顾英语听、说、读、写、看等技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稳步发展。

教师从本单元的教学实际出发,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活动展开如下设计:

第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我国的春节是在一年的什么时候?它有什么寓意?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谈谈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看法吗?”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对Story time 板块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第二,引导学生围绕Plan for the festival 话题深入研读本单元的文本。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关键词、句的掌握与积累,并关注相关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第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鼓励他们从多个维度,如时间、庆祝活动、文化内涵等,讨论自己熟悉的节日,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展开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对比,逐渐形成对节日的认知。

第四,引导学生从教材文本的思维导图出发,围绕拓展阅读材料中的节日计划绘制思维导图,并对其展开深入讨论。

第五,让各小组通力合作,制订一份节日计划,并附上相关思维导图或视频,按顺序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要求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小组互评后各小组结合其他小组的评价与反馈,改进和完善节日计划。

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尝试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促进其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成效,为其全面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