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03王焱莘
康 林, 王焱莘, 祝 莹, 高 芸, 黄 瑾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给卫生保健带来很大的负担[1]。其病理变化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由于人口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操作、激素的不规范治疗等原因,导致CAP发病率逐年增加[2]。COPD患者由于本身基础病较多,身体营养状况不佳,免疫力低下,加上长期激素治疗,容易诱发肺部细菌感染进而导致CAP,COPD合并CAP可以加速疾病恶化,导致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临床老年COPD合并CAP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给临床医生的救治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解老年COPD合并CAP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COPD并发CAP患者15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COPD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并发CAP患者15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COPD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COPD及CAP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4]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标准:社区环境中机体受微生物感染引发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尚处于潜伏期,因其他原因就诊后发病的肺炎,排除在医院内感染的肺炎;②年龄>60岁;③入院前未进行相关治疗;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肺栓塞等其他肺部疾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③存在其他部位感染者。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1.2方 法
1.2.1病原学检测:嘱患者早晨起床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3次以后,用力咳出深部的第一口痰作为标本进行收集,连续收集3d后送到微生物室进行微生物定量培养,培养之前先进行涂片光镜检查。光镜观察到每个低倍镜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或者两者之间的比例为2.5:1即为合格,达不到合格标准的需要重新留置痰标本。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放入孵育箱进行培养,温度设置35℃,条件为5%CO2,培养24h。药敏试验和细菌鉴定采用VII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1.2.2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均行胸部影像学检查,采用东芝UNV-563 DR摄片机进行患者的胸片检查,摄片条件为110~120kV,4~7mAS;患者的胸部CT检查采用的是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机。
2 结 果
2.1观察组病原菌分布情况: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93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致病菌,分别占16.13%(15/93)、13.98%(13/93)、12.90%(12/93)和12.90%(12/93)。见图1。
图1 观察组病原菌分布图
2.2观察组和对照组影像学特征比较:观察组片状浸润影、实变影和空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晕轮征、空气新月征和胸腔积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影像学特征比较n(%)
2.3观察组合并和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15分、血清白蛋白<30g/L、COPD病程>10年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合并和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合并和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2.4COPD并发CAP合并呼吸衰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将年龄(<70岁=0,≥70岁=1)、APACHEⅡ评分(≤15分=0,>15分=1)、血清白蛋白(<30g/L=0,≥30g/L=1)、COPD病程(≤10年=0,>10年=1)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否=0,是=1)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COPD病程是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3 讨 论
COPD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是一种以慢性呼吸系统症状、肺结构异常(气道疾病、肺气肿或两者兼有)、肺功能损害(主要是可逆性差的气流限制)或这些症状的任何组合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由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及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老年患者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病变,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很高,老年COPD患者合并CAP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临床上老年COPD并发CAP的患者逐年增多[6]。但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变异等原因,导致近年来CAP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的考验[7]。因此,本研究选取COPD并发CAP患者15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COPD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原菌、影像学特征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合并和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探讨CODP合并CAP的老年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检测观察组菌群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菌群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致病菌比例较高。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老年C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在革兰阳性菌中肺炎球菌和非典型致病菌占大多数。年龄较大及基础类疾病都会增加老年CAP患者革兰阴性菌的感染几率。本研究中COPD并发CAP患者的菌群分布情况与上述结果一致,说明COPD可能不会影响老年人群CAP的病原体感染情况。
本研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影像学特征,结果显示观察组片状浸润影、实变影和空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CAP患者病原菌感染以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致病菌为主,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感染常于肺段和肺叶分布,容易导致影像学表现为片状浸润影。肺部军团菌、霉菌等感染容易导致肺部出现空洞。文献报道,细菌性肺炎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一般是病原菌由上气道入侵向下蔓延至下气道,或者是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造成肺部不规则斑片样实变,多为单一肺段、肺叶分布[8]。本研究影像学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
本研究比较观察组合并和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15分、血清白蛋白<30g/L、COPD病程>10年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COPD病程是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基础病患病率增加,肺功能逐渐减弱,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9]。APACHEⅡ评分主要通过观察患者多项生理学参数的异常程度从而量化评估其疾病严重度,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在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中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比例明显增高。血清白蛋白是临床上用于机体营养状态评估的重要指标,血清白蛋白降低说明患者免疫力低下。因此,血清白蛋白<30g/L时更易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COPD是一种气道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综合征,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肺部损伤程度越来越重,肺功能会逐渐下降。因此,COPD病程>10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比例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COPD并发CAP患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致病菌为主;COPD并发CAP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浸润影、实变影和空洞比例明显增高;COPD并发CA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受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