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之上》:革命题材主旋律电影实验性探索
2023-08-04李明栩
□李明栩
《云霄之上》的故事背景选择在第五次反围剿后。中央红军根据地受挫,急需进行战略转移,此时粟裕、刘英受命率领挺进师由赣入浙,在浙地区进行游击战,并准备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但最终因被敌军围歼而失败,于是把丽水作为主战场,在浙闽大山深处的丛林里,红军和国民党展开了殊死搏斗。该片从故事背景来看,选择的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背景,这场反围剿斗争持续了一年,中央苏区军民倾尽全力,为了保卫苏区而艰苦奋战,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也给了国民党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
《云霄之上》以1935 年浙江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为探讨个体的求生意志与忠诚使命之间的矛盾创作,是一部重点体现人与战争关系的诗性电影,也是主旋律电影一次积极的实验性探索。影片抛开了以往主旋律电影惯用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一次微型的革命事迹;淡化剧情,突出情景以及特殊的视听美学,造就了主旋律电影写意的风格;歌颂赞美革命烈士的同时也在展现战争的残酷,使得革命题材主旋律影片的精神内核更加多元,丰富了影片的表达内涵。
留白:主旋律电影叙事探索
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创作手法,刻意留下部分空白,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留白这种叙事方式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有重点,同时又能引起读者的自由想象。在电影中,拍摄过程采用留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巧妙的处理方式。[1]
留白是影片《云霄之上》对革命题材主旋律电影的一次反叛与探索,影片从始至终没有炮火连天的大场面,也没有胜利之后的欢欣雀跃,而是以一种冷静的、节制的、朴素的、简洁的方式给人诗意般的感觉,影像画面中多义性留白,为受众拓展了多层次阐释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故事情节的留白。影片《云霄之上》淡化剧情的处理手法,减少了因果关系情节的直接连接,从而降低了片中的情节冲突。情节淡化能够更好地嵌入非情节内容,丰富对生活的表达方式,使得生活更具内涵,内在逻辑更为层次化。以一个军令连接起特殊背景下看似松散的架构、一笔带过的剧情,在叙事结构上进行留白处理。导演通过对画面构图和光线运用等方面的精心编排,使影片的主题得到凸显,同时又为观众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视觉感受。不必交待每一件事的始末,仅仅是将角色放在这个时间和位置上的情况展现,在诗意状态中构成铺陈;也不用直接的、真实的技巧展现了战争的悲惨细节,只是把信息藏于镜头编辑之中,供观众自行挖掘、想象和回味。如此,使得该片既有别于单个革命题材主旋律影片颇有意识形态导向性的“国家叙事”,又不同于充满主观情绪的“个体独语”,但它却用冷峻的旁观视角记录了革命战士对一个军令所做出的选择,使得电影在叙事层面上呈现出静观的美感。
人物的留白。影片将主角与敌人模糊化的处理方式,呈现出多人物、多视角的群像叙事,把故事主题贯穿于众多角色的动作与心理感受之中,点滴琐碎的片断组成电影的常态,每个人对战争的情感,消除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与失败的二元结构,使影片展现出多义的内涵。这群慷慨悲歌赴死的主角们,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渴望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老兵,有勇敢智慧的渔家女,有牺牲自我的士兵丁松柏等。《云霄之上》的重点不是塑造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着眼于战争的残酷性和战士们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正如刘智海导演在访谈中提到的,历史并非是一连串的宏大事件组成的,细小事件和普通人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具有不可忽视的能量和活力,展现着普通人的信念、精神。[2]
对话的留白。 留白也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例如在开展对话时可以适当地点到为止,给人思考的余地。对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电影的空白,无论是叙事亦或是情感上,无论是事件亦或是人物,《云霄之上》选择将对白精简化,不附带多余的人物情绪,由此给予影片一定的“留白”,在寥寥数语间使观众拥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休息处洪启辰提议要团结起来完成军令,而沈队长却说:“团结起来?你看看,一起去送死啊!”洪启辰回应:“狭隘。”在消除激烈的言语对话中,精简化的对话使观众充分调动起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对对话进行价值判断,产生多层面的解读。
写意:主旋律电影空间探索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空间不仅指物理上的区域,也包括精神空间层面,里面富含人们的想象及其他抽象内容,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是意识的发生地。中国电影创作始终坚持着美学探索,“电影对意境的追求是创作者重要的审美追求,具体表现在电影中的时空、画面、声音、叙事、风格等各个方面,[3]是评价一部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民族精神与文化特征最重要的美学标准。
山水空间的描绘。《云霄之上》摄于浙西南绿水青山间,画面风格上却大部分采用接近黑白片的风格,画面没有鲜艳色彩的场景,并使用了消色处理。在采访中,导演刘智海指出,本片主要采取的是消色色调,江南地区多烟雨,这种烟雾朦胧的环境色调是偏灰的。影片经过消色后,视觉效果就介于彩色与黑白间。与西北的自然环境相比,强烈的阳光让场景显得很鲜艳,而江南地区阳光较弱,尤其是在雨天,整个西湖的色彩是非常暗的,几乎是黑白色,山林地区也一样,烟雾淡化了整体的色彩强度。虽然色彩不强,但总体还是营造出具有意境的江南空间。意境是非常美妙的词语,拆解该词来分析,“意”强调精神层面,也就是主观世界的感受,而“境”强调环境,也就是外界。通过外界与精神层面的融合,达到主客合一的境界,是典型的传统诗意美的表现。
在探究我国电影的诗意表现时,要从文学的抒情诗歌说起。在我国传统诗歌中,尤其重视借景抒情,也就是在传统诗论中的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影片将故事定位在南方山林之间,静谧与战争的喧嚣产生强烈的对比,更是展现出一种情景交融之美。灰蒙蒙的大山,阳光透过树林,毒蛇与百草、瀑布与石崖等意义模糊却诗意盎然的镜头为历史革命蒙上一层阴暗氛围,看似是简单的自然景象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也表现出导演对战争的理解与独特的个人精神世界。
长镜头空间的表达。电影是一门时空艺术,对电影镜头进行拍摄与编辑,能产生与现实相异的强化效果。巴拉兹·贝拉认为,在拍摄电影所使用的各类表现手法中,长镜头这一特殊技法是不但能让照片看起来格外逼真,并可让观众随摄影机运动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中国文学的要义》一文中,陈世骧概括出中国文学五大特点,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中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西方浪漫个人主义的倾向有出入,尽管中国文学并不缺乏探幽索隐、浪漫想象,但是它纵横捭阖的境界,总会与自然紧密相连。从中国传统道德来看,大部分中国人都处于入世哲学当中。[4]如此分析,就能够理解我国诗意电影为何热衷于纪实化表象。影片《云霄之上》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来表现环境与人物,从开场首个长镜头开始,受众就能从中看到战争的场景,四处都是尸体的山路在长镜头中徐徐展开,导演通过开篇的长镜头确立了影片的基调以及诗意的影像风格。“诗情画意”是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充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古典文学就对心与物有着大量描述,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陈世骧在《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一文中指出:“中国诗有一种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自然与人生的‘高度的’交织交融。”在长镜头之下,江南山水的意境进一步与人物相融合,产生情景交融的诗意影像风格。长镜头能够模拟事发场景,还原事件发生过程,使观众能够深度代入调动情感。人物和事件在长镜头空间的建构中能够从多层面塑造起来,进而向观众传达出情感体验。如在丁松柏被炸断一只手臂情节中,在荒郊野岭中,缺乏医疗物资的战友们只能选择用火药盖住伤口点燃来止血,一个长镜头向观众完整地展示了环境与手臂燃烧的过程,细腻地渗透出战争的残酷与生存的艰辛。长镜头的内容似乎较为琐碎,内容多是普通的生活,但就是这些生活才能触发大家对生命的思索。[5]电影中的长镜头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常规记录,而是以纪录的方式来表现和累积情感,引发观众对于战争的思考,体会历史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战争的残酷无情。
精神:主旋律电影表达探索
《云霄之上》在电影表达上从“宣教功能”转到“精神认同”的探索。[6]在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更加灵活,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类型与模式,也不再是为了政治而拍摄,反而是人物塑造开始平民化,内容更加普通且丰富,爱国主义更具有时代特征。在对中国故事的讲述上,影片《云霄之上》关注的是人物的情感问题以及“战争”这个大议题,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深化对战争的理解,不仅仅是歌颂革命烈士的英勇,展现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同时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新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不再走宏大叙事的路线,让叙事角度更多转向平民的日常生活,但也注重民族精神的渲染,更富有人文关怀。影片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等个性化的人物身份表达了每个人参与战争的原因都不一样,但共同点是他们都不是主动参与进来的。即便是作为战俘的国民党军人来说,他也是有血有肉、有家庭的人。影片不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教化,而是将时代精神融入到电影故事中,把家国思想与人们的日常结合起来,呈现真实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受众会逐渐认同影片价值,产生精神共鸣与情感认同。
在新时代,“认同”远比“宣教”的力量更强大,正如导演刘智海表示:“通过对小人物的描述,能够挖掘出更真实的人性,体现出特定年代普通人的信仰、信念。这些都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通过记录那些在战争牺牲的普通人,重现历史时间,让观众了解到被遗忘的历史,重新让历史活过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7]
结语
《云霄之上》作为历史革命题材的实验性探索,将对艺术的认知注入电影语言之中,找到一种与视听本体相一致的诗意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云霄之上》本质上更像是一首现代《从军行》,将丰富复杂的感情渗透入山水之中,表现出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悲情与豪迈都融入到灰色朦胧的场景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意境营造上,藏情于景,化实为虚,留有韵味,这种意境之美成了电影《云霄之上》的主要审美标签之一。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民族化、本土化,中国古典美学在影视领域中也多有反映和表现,丰富了世界电影的美学元素。影片中采用留白方式,不仅是拍摄技术的丰富,也是艺术与审美的创新,也是我国传统美学的另类传承。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主旋律电影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受众,自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写作,中华民族对影片的诗意表达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诗意电影展现了人的精神力量,在电影媒介中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国精神。在多元化的世界电影环境中,中国主旋律电影要积极做好文化融合与文化创新,通过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不一样的中国,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