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象”外与讲好中国故事: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研究

2023-08-04范嘉元孙一鸣闫玮轩

国际公关 2023年9期
关键词:公共外交对外传播中国故事

范嘉元 孙一鸣 闫玮轩

摘要: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发生的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向世界展现了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树立了“致力生态保护、科技飞速发展、政府治理高效、人民善良可爱”的中国形象。针对该事件的报道是中国媒体开展的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实践,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包括: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充实话语事实;革新工作思路,从刻板宣传朝生动讲述转变;以共通文化为切入点,唤起共情;深挖素材内涵,丰富故事层次;善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事件呈现的多层次中国形象,总结报道工作成功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云南亚洲象北迁;公共外交;中国故事;对外传播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改进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已是学术界亟须解答的重大理论命题。

2020年3月,16头云南野生亚洲象偏离迁徙路线向北行进,历时17个月,行程逾1 300公里。国家林草局会同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全程对亚洲象进行保护。此事经媒体报道,吸引了广泛关注—视频点击量达到数百万;BBC、美联社等外媒也摘下了“有色眼镜”,对我国采取的保护措施给予正面报道。

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1]具有公共外交的特点。但现有文献多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出发,侧重分析国内报道效果,理论来源较为单一。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事件呈现的多层次中国形象,总结报道工作成功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亚洲象北迁事件呈现的中国形象

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涉及濒危动物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公共舆论引导等多个维度,对该事件的报道全方位生动展现了亚洲象在中国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国人民与亚洲象和平共处的情景以及瑰丽富饶的云南经济人文风貌,塑造了坚持生态保护、科技飞速发展、政府治理高效、人民善良可爱的中国形象。

(一)坚持生态保护的中国

亚洲象迁徙是食物匮乏和人类干扰综合影响所致。有鉴于此,我国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缓解人象矛盾:亚洲象被列入“十四五” 期间需要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名录;先后设立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试点全球首个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2016年,启动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规划。

(二)科技飞速发展的中国

科技发展为亚洲象保护工作提供助力。我国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将红外相机、无人机、遥感定位系统、观测塔联网组成“亚洲象天地空防范体系”。[2]亚洲象北迁过程中,有关部门累计放飞无人机973架次,用于研判行进方向、观察象群状态;通过手机App、村寨广播发布亚洲象位置预报,有效降低了亚洲象伤人风险。我国还建立了亚洲象繁育救助研究中心,救护亚洲象等野生动物2 000余次。

(三)政府治理高效的中国

亚洲象北迁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反应,治理高效。国家林草局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云南指导;云南省政府迅速出台工作方案,沿途成立现场指挥部,形成“上下协同、前后衔接、专业有序” 的工作机制。共调派工作人员2.5万余人次、车辆1.5万余台次,兑付亚洲象肇事损失保险216.4余万元。最大限度保障了人象安全、减少了经济损失。[3]

(四)人民善良可爱的中国

云南各民族与亚洲象共处千年,象文化十分丰富。亚洲象北迁事件发生后,沿途群众和企业积极支持、配合政府的保护防范工作。从当地群众以载歌载舞送吉“象” 替代点火祈福传统,到沿途企业在亚洲象经过时关灯停产,保持静默,亚洲象北迁途中一幕幕爱象护象的感人情景,展现了中华民族呵护生命的善良品质。[4]

三、成功的公共外交实践

(一)公共外交的内涵

1969年,美国学者埃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首次提出了“公共外交” 这一概念,意指“通过与国际公众互动实施外交政策”。[5]公共外交“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体,媒体是关键,意见领袖群体是中坚”。[6]

冷战结束以来,公共外交概念不断演化,逐渐认识到国际舆论环境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强调运用媒体优化国家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新公共外交应运而生。新闻媒体在政府指导下,通过设置议题、释放信息,能够影響他国民众舆论,从而建立信任、获得支持,改善本国形象,甚至可以间接影响他国行为。

(二)亚洲象北迁报道的成功之处

1.唤起了外国媒体关注,消减了对华负面印象。据统计,超过1 500家中外媒体对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海外,亚洲象群北迁相关外媒报道超过3000篇,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日本朝日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等媒体派专门团队持续跟踪报道象群动态;《南华早报》发布的视频播放量高达413万次;法国《巴黎竞赛画报》将象群在旅途中打盹场景称作“中国美丽的一幕”;美联社称“亚洲象在中国得到了最高级别的保护”。[8]2021年10月11日,亚洲象北迁事件纪录短片《“象” 往云南》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展映,引发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热议。

图1 10家主要国际媒体对亚洲象北迁事件报道高频词云图

2.丰富了国外媒体报道角度,增强了中国故事吸引力。我国以亚洲象北迁事件为基础,讲述三个层次的故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突出五个叙事重点:各方力量合力护象、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云南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及成效、云南如何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亚洲象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常识。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外媒体实地采访,共享无人机拍摄素材,推动国外媒体丰富报道角度,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

3.积累了舆论工作“传媒+意见领袖” 模式宝贵经验。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我国媒体统筹内宣与外宣工作,发挥了传播媒介和意见领袖的双重作用;采用图文新闻、纪录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报道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并运用贴图、配音、剪辑技巧将大象拟人化,使报道更为生动有趣,贴合年轻受众偏好;激发了网友二次创作活力,高质量的“二创” 作品不断涌现。

2022年2月7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撰写的《生动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以云南亚洲象群北移事件为例》被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传播》杂志社评为2021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9]

四、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报道工作的成功,是我国媒体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结果,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留下了丰富启示,具体有以下五点。

(一)加强自身建设,丰富话语事实

话语事实,即话语所承载的事实和实践,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物质基础。讲好中国故事,要以加强自身建设、丰富话语事实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仅用于亚洲象保护的资金就超过2亿元。亚洲象北迁事件发生后,政府坚持引导保护优先策略,尽力避免暴力驱逐,在保证沿线群众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了亚洲象群的安全,展现了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二)革新工作思路,从“宣传”到“讲述”

在对外传播中,话语内容、话语形式与话语事实同等重要。讲好中国故事,应着眼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重视话语内容和形式创新,化刻板机械的“宣传” 为生动鲜活的“讲述”。

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中,我国主动回应国际关切,引导报道工作有序开展,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进展,允许中外媒体跟踪采访并分享实拍素材,这增强了我国公共外交的能动性、主动性,突破了国外受众对华“严肃冷漠” 的刻板印象。

(三)着眼共通文化,消弭固有偏见

改变国家的“固有形象” 历来是对外传播工作的难点。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致力于消弭固有偏见、唤起共同情感。

在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中,中国媒体紧紧抓住不同文化的共通点加以报道:亚洲象憨态可掬、无忧无虑的形象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在亚洲象一路行进背后,是风光旖旎的中国山水、善良朴实的中国人民—关爱动物、热爱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追求。

(四)深挖故事内涵,丰富叙事层次

能够消弭固有偏见、唤起中外共鸣固然可贵,但对外传播不能止步于此。讲好中国故事,最终是要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中国。

如前文所述,中国从一开始便将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解读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紧密关联又层层递进的故事层次,新闻发布与报道并不止于亚洲象—高效科学的保护工作、中国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默默奉献的干部群众,都是当代中国的真实写照。透过这一事件,外国媒体和公众对亚洲象的猎奇心理转化为了对中国的深入了解。

(五)善用新媒体平台,创新讲述手段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瞬时性和共享性既令公共外交更为便捷灵活,又增加了公共外交的难度。各国政府和媒体若不能善用新媒体平台,创新讲述手段,便容易陷入被动。[10]

我国媒体在报道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时,在报道手段上采取了许多创新,如为亚洲象取名、制作亚洲象虚拟形象;将无人机跟拍录像剪辑为短视频,突出饮水、打闹等引人注目的时刻;为亚洲象“配音” 或在视频中添加温馨配乐;辅以轨迹动图、科普解说、增强报道知识性等。这些创新举措契合受众审美偏好,激发了受众兴趣,并带动了外国媒体、国内外自媒体创作者关注度,增强了传播效果。

五、結束语

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兼具科学事件、公共事件、舆论事件三重属性。在有关部门高效领导下,亚洲象受到了细致呵护,沿途群众得到了妥善赔偿与安置,国内国际舆论得到了有效回应。

该事件是生动的“中国故事”,为我国亚洲象保护和对外形象传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应认识到,新闻具有时效性,亚洲象北迁事件这一个案的国际影响在时间和程度上是有限的,外国媒体和公众对华态度是多层次的,仅靠共通情感和表层叙事难以扭转其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某些根深蒂固的误解。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政府、媒体、民间力量形成合力,开展公共外交。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优秀中国故事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真实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2021-10-12].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913842.shtml.

[2]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北移亚洲象群安全渡过元江”新闻发布会[EB/OL].[2021-10-20].http://lcj.yn.gov.cn/html/2021/zaixianfangtan_0809/64519.html.

[3] 中国日报网.云南野生亚洲象迁移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软实力[EB/OL].[2021-10-17].https://cn.chinadaily.com.cn/a/ 202106/17/WS60cadde8a3101e7ce9755d4b.html.

[4] 蒋朝晖.云南:象北象南,你我共守护 上下联动助力15头北移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J].环境经济,2021(17):30-35.

[5] 尼古拉斯·卡尔,钟新,陆佳怡.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国际新闻界,2010,32(07):6-10.

[6] 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7] 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5-149.

[8] 数据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EB/OL].[2021-10-17].https://mp.weixin.qq.com/s/ZetQwMCvH51IblmlSLCcZQ.

[9] 昆明日报.云南“大象案例”获评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EB/OL].[2022-2-14].https://kmrb.kmzscc.com/index.php?a=shows&catid=28577&id=153781.

[10]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12-213.

猜你喜欢

公共外交对外传播中国故事
公共外交视野下琼海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美国和平队历史及影响探析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