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思维过程与知识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究

2023-08-05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9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模式思维

蔺 蘭

(大连民族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在科技创新、人才竞争、智能化高度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工科教育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倡导OBE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的今天,面向系统化、兴趣化、能力化的要求,应因“校”制宜,拓展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开展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笔者针对促进素质教育建设及水平提升的教育教学模式展开思考探索。

一、现状解读

(一)知识碎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多样化、碎片化的倾向愈加突出。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知识点不连贯、课堂参与度低、知识运用度不高等现象,存在信息巨量化、知识碎片化、内容孤立化等问题。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认识和把握不足,前后知识点难以贯通,主线脉络不清,逻辑联系松散,难以建立合理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容易导致就题论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难以提高。

(二)思维格式化

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1]。学生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和能力成长。受限于自身学习方法和实践经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讲授内容缺乏思考、思辨的意识,没有跟随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展开理解、分析、对比、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容易出现重结论轻思路、重解题轻思辨的倾向,使得学生思维方式格式化,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模式固定化

在实践教学理论与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认为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是困难的事、遥远的事,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事。因此,教学模式创新出现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足、驱动力不够的倾向,影响了素质培养模式创新。

二、症结探源

(一)欠缺贯通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常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往往忽略了知识起源、定义、形成、运用和外延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联想教学、融汇教学和导入教学不足。同时,教学过程设计注重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等“硬任务”,忽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软指标”。因此,在缺少逻辑引导和关联扩展设计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容易感觉内容枯燥、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忽视思维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教学,对思维、应用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在成绩考核体系下,部分学生不动脑、懒动脑,缺乏辨析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部分教师没能把认知规律、逻辑联系、思维教学、探索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思维方式培养、素质教育进程慢,可塑型、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成长受到了一定制约。

(三)缺乏模式创新

固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而教学模式创新具有精力投入大、创新周期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导致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在总体上是缺乏的、滞后的,故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因“校”制宜开展探索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模式探索

为丰富教学实践,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融合思维过程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研究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即创新研究既具有强内化、多扩展、重能力的作用,又具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

(一)融拓教学新内容

教学内容是师生交互,信息传递的载体除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编制的专业知识内容外,还应紧跟时代步伐,拓展新的教学内容,应着重补充基本思维过程和知识学习的融合讲解与训练。

1.思维模式培养。针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等问题,需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思考问题,以培养思维模式。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及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突破习惯的思维定式[2]。在教学内容中,通过抛出问题、引导思考、辅助决策、方案验证的思维过程,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思维模式培养为基质,伴随每个步骤进行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提出方案、分析方案、优选方案、解决方案的基本思维模型,掌握基本的思维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融合学科内容。高校课程内容纷繁复杂,需要基于学科体系系统地进行内容整合,明确内容主次,明晰知识主线,厘清知识联系,概括总结要点,改善内容组织松散的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基于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各知识点有机地组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构件。把新的教学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把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知识联系、联想与拓展的能力同步提高。

3.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是高维思维过程,也是教师探索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由定式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迈进的重要阶梯。构建知识网络首先要对知识的内容、内在联系、内涵外延、归纳演绎十分清晰,提炼出核心脉络;其次构建主干网络,涵盖主要枝干及知识思维重点内容;再次基于主干网络进行细化扩充,充实网络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组织理解;最后标注多维链接的特殊结点,作为多课程、学科体系链接接口,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内化学习分析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思维支持。

(二)融创教学新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要遵循教学规律和特点,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融合思维过程与知识过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应关注三条主线,即“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过程教学主线、“方案决策、思维贯穿”的知识教学主线、“思维+知识、学习到应用”的能力迁移主线。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综合分析与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价值,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1.教学过程模式探索:由“教师讲授为主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活动层次低、主动性差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结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转化角色,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根据高校学生特点,教师要积极引导,改善教学氛围,开展双边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意愿和独立思考机会。提高学生“要学习、要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成就感,刺激“内化”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和自我意识,让教学对学生可见,让学习对教师可见[3]。具体可通过知识测试、问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得过程反馈,针对各要点进行论证,并建立参照组,对采用不同授课方式的同样授课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

2.知识过程模式探索:由“知识结构主线模式”向“思维过程主线模式”转变。传统知识教学常以类目联系为线索形成教学单元,而思维过程教学则是在原教学线索的基础上以“面向问题的方案决策”为主线,贯穿知识教学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把思维过程主线模式融会贯通,抓住思维培养重点,提出新颖、有创意的、有前瞻性的思维问题并融入知识结构主线模式中,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强调逻辑联系、思维联系、方法联系、应用联系等多方位的联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把握以下三点:(1)教学“方案决策”的思维过程贯穿知识教学全过程,激发创新性思维;(2)通过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坐标升维”,帮助学生更立体地建立知识地图,更好地掌握课内知识,提升统揽全局的能力;(3)对新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进行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3.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由“知识学习过程主导模式”向“思维和知识过程融合模式”转变。“思维和知识过程融合模式”培养从知识学习到问题应用的能力迁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套模式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该模式表征了学生的内化学习处理能力,对学生提高学习实践能力颇有助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转变具体采取以下步骤:(1)可行性分析:在问题迁移过程中不局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应联合多门课程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第一,教学单位的教学资料、设备、时间技术和人力客观条件的完备。第二,教学集体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和专长丰富,为模式创新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课题组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模式处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储备深厚。第三,授课教师能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分析、探索、创新经验进行升华凝练。(2)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为“迁移而教”与学生为“迁移而学”成为新的教学目标。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知识面越宽,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强,产生迁移能力就越广;科学选择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过程,掌握内在逻辑联系、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从而提升迁移意识,增强迁移能力。(3)效果评价:可尝试从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和受益学生人数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效果的评价。首先,采用新模式讲授1~2门课程或带领学生进行设计分类教学并检验其效果,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其次,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期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分析总结,提炼可行性的经验;再次,联合多名教师就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迁移能力进行研讨,形成文字材料;最后,通过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调研,通过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咨询经验丰富的教师等手段,总结创新教学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和应用报告。

(三)融合教学新方法

在融合思维过程与知识过程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和授课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运用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解惑释疑,培养优秀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探索创新运用教学方法。

1.思维四部曲。(1)导入式,教学问题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引起共鸣的问题;(2)探究式,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以便发言和搜索,最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4-5];(3)提问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整理;(4)对话式,学生经过相互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积极引导,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进行深入思考。

2.特点四联奏。(1)价值性,在授课中选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代表性、能解决实际问题且被普遍关注的课题,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2)针对性,选择内容具体清晰,现实感强、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和科学性强的思维方向。(3)独创性,把独到的视野和具有时代创意的创新发展课题运用到融合思维方式与知识教育教学之中,教学模式要因“校”制宜,别具一格。(4)实践性,通过授课实践分析、归纳、整理和提高,选择出针对性强和可行度高的教学方法作为探究模式指导实践。

3.要求四和声。(1)可比性,为保证可比性应标准统一,范围项目统一,客观条件相同[6]76。对实施教学模式的各种数据、前后效果进行比对,找出可行的要素和推广价值。(2)可靠性,用于教学模式探究的资料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普遍性、客观性、代表性和典型性[6]235-236。(3)可行性,要根据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时机进行具体分析探求,主要包括教师操作的可行性,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学生在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上的迁移量等方面的论证和研究。(4)可融性,教学中要做到思维方式与知识教育融合,单一课程与多学科融合,探索内容与实践效果融合,教学模式继承与教学模式创新融合。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