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2023-08-04张月芳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5期
关键词:合川核算价值

张月芳

(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党校)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GDP(地区生产总值)双考核已是大势所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农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农业大区,重庆市合川区在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大有可为,应依托优势,抢抓机遇,率先迈步,拉开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大幕,积极从“大起来”走向“强起来”。

一、川渝毗邻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情况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积极探索推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探索将“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包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 年年底,我国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关的各级试点已覆盖17 个省份、50 个地级市,超过160 个县区。

川渝毗邻地区已经有许多城市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了试点工作,并进行GEP 核算试点示范。成都市以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等典型生态区域为突破口,率先构建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标准和技术体系;重庆市上线“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深化重庆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引导公众培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重庆市、四川省联合发布《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川渝共同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指标体系;广安市印发《推进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与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等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北碚区在重庆市率先创新探索GEP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永川区申请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阳县国有江南林场成为特定区域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构建试点;秀山县涌洞镇、巫溪县等被确立为行政区域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构建试点;渝中区与巫溪县、大渡口区与黔江区、南岸区与石柱县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进行森林面积交易。

合川区作为重庆主城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成渝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和重庆市农业大区、在建的成渝“后花园”城市,生态资源丰富,素有“巴渝粮仓”之称,应乘势而为、因地制宜,探索与自身相匹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从而促进生态竞争力向经济竞争力等综合实力转化。

二、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优势和困境

(一)优势

农业基础雄厚。一是量大。2022 年,农业增加值达77.69 亿元,占全区GDP 的比重达11.2%。粮食总产量、水产品产量常年位居全市第一,生猪出栏量连续8 年位列全市第一,是重庆市第一大、全国第二大的肉食品罐头生产基地。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1.1 万亩,水产养殖面积7.1 万亩,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在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质优。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枇杷、太和黄桃等名特优新农产品9 个,位居全市第一;柠檬、柑橘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收获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成功入围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

生态供给力强。合川区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而得名,素有“水甲西部”之美誉。三江流经全区20 个镇街,河道总流长1839.2 公里,年过境水量达710 亿立方米,在渝西北、川东北城市中名列前茅。三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00 天,形成了江在城中、城在江中的独特山水城市格局。滨江岸线全域景观化基本实现,“江、山、湾、岛、城”集于一身,拥有花滩市政公园、东津沱滨江公园、人民公园等62 个城市公园,三江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79 万亩,赵家渡防洪护岸生态治理综合工程荣获“大禹奖”,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区位优势显著。合川区毗邻两江新区,位于重庆西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素有“重庆北大门”之称,是中欧班列(重庆)入渝第一站,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和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40 分钟车程。渝武、渝广高速和襄渝、兰渝铁路纵贯南北,遂渝铁路横穿东西,渝西高铁加快建设。铁路运营里程14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4.1 公里,三江航道通航里程248 公里。利泽航运枢纽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上抵四川、下达上海。

文旅资源丰富。合川区曾为巴国别都,拥有曾经改变世界历史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英雄之城——钓鱼城(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享有“中国第一禅宗古镇”美誉的涞滩古镇,有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崖造像群和巴蜀分界、佛道名山龙多山,3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家国家4A 级景区,文峰古街、友缘山庄2 家国家3A 级景区,旅游资源单体达469 处,是“中国特色乡村旅游体验目的地”“中国国际休闲垂钓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现代旅游全域化发展,可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人文场景也十分丰富。

(二)困境

农业大而不强。一是产业效益不高。以2022 年为例,与周边3 个农业大区比较,合川区在粮食产量、粮食种植面积上位列全市第一,生猪出栏量连续8年位列全市第一。但全区粮食种植以小农户种植为主,缺乏经营主体,不成规模,量大而散乱,机械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从图1 中可以看出,合川区农业总产值不及江津区、蔬菜产量不及潼南区;从表1 中可以看出,合川区粮食亩产量在4 个区中排名靠后。二是品牌影响力弱。生猪虽然产量大,但品牌影响力不及荣昌区。粮食产量大,但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多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缺少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产值低、核心竞争力弱,无法充分体现农业大区的优势。

表1 2022 年合川区及其周边3 区粮食产量情况

图1 2022 年合川区及其周边3 区农业产业情况比较

价值核算困难。科学度量和定价是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要求以完善的核算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目前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是GEP 核算。而农业生态产品的特点是调节服务类产品占比大,对核算规范、核算标准以及评估体系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农业生态产品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碎片化特征明显,乡村生态系统的各类统计和实时监测数据难以做到准确、完整。合川区与周边区(县)的农产品同质化现象也相当普遍,加之不同地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标准、核算技术和方法的差异性,价值量也会存在一定差别。如何科学度量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是合川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最大困境。

补偿效果不佳。当前,全国性的农业生态补偿条例尚未出台,各地的农业生态补偿呈现出区域性的特征。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态补偿出现了补偿范围小、补偿标准低、经济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合川区也不例外,目前农业生态补偿主要是政府对耕地、河流、森林等自然资源要素的直接补贴。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推进,合川区与毗邻地区探索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但补偿标准、体制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大多停留在签订协议层面,后续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推动。

金融支持不足。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丽水经验、蒙阴经验来看,绿色金融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作用显著。但农村普遍存在金融不发达、活力不足等问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分布密度偏低,使得农业生态产品的经营主体面临交易成本高的困境,更难有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来满足农业生态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因此,合川区迫切需要抓住重庆市作为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建立绿色金融支持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

三、重庆市合川区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一)健全奖惩机制,提升政府引导内生动力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奖惩制度。建立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建立GDP 与GEP 相结合的政府核算和考核制度,以GEP 及其增长率作为考核指标,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纳入干部离任审计内容,调动领导干部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积极性。

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创建工作。成立合川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导工作。依托三江生态优势,在全区30 个镇街中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创建工作,探索以政府购买为先导、价值发现为前提、价值核算为基础、生态产业为核心、绿色金融为支撑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做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全面核算工作。按照物质产品、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的3 大分类,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全面核算。建立区级、镇级和村级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因地制宜、科学研究确定核算科目、核算指标、关键参数等;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结合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建立统计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实时更新农业生态产品的数量、分类及其分布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激发市场主导内在活力

培育市场主体,推进规模化经营。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必须有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动。合川区农产品市场主体缺乏,要加快探索EOD 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进行农产品多主体建设。成立“两山”生态发展公司,负责各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构建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如“农户+两山公司+企业”模式等,扩大农业生态产品生产规模。

建立交易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探索建立覆盖到镇级的水域养殖权、林地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等生态产品产权交易平台,以生态权益交易实现产品直接变现。二是发挥金融手段对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促进作用,成立“两山”银行,开发多品种涉农金融产品,完善投融资体制,为农产品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和融资途径,解决农业生态产品融资困难问题。

塑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保障品质优异、运用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生态养殖、保障“三品一标”农产品供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二是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生态产品附加值,增强其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合川特色的统一品牌,如“合川号”“钓鱼城号”等,融入钓鱼城文化底蕴,挖掘特色文创项目,制定优势优质生态产品清单,形成体现合川地域特色的公用品牌体系。

猜你喜欢

合川核算价值
合川脱险
他笑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