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服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2023-08-04邱娟

西部皮革 2023年15期
关键词:刺绣苗族纹样

邱娟

(毕节市美术馆,贵州 毕节551700)

0 引言

自古以来苗族人生活多灾多难,苗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频繁的迁徙造成今天小聚居、大分散的格局,各自居住在自己氏族部落的小天地,且相互间往来较少,又由于所居住自然条件的不同,且受当地民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服饰文化的民族化和区域性特征。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没有文字类资料记载氏族发生的各大小事务,只有语言的苗族只能通过口头传承。苗族的服饰就成为苗族铭记历史的载体,而有关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历史演变也只有从汉史文字记载和考古中点滴发掘。最早的中国古代文献有关苗族服饰的文字记载,应该是对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的描绘。《神异经·西荒经》生动形象地描绘蚩尤为“头戴牛角,身披牛皮战袍”;而三苗部落与其他部落服饰上的变化记载得有较大区别的文献为《淮南子》。如“三苗髻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ji),越人剪发,其于服一也”。描述的则是三苗用麻束发于头顶的风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苗族服饰可以看做是其民族文化、人民心理和审美意识的不断积淀。苗族服饰纹样的题材来源于苗族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对自然界中日月山川、斗转星移、花草树木的摹写,对故土的思恋,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神话传说的沿承,丰富多样的纹样图案记录着苗族历史,体现着苗族人民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苗族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凸显了苗族女性独特的创造力与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对生活的特殊审美感受;富于抽象艺术风格,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写照,是苗族达观的生命态度体现。

1 抽象与具象交织的构成特点

1.1 抽象构成

苗族服饰纹样抽象构成主要是指人们直观上看不出其具体表达的事物,需要通过对苗族人历史文化和生活经历了解,结合具象事物表达才能感知服饰纹样构成,通常用点、线、面的形式构成几何纹样。在纹样表达中,苗族女性希望将大自然中所见的美好事物表达于一件服饰上,但过多的具象事物显得杂乱,不能直观表达心中所想,故通常需要将一件服装中不是主体的事物虚化,以致不抢主体事物的存在。苗族女性通过将具象事物(动物、植物、生活场景等)的形体进行解构重组,将色彩提炼融汇于纹样中,将事物运动规律概括简练进行表达,即运用夸张、变形、简练、取舍、概括等塑形手法处理,以简单的点、线、面构成简练的几何图案。例如在表达江河故土时,苗族裙子上的彩色条纹代表江河,裙子背景多指故土,点状图案代表农作物,重叠几何形代表群山,Z 形几何纹样代表小溪小河,规则几何形则多代表屋舍……[1]

苗族服饰纹样中,有苗语叫“弥埋”和“浪务”的花边非常有名,是苗族服饰纹样抽象构成的代表。“弥埋”花边讲述了苗族迁徙史,花边中间由多个灵动抽象的马花纹串连在一起,形成浩浩荡荡正在奔跑的马群,再现了苗族先祖迁徙的场景,马群两边间隙排列有由不规则形组合成的团状图案,其展现的是苗族先人们马队迁徙时山谷两边的大山,花边由无数个三角形接连组成,好似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整个花边图案造型朴素大方而不失典雅,结构严谨中有洒脱之意,色调和谐中不失灵动,见图1。“浪务”花边则显得更为灵活,中间靠上半部分以Z 字形线纹其间点缀有点状星点,好似一条宽阔的河流,中间靠下半部分由无数个不同几何图案构成的形似花簇,其表达的是苗族人对生活如花浪漫性格,又酷似一条条苗族人迁徙史上渡河的大船,花边上下靠边部分则以较活跃的看似远山或是山林亦或是花草,整体上描绘的是一幅抽象的二维锦绣山河图,其中包含有俏皮的情趣、浪漫的色彩、铭记的故土山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见图2。

图1 苗族服饰纹样花边“弥埋”

图2 苗族服饰纹样花边“浪务”

1.2 具象表达

苗族服饰纹样中具象构成主要是指在刺绣活动中为突出服饰主题,直接表达对某种事物的热爱或希望通过某事物表达寓意,而将其鲜活地刺绣在服饰上。如果说抽象的纹样表达是苗族女性含蓄的一面,而具象的服饰纹样则是苗族女性热情奔放、活泼开朗、热爱自由的最好体现,苗族女性在刺绣鲜活的具体事物时也是其内心情感的体现,故年轻的苗族女性所穿服饰是其年龄阶段最为隆重的盛装。具象的纹样还是各苗族氏族或部落族徽的体现方式,譬如以龙为族徽的红苗氏族,在其服饰、床单、被面、门帘等均刺绣有灵动鲜活的龙纹;白苗则刺绣跃跃试飞蝴蝶作为其族徽,故整件服饰的纹样中其他的纹样均为衬托蝴蝶;黑苗则以狗作为其服饰纹样表达的主题;花苗则在服饰中绣出各式各样鲜艳的花朵[2]。

2 运动感和力量感的线条

苗族服饰纹样从直观上即能充分感受到运动感和流动感这一风格特征。苗族服饰图案中的线条富于变化,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每一幅图案纹样中的线条都融进了创作者的生命感受,无论是运动感或是力量感都是苗族人生命意识的体现。

艺术中的运动感主要表达自由、灵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是观者或使用者内心主观感受的体现,也可升华至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动。苗族服饰纹样中线的运动感除表达族人热爱自由的灵魂和机巧善变个性外,更是表达族人对生命的热爱。苗族服饰纹样中抽象纹样占多数,而抽象纹样多以几何形体出现,说是几何纹样,但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几何纹样并非如西方人对几何纹样绝对规整棱角分明的理解,而苗族服饰纹样多数较大的几何图案均有一些不规则且形态各异的图案构成,纹样线条在走针时也并非按照固定规律路劲,故最终形成的图案均显得活泼生动且不失和谐。苗族服饰纹样中抽象地表达江河时最能体现其对“曲水流觞”原真性的还原,虽是抽象至二维空间的表达,但流动形态似乎能听到潺潺的水流声。具象事物的表达更显得生动灵巧,如绣鸟时必定能以线成面绣成实物,或是飞跃或是跳动亦或是高歌。

苗族服饰纹样中线的力量感多体现在描绘神话传说和怪异奇谈的事物上,包括人头兽神、人头物身和奇行怪异的物种,多描绘其神力无边、粗犷、雄野、威猛霸道等特点,特别是在象征着力量和权威的牙齿、头角、翅膀、手脚等部位,刺绣时用线将其绘出牙尖角利、手脚雄壮有力[3]。苗族女性用线结合走针的技巧,将需要表现的力量部位形成尖角,或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线型拉开,使其走样变形,变得更具威仪。比如用弯曲连续的线条将龙嘴张开,将人头鸡身的主体腿部肌肉以完整的大弧线体现其肌肉发达,以简洁直线描绘振翅的斗鸡场景,纹样中显得力量感十足,气势汹涌,见图3。工笔画人物线条中描绘力量部分亦是如此,骨骼的线条讲究概括有力,转折明显且笔法硬朗;肌肉描绘时线条弹性十足,笔法干练一气呵成,线型中间细两头稍粗,足显力量感[4]。

图3 苗族服饰纹样力量感体现

3 精彩绝伦的色彩美感

苗族女性在刺绣服饰纹样时所用色彩灵感均来源于大自然,加之融合对历史文化的理解,结合事物表达于服饰之上。苗族服饰多以五彩缤纷示人,但若将各种色彩进行归纳提炼,发现主色为红黑二色。苗族支系虽众多,但在服饰上的用色也大多用红黑二色作为基调,再增添其他色彩作为画面美感。在色系分类中,根据用色惯例将红色分为暖色,黑色分为冷色,苗族人崇拜火红的太阳,故将红色作为主色之一,象征着光明和热血,而黑色代表黑暗,代表隐蔽和静默,苗族人对红黑二色的运用可追溯至其先祖们的征战岁月。蚩尤是苗族人先祖,也是族人心中之神,对其崇拜多因战时骁勇无敌,闲时善垦勤耕,最为著名的涿鹿之战,蚩尤带领族人与炎黄二帝大战,血染中原大地,衣物战旗血红耀眼,终不敌被斩首,为纪念蚩尤和逝去的男人们,苗族女性便以红色作为主色之一,而黑色是为表达对孕育族人的大地的热爱和战时休整的夜晚。除红黑二色外,苗族人用色多有感于长期相处是山林、江河、湖泊,在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里,苗族人首先以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作为色彩吸取的来源,将其对崇拜之物的充分想象,绣于服饰之上。然后是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抽象概括地点缀于纹样之间[5]。

华夏民族的图腾颜色中,青、赤、黄、黑、白五色是主基调,可用此五色描绘天地万物,虽此五色主要为炎黄子孙所用,同属华夏文明,苗族服饰四上配色也可见此五色的运用。苗族女性的眼中红色代表太阳、彩虹、山花、鲜血等红色事物;黑色代表黑夜、大地、森林、远山等;青色代表高山、江河、湖泊、天空等;黄色代表黄河、硕果、道路等;白色代表云彩、江河、天空等虚化事物。苗族服饰纹样通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大自然的恩赐,用色越来越丰富,苗族女性的爱美之心也希望将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穿在身上,以展现自己的美貌多姿。譬如川黔乌蒙一带的大小“花苗”以红黑为主基调的同时加入白色,凸显红黑白三色,并多点缀黄、蓝、绿等色彩,以求色彩多样[6],见图4;黔东南雷公山一带则在红黑的基础上,将青、绿、蓝融合变色,绣于服饰之上,呈现出红底绿配(青绿、蓝绿、紫绿)或青底配红(紫红、橙红、金红)对比强烈明艳夺目的色彩,还加以黄白蓝三色综合,使其明快夺目的同时又显沉稳雅致,见图5。

图4 毕节威宁小花苗(图片来源网络)

苗族服饰纹样是苗族人意识形态的体现,纹样中综合体现了苗族人苦难的迁徙史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热爱,是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凝结的承载物。世代刺绣服饰的苗族女性在传承学艺时,年长者传授的不仅是刺绣手艺,更是历史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意识的传承,而年轻女性除吸收前辈的才学外,也需要对当下新事物理解并刺绣呈现出来。

4 结语

苗族服饰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很多纹饰图案中仍然保存着诸多远古时期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这些神秘、精彩的图案纹样,从一定程度上给予人们在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现代设计等领域极大的启发。加大对苗族服饰纹样在的创新应用,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更好地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保护具有推动作用,在传承中开辟新的途径,在创新中获得新生。

猜你喜欢

刺绣苗族纹样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清新唯美的刺绣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苗族民歌
袁飞纹样设计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