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视听节目的创新表达
——以河南卫视2022年《重阳奇妙游》为例
2023-08-04钟汇源
□钟汇源
自2021 年河南卫视凭借《唐宫夜宴》迅速“出圈”后,又凭借“奇妙游”系列节目将中国传统节日巧妙构思后呈现给观众,打造了“技术+文化“的视听新景观。《重阳奇妙游》将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历史典故等内容进行了创新性表达,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观众期待推至顶峰,带给观众文化与视觉上的双重盛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主流媒体,河南卫视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开创了全新的传统视听的表达路径,值得其他类型节目学习和借鉴。
创新性跨媒介叙事策略
美国学者亨瑞·詹金斯在2003 年首次提出跨媒介叙事的概念,他认为“在跨媒介叙事中,理想形式是任何种类的媒体都能够做到出色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故事以电影为开头,进而以电视等作进一步的详叙”。①对跨媒介叙事的概念,罗·萨里奥进行了阐释,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叙事结构,依靠不同的语言和媒体进行扩展,譬如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视频游戏、电影等。近年来,河南卫视在跨媒介叙事方面积极探索,将“奇妙游”系列节目打造成文化IP,《重阳奇妙游》在叙事策略上创造性实践了互文性叙事,并构建了全新的“故事世界”,探索新媒体时代下传统视听的创新表达。
互文性叙事。互文性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不同文本间相互牵连,进行着开放网络的构建,以实现无限延展,强调文本之间内容上的关联性。“奇妙游”系列节目从开始策划时就不是孤立的存在,河南广电全媒体策划中心副总经理程万里提到:“对中国节目系列的品牌,我们会进一步深化,实现IP 化,开发电影、动画片、舞剧等一系列产品。”因此在《重阳奇妙游》中,“中国节日”系列打造出的文创玩偶化身——“唐小竹”和“唐小可”,成为串联《重阳奇妙游》的主人公,在寻找回家之路中激活了关于重阳的典故,将与重阳节相关的故事还原至历史长河中,利用现代技术完成“时空穿越”,重阳历史的神秘面纱就此揭晓,带给观众一场充满想象与美感的“奇妙游”。自《唐宫夜宴》火爆“出圈”以来,随之打造的文创玩偶不仅延长了文化IP 的产业链,更是成为了“奇妙游”系列节目不断创新的养分。这种互文性叙事使得整个系列节目之间的黏性更强,文本内容的关联性也能让观众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对下一次节目充满期待。在跨媒介叙事中,不同类型的衍生产品是基于节目自身的互文性创造出来的,是相互关联的,《重阳奇妙游》做好了互文性叙事并架构起了全新的“故事世界”。
建构“故事世界”。 对于“故事世界”,詹金斯认为:“与电影的展示相比较,故事世界要更加宏大,甚至是与产品全系列相比较都要更加宏大……原因是在多种媒体平台上,故事世界能够容纳多种角色和故事情节。”②詹金斯提出的“故事世界”,是对多种媒介的整合,对同一个故事,不同媒介的叙述应是存在着互文性的。“故事世界”是由不同媒介塑造的单个故事所组合而成的,而跨媒介叙事的核心,是不同媒介共同建构起的“故事世界”,并非是某个媒介叙述的故事。
玛丽·劳恩曾说,斯皮尔伯格的电影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001)被翻拍成游戏广告,并不属于跨媒介叙事,原因是两者之间近乎不存在叙述关系。而《重阳奇妙游》节目组不是单纯地对中国传统节日内涵进行重复宣传,而是将价值内涵融入到与重阳节相关的历史典故中,通过小剧场的方式来演绎典故,和之前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叙事层面上有进行互文性的补充,故而形成了故事世界的叙事思维。例如,节目组通过小剧场还原了《孟嘉落帽》的历史典故,让观众在情景演绎中接受文化知识并体会到孟嘉潇洒肆意的人生态度。同时,河南广播电视台还在微信公众号上专门开辟出文创产品的窗口,售卖与节目相关的周边产品,河南卫视则在公众号上更新中国节日文化小故事以及名胜古迹的科普,共同建构有关中国节日的“故事世界”。
沉浸式的审美体验
散点透视的美学特点。《重阳奇妙游》借鉴散点透视的美学特点,用丰富的视听语言打造出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对“散点透视”做出描述:“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千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切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他论述的即为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这也是中国绘画史上对透视原理的最早论述,而在《重阳奇妙游》中就体现出移步换景、近大远小的美学特点。散点透视的美学特征有助于意境的表达,而这种艺术造型的设计在传统的电视晚会创作中会因为舞台设置与直播形式的限制很难实现。因此,《重阳奇妙游》将舞台搬到风景区,实景拍摄,采用录播的形式,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后期制作,让节目在镜头语言上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如开篇的女子群舞节目《云窟万象》就是以中国石窟造像为原型,集合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麦积山石窟等元素,运用后期虚拟技术,营造出震撼人心的石窟艺术之美,。而最后一个女子群舞节目《酿秋》与开封菊花节进行联动,以菊花为媒,以拟人化的手法和精巧的舞蹈动作来还原菊花的绽放、凋谢、采摘、酿造的过程,将菊花的生命历程表现得栩栩如生。在镜头语言上,多采用全景与近景来表现菊花在面对风霜时的坚毅与典雅,在四季流转中呈现出菊花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象。
“网剧+网综”消弭节目界限。雷蒙·威廉斯认为,“电视是一种流,电视是画面不停切换接续形成的一种流动的媒体形态”。③《重阳奇妙游》在节目编排上大胆创新,没有设置主持人,而是改由演绎小剧场来连接节目,使节目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增强了节目的流动性,能够向观众传递更多信息,保持持续性审美。例如在“重阳节与滕王阁序”这一段落,“唐小可”穿越到还原《滕王阁序》由来的小剧场后,饰演王勃的演员趁着夜色乘船远去,引出歌手周笔畅踏歌而来,歌曲节目《辞青》由此开始。再如,在豫剧少儿戏曲节目结束后直接转场到1937 年的北平,张伯驹花费六万大洋买下李白现存唯一真迹《上阳台帖》,然后由小剧场过渡,由此引出情景舞蹈节目《得见李白》,使观众在观赏舞蹈的过程中了解千年前李白与司马承祯的故事。同时,节目采用实景拍摄的方式,辗转济源的王屋山景区和济渎庙景区,用镜头重现了李白的传奇人生。这样的形式弥补了传统电视晚会片段式节目的短板,注重沉浸式的体验感,使得节目具有更强的整体性与可看性。
“技术+艺术”助力视听表达。李斯特等人提出了“技术的想象力”问题,在他们看来,人类对未来的各种“乌托邦的愿景”因新技术而复活,也就是说媒介技术可以使观众穿越时空,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赋予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了多种数字技术的融合,《重阳奇妙游》在“华夏文明、现代表达”的思想指引下,运用技术辅助视听表达,使“奇妙游”系列节目精彩收官。
在《重阳奇妙游》开场的女子群舞节目《云窟万象》中,飞天刚柔并济的舞姿令观众印象深刻,效果的呈现离不开环绕定格拍摄与蓝幕技术的支持。为了呈现惊艳的视觉效果,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节目组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转变“非遗”景点为表演的舞台。通过对石窟造像区域进行8K 拍摄扫描,高度还原成石窟虚拟模型,又运用三维动画软件、绘图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在石窟的细节上节目组做到了完美复原。由此节目才能呈现出各种景别与角度的石窟舞台,舞蹈演员也能不受局限地完成高难度动作。河南卫视用专业合成特效,用匠心打磨视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媒介融合打造传播矩阵
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曾提出长尾理论,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有学者提出了新的阐释,“在网络时代,随着关注成本的大幅降低,对曲线的‘尾部’,人们的关注成本可能会很低,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比关注头部要更高,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应的时代”。《重阳奇妙游》秉承移动优先、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2022 年10 月3 日18:30 在大象新闻客户端和优酷视频全网首播,19:30 在河南卫视播出。在移动端优先播出,有利于在互联网掀起热议,引发受众观看兴趣后再投放到电视,以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同时在节目播出前,河南卫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新浪微博等平台发布短视频进行宣传预热,而且河南广电拥有自己的宣传矩阵,其中河南卫视官方微博账号拥有251 万粉丝,河南都市频道官方微博账号粉丝为266 万,新媒体客户端大象新闻的官方微博账号粉丝为423 万。从播出前到播出后,河南卫视利用微博、快手、哔哩哔哩网站等平台发布拍摄花絮,整个流程持续宣传输出,延长了“尾部”长度,增加了曝光量。
在节目播出当天,《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平台连发四条微博进行宣传,前期的预热将观众的期望值拉满,其中在新浪微博平台有效触达粉丝45 亿,与节目相关的话题词在全网曝光近50 亿次。在节目播出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日报》等50 余家省外媒体进行“拆条分发”式报道,纷纷为节目点赞。当晚在新浪微博平台,“重阳奇妙游”“河南卫视石窟前起舞美到极致”“河南卫视神仙节目上新了”等话题登上热搜榜,实现破圈传播,形成了长尾效应。《重阳奇妙游》节目坚持短视频化传播思维,节目内容在编排上更加精致,和其他的文艺晚会节目相比,“奇妙游”系列的整体时长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重阳奇妙游》更是分为几种不同的版本,纯享版和完整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单个节目能满足短视频化的传播特点,《云窟万象》《登高抒怀》《辞青》《酿秋》等节目时长不超过5 分钟,方便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
丰富“奇妙游”系列节目的品牌价值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既有登高抒怀、品茶赏菊等习俗,又有敬老爱亲、敦亲睦友的涵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以充满巧思的晚会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交融,在重要的节点填充观众的节日记忆。节目的整体观感是新颖独特的,是轻松诙谐的,是年轻化的,不仅表达了对银发族的敬爱和尊重,还有年轻人对于传统表达的新态度。“酷得长长久久”是此次晚会的主题概念,这既让Z 世代感受到当今老年群体潮流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对老年群体的一种美好祝愿。轻松愉悦的合家欢氛围在重阳佳节之际,填补了此类题材内容在大荧幕上的空缺,使“奇妙游”系列的品牌价值更加丰富。
《重阳奇妙游》打破了大众对于电视晚会节目表达亲情主题煽情的刻板印象,以“小剧场+ 歌曲”的形式推出歌手胡夏带来的原创歌曲作品《借光》,通过展示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迅速与观众建立起情感链接;《我请爷爷奶奶看大戏》更是将戏曲元素和儿童舞蹈进行创新式混搭,向观众展示了喜庆热闹的“隔辈亲”名场面。《重阳奇妙游》以观众的兴趣为出发点来创作节目内容,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进行真情演绎,在最大程度上消弭了代际之间的文化隔阂,呈现出当代人对于重阳精神的理解,拉近了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在《中秋奇妙游》《元宵奇妙游》《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不断创新的优质内容的积淀下,“奇妙游”开始成为一个文化品牌。
结语
文需要“化”来发扬传承,艺需要“术”来丰富繁荣。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勃兴的文艺为传统视听节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舞台,以传统文化复苏为时代潮流,把文化内核打造为文化IP,河南卫视近年来的制播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传统广电的突围之路。作为“奇妙游”系列节目的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节目成功运用创新性跨媒介叙事策略打造沉浸式审美体验,利用传播矩阵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以创新表达丰富“奇妙游”系列品牌价值,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多可能,强化了民族集体历史记忆。相信传统文化节目未来可期,更多的传统广电媒体在转型与创新中也将会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注释:
①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②Transmedia Storytelling:Industry Buzzword or New Narrative Experience?[J].Storyworlds: A Journal of Narrative Studies,2015,7(2).
③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