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路径的转变
2023-08-03张阳
[摘 要]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学方向—教学执行—教学结果”三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标准模型和RADAR逻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结构化路径,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辅以领导者、管理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在教学过程之外的人的推动或监督,为提升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框架。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EFQM模型;应用型本科;治理路径
[作者简介]张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21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项目“基于EFQM卓越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1QN108)
应用型本科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借鉴世界高等教育优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教学质量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使生命线焕发活力、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抓手。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意蕴是什么,如何选择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模式,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治理路徑该如何转变,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化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普及化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三个阶段。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普及化阶段[1]。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为54.4%、57.8%、59.6%,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我国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2]。“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3];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方向[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5]。在应用型本科生源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提升应用型本科的发展质量,尤其是作为学校生命线和办学根基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使应用型本科建设行稳致远、羽化成蝶,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当前应用型本科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质量等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亟需应用型本科构建一套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应用型本科在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有学上”向“上好学”、“能读大学”到“读好大学”转变的需要,了解当前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客观评价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建成教育强国。
二、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EFQM(European Found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模型是获得世界三大质量奖之一的先进模型,由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推动组织质量改进和绩效提高,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经过30多年的使用和完善,已经在全球各大企业、教育等领域中广泛使用和推广。“EFQM模型可以应用于所有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6]“任何想要获得成功的组织,均需制定合理的、实用的管理框架。EFQM模型无论组织所处何种行业、结构如何复杂、拥有多大规模、建构是否成熟,均能适用”[7]。
自EFQM模型引入教育领域后,国内外学者们纷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Juan José Tarí和Carolina Madeleine采用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借助EFQM模型成功评估了西班牙一所公立大学提供的8项服务和约旦一所公立大学和一所私立大学提供的7项服务之间的异同,并向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自我评估的经验[8];Ali Akbar Ahmadi、Sedigheh Masoomi和王申基于EFQM模型设计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帕亚米·努尔大学进行两次评估,通过比较两次结果,发现使用EFQM模型后组织各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关键绩效结果[9];Davies John等学者在定义英国大学学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文化对英国大学实施EFQM卓越模式的四个案例的影响,发现学术文化与EFQM卓越模型及其基础概念有良好的“文化契合”,同时指出当评估学术文化与模型使用不匹配时,建议修正模型以更好地适应学术文化[10];严玲玲等借助EFQM卓越模型探索构建了EFQM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班”模型[11];王亚盛系统介绍了德国职教EFQM模型的管理体系、结构和在德国OHZ职业学校和芒登职业学校的应用效果,并将其运用到我国职业院校的质量诊断改进中[12];刘佳环等为了提升高职专业群建设质量,引入EFQM卓越模型,构建了专业群建设模型[13];崔蓉等借助2013版EFQM卓越模型,构建了目标、过程、结果相结合的高校教学质量的EFQM评价模式[14]。
通过上述研究看出,EFQM模型适用范围较广,在国内外的教育教学和质量评估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以往研究多以2019年之前的模型版本为基础进行研究,本研究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借鉴最新发布的2020版EFQM模型,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型,能更好地贯彻新时代的育人理念,推进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EFQM模型的應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20版EFQM模型于2019年10月在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年会上发布,是继2013版之后发布的新版准则[15],由来自不同行业和学术界的近2000名变革专家、24个有组织的研讨会、60多个不同组织的领导人面对面讨论创建[16]。2013版EFQM模型主要由卓越的8个基本概念、9个模型标准和雷达(RADAR)逻辑3部分构成,但随着基本概念和模型要素出现了很多重复的要点,给评估人员和申请机构造成了混乱,且在评估过程中基本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2020版EFQM模型中删除了卓越的基本概念[17],因此,2020版EFQM模型主要包括7个模型标准和雷达(RADAR)逻辑两个方面。
(一)模型标准: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框架
离开标准谈质量是华而不实的。标准也叫准则、要素,构成了EFQM模型的整体框架,准确清晰地呈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具体位置[18],有助于明确优秀的组织要做的具体内容。2020版EFQM模型的更新是基于生态系统、组织运作模式、研究反馈的改变以及创造共同文化与可持续价值的需要,相较2013版EFQM模型其标准构成和轮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原来的5个驱动标准和4个结果标准重组为5个驱动标准(包含方向和执行)2个结果标准。其中“方向”包含两个标准:一是使命、愿景与战略,二是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用来回答组织为什么存在?要实现什么使命?为什么选择这个战略?“执行”包含使利益相关方参与、创造可持续价值、驱动绩效与变革3个标准,用来回答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使命和战略?“结果”包含利益相关方感知、战略与运营绩效2个标准,用来回答组织实际取得了什么成就?未来打算实现什么目标?总之,7大标准是评估组织是否达到卓越的重要标准,为组织质量保障提供一个动态系统的评估框架。借鉴EFQM模型的7大标准,探索构建“教学方向—教学执行—教学结果”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标准模型(见图1)。
1.教学方向
高质量的教学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9]。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方面需要明确教学使命、制定培养规划,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彰显教学领导力。
(1)教学使命与培养规划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学的划分,主要包括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理论基础深厚的学术型、研究型、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主和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是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本科生人才为主要培养对象。
因此,在教学使命上,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和特色,将社会需要、产业发展与个人诉求结合起来,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在培养规划上,应用型本科要依托地方经济发展、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规划办学方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为中心、教师引领、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行动指针,聚焦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理论应用能力提升,贯通“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职业思政”,构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课程体系,完善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旨归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适应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现代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文化与教学领导力
教学文化是教学管理者、教师、企业师傅及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礼仪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20]。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文化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者的“管文化”,表现为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教师考核制度、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建立教师工作部、建立学生学风建设制度等。二是教师的“教文化”,表现为在教育观念上注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思政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在教学内容上既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主体上,应建立“双师型”或双导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学生的“学文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传统的“以学为主”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向“学—思—行—省”循环的学习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通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将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行”让学生运用知识和提升技能,通过对知识学习的效果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反思的“省”让学生创造知识和革新技术。
教学领导力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效学校运动”,经过学者们40多年的探索,其内涵百花齐放,总体看来,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影响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如校长的教学领导力直接影响学校的愿景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业成就等[21];二是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一定的教学机制,将教学内容有效传递给受教育者,产生教学领导力[22],如应用型本科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领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执行
(1)使利益相关方参与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始于1963年的斯坦福研究所,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教育等其他各个领域。弗里曼强调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群体,也包含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被影响的个人和群体,这些影响者和被影响者均在组织规划和组织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應用型本科的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学生个人及家庭”,要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教育教学中。
(2)创造教学的可持续价值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既包含“形而下”的教学事实,也包含“形而上”的教学价值。任何教学事实的背后,或支撑教学事实之所以如此的,都是教学价值[24]。教学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教学的个体价值(包含教师发展价值和学生发展价值)和教学的社会价值。创造教学的可持续价值就是创造教师、学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创造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价值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帮助青年教师从“新手教师”“熟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引导教师由“能教”“会教”转向“乐教”“善教”,同时呼唤更多的应用型本科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能够同时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和话语权;创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应让学生形成“爱学—会学—学会—爱学”的持续互动和良性循环。爱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学是教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会是爱学会学的结果反馈,再回到爱学是学会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责任担当、奉献精神,提升学生可持续就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造教学的社会可持续价值,需要教学适应社会经济和知识的双重转型,在提倡“竞争、效率”的市场导向下,教学既要服从于真理的标准,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更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应用性,共享教学成果,持续发挥教学的社会效益。
(3)驱动教学绩效和教学改革
绩效指“与组织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和业绩成就”[25]。教学绩效指通过教学活动后受教育者实际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驱动教学绩效就是采取策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26]。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放眼全球视野、立足中国实际、结合区域特色”,革新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重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合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进而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结果
(1)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感知
利益相关方感知指通过确定教学方向、开展教学执行后,最为紧密、相互影响最大的“政府—用人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学生个人及家庭”等利益相关方对教学质量的感知。通过利益相关方的感知可以对教学质量做出理性科学的评判,并为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提供思路。政府可以通过专题汇报、工作汇报、信息报送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感知,包括政府部门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是否高质量就业、对应用型本科的社会服务能力等情况做出评价;用人单位感知包括事业、企业单位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满意度,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应用型本科高校感知包括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学校的教学评价要求,学院相关部门(如教务处)、二级教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教师的教学投入度,师生在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等;学生个人感知包括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学生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的幸福感等;家长感知包括家长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和学生学习的满意度等。
(2)教学工作成效与目标实现
教学工作成效与目标实现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最后环节,用于检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执行情况。总结教学工作成效与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既要关注学校内部的感知,也应结合政府、行业、企业、学生个人与家庭等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可以使教育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教学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方向指导,也有助于揭示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教学质量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指明方向。
(二)RADAR逻辑: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的结构化路径
RADAR逻辑也叫雷达逻辑,是“结果(Results)—方法(Approaches)—展开(Deploy)—评估(Assess)与改进(Refine)”的首字母缩写(见图2)。它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系统驱动工具,可以用于改进组织的所有领域,并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审查和批判性地评估任何组织的表现[27],有助于帮助组织识别工作做的有多好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RADAR逻辑以利益相关方预期的结果为导向,并根据想要达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法,运用规划的方法系统地推进计划的展开和实施,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若未实现预期的目标,则需要重新改进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结果。RADAR逻辑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运用RADAR逻辑,可以评估组织是否完成了7大标准预期设定的目标,以及在哪些方面仍有不足,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对组织进行重新评估,进而帮助组织实现可持续的卓越。
RADAR逻辑作为一种动态的评估模型,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具体可操作的保障工具。从宏观上看,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经历RADAR动态评估大循环。一是预期结果(Results)。需要明确企业和事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基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文件,企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设备、学生入学条件和学位授予等确定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预期要达到的结果(计划实现的目标);二是规划方法(Approaches),从“教学方向—教学执行—教学结果”三个维度开发有效的评估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指标;三是部署展开(Deploy),即以系统化的方式展开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执行步骤;四是评估(Assess)与改进(Refine),即对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评估的时候对照指标根据完成的程度进行不能完成(Inability to achieve)、有限完成(Limited ability to achieve)、能够完成(Ability to achieve)、全部完成(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chieve)、出色完成(Outstanding ability to achieve)五个等级评分,基于评价结果不断改进完善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看,因为RADAR逻辑能够评估EFQM模型中的所有要素,所以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每一个标准也都可以使用RADAR逻辑,即都遵循了从“结果(预期目标)—方法—展开—评估与改进”的持续循环。如图1中的标准3使利益相关方参与:首先要对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结果进行预期,即确定利益相关方参与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规划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案,接着部署执行步骤;最后再对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方面进行改进。总之,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借助RADAR逻辑动态评估改进教学质量,最终走向持续的教学卓越。
四、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治理路径转变
“教学质量”从根本上看是“教学”的质量,以“教学方向—教学执行—教学结果”三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标准模型和RADAR逻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结构化路径,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辅以领导者、管理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在教学过程之外的人的推动或监督,为提升我国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框架。今后,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治理路径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校类型定位,提升领导管理才能
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类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治理路径转变的前提。应用型本科在实践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和管理上要敢于突破和创新,应明确服务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质量保障、考核评价机制等都应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环节应加强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上要结合先进经验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从“教学方向—教学执行—教学结果”都离不开学校主要领导、二级院长、教学科研相关的中层干部等人员的规划、指挥、协调和监控。2020版EFQM模型新增“驱动绩效与变革”标准,强调在日常运营里维持绩效,在变革管理中拥抱未来[28],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管理艺术,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主要领导干部和二级院长,要具备较强的战略领导力和管理才能,能够从战略上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使命与培养规划,制定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保障应用型本科教学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合理的培养规划。
(二)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坚持持续改进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学要聚焦学校的内涵发展,树立质量文化理念,重视质量文化的建设。2020版EFQM模型强调建立组织文化,重视文化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质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29],多数学者提出质量和文化密切相关,质量文化能够及时迅速敏捷地发现并改进影响学校评价与大众信任的质量问题。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要完善相关制度,也要加强文化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质量意识、教育信念、教学理念等是学校质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主体的教師需要树立质量兴校的理念,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增强质量服务的意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感知、教学工作成效与目标实现的程度来评价教育教学的结果,进而反思诊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动态评估反馈系统和持续不断的改进来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寻找优秀合作伙伴,整合各自优势资源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标准中,使利益相关方按照这一标准要求学校积极寻找优秀合作伙伴,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多方的优势资源。应用型本科教学能够为企业提供实习实训的学生,为今后企业的发展培养人力资源;企业能够为应用型本科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因此,需要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度,合作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共同开发地方课程和编写教材,使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要吸引企业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中,提升企业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挂职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
(四)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扩大公共媒体监督
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大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对于政府来说,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制度上的保障;二要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给予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对独立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办学活力;三要研制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优惠政策,建立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平台,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同时,要扩大社会公共媒体的监督力度,使社会公众参与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来。一方面有助于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公众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李洋.高等教育跨入普及迈向一流[N].中国教育报,2021-07-01(46).
[2]金正波.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N].人民日报,2023-01-1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 1777/moe_1778/201603/t20160318_234148_20.html,2016-03-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13_3 69226.html,2019-02-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 _zt/moe_357/2021/2021_zt01/yw/202103/t20210315_5 19738.html,2021-03-13.
[6]EFQM.The EFQM Model[EB/OL].https: //www.efqm.org /efqm-model,2021-03-30.
[7]EFQM Leading Excellence.FUNDAMENTALCONCEPTS[EB/OL]. http://www.efqm.org/efqm-model/fundamental-concepts,2019-02-02.
[8]Juan JoséTari,Carolina Madeleine.The EFQM self-assessment processes in HEIs in Spain and in Jordan[J].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10,(7).
[9]Ali Akbar Ahmadi,Sedigheh Masoomi,王申.利用EFQM业务卓越模型重新评估帕亚米·努尔大学中心组织[J].天津电大学报,2009,13(2).
[10]Davies John, Douglas Alex,Douglas Jacqueline.The Effect of Academic Cultur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FQM Excellence Model in UK Universities[J].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2007,(4).
[11]严玲玲,贺佐成.基于EFQM的“课程教学班”卓越模型构建与探索[J].職业技术,2022,21(1).
[12]王亚盛.德国职教EFQM质量体系及其在职业院校质量诊断改进中的借鉴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13]刘佳环,贺佐成.高职高水平专业群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探索——基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育,2020,(17).
[14]崔蓉,孙健.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济,2008,(18).
[15][28]于洪波.欧美卓越绩效准则新变化——基于新版EFQM模型和波多里奇框架的研究[J].中国质量,2021,(6).
[16][17][27]M.A.Narasimha Murthy, Kuldip Singh Sangwan,N.S.Narahari.Tracing Evolution of EFQ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dustry 4.0[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2021,(11).
[18]贺佐成.基于“驱动—结果”要素互动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的构建[J].职教通讯,2021,(12).
[19]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 _5320835.htm?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2018-09-10.
[20]邓优,陈大超.我国大学教学文化的价值冲突与转型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8).
[21]赵德成.教学领导力:内涵、测评及未来研究方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4).
[22]黄丽丽,吴支奎.教师教学领导力及其结构模型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0,(2).
[23]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24]李森,潘光文.教学论研究的事实与价值之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5][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9]黄镇海.现代社会的质量概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
[责任编辑:李佳佳]