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视角下主流媒体自然灾害报道变迁
2023-08-04王紫嫣
王紫嫣
摘要:地震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主流媒体对地震的报道框架影响着受众认知,也在安抚民心、稳定舆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信息来源等维度对1949-2019年《人民日报》对国内地震新闻报道中使用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数量呈上升趋势;报道体裁与报道主题逐渐多元化;报道对象从领导人转向平民英雄;报道倾向从正面宣传为主逐渐走向客观;叙事方式由宏大叙事转向平民叙事等。
关键词:框架理论;主流媒体;地震报道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地震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等的限制,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每一次地震的发生,对于媒体的报道能力与调度能力都是一次考验。媒体如何进行地震报道、缓解民众恐慌情绪至关重要。在我国现有的传媒体制下,主流媒体不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任务,在地震报道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中也不例外。而《人民日报》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代表,它关于地震的新闻报道最具代表性,相关报道的变化也最能反映主流媒体报道框架的变迁。
基于此,本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地震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从历时性角度探析《人民日报》自然灾害报道的框架变迁,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主流媒体的地震报道框架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主流媒体地震报道框架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到2019年10月1日对国内地震的报道,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本研究借助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2)作为检索工具,以标题和正文中同时包含“地震” 字词为检索条件,检索到结果2 312条。按照标准剔除国外地震报道等无关信息,得到有效样本1 162条。以这1 162条《人民日报》对于国内地震的报道文章为研究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信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技巧等角度对相关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1]由于时间跨度较长(1949-2009年),故以每10年为一个分析单位。具体分析框架如下:
三、框架分析结果
报道数量可以体现媒体对某类事件的关注程度。由表1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于国内地震事件的报道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1979-2009年报道数量上升趋势尤为明显。这意味着《人民日报》对于国内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关注程度有所提高。
报道体裁的变迁可以反映出媒体报道风格的变化与办报方针、理念的变动。由表2可以看出,在1949-2019年间,《人民日报》关于国内地震的报道体裁越来越多样化。通信、评论、特写、图片新闻等多种体裁从无到有,通讯作品及生动直观的图片新闻数量增加明显。但消息这一体裁仍在《人民日报》地震报道新闻中作为主流报道体裁,占比最高。
报道主题既关涉事实本身,也隐含着作者及报社的立场、情感、态度等。由表3可以看出,在1949-2019年间,报道主题渐趋多元。“基本灾情状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应”“官方抗震救灾行为” 虽仍在相关报道中占据主流,但这三类报道主题占比均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民间抗震救灾行为”“对灾区群众的直接报道” 则占比有所上升。
四、研究结论
由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自然灾害报道的框架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报道对象转向平民英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日报》自然灾害报道框架的重要变迁体现在报道对象的变迁上。在新中国成立早期,报道主体主要是党和政府领导人,诸如领导人慰问某地震灾区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这类新闻集中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地震灾情采取的措施,如亲临慰问、致电慰问、捐款活动等。这类报道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痕迹较重。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來,对于地震中涌现出的平民英雄报道增加。媒介借助这样的报道框架弘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报道倾向转向理性客观
《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早期对于国内地震的报道情感倾向多为积极正面,而着重对地震中展现出的党群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进行宣扬。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思想大解放运动以及国外新闻思潮的涌入,讲求公正、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体报道产生了一定影响。报道倾向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从正面逐渐转向中性。虽然在新时期也不乏大量有关地震灾害中正能量事件的报道,但其整体的报道倾向更为客观。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其报道整体而言较为全面、中立,对灾情的实时跟进、灾区群众的安置情况、社会各界的援助情况、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使之成为自然灾害报道的成功范例。
(三)报道技巧从单一到多元
报道技巧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报道体裁与样式的丰富上。新闻通讯、新闻评论、新闻特写以及图片新闻等报道样式各具特色,在《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中的使用也愈加频繁。随着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也促使纸质媒体开展变革,新闻图片凭借其直观、视觉冲击力强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2014年新疆于田地震、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等代表性地震事件都借助了多种报道体裁展现地震事件的全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民众对信息的需要。
(四)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叙事
叙事方式也是反映媒介框架的标志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报道使用的叙事框架多为宏大的政治叙事,其表现为将自然灾害与政治环境、思想意识相联系,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来进行相关地震事件的报道。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与市场经济发展,原先的宏大叙事已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叙事方式渐趋平民化、生动化、形象化。新时期的国内地震报道通常从与地震相关的平民视角切入,关注普通民众的心理感受或者抗震救灾的个人事迹。[2]如2016年《人民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唐山四十年》,就从多个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震中情况及灾后重建情形,借助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平民化叙事框架收获了良好反响。
五、结束语
《人民日报》对于国内自然灾害的报道框架变迁,是时代环境、政治因素、民众需求及媒体技术等多重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在1949-2019年的七十年间,其报道倾向、报道主体以及叙事方式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报道技巧与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但在变迁中也有着不变,比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基调没有变,这也是由我国主流媒体的定位及所担负的宣传任务决定的。如何把握自然灾害报道中情感与事实之间的度,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媒介框架,也是日后媒体在报道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付盛凯.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央与地方媒体自然灾害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对河南特大暴雨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2,(08):25-27.
[2] 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日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2003)[J].国际新闻界,2008(03):18-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