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
2023-08-05石儒标杨丽
石儒标,杨丽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引言
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创造的结晶,是社会形态的显著标识,文化自信关涉到国运兴衰、精神独立和文化安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推动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文化自信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关乎自身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少年文化自信建设成效显著,但文化自卑、文化无知与文化自负现象仍在腐蚀着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开展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是科学把脉青少年文化自信建设现状、促进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破解青少年文化困境的积极尝试。在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中,要努力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本清源,使青少年在精神层面自觉审视中华文化历史,全面促进青少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良性生成。
1 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历史反思
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不能局限于文化学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文化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从决定文化何以自信的现实基础来深度挖掘。换言之,只有在文化发展历史嬗变中找到根源,才能真正有底气。因此,青少年对文化自信问题科学的认知,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特别是在近代以来文化的发展中去理解,从而使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建构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之上。
1.1 文化危机与艰辛探索阶段(1840—1949 年):多种文化自救尝试的失败与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的确立
中国在农耕文明时代漫长而强盛的国力造就了一个精神自信的文化大国,在与周边的国家的关系中,中华文化上始终具有“以夏变夷”的优势。东方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比中一度让西方文明望尘莫及,欧洲人曾疯狂追求幻想中的中国文化。然而,同一时空中东西方生产方式的落差,注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曙光必然会扫尽自然经济的余晖,导致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受了一个痛苦而失落的过程。鸦片战争的溃败使中华文明唯我独尊的文化优越感丧失殆尽,以至于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自卑心理。清朝士人开始睁眼审视世界,通过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崩溃,国人形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激起了急切的追赶心理。此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纠缠于“夷夏之辨”,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步向西方工业文明国家学习。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溃败,催生出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甲午战争失败后,严复以“牛马体用之喻”打破了张之洞等人主张的“中体西用”模式。在戊戌变法中,清王朝创立了京师大学堂,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变革,开始实施“废科举,兴西学,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后,议会民主制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更为全面的向西方学习运动。当时,中华传统文明每一次现代化的努力,都在学习西方文化,经历了学习军事技术—学习政治制度—学习思想文化的转变。虽然当时的中国人学习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但都没能摆脱失败的命运。而国人每一次对失败原因的探究,都激发出对民族文化的批判。
进入20 世纪,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解放了国民的思想,开启了国民文化觉醒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也传播到了中国。这场文化论战基本上奠定了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格局,国人在“中”“西”“马”之间论战、抉择,以期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跳出“东方文化”或“全盘西化”二元对立的错误思维,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为指导,指出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破除宗法社会封建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发展。在“中”“西”“马”的抉择中,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马”,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最终确立,探索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文化建设方法论。这一文化觉醒和前进方向代表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大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698。
1.2 破旧立新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 年):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文化教育领域的破旧立新成为新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对于究竟建立何种文化制度,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新中国的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1]386-38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征程,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对其有深刻的了解,注重从历史书籍、诗词典赋等文字作品中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倡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主张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对于西方文化,毛泽东认为建设中国新文化也应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保持文化的科学性,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还特别指出,吸收西方文化应吸收对民族凝聚力有利的文化,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新文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但令人遗憾的是,“文革”导致我国文化事业遭遇严重挫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显学变为隐学,对外来文明的学习也陷入停滞。这场发端于文化领域的运动给我国文化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以至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未能深入讨论文化建设问题。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我国的文化艺术工作虽然受到“左”的干扰,但在正确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诸多成就。
1.3 调适改进与深入发展阶段(1978—2012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启了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导地位,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取代“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文化自信的实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面对西方先进文化,如何重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成为我国文化界和思想界展开讨论的重要话题。为此,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文化发展要坚持“钻研、吸收、融化、发展”的八字方针。概而言之,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以更新的文化观念检讨、评价和解释的态度;对于世界文化中一切先进的、科学的部分,要采取积极学习、合理利用的态度,但必须使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同时,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党的十五大指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确立培育“四有”公民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三个面向”战略,努力构建异质于西方的思想文化体系。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2]。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针对这一趋势,胡锦涛认为,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位,拥有主动权,就必须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传承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建设新浪潮的出现,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他不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阐释了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而且注重文化的创新,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3]。这一时期,我国大力强化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力图建构起兼具本土文化传统和世界现代观念的新文化,展现出文化自信逐渐增强的表征。
1.4 强化提升与开拓创新阶段(2012 年至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从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知更加深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战略目标,为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以前瞻性的文化视野,明确了看待文化的立场态度,明晰了文化发展的思路举措,凸显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进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将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论断。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的历程,可以看到,党始终将党的实践经验明晰化、理论化,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文化担当,为推进治国理政、凝聚民心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另外,文化建设中注重战略性思维,也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重大特征。习近平关于文化发展思想的系列论述包括文化源流论、意识形态主导论、文艺论、文化自信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论、文化交流论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包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指向、坚持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发展、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等六条主要线索,二者共同建构起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理论架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规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和全球化的互联互通,这与中国优秀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相契合,为中国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前,如何迎接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是仍处于文化融合期与生成期的中国学术新的使命,也是新时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要求。或者说,如果我国若仅有经济基础和政治决心,而缺乏理论的探索和学术的跟进,则增强文化自信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
总之,每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历史、继承遗产开始的。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国运的荣衰可以发现,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是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今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真正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为这一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在场。
2 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话语体系内容
文化话语是文化的表达,主要是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念。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文化话语权关系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对青少年开展文化自信教育,需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优”“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等问题,形成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话语联动体系,确保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1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融历史文化、当代文化与未来文化于一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其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经受住历史变迁考验而保留下来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其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解决当今人类面对的世界难题,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其二,革命文化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将“红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赓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借鉴了异质文化的优点长处,扎根于中华大地,兼具革命性、人民性和科学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今天,革命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最好的营养剂,利用好革命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都在进行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因此需要弘扬革命精神,需要革命文化的营养。其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带领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呈现出当前与未来社会文化的应然样态。今天,要对青少年开展文化自信教育,首先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讲解,帮助青少年对其内涵进行全面了解,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继而激发青少年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启迪青少年自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文化体系,引导青少年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理性审视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2.2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能”
通观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实现从“以西方为中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伟大转变,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发展的领导主体转变为了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包含文化在内的全方位和全面化领导,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遵从党的统筹安排。换言之,党的领导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苏东剧变历史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进程中,共产党丧失了文化教育的领导权,文化自信根本无从谈起。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文化一旦偏离发展的应然方向,就会导致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上与共产党离心离德,成为一盘散沙,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推波助澜,国家的消亡、民族的解体也就不可避免了。相较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中国文化建设既不能走邪路,也不能走老路,而是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奋斗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求,而且也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这一切都应归因于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中国文化就不可能实现从“以西方为中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伟大转变。因此,对青少年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就要向他们讲清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建构力量,党的领导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智力之源和精神动力所在。
2.3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优”
“十四五”规划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6]。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较量,是各民族国家相互竞争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素之间交融交汇,具有价值取向的同一性与理论逻辑的相洽性,共同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主流,并与异质性文化区分开来,在对比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显著的文化优势。纵观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是坚持党的领导,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来指导我国文化发展,从而深化了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青少年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启发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引下对我国文化优越性进行根源性探析,引导他们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科学分析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理性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要让青少年们深刻认识到,进行文化自信教育,不仅是文化历史演进的要求,也是增强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自信心的必然抉择。
2.4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方向来看,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使命任务来看,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从价值方针来看,中国文化要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7]公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判定,即不能采用西方的评判标准,而要具体呈现为是否有助于服务人民、是否有助于建构中国精神、是否充分彰显中国价值、是否能够生发中国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彰显出极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8],自觉将满足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价值导向。这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人民既是先进文化的受益者,更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文化绩效是评价文化好坏优劣最为直观的标准,好的文化必然释放出强大的文化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成就显著,提出了落实文化强国根本战略,文化产业做到了“三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四大成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效推进,文艺领域做到“六个牢牢把握”,真正实现了从“以西方为中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伟大转变,人民群众对于中国文化自信有了更多的切身感受。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应当首先以文化发展体系为主要内容进行深度讲解,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坚定对我国文化发展的信心。同时,应启发青少年深入思考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优越性的根本原因,启迪青少年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指导自己的文化实践活动。
总之,在构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明确了内涵,“为什么优”明晰了优势,“为什么行”讲清了运行原则,“为什么好”阐释了本质属性。当青少年理解了“内涵”“优”“行”“好”之后,便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文化自信的科学性、人民性与必然性,从而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话语基础。
3 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当代价值
在认识视域之中,价值导向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标识,内含着思想图谋的功利性追求,表征着人们的某种确定的期待与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增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事业认同。
3.1 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
文化认同是主体对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感觉,是对群体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精神内核和民族团结的黏合剂。今天,开展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应当以文化实践为基本遵循,引导青少年感悟文化实践的力量,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第一,有助于引导青少年认同和信仰民族文化。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9]。通过文化自信教育,可以让青少年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一方面,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鼓励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掌握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激发他们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随着对文化的逐渐了解和深入挖掘,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在鼓励青少年发挥创意和进取心的同时,将孕育出更多有创造力的新思想、新作品和新领域。这些思想、作品和领域能够凸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加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信仰,自觉参与文化传承。
第二,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文化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产生的动力之源。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树立,要植根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征程,并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青少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创造者,思想文化的守正创新需要青少年这一关键主体的参与。对青少年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其进行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因为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认知的主渠道。只有实现文化认知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才会自觉参与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
第三,有助于引导青少年交流和传播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是实现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真正实现,既不能搞闭关锁国,也不能搞全盘西化,而应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大胆自信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髓传播到全世界,同时理性包容地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在文化自信教育中,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和显著优势,有助于保障文化建设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强化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认同感。
3.2 有利于坚定青少年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政党认同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在学术与政党之间,存在着诸多的歧义和纷争。通常情况下,政治认同是指在政治活动中主体产生的对于政党的归属感与忠诚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0]。在中国,党的领导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脱离党的领导,文化发展就会失去动力之源,就会偏离正确方向。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他们的三观尚未成熟定性,需要正确思想理论的引导。通过文化自信教育,能够让青少年真切理解感受到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建构力量,是保证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政治前提,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保障。换言之,文化自信教育不仅能够增进青少年实现文化认同和事业认同,还能增进他们对于党的认同。
在一个文化多元的国际社会中,文化是表达自己和发表言论的资格表征,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化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一国可以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意识形态建设。此外,文化多元化也可以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能导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遭受来自不同文化的挑战,削弱自身意识形态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由此可知,文化多元化对于一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国家应该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积极应对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繁荣。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正是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应对挑战的关键。党的执政价值取向和党的领导优势往往蕴含于文化建设之中,并借助具体的文化形式得以呈现,文化自信教育能够强化青少年对党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实现自我革命,在革命和执政中所沉淀的深厚底蕴,孕育形成了我们党自身独特的价值文化。在这种价值文化的自觉中,党的领导成为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文化自信教育可以让青少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华民族休戚与共,中国共产党是解决中华民族挨打、挨饿、挨骂时代主题的践行者,能够激发青少年强烈的爱党之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3.3 有利于坚定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发展、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关联,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知达到了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自信教育能够借助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增强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认知。“‘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政策宣示[7]明晰了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将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价值导向。
“文化是制度之母”[11]。文化是社会形态的鲜明特征和显著标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之维和思想之魂。没有民族文化的繁荣、自信,就不可能有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完整准确地认识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显著优势,必须将其置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来考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形成青少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尊崇自主,有利于青少年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生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总之,文化自信教育不仅在文化本身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在伟大事业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坚定青少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信心。
4 结语
文化具有内在的意识形态扩张能力,比利益与权力更多地蕴涵着超越国家、民族的人类共通性,国际竞争往往会以文化形式呈现。青少年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教育决定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关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当前,应通过文化自信教育,引导青少年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调动青少年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要通过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在实现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同时,增强其政党认同与事业认同,在与异质性文化上的交流和冲突中坚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将文化自信植入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