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黎族人民获得感现状及提升路径

2023-08-04邓彩艳王晶晶王楠

国际公关 2023年9期
关键词:获得感提升路径

邓彩艳 王晶晶 王楠

摘要:采用《获得感问卷》对海南243名黎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黎族人民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海南黎族人民的总体获得感处于偏上水平;在性别、居住地性质上未呈显著差异;获得感总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保障、公平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感在年龄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与社会保障获得感在所属地区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和公平需要获得感在文化程度上呈显著差异。基于调查本文认为在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需从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等路径入手全面提升黎族人民的获得感。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黎族人民;获得感;提升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获得感” 提出以来,学者们对获得感的概念、测量维度等开展了系列研究,如王浦劬、季程远将获得感区分为空间维度的“横向获得感” 与时间维度的“纵向获得感”,[1]董洪杰等人将获得感分为“获得体验、获得环境、获得内容、获得途径和获得分享五个维度”。[2]少数民族获得感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涉及少数民族群体获得感现状、影响因素、实施路径等,如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脱贫户‘获得感’可由物质、精神及心理三个核心维度综合测度”,[3]湖南湘西“西乡村旅游苗族从业女性都具有较强的‘获得感’”[4]四川涉藏地区居民的“‘差序格局’社会支持,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三感’无差别的新形势”,[5]广西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政府承诺与政府信任对人民获得感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6]黎族,是海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和成果共享者,十九大报告强调“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理所应当是检验自贸港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梳理文献发现,黎族人民获得感的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黎族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对昌江、海口、陵水、白沙、三亚等地的黎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248份问卷,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97.98 %。其中,女性51.4 %,男性48.6 %;20~29岁37.0 %,40~49岁20.2 %,60岁及以上1.2 %;昌江30.0 %,海口27.2 %,陵水13.6 %。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海南昌江、海口、陵水、白沙、三亚、五指山、琼中等地的黎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2)访谈法:从昌江、海口、三亚、陵水选取20人进行访谈,8名男性、12名女性,包括农民、职员、警察、教师、外卖员、家庭主妇等。

研究工具:采用杨雨编制的《获得感问卷》,[7]共25个条目,分为生理需要获得感、安全需要获得感、社会保障需要获得感、爱与归属需要获得感、公平需要获得感、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感6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1“非常不同意” 到5“非常同意”。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15,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以上,信效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

黎族人民获得感总体状况:黎族人民群众总体获得感平均值为93.32±20.45,处于中上水平。维度均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归属与爱的需要(3.88±0.92)、安全需要(3.83±0.91)、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感(3.75±0.87)、生理需要(3.69±1.02)、社会保障需要获得感(3.67±0.86)、公平需要获得感(3.62±0.96)。6个维度均分都高于理论中值,表明自贸港建设中黎族人民在6个具体获得感上处于中上水平。

黎族人民获得感差异分析:黎族人民获得感男性略高于女性(P=0.453),居住在城市的黎族人民获得感略高于农村的黎族人民(p=0.237),均未呈显著差异;但在年龄、所属地区、文化程度上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黎族人民获得感的年龄差异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获得感的年龄差异,详见表1。

由表1可知,获得感总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保障、公平需要和自我需要获得感呈显著年龄差异。在获得感总分上,40—49群体显著高于39岁以下各群体和50—59岁群体;生理需要上40—49岁群体显著高于20岁以下和20—29岁群体,安全需要和社会保障上40—49岁群体显著高于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60岁及以上的群体;公平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上40—49岁群体显著高于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的群体。

黎族人民获得感在居住地区、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分析:不同地区的黎族人民总体获得感未呈顯著差异(P=0.099),但生理需要(P=0.031)与社会保障(P=0.008)在地区上差异显著。在生理需要上,居住在昌江的黎族人民低于居住在海口、陵水、三亚的黎族人民,居住在陵水的高于居住在白沙的黎族人民;在社会保障需要上,居住在昌江的黎族人民低于居住在海口、三亚的黎族人民;不同文化程度的黎族人民总体获得感差异不明显(P=0.122),但在生理需要(P=0.013)和公平需要上(P=0.04)差异显著,在生理需要上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显著高于专科及以上、小学以下的黎族人民,在公平需要上初中文化程度的黎族人民显著高于专科及以上的群体,小学大于专科及以上、小学以下的群体。

四、讨论

获得感影响因素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黎族人民的总体获得感处于中上水平。大部分40岁—49岁的人具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没有过度的担忧,获得感较高;而60岁及以上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劳动能力或健康状态处于下降状态,担忧较多,获得感相对较低;生理需要、社会保障需要在不同地区上呈现显著差异,可能因为海口是省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更有利于落实自贸港的各项政策,人民参与性更高、获得感较高,三亚和陵水处于“大三亚” 经济圈,旅游业发展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快,人民获得的红利较高;生理需要和公平需要获得感在文化程度上呈显著差异,可能由于专科以上的群体期望较高,且在访谈中有被访者认为专科、本科及以上的群体在海南的收入远低于在其他城市从事同类工作的收入,是影响他们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因很多就业岗位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小学以下的群体,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自贸港建设行为和经济收入。

本研究的不足:第一,受疫情影响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可能出现同源性研究偏差,后续研究将扩大实地访谈调查的覆盖面,提高研究的信效度。第二,在本次初步研究中,未考察经济收入等重要因素对获得感的影响,这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进行完善和深入探索。

五、黎族人民获得感提升路径分析

多措并舉,提高黎族人民经济收入。从现实来看,黎族人民仍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在推进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可结合乡村振兴策略,采用多元化方式如通过提供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开发特色产业等方式促进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自贸港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借鉴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做法推动现代热带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采用“互联网+” 的方式扩大海南农产品销售途径;加强黎族文化传承、宣传并形成特色产业,促进黎族人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提高他们的生理需要获得感。

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政府公信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激情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党中央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尽早落地见效。深入了解黎族人民在内的海南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把人民群众的期望作为工作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完善并落实教育、医疗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提升黎族人民受教育程度和医疗服务水平,激励黎族人民在自贸港建设中积极作为,为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让黎族人民群众共享自贸港建设成果,从自贸港建设中获取红利和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加强引导,提高社会公平感。访谈中发现,黎族人民纵向获得感较高,横向获得感相对低一些,部分被访者认为缺乏公平感。要全面提升黎族人民的公平需要获得感,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保持信息透明,让黎族人民保持充足的知情权,切实落实各项政策,赢得更多理解与信任。除此之外,继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用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引导,培养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其开展合理的社会比较,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六、结束语

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在蹄疾步稳地推进,黎族人民逐渐从自贸港建设中获益,他们的总体获得感处于偏中上水平,在性别和居住地性质上差异不明显,在年龄上差异显著;生理需要与社会保障获得感在所属地区上差异显著;生理需要和公平需要获得感在文化程度上差异显著。在持续推进自贸港建设中,需要切实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在自贸港建设中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更多红利和福祉,全面提升包括黎族人民在内的海南人民的获得感,最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浦劬,季程远.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6-12.

[2] 董洪杰,谭旭运,豆雪姣,等.中国人获得感的结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9,39(05):468-473.

[3] 吴倩,邢希希.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脱贫户获得感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19,32(02):19-26.

[4] 吴桂鸿.湘西乡村旅游苗族从业女性的获得感及其原因分析[J].新西部,2019(21):39-40.

[5] 范召全,张华志,刘勇.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涉藏地区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城乡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分析[J].民族学刊,2022,13(02):19-26+135.

[6] 李涛,陶明浩,张竞.精准扶贫中的人民获得感:基于广西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刊,2019,32(01):8-19.

[7] 杨雨.新时代农民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获得感提升路径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