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西藏民族工作“四对关系”

2023-08-04史本林雷梦恒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西藏共同体

史本林,雷梦恒,李 添

(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 陕西咸阳 71208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工作重点。

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在中央第五次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正确把握民族工作“四对关系”的重要思想。“四对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处理民族工作关系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民族工作的具体抓手,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西藏是拱卫我国西南边陲的安全屏障,在党的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中具有极端重要性,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实践地。因此,本文从“四对关系”的内涵、西藏正确把握“四对关系”的必要性和路径来对“四对关系”是什么、西藏为什么以及如何正确把握“四对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关于对“四对关系”的理解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新征程上,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开创民族工作新格局是必由之路,完整、准确和全面认识“四对关系”的内涵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前提。

(一)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观认为,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一对辩证关系。共同性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凝结着个体事物抽象的特质;差异性是事物多样、独特、区别的体现。差异性是共同性的基础,共同性整合差异性,两者共同推动事物发展。中华民族由56 个民族有机组成,每个民族发展的路径各异,在语言、服饰、饮食等风俗习惯上体现本民族特征。从共同性讲,各民族在中华大地共同繁衍生息,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做出过积极贡献,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巨大力量,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和创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2]共同性的增进、差异性得到尊重和包容是正确把握两者关系的具体方向、要求和举措,增进共同性和包容差异性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从党的百年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创新时代,让各族人民共享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成果。因此,增进共同性,体现在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体现在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极的民族意识、合理利益的关切。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包含思想、观点、思维、心理活动等。费孝通将民族意识界定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3]民族意识也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意识的凝结和升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而汇聚的向心力。

两个意识的关系是概念大小不同的类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是简单替代各民族意识,而是更高层次的认同整合,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国家共同体的团结,必须有赖于高层次的认同整合。”[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具体合法利益得以实现的精神动力。从政治站位和层次上看,各民族意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各民族合法合理利益提供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关系。此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民族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是必然规律,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在各民族意识长期存在下不断得到增强。

(三)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支撑一个民族和国家永续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通常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方面和语言、书法、绘画、文学、庆典节日、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方面均呈现出多样形态。各民族文化发展是各地域间文化汇集、交流、采借、吸收、交融的过程,[5]既充实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华夏文化吸收周边民族优秀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各族学习中原的制度、典籍、服饰,提高对农耕文化的适应性,都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史例。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有机体,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没有各民族文化的部分,难以成就中华文化的整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共荣共存,缺一不可;不存在忽视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也不存在脱离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两者并不相悖、互为支撑。

(四)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问,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之问。做民族工作,归根到底在于做好各民族群众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6](P302)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往往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变,当人的基本物质方面得到满足,逐渐对内心归属、情感寄托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增加,但精神方面的需求因人的主观情感、个性、思想的复杂而难以量化,在解决好物质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

全国在现行脱贫指标下实现了全面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基本物质问题得到解决,因受到历史、自然地理等局限,民族地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极端思想渗透的挑战。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关系的正确把握事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属物质层面,凝聚各民族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精神层面;物质为精神的需要提供坚实基础,精神又为创造物质提供动力。

三、西藏正确把握“四对关系”的必要性

西藏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区域,“四对关系”是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正确把握“四对关系”,是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是提升西藏民族工作质量的重要指南。

(一)正确把握“四对关系”是西藏民族工作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西藏民族工作同全国民族工作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但西藏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又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审慎对待。

1、自然和社会环境特殊。西藏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既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通道,又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西藏民族工作受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高寒缺氧,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西藏是全国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广人稀、农牧区分散,增加了开展工作难度;文化差异和语言交流障碍等都是民族工作开展面对的现实问题。

2、人口民族结构与社会氛围。西藏和平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审慎对待西藏民族和宗教工作。从2021 年《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来看,西藏现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 多处,僧尼约4.6万人。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3648100 人,藏族人口为3137901 人”,[7]僧尼数量在全区总人口中占比1.26%,僧尼数量在藏族人口中占比1.46%。由此可见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使得西藏工作环境相对复杂,不同于非民族地区的工作环境。

3、历史遗留问题。1959 年,十四世达赖叛逃印度后,成立所谓的“流亡政府”,作为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从事分裂活动,进行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现在进入了后达赖时期,反分裂斗争更加尖锐,达赖集团仍在印度流亡,这也影响我国同印度的地缘政治关系,西藏自治区边境线长达4000 多公里,约占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边境守护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反蚕食斗争尖锐。

(二)正确把握“四对关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及今后的要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如今,全国各地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民族地区还面临反分裂斗争、抵制极端思想渗透的问题,这些现实性紧迫性情况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工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没有民族工作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我们既面临伟大的时代使命,又需要应对艰巨的风险挑战。因此,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奋斗的向心力。民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正确把握“四对关系”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是应有之义。

(三)正确把握“四对关系”是高质量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

西藏历经跨越式发展到长足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是西藏的现实短板。同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西藏经济发展体量与质量还有不少差距,西藏各地市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差距。新时代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区域性、民族性文化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广泛、全面、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处理好西藏各民族间的关系;加快西藏现代化建设步伐,处理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西藏如何正确把握“四对关系”的路径思考

西藏正确把握“四对关系”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的根本指南,立足西藏民族工作实际,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刻把握“四对关系”的实践要求,努力开创西藏民族工作新发展格局。

(一)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西藏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1、增进西藏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一是增进伟大祖国认同,正确认识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的关系。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元朝设置宣政院机构、明朝实行“多封众建”政策、清朝设驻藏大臣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70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的正确指引下,西藏与全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梳理西藏和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史、西藏在祖国的关心关怀下实现的历史性成就等,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二是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西藏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书写。西藏的发展是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共同奋斗出来的。增进对中华民族认同,既需要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还需要加以增进对中华各民族的认同,摒弃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三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西藏文化承载着藏族与其他民族往来、交流、融合的文明成果,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为西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但要增进对中华文化中主流的认同,还要加以对中华文化中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四是增进中国共产党认同,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伟大的民主改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赢伟大脱贫攻坚战、消除西藏历史上的绝对贫困、兑现全面小康社会诺言、推进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在西藏历史上可谓是彪炳史册的成绩。应增进各族人民对党在西藏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的认同,应增进党在西藏领导地位的认同,增进党在西藏执政理念的认同。五是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发展和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合法合理权益。贫穷落后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西藏通过短短几十年,取得跨越上千年成绩,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根本制度保障。因此,西藏应坚持和坚定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取得更大的成就提供制度保障。

2、尊重和包容差异。一是应尊重和包容风俗习惯。西藏各族人民在雪域高原上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应尊重和包容群众正常的宗教信仰,尊重和包容饮食、服饰、语言、住宅等风俗习惯。二是应尊重和包容具体合法合理利益。2022 年全国西藏两会代表提案聚焦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层法治供给、乡村振兴等问题。因此,要尊重和包容农牧民对基层医疗卫生高服务水平和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期盼,要尊重和包容农牧民群众对高海拔区域基层法院建设的法治需求,要尊重和包容农牧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的需求。

(二)促进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是历史趋势。如今西藏的航空、铁路、公路的等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西藏各民族间的联系必将更加密切,应把握西藏的民族工作特点,统筹好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

1、把握西藏的民族工作“三交”特点。历史上,从唐宋元明清到民国再到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与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从未间断过。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后,西藏与中央形成的“甥舅”关系;清代、民国时期青藏高原与内地连接地带的跨民族通婚;如今西藏的“团结族”,西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间的关系渗入血液、融入生活;对口援藏工作、西藏内地班等都是西藏与内地各族人民“三交”的生动实践。各民族的“三交”书写了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形成了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因此,应进一步从更广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深的程度加强西藏与全国对口支援主体的协同,深入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保障藏语的学习使用,为“三交”提供语言条件;运用大数据精准把握西藏与各地的人口流动情况,加强构建和提升两地共居、共学、共事、共建、共治、共享、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

2、统筹好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使命的体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西藏各族人民的正当具体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体现,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西藏应坚持党对西藏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意识放在首位,自觉服从和全心服务于这个中心任务与工作主体,充分把握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契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客观看待西藏实际,尊重西藏各民族感情,持续优化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及时回应并解决好农牧民的合理期盼和关切。

(三)大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西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民族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璀璨多彩的优秀文化。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必须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保护和创新西藏优秀文化,保持西藏文化的活力,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

1、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西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中华文化兴盛才能让西藏文化繁荣。西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西藏文化包容互鉴和创新发展,应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去做,不可本末倒置。

2、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一是坚持和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西藏精神文明的旗帜,通过口述、典型人物等现身说法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生动阐释,潜移默化影响西藏各族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应大力弘扬全国各族群众在西藏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二是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围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构建西藏宣传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西藏各级党员干部、各级党政机关院校、社会团体组织等学习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3、保护和创新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为西藏各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各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顺应主流文化。因此,一是应加大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藏文书法绘画、建筑古迹等,同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VR技术、“互联网+民族文化”等现代化技术,提升西藏文化创新体验,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强考古和挖掘西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保护与开发西藏文化资源的路子,丰富西藏饮食、藏药等民族文化的内涵,提升本地内生发展动力。

(四)推动西藏各族人民为加快西藏现代化建设步伐而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共同努力,需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即:西藏所有改革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分裂和维护统一、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

1、西藏所有改革发展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首先,应立足西藏民族工作发展新阶段,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统筹好西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其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西藏各区域、各行业及各群体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协调处理好对口援藏和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共同富裕政策在西藏有效落实,让西藏各族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自觉增进“五个认同”感。最后,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西藏应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充分运用好对口援藏政策优势,密切与国内对口支援单位、省市间范围广、领域宽、程度深的交往互鉴、融合发展;充分运用西藏作为面向南亚开放通道的地缘优势,发展好口岸边贸经济,凸显西藏在国际循环中的战略地位。

2、西藏所有改革发展必须紧盯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这一目标。西藏是抵制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宗教极端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既面临藏独分裂势力的威胁,又面临边境反蚕食的重任。一是应筑牢西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安全屏障。物质和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需求,物质条件得以满足后,并不必然给人带来精神上绝对的安全与稳定,“在重视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8]通过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区县创建民族团建进步模范,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守护好西藏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做好防范化解宗教和民族极端思想渗透的应对。二是应深入推进西藏固边兴边强边富民行动。在现有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基础上,配套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政策,为西藏强边工作提供必要保障,让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能留得下、守得住、安下心,确保西藏边境巩固和安全。

3、西藏所有改革发展必须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分别是物质和精神的具体体现,改善民生为凝聚人心奠定物质基础,凝聚人心为改善民生提供精神动力,贯穿西藏改革发展全过程。一是要提升民生改善质量。通过发展西藏高质量教育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夯实民生的基础;通过供给就业岗位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民生的根本;通过提升西藏的综合实力与调节收入分配,开拓民生的来源;通过发展经济与强化社会保障,织密民生之网。[9]二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改善民生,关键在人,发挥好凝聚人心的主观能动性,西藏各族人民人心凝聚是改善民生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讲,共同利益是民族团结的社会根源。因此,应面向西藏各族群众广泛深入宣讲西藏改革发展的使命、任务、目标与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各族群众自觉认识到唯有凝聚人心才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应通过典型案例讲好民生改善的故事,讲好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的故事,讲好西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的故事。

结 语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西藏正确把握民族工作“四对关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密结合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揽,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西藏民族工作新局面,走好西藏新的民族工作赶考路。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西藏共同体
都是西藏的“错”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