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2023-08-05王楚怡

英语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院校

王楚怡

引言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英语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现状,高职院校需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孔标2020)。这不仅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而且能够促发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应。下面就高职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路径进行探究。

一、高职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动荡,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稳健发展的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心智健全、德才兼备、个性发展的人才。

随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需要一批批具有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人才。因此,新时期的高职院校需要将德育放在突出位置,将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培育出一批批不仅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备优秀品格、锐意进取、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不仅是支持学生发展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其培养品格、健全心智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既担负着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应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因素,恰当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

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辅导员或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事,致使英语课程教学中缺少思想政治元素,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部分英语教师虽然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在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方面容易犯断章取义、碎片化解读、夸大、缺乏严肃性等问题,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学生自身存在限制性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可塑性依然较强,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思想开放,政治正确但不强,社会民主意识和团队观念较为淡漠,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时,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和干扰。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社会经验少,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价值评判不够全面。不少高职学生在物质条件充足的家庭环境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吃苦的习性。有的学生没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也不重视自身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和发展。这些问题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推进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遇到了阻碍。

(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文化氛围营造不到位

高职院校开设的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很少。英语学科组虽然开设了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沙龙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更多地着眼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内容,很少涉及中国文化。以上原因导致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这不利于人才培养。

(四)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和共振关系,导致学科的教育功能被严重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孤岛”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而言,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融合面临以下问题。其一,教育主体的教学逻辑在目标、资源、方式上不同,很难创造条件让彼此取长补短。其二,家庭、学校、企业联动不够。学生家庭文化水平个体差异大,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虽然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引导教职工开发相关教育资源、开展课后辅导、开设第二课堂等方面的理念还比较滞后。企业的思想政治理念和价值观不同,一些涉外专业岗位对跨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不同的企业需要进一步融合职场文化、教育元素、教育逻辑、教育目标和理念。其三,课外、线上线下教育领域的教育效果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根据线上、线下的不同形式进行创新,线上云课堂缺乏与线下教育的有效互动。

从以上分析可见,高职院校通过英语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高职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曾子在《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还在于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使其懂得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具备家国情怀,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林榕2021)。高职院校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工作,还要积极、主动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英语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典型事例鼓舞学生。例如,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义无反顾走向火源深处的消防员成了人民心中的“最美逆行者”;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向世界人民传递了友爱和温暖。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整合相关素材,在合适的时机将这些典型事例呈现给学生,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论中国2019);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培育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抱负的德才兼备的人。

(二)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

师资、课堂内容、教学环境是决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三个关键因素。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深入解读教材内容,从中精准提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图书馆、工具书、互联网等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体验、感悟、分析、总结、评价等认知活动形成深刻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按照课程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纳入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融入爱国、信仰、诚信等要素,通过听、说、读、写、译等训练,引导学生探究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动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完善课堂结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用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其参与度,让他们在活动中自觉建构英语知识、形成价值判断。

教师可以通过海报设计、专题讨论、开设讲座等英语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在内化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水平,加深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职场精神的理解,培养其文化情怀和职业素养(张欢2020)。

在讲授《新编实用英语1》Unit 5 What a Fine Day Section V Appreciating Chinese Culture 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了自己设计与制作的微课《24 Solar Terms——中国人的时间法则》(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微课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作品)。教师围绕本模块教学内容,汲取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灵感,延伸性设计与创作而成。该微课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授法介绍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传承、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借助该微课,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进行升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用英语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中国当代开放与传承的大国理念与情怀,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意识,又培育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新时期高职院校要培育既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优良道德、精神品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转变人才考核手段,使人才考核结构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才能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胡灿辉2020)。高职院校要定期考核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学生行为表现等维度细化考核内容,把静态的终结性评价转化为动态的过程性评价,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收录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持续、跟踪考核。

结语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回归教育的初衷,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文明、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明晰职责,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提升教育教学水准,把英语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为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贡献应有的力量,推动专科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